薔薇花
[唐代]:杜牧
朵朵精神葉葉柔,雨晴香拂醉人頭。
石家錦幛依然在,閑倚狂風夜不收。
朵朵精神葉葉柔,雨晴香拂醉人頭。
石家錦幛依然在,閑倚狂風夜不收。
“薔薇花”譯文及注釋
譯文
每一朵花都精神抖擻,每一片葉都溫潤如玉,雨后晴天,花香飄拂,令人陶醉。
花開繁華,好像石崇的五十里錦步障依然光鮮亮麗,在狂風之夜悠閑地倚在墻上,并不收攏她的花瓣。
注釋
錦幛:錦制的帷帳。亦泛指華美的帷帳。
“薔薇花”鑒賞
賞析
薔薇花,在花中并不岀眾。此花花蔓柔靡,援墻而長,故名薔薇。一名刺紅,其莖多刺,花單而白,香氣馥郁,開時連春接夏,用以結為屏幛甚佳。詩人正是抓住了薔薇花的特點來寫的。
開始,并沒有具體寫花形、花色,而從花的氣質來寫,一句“朵朵精神”四字寫出了薔薇花不同于其它花之處,接著一個“柔”字寫出了它的特點,攀援之可能,正是花朵艷麗、枝葉柔軟。具有點睛之筆,并為后面出現的典故打下了伏筆,用筆之精煉,構思之巧妙,可見一斑。
第二句,詩人轉筆到花的香氣。雨住天晴之后,薔薇花香氣拂面,一個“醉”字,點出花香之重,使人如醉酒一般。真使人如癡如醉一般。進一步寫到了薔薇花的特點,而不只是停留在花的外形上。
第三句,詩人用典。“石家錦帳依然在”,石家錦帳,典出《世說新語·侈仗》。王君夫(愷)作紫絲布障碧綾四十里,石崇作錦帷帳五十里和王愷爭奢斗豪。詩人此時浮想聯翩,由薔薇花蔓靡援墻而長,想到古代的錦帳,運用典故,使詩的意境達到一個新的境界。
最后一句實際上是一啟始句。一個“閑”字,突出寫薔薇花不怕狂風,不怕黑夜,仍然開放,倔強性格特點。石崇等人作錦帳以御敵,那么今天,薔薇花不也可以作成錦帳嗎?欲說已止,令人在欣賞到花的特點之后,余味無窮。
杜牧此詩,從花寫到史實。抓住花的幾方面特點來寫,結合用典,語氣樸實無華,表達了詩人感慨萬千的情懷。
唐代·杜牧的簡介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別于杜甫。與李商隱并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后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
? 杜牧的詩(19篇)〕
唐代:
杜牧
朵朵精神葉葉柔,雨晴香拂醉人頭。
石家錦幛依然在,閑倚狂風夜不收。
朵朵精神葉葉柔,雨晴香拂醉人頭。
石家錦幛依然在,閑倚狂風夜不收。
唐代:
李正封
國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
丹景春醉容,明月問歸期。
國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
丹景春醉容,明月問歸期。
明代:
張羽
能白更兼黃,無人亦自芳。
寸心原不大,容得許多香。
能白更兼黃,無人亦自芳。
寸心原不大,容得許多香。
明代:
徐熥
征途微雨動春寒,片片飛花馬上殘。
試問亭前來往客,幾人花在故園看。
征途微雨動春寒,片片飛花馬上殘。
試問亭前來往客,幾人花在故園看。
清代:
陳曾壽
一枝顏色費評夸,冷翠光中暈淡霞。
絕世幽情容一現,能如我意是秋花。
一枝顔色費評誇,冷翠光中暈淡霞。
絕世幽情容一現,能如我意是秋花。
明代:
王夫之
娟娟片月涵秋影,低照銀塘光不定。
綠云冉冉粉初勻,玉露泠泠香自省。
荻花風起秋波冷,獨擁檀心窺曉鏡。
他時欲與問歸魂,水碧天空清夜永。
娟娟片月涵秋影,低照銀塘光不定。
綠雲冉冉粉初勻,玉露泠泠香自省。
荻花風起秋波冷,獨擁檀心窺曉鏡。
他時欲與問歸魂,水碧天空清夜永。
五代:
孫光憲
木棉花映叢祠小,越禽聲里春光曉。銅鼓與蠻歌,南人祈賽多。
客帆風正急,茜袖偎墻立。極浦幾回頭,煙波無限愁。
木棉花映叢祠小,越禽聲裡春光曉。銅鼓與蠻歌,南人祈賽多。
客帆風正急,茜袖偎牆立。極浦幾回頭,煙波無限愁。
清代:
納蘭性德
催花未歇花奴鼓,酒醒已見殘紅舞。不忍覆馀觴,臨風淚數行。
粉香看又別,空剩當時月。月也異當時,凄清照鬢絲。
催花未歇花奴鼓,酒醒已見殘紅舞。不忍覆馀觴,臨風淚數行。
粉香看又別,空剩當時月。月也異當時,凄清照鬢絲。
清代:
鄭燮
身在千山頂上頭,突巖深縫妙香稠。
非無腳下浮云鬧,來不相知去不留。
身在千山頂上頭,突巖深縫妙香稠。
非無腳下浮雲鬧,來不相知去不留。
明代:
陳子龍
輕陰池館水平橋,一番弄雨花梢。微寒著處不勝嬌,此際魂銷。
憶昔青門堤外,粉香零亂朝朝。玉顏寂寞淡紅飄,無那今宵
輕陰池館水平橋,一番弄雨花梢。微寒著處不勝嬌,此際魂銷。
憶昔青門堤外,粉香零亂朝朝。玉顔寂寞淡紅飄,無那今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