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hí tǔ
注音ㄕˊ ㄊㄨˇ
種糧食的田地。
享受封邑的租稅。
吃泥土,棲息于土中。
種糧食的田地。
引《國(guó)語·吳語》:“食土不均,地之不修,內(nèi)有辱於國(guó),是子也。”
享受封邑的租稅。
引漢?班固 《十八侯銘·將軍棘津侯陳武》:“功成食土,德被遐邇。”
晉?陸機(jī) 《五等諸侯論》:“諸侯饗食土之實(shí),萬國(guó)受世及之祚矣。”
吃泥土,棲息于土中。
引《孔子家語·執(zhí)轡》:“食水者善游而耐寒,食土者無心而不息。”
宋?蘇軾 《定惠院颙師為余竹下開嘯軒》詩:“食土蚓無腸,亦自終夕叫。”
食邑,受封的領(lǐng)地。
引《文選·陸機(jī)·五等諸侯論》:「利博則恩篤,樂遠(yuǎn)則憂深,故諸侯享食土之實(shí)。」
食土具有 種糧食的田地、享受封邑的租稅、.吃泥土,棲息于土中的意思。
1.食土的習(xí)俗,食土的行為很常見,或許是因?yàn)椤案蓛舻摹蹦嗤了坪跄芙o予人體一些保護(hù),免受寄生物、病原體的侵?jǐn)_。
2.蚯蚓食土壤,蚩蚩何所為。蜩蟬飲用露,蛻上高高枝。卑高慕其仙,飄飖安可追,倘令智相及,無羨亦無悲.戴表元?
3.家畜的數(shù)量遠(yuǎn)遠(yuǎn)超過馬匹,并且啃食土地局管理的大部分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