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tǔ pào
注音ㄊㄨˇ ㄆㄠˋ
見“土砲”。
亦作“土炮”。土法制造的炮。見“土砲”。
引鐘發宗 《赤衛軍圍困興國城》:“每個中隊都有四門土炮,十幾支土槍。”
田野 《怒吼了的膠東》:“‘拿起我們所有的武器,起來保衛家鄉’,這就是自衛隊的號召;大刀、長矛、土槍、土炮等,這就是他們所有的武器。”
原指從中世紀到工業時代那段時期內發射黑火藥的火炮,是比較原始的早期火炮。另外還指沒有過濾嘴的香煙。后來泛指一些沒見識,沒見過什么世面的人。
1.當即忙三迭四地收拾收拾,拉著狗蛋就往山上的墳地跑,還不忘帶上自己的老土炮。
2.李榴皮是何等老奸巨猾的人,當下便把準備好的溜熟的謊話說了出來,王司令有所知,那個陳紹搞了個保安團,也有二三百條槍,還有土炮.
3.咱那麻臉原先就山高水低的不招人待見,這次又挨上土炮子兒,那找娘們兒的事就更泡湯了……
4.當晚,壯士林獅獅率十余名鄉民駕一鹽船,帶上土炮,星夜暗渡馬江,出其不意地向法軍旗艦發炮,擊傷法軍司令孤拔,林獅獅等勇士以身殉國。
5.這批非法煙花爆竹包括禮花炮、霹靂炮、鞭炮、土炮等34個品種。
6.土炮是胡子專門用來轟門的,粗大的炮筒里邊裝著長長的鐵杵,前面帶一個圓圓的鐵餅,就好像現在的皮搋子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