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
詞語解釋
寒食
節日名。在清明前一日或二日。相傳春秋時晉文公負其功臣介之推。吃冷的食物。猶冷食。指寒食節吃的冷的食物。
翻譯
- 英語 cold food (i.e. to abstain from cooked food for 3 days around the Qingming festival 清明節|清明節)?, the Qingming festival
- 法語 aliments froids, fête de Qingming
引證解釋
節日名。在清明前一日或二日。相傳 春秋 時 晉文公 負其功臣 介之推。介 憤而隱于 綿山。文公 悔悟,燒山逼令出仕, 之推 抱樹焚死。人民同情 介之推 的遭遇,相約于其忌日禁火冷食,以為悼念。以后相沿成俗,謂之寒食。按,《周禮·秋官·司烜氏》“中春以木鐸修火禁於國中”,則禁火為 周 的舊制。 漢?劉向 《別錄》有“寒食蹋蹴”的記述,與 介之推 死事無關; 晉?陸翽 《鄴中記》、《后漢書·周舉傳》等始附會為 介之推 事。寒食日有在春、在冬、在夏諸說,惟在春之說為后世所沿襲。參閱《太平御覽》卷三十、 宋?洪邁 《容齋三筆·介推寒食》、 清 袁枚,《隨園隨筆·寒食不必清明》。
引南朝?梁 宗懔 《荊楚歲時記》:“去冬節一百五日,即有疾風甚雨,謂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餳大麥粥。”
唐?韓翃 《寒食》詩:“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元?仙村人 《春日田園雜興》詩:“村村寒食近,插柳遍檐牙。”
清?吳蘭修 《黃竹子傳》:“臨行,﹝ 竹子 ﹞執生手曰:‘此歸又罹虎口!若得了儂業債,則寒食梨花,求麥飯一盂、紙錢一束,上 真孃 墓一弔;薄命人死無恨耳!’”又,有的地區亦稱清明為寒食。 明?張煌言 《舟次清明拈得青字》詩:“欲隱尚違慚 介子,年年寒食臥江汀。”
清?富察敦崇 《燕京歲時記·清明》:“清明即寒食,又曰禁煙節。古人最重之,今人不為節,但兒童戴柳祭掃墳塋而已。”
郁達夫 《釣臺的春晝》:“繞了一個大彎,趕到故鄉,卻正好還在清明寒食的節前。”吃冷的食物。
引《后漢書·周舉傳》:“太原 一郡,舊俗以 介子推 焚骸,有龍忌之禁。至其亡月,咸言神靈不樂舉火,由是士民每冬中輒一月寒食,莫敢煙爨,老小不堪,歲多死者。”
晉?陸翽 《鄴中記》:“寒食三日,作醴酪,又煑粳米及麥為酪,杏仁煮作粥。”
《北堂書鈔》卷一四三引 晉?孫楚 《祭介子推文》:“太原 咸奉 介君 之靈,至三月清明,斷火寒食,甚若先后一月。”猶冷食。指寒食節吃的冷的食物。
引《歲時廣記·寒食上·凍薑豉》引 宋?呂原明 《歲時雜記》:“寒食:煑豚肉并汁露頓,候其凍取之,謂之薑豉,以薦餅而食之。或剜以匕,或裁以刀,調以薑豉,故名焉。”
《歲時廣記·寒食上·凍薑豉》引 宋?呂原明 《歲時雜記》:“寒食以糯米合采蒻葉裹以蒸之。或加以魚鵝肉鴨卵等。又有置艾一葉于其下者。”
清?潘榮陛 《帝京歲時紀勝·時品》:“香椿芽拌麪筋,嫩柳葉拌豆腐,乃寒食之佳品。”
國語辭典
寒食
約在清明前一、二日。參見「寒食節」條。
引南朝梁·宗懔《荊楚歲時記·二月》:「去冬節一百五日,即有疾風甚雨,謂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餳大麥粥。」
宋·王禹偁〈寒食〉詩:「今年寒食在商山,山里風光亦可憐。」吃冷的食物。
引《后漢書·卷六一·周舉傳》:「太原一郡,舊俗以介之推焚骸,有龍忌之禁。至其亡月,咸言神靈不樂舉火,由是士民每冬中輒一月寒食,莫敢煙爨。」
分字解釋
※ "寒食"的意思解釋、寒食是什么意思由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寒食造句
1.過盡征鴻來盡燕,故園消息茫然。一春憔悴有誰憐。懷家寒食夜,中酒落花天。見說江頭春浪渺,殷勤欲送歸船。別來此處最索牽。短篷南浦雨,疏柳斷橋煙。趙長卿?
2.所以,過去有“懶婦思正月,饞婦思寒食”的說法。
3.淡蕩春guang寒食天,玉爐沈水裊殘煙,夢回山枕隱花鈿。
4.立在大雁塔北廣場的一個題有唐詩《寒食》的詩牌,作者名有誤。
5.歲,寒食及霜降節,拜掃壙塋,屆期素服詣墓,具酒饌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樹,剪除荊草,故稱掃墓。
6.廣場春霽,寒食景研,交爭競逐,馳突喧闐。
7.如果是你下的手,而你又有意誣栽我身上,不如就讓我的'寒食劍'會會你的'單手大劈棺'吧。
8.每年三四月份,綿山傳統寒食清明節廟會期間,人們在綿山祭拜先賢介之推后,折幾枝新柳做頂柳帽戴在頭上,既表示對先賢的懷念,又表示對生命的喚呼。
9.先秦時代,清明是節氣,寒食是節日,原本兩不相干。
10.寵柳嬌花寒食近,種種惱人天氣。
11.闌風伏雨催寒食,櫻桃一夜花狼藉。
12.西京陵寢為賊所占,今年寒食節未有祭享之地。
13.沈復描述了夫妻二人情投意合,想要過一種衣取避寒食取充腹的快樂生活,但由于封建社會生活窘迫,最終未能實現。
14.何是浙江山陰人,號“高昌寒食生”,據《申報》的挽文所記,其著述有《劫火紀焚》、《紅樓夢題名錄》、《齒錄》、《一二六文稿》等。
15.舞時寒食春風天,玉鉤欄下桉前。
16.相傳是寒食節為紀念晉大夫介子推而流傳下來的餅食,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
17.寒食節原本是在清明節的前一天,又有“禁煙節”、“冷節”、“百五節”之稱。
18.清明節前一兩日有另外一個節日“寒食節”,“寒食節”又被稱為“熟食節”、“冷節”、“禁煙節”。
19.有墳必有墓祭,后來因與三月招魂續魄之俗相融合,便逐漸定在寒食上祭了。
20.在手稿的結尾作者并沒有落上自己的名款,僅“右黃州寒食二首”。
相關詞語
- ròu shí zhě bǐ肉食者鄙
- jìn shí禁食
- shí píng食蘋
- shí lì食力
- shí wù liàn食物鏈
- shí tǔ食土
- shí mò食墨
- shí jù食具
- lěng shí冷食
- yì zū shí shuì衣租食稅
- mì shí覓食
- shí fú食浮
- yī shí衣食
- shàn shí膳食
- hán shí sàn寒食散
- shú shí jié熟食節
- yú shí zhuì xíng余食贅行
- liáng shi zuò wù糧食作物
- shí wù zhòng dú食物中毒
- qì shí niú氣食牛
- shí huò食貨
- shuò shí朔食
- líng shí零食
- dān sì hú jiāng簞食壺漿
- shí fàn食飯
- shí yǐn食飲
- tián shí甜食
- tǔ shí wò fā吐食握發
- yù shí jǐn yī玉食錦衣
- bái shí白食
- ti?n shí舔食
- b?o shí飽食
- zhǔ shí主食
- zhān shí饘食
- qǐn shí寢食
- shí táng食堂
- bù shí不食
- yuè shí月食
- shí gǔ食蠱
- shí zhǐ食指
- tūn shí吞食
- tān shí貪食
- shí liáo食療
- shí èr shí十二食
- shí rén食人
- zhèn hán振寒
- piān shí偏食
- fù shí pǐn副食品
- zè shí xiāo yī昃食宵衣
- rì shí日食
- chá shí茶食
- lǜ sè shí pǐn綠色食品
- shí liào食料
- yī xiāo shí gàn衣宵食旰
- ān shí安食
- shí táng食糖
- shí hé食盒
- shí yán食鹽
- ròu shí肉食
- shí lěi食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