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chì tǔ guó
注音ㄔˋ ㄊㄨˇ ㄍㄨㄛˊ
繁體赤土國
古國名。
古國名。
引《隋書·赤土國傳》:“赤土國,扶南 之別種也。在 南海 中,水行百餘日而達所都。土色多赤,因以為號。”
亦簡稱“赤土”。 《資治通鑒·隋煬帝大業四年》:“帝募能通絶域者,屯田主事 常駿 等請使 赤土。”
赤土國,古國名,故地大多認為在今馬來半島。氣候炎熱,因其土地呈赤色而得名。簡稱“赤土”。
赤土國地處東南亞交通的咽喉地帶,東晉著名高僧法顯曾前往印度求法,回國時,曾搭載商船在此地停留了半年才回國,赤土深受印度文明的影響,“其俗敬佛,尤重婆羅門”,文明程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