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關(guān)系,只列出前 90 個擊的成語
成語 | 解釋 | 出處 |
---|---|---|
fǔ zhǎng jī jié撫掌擊節(jié) | 撫掌:拍手。擊節(jié):打拍子。①拍手為樂曲打拍子。②拍手表示非常贊賞。 | 《晉書·謝尚傳》:“便著衣幘而舞。導(dǎo)令坐者撫掌擊節(jié)?!?/td> |
gè gè jī pò各個擊破 | 各個:逐個;擊:攻。軍事術(shù)語。指利用優(yōu)勢兵力將被分割開的敵軍一部分一部分消滅。有時也比喻將問題逐個解決。 | 毛澤東《中國的紅色政權(quán)為什么能夠存在?》:“集中紅軍相機應(yīng)付當前之敵,反對分兵,避免被敵人各個擊破?!?/td> |
jī yuán zhī gē擊轅之歌 | 擊:敲打;轅:伸向車前駕牲口的長木。敲擊著轅木唱的歌。指平民百姓的歌。 | 三國·魏·曹植《與楊德祖書》:“擊轅之歌,有禮風(fēng)雅。” |
jī pái mào méi擊排冒沒 | 謂攻擊排斥,輕率而不顧一切。 | 唐·柳宗元《唐故給事中皇太子侍讀陸文通先生墓表》:“秉觚牘,焦思慮,以為論注疏說者百千人矣。攻訐很怒,以辭氣相擊排冒沒者,其為書,處則充棟宇,出則汗牛馬。” |
zhěn gē jī jí枕戈擊楫 | 枕著兵器,拍擊船槳。形容殺敵心切,志節(jié)慷慨。 | 清·浴日生《海國英雄記·坐朝》:“便憑著這肝膽輪囷,枕戈擊楫,逐韃虜早復(fù)神京也呵!” |
gǔ fù jī rǎng鼓腹擊壤 | 同“擊壤鼓腹”。 | 《隋書·儒林傳·何妥》:“上古之時,未有音樂,鼓腹擊壤,樂在期間。”唐·盧照鄰《益州至真觀主黎君碑》:“鑿井耕田者不知自然,鼓腹擊壤者不知帝力。” |
páng qiāo cè jī旁敲側(cè)擊 | 側(cè):旁邊;擊:敲打。在旁邊敲打。比喻說話作文隱晦曲折;不直接把意思表達出來。 |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20回:“只不過不應(yīng)該這樣旁敲側(cè)擊,應(yīng)該要明亮亮的叫破了他?!?/td> |
fǎn gē yī jī反戈一擊 | 反:反轉(zhuǎn);調(diào)轉(zhuǎn);戈:古代的一種兵器;尖頭橫刃;長柄;像矛。調(diào)轉(zhuǎn)矛頭;向自己原來的營壘進攻。比喻掉轉(zhuǎn)方向;對自己陣營的壞人壞事進行斗爭。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吾與楊軍反戈擊之?!?/td> |
zhì jī láng shì鷙擊狼噬 | 謂兇狠地殘害人。 | 《新唐書·王鉷傳》:“林甫方興大獄,撼東宮,誅不附己者,以鉷險刻,可動以利,故倚之,使鷙擊狼噬?!?/td> |
jī jié tàn shǎng擊節(jié)嘆賞 | 節(jié):節(jié)拍;擊節(jié):打拍子;嘆賞:贊嘆賞識。指打著拍子欣賞詩文或藝術(shù)作品。形容對人的行為、言論、詩文、技藝等十分贊賞。 | 宋 王楙《野客叢書 阿房宮賦》:“擊節(jié)嘆賞,以謂善形容廣大如此。” |
jià jiān jī gǔ架肩擊轂 | 肩膀相挨,車輪相撞。形容行人車輛擁擠。 | 唐·高彥林《唐闕史·盧渥》:“及赴任陜郊,洛城自居守分司朝臣已下,互設(shè)祖筵,遮于行路,洛城為之一空。都人觀者架肩擊轂?!?/td> |
fēng chí tíng jī風(fēng)馳霆擊 | 形容迅速出擊。同“風(fēng)馳電擊”。 | 陳熾《庸書 議院》:“華盛頓以編戶之細民,苦英人之虐政,風(fēng)馳霆擊,崛起美洲?!?/td> |
jī gū mó jiān擊轂?zāi)?/a> | 形容車馬眾多。 | 《戰(zhàn)國策 齊策一》:“臨淄之涂,車轂擊,人肩摩?!?/td> |
jī yù qiāo jīn擊玉敲金 | 如金玉被撞擊而發(fā)出的聲音。形容言辭鏗然有聲,正確無誤。 | 明·楊慎《洞天玄記》第一折:“兄弟也,不知師傅所言,句句斬釘截鐵,言言擊玉敲金?!?/td> |
shén chì diàn jī神抶電擊 | 謂如神電之笞擊。喻進擊疾速。 | 漢·揚雄《羽獵賦》:“壁壘天旋,神抶電擊?!?/td> |
fēng xíng diàn jī風(fēng)行電擊 | 形容氣勢迅猛。 | 《隋書·揚諒傳》:“文安請為前鋒,王以大軍繼后,風(fēng)行電擊,頓于霸上,咸陽以東可指麾而定?!?/td> |
fēng qū diàn jī風(fēng)驅(qū)電擊 | 形容迅速出擊。同“風(fēng)馳電擊”。 | 《宋書 謝晦傳》:“散騎常侍、驍騎將軍段宏鐵馬二千,風(fēng)驅(qū)電擊,步自竟陵,直至鄢郢?!?/td> |
xīng liú diàn jī星流電擊 | 見“星流霆擊”。 | 《周書·晉蕩公護傳》:“更集諸部,傾國齊至,星流電擊,數(shù)道俱進。” |
tuò hú jī suì唾壺擊碎 | 唾壺:古代的痰盂。形容對文學(xué)作品的高度贊賞。 |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豪爽》:“以如意打唾壺,壺口盡缺?!?/td> |
sì miàn chū jī四面出擊 | 形容工作全面展開,沒有重點。 | 毛澤東《不要四面出擊》:“總之不要四面出擊。四面出擊,全國緊張,很不好。” |
ěr wén mù jī耳聞目擊 | 擊:接觸。親自聽說,親眼看見。 | 宋·劉克莊《后村全集·回劉汀州書》:“仆不佞,于世之杰士仁人,……皆耳聞目擊,一旦因賢嗣顯揚之請,遂得附名驥尾,以詔不朽,豈非幸歟!” |
xīng liú tíng jī星流霆擊 | 謂如流星閃電。形容迅猛異常。 | 西漢·司馬相如《子虛賦》:“雷動猋至,星流霆擊?!?/td> |
tóu luǎn jī shí投卵擊石 | 比喻不自量力,自取失敗。 | 宋·孫光憲《北夢瑣言》第14卷:“所謂以羊?qū)⒗?,投卵擊石,幸而不用,何過望哉!” |
fēng chí diàn jī風(fēng)馳電擊 | 形容迅速出擊。 | 《六韜 龍韜 王翼》:“奮威四人,主擇材力,論兵革,風(fēng)馳電擊,不知所由?!?/td> |
chóng mén jī tuò重門擊柝 | 柝:打更用的梆子。設(shè)置重重門戶,并派更夫巡夜。指嚴加戒備,以防不測。 | 《周易 系辭下》:“重門擊柝,以待暴客?!?/td> |
zhòng guān jī tuò重關(guān)擊柝 | 見“重門擊柝”。 | 《宋書·沈攸之傳》:“所以未具上聞?wù)?,欲待至上,面自咨申。不圖重關(guān)擊柝,覲接莫由?!?/td> |
jī zhù bēi gē擊筑悲歌 | 擊:敲擊;筑:古樂器名。敲擊著筑,唱著悲壯的歌。形容慷慨悲歌。 | 《戰(zhàn)國策·燕策》:“高漸離擊筑,荊軻和而歌?!?/td> |
dōng shēng xī jī東聲西擊 | 猶言聲東擊西。揚言要攻此方,實際卻攻彼方。 | 明·李東陽《喻戰(zhàn)送李永敷南歸》:“子知戰(zhàn)乎……神出鬼沒,東聲西擊,變化而無常者,用也。” |
qiāo jīn jī shí敲金擊石 | 金、石:指鐘磬一類的樂器。演奏鐘磬等樂器。也形容聲音鏗鏘。 | 唐·韓愈《代張籍與李浙東書》:“閣下憑幾而聽之,未必不如聽吹竹彈絲、敲金擊石也?!?/td> |
qiāo jīn jī yù敲金擊玉 | 見“敲金擊石”。 | 元·汪元亨《醉太平·警世》曲:“展嘲風(fēng)詠月長才思,吐敲金擊玉款言詞。” |
jī rǎng gǔ fù擊壤鼓腹 | 原謂人民吃得飽,有余閑游戲。后用為稱頌太平盛世之典。 | 《莊子 馬蹄》:“夫赫胥氏之時,民居不知所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游?!?/td> |
jī diàn bēn xīng擊電奔星 | 形容快速。 | 《敦煌變文集·伍子胥變文》:“天兵有限,不可久停,馬乃擊電奔星,行至子胥妻舍。擬迎婦歸吳國?!?/td> |
jī jié chēng shǎng擊節(jié)稱賞 | 節(jié):節(jié)拍;賞:贊賞。形容對詩文、音樂等的贊賞。 | 晉·左思《蜀都賦》:“巴姬彈弦,漢女擊節(jié)?!?/td> |
jī jié chēng tàn擊節(jié)稱嘆 | 節(jié):節(jié)拍;擊節(jié):打拍子;嘆:贊嘆。指打著拍子欣賞詩文或藝術(shù)作品 |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葉生》:“公期望基切,闈后索文讀之,擊節(jié)稱嘆,不意時數(shù)限人,文章憎命,及放榜時,依然鎩羽。” |
xuán yáng jī gǔ,è mǎ tí líng懸羊擊鼓,餓馬提鈴 | 懸:吊掛。把羊吊起來,使羊腳亂動擊鼓;把鈴吊在餓馬的蹄子上發(fā)出聲音。古代作戰(zhàn)時使用空營誘惑敵人。 | 元·無名氏《千里獨行》楔子:“俺今夜倒下個空營,著懸羊擊鼓,餓馬提鈴?!?/td> |
bēi gē jī zhù悲歌擊筑 | 以之為典,抒寫悲壯蒼涼的氣氛。 | 《史記 刺客列傳》載:戰(zhàn)國時,荊軻受燕太子丹托付,入秦刺秦王,太子及朋友們送別于易水,高漸離擊筑,荊軻歌“風(fēng)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fù)還”,登車不顧而去。 |
jī rǎng ér gē擊壤而歌 | 擊壤:古代的一種游戲。打擊土堆而唱歌。比喻太平盛世,人人豐衣足食 | 清·荻岸山人《平山冷燕》第一回:“衣冠輻輳,車馬喧闐,人人擊壤而歌,處處笙簫而樂?!?/td> |
jī zhōng chén dǐng擊鐘陳鼎 | 鐘:古代樂器;鼎:古代炊器。擊鐘列鼎而食。形容貴族的豪華排場。 | 《史記 貨殖列傳》:“灑削,薄技也,而郅氏鼎食。馬醫(yī)淺方,張里擊鐘。” |
wú xiè kě jī無懈可擊 | 懈:松懈;擊:攻擊。沒有一點弱點可以讓人攻擊。形容十分嚴密;找不到一點漏洞。 | 先秦 孫武《孫子 計》:“攻其無備,出其不意。”曹操注:“擊其懈怠,出其空虛?!?/td> |
shēng dōng jī xī聲東擊西 | 迷惑敵人的一種戰(zhàn)術(shù);虛張聲勢說攻擊東邊;實際進攻西邊。聲:聲張;擊:打擊。 | 唐 杜佑《通典 兵六》說:“聲言擊東,其實擊西。” |
jī shí dàn sī擊石彈絲 | 謂奏樂。 | 宋·秦觀《代賀興龍節(jié)表》:“加籩折俎,初償露酎之醇;擊石彈絲,始奏《鈞天》之妙。” |
zhuàng zhōng jī gǔ撞鐘擊鼓 | 奏樂,指寺院的晨鐘暮鼓。 | 戰(zhàn)國·鄭·墨翟《墨子·非樂上》:“撞巨鐘,擊鳴鼓?!?/td> |
bù kān yī jī不堪一擊 | 不堪:經(jīng)不起。經(jīng)不起一打。形容十分脆弱。有時也指文章的論點不嚴密;經(jīng)不起反駁。 | 王安憶《命運交響曲》:“我太響,心里卻在大聲地嚷:你的想法太不堪一擊了!” |
gēn zōng zhuī jī跟蹤追擊 | 指跟尋蹤跡進行打擊。 | 劉知俠《鐵道游擊隊》第21章:“他偵察出飛虎隊一夜轉(zhuǎn)移兩三個地方休息,下了決心要跟蹤追擊?!?/td> |
dōng chí xī jī東馳西擊 | 謂指揮不統(tǒng)一,幾路軍隊各自行動。 | 清·魏源《圣武記》卷九:“各專責(zé)成,互相援應(yīng),毋東馳西擊,各不相顧。” |
yīng jī cháng kōng鷹擊長空 | 謂雄鷹振翅飛翔于遼闊的天空。亦比喻有雄心壯志的人在廣闊的領(lǐng)域中施展自己的才能。 | 毛澤東《沁園春·長沙》詞:“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td> |
qún qǐ gōng jī群起攻擊 | 很多人一起反對、指責(zé)。 | 梁啟超《違制論》:“若其大臣而有假制詔以為護符者耶,則舉國群起而攻之。” |
jī jí zhōng liú擊楫中流 | 比喻立志奮發(fā)圖強。 | 明 韓守益《蘇武慢 江亭遠眺》:“擊楫中流,投鞭思濟,多少昔時豪杰。” |
tuò hú jī quē唾壺擊缺 | 亦作“唾壺敲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豪爽》:“王處仲(王敦)每酒后輒詠‘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以如意打唾壺,壺口盡缺?!焙笠浴巴賶負羧薄被颉巴賶厍萌薄毙稳菪那閼n憤或感情激昂。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豪爽》:“王處仲(王敦)每酒后輒詠‘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以如意打唾壺,壺口盡缺?!?/td> |
jiān mó gǔ jī肩摩轂擊 | 肩膀和肩膀相摩,車輪和車輪相撞。形容行人車輛往來擁擠。 | 西漢 劉向《戰(zhàn)國策 齊策一》:“臨淄之途,車轂擊,人肩摩,連衽成帷?!?/td> |
jī bó wǎn liè擊搏挽裂 | 攻打撕裂。形容爭斗激烈。 | 唐·陸龜蒙《五歌·水鳥》:“則有觜鈹爪戟勁立直視者,擊搏挽裂圖膻腥?!?/td> |
mù jī dào cún目擊道存 | 眼光一接觸便知“道”之所在。形容悟性好。 | 戰(zhàn)國·宋·莊周《莊子·田子方》:“若夫人者,目擊而道存矣,亦不可以容聲矣?!?/td> |
zhōng liú jī jí中流擊楫 | 擊:敲打;楫:漿。比喻立志奮發(fā)圖強。 | 《晉書 祖逖傳》:“中流擊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復(fù)濟者,有如大江!’” |
jī suì tuò hú擊碎唾壺 | 唾壺:古代的痰盂。形容對文學(xué)作品的高度贊賞。 | 《晉書 王敦傳》:“以如意打唾壺為節(jié),壺邊盡缺?!?/td> |
ěr rú mù jī耳濡目擊 | 濡:沾濕。耳朵經(jīng)常聽到,眼睛經(jīng)??吹?,不知不覺地受到影響。 | 明 李東陽《劉公神道碑銘》:“古者重世臣將家,蓋其韜略技藝,耳濡目擊,有不習(xí)而能者?!?/td> |
tū rán xí jī突然襲擊 | 原指軍事上出其不意地攻擊,現(xiàn)多比喻突然加于別人的行動使人感到意外而難應(yīng)付。 | 司馬文森《風(fēng)雨桐江》第一章:“這個突然襲擊使大林大感狼狽,面紅著。” |
dà sì gōng jī大肆攻擊 | 用不實或過分之辭對人大加攻擊。 | |
jī bō cuī shī擊缽催詩 | 指限時成詩。比喻詩才敏捷。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37回:“七步八叉,具有成例,古人擊缽催詩,我要擊缽了?!?/td> |
bì qí ruì qì,jī qí duò guī避其銳氣,擊其惰歸 | 其:他的;銳氣:勇猛的氣勢;惰:松懈善于用兵之人,總是避開敵人初來時的氣勢,等敵人疲憊時再狠狠打擊。 | 先秦 孫武《孫子 軍爭》:“故善用兵者,避其銳氣,擊其惰歸,此治氣者也?!?/td> |
yīng cuō tíng jī鷹撮霆擊 | 像老鷹攫食,雷霆猛擊。形容氣勢威猛。 | |
zhì niǎo jiāng jī,bēi fēi liǎn yì鷙鳥將擊,卑飛斂翼 | 比喻欲擒故縱,伺機而后發(fā)。 | 《六韜 發(fā)啟》:“鷙鳥將擊,卑飛斂翼;猛獸將搏,弭耳俯伏?!?/td> |
jī biān chuí dèng擊鞭錘鐙 | 謂驅(qū)馬疾行。指急行軍。 | 清·李漁《奈何天·攢羊》:“破釜焚舟,擊鞭錘鐙,休怕風(fēng)寒雪冷。” |
chéng shèng zhuī jī乘勝追擊 | 乘:趁著。趁著勝利的形勢繼續(xù)追擊敵人,擴大戰(zhàn)果。 | 《新編五代史評話 梁史卷上》:“李思安躍馬交斗,經(jīng)二十余合,思安拽槍徉敗,退去。單可及乘勝追擊。 |
fēn jìn hé jī分進合擊 | 軍隊從幾個方向前進,協(xié)同圍擊同一目標。 | 毛澤東《中國革命戰(zhàn)爭的戰(zhàn)略問題》第五章第六節(jié):“將敵軍對我軍的戰(zhàn)略上的分進合擊,改為我軍對敵軍的戰(zhàn)役或戰(zhàn)斗上的分進合擊?!?/td> |
gǔ jī jiān mó轂擊肩摩 | 肩膀和肩膀相摩,車輪和車輪相撞。形容行人車輛往來擁擠。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蘇秦列傳》:“臨葘之涂,車轂擊,人肩摩?!?/td> |
wú xiá kě jī無瑕可擊 | 瑕:比喻事物的缺點。完美無缺,無可指責(zé)。 | 郭沫若《歷史·史劇、現(xiàn)實》:“關(guān)于人物的性格、心理、習(xí)慣,時代的風(fēng)俗、制度、精神,總要盡可能的收集材料,務(wù)求其無瑕可擊?!?/td> |
bì qiáng jī duò避強擊惰 | 軍事用語。在運動戰(zhàn)中避開敵人的精銳部隊而專揀疲弱的打。 | 唐 元稹《批劉悟謝上表》:“卿宜密運謨猷,明宣號令,避強擊惰,取暴撫羸。” |
chē jī zhōu lián車擊舟連 | 車相撞,船相連。極言車船之多。 | 唐 柳宗元《故嶺南鹽鐵院李侍御墓志》:“君以試大理評事佐荊南兩稅使,督食饒給,車擊舟連?!?/td> |
àng yú xiāng jī盎盂相擊 | 比喻一家人爭吵。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31回:“只就他夫妻三個這番外面情形講,此后自然該益發(fā)合成一片性情,加上幾分伉儷,把午間那番盎盂相擊化得水乳無痕?!?/td> |
bào guān jī tuò抱關(guān)擊柝 | 柝:木梆;抱關(guān):守關(guān);擊柝:打更巡夜。守關(guān)巡夜的人。比喻職位卑下。 | 先秦 荀況《荀子 榮辱》:“故或祿天下而不自以為多,或監(jiān)門御旅,抱關(guān)擊柝,而不以為寡?!?/td> |
yīng jī máo zhì鷹擊毛摯 | 擊:搏擊;摯:兇猛。鷙鳥撲擊其他動物時,羽毛都張著。比喻嚴酷兇悍。 | 《史記·酷吏列傳》:“而縱以鷹擊毛摯為治?!?/td> |
mù jī ěr wén目擊耳聞 | 親眼看到,親耳聽到。 | 《資治通鑒·唐紀睿宗景云二年》:“口說不如身逢,耳聞不如目睹?!?/td> |
nèi wài jiā jī內(nèi)外夾擊 | 夾:從兩方面來的。從里、外兩方面配合同時進攻。 | 郭沫若《洪波曲》第五章:“臺兒莊正面之敵,經(jīng)我軍于六日夜開始總攻,內(nèi)外夾擊……尚據(jù)險頑抗,戰(zhàn)況之烈,空前未有。” |
jī gǔ míng jīn擊鼓鳴金 | 古時兩軍作戰(zhàn)時用鼓和金發(fā)號施令,擊鼓則進,鳴金則退。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二十三回:“張遼可使擊鼓鳴金,許褚可使牧羊放馬。” |
qīng qiāo huǎn jī輕敲緩擊 | 比喻婉轉(zhuǎn)地表達意思和說明問題。 | 清·陶貞懷《天雨花》第21回:“且待四個宮人到,輕敲緩擊試他們?!?/td> |
yǐ bàn jī bèi以半擊倍 | 用半數(shù)兵力擊破一倍于己的敵人。形容取勝之易。 | 《管子·制分》:“人事荒亂,以十破百;器備不行,以半擊倍。”尹知章注:“敵國器備,不可施行;故此雖半,可以擊彼之倍。” |
jī zhòng yào hài擊中要害 | 要害:易于致命的部位,引伸為重要部門或問題的關(guān)鍵。正打中致命的部位。 | 《后漢書 來歙傳》:“臣夜入定后為何人所賊傷,中臣要害。” |
bì qiáng jī ruò避強擊弱 | 指避開敵人的精銳部隊而打其疲弱的。 | 宋 司馬光《資治通鑒 后周世宗顯德二年》:“奔走之間,可以知其虛實強弱,然后避實擊虛,避強擊弱。” |
tiān dǎ léi jī天打雷擊 | 雷擊:雷電殺傷。比喻不得好死。 |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65回:“小人若是哄老爺,小人叫天打雷擊了?!?/td> |
mó jiān jī gǔ摩肩擊轂 | 肩膀和肩膀相摩,車輪和車輪相撞。形容行人車輛往來擁擠。 | 《戰(zhàn)國策·齊策一》:“臨淄之途,車轂擊,人肩摩?!?/td> |
zhōng liú jī yì中流擊枻 | 比喻立志奮發(fā)圖強。 | 明·何大復(fù)《滹沱河上》詩:“未識臨河意,中流擊枻歸?!?/td> |
zòng bīng zhuī jī縱兵追擊 | 縱:發(fā),放。派出軍隊追擊敵人。 | 西漢·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諸侯軍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縱兵?!?/td> |
yìng tóu tòng jī迎頭痛擊 | 迎面給以狠狠地打擊。 | 清 吳趼人《發(fā)財秘訣》第十回:“倘使此輩都是識事務(wù)熟兵機之員,外人擾我海疆時,迎頭痛擊,殺他個片甲不回?!?/td> |
dào cún mù jī道存目擊 | 一個人具有深厚的道德修養(yǎng),人們只需一接觸便能感受得到。 | 莊周《莊子 田子方》:“子路曰:‘吾子欲見溫伯雪子久矣,見之而不言,何邪?’仲尼曰:‘若夫人者,目擊而道存矣,亦不可以容聲矣?!?/td> |
jī qí bù yì擊其不意 | 在敵人沒有預(yù)料到的情況下進行攻擊。 | 《孫子·虛實》:“行千里而不勞者,行于無人之地也?!比龂の骸げ懿僮ⅲ骸俺隹論籼?,避其所守,擊其不意?!?/td> |
jī zhōng dǐng shí擊鐘鼎食 | 打鐘列鼎而食。形容貴族或富人生活奢華。 | 漢·張衡《西京賦》:“擊鐘鼎食,連騎相過?!比龂の骸わ怠恫芬伞罚骸皩幘圬浨|,擊鐘鼎食;枕藉芬芳,婉臠美色乎?” |
yǐ luǎn jī shí以卵擊石 | 拿蛋去碰石頭。比喻不估計自己的力量,自取滅亡。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43回:“強欲與爭,正如以卵擊石,安得不敗乎!” |
bì shí jī xū避實擊虛 | 虛:空虛。避開敵人的主力所在,攻擊其防御薄弱之處。 | 先秦 孫武《孫子 虛實》:“水之行,避高而趨下;兵之形,避實而擊虛?!?/td> |
yǐ yì jī láo以逸擊勞 | 用充分養(yǎng)息的軍隊攻擊疲勞的敵人。 | 《漢書·趙充國傳》:“今罕羌欲為敦煌、酒泉寇,飭兵馬,練戰(zhàn)士,以須其至,坐得致敵之術(shù),以逸擊勞,取勝之道也?!?/td> |
dǎ jī bào fù打擊報復(fù) | 打擊:攻擊。用敵對的態(tài)度回擊對方。 | 《人民日報》1988.12.31:“披露了我們向上級反映我店截留利潤六十五萬元的問題后,遭受打擊報復(fù)的一些真相?!?/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