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hí dàn
注音ㄕˊ ㄉㄢˋ
吃。
吃。
引《后漢書·獻帝紀》:“是時穀一斛五十萬,豆麥一斛二十萬,人相食啖,白骨委積。”
飯食清淡。
引《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今太子仁孝,天下皆聞之; 呂后 與陛下攻苦食啖,其可背哉!”裴駰 集解:“徐廣 曰:‘啖一作“淡”。’ 駰 案:如淳 曰:‘食無菜茹為啖。’” 司馬貞 索隱:“《説文》云:‘淡,味薄也。’”食啗:吃。 《儀禮·特牲饋食禮》“舉肺脊以授尸” 漢?鄭玄 注:“肺,氣之主也。脊,正體之貴者。先食啗之,所以導食通氣也。”
宋?蘇軾 《漁樵閑話》下篇:“某等性命既為虎之所食啗,固當附心刻志以報寃。”
【詞目】食啗
【注音】shí dàn ㄕㄧˊ ㄉㄢˋ
【詞性】動詞
【結構】并列式合成詞
吃。《儀禮·特牲饋食禮》“舉肺脊以授尸” 漢鄭玄注:“肺,氣之主也。脊,正體之貴者。先食啗之,所以導食通氣也。”宋蘇軾《漁樵閑話》下篇:“某等性命既為虎之所食啗,固當附心刻志以報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