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鹽
詞語解釋
食鹽
由氯化鈉組成的一種無色或白色的結晶狀化合物NaC1,有咸味,用于烹調和工業(yè)。
英salt;
引證解釋
吃鹽。
引《管子·地數(shù)》:“凡食鹽之數(shù),一月丈夫五升少半,婦人三升少半,嬰兒二升少半。”
唐?韓愈 《論變鹽法事宜狀》:“百姓貧家食鹽至少,或有淡食動經旬月。”無機化合物。成分是氯化鈉。無色或白色結晶體,呈粒狀或塊狀,味咸,是重要的調味劑和防腐劑,并可供藥用和工業(yè)用。
引宋?沉括 《夢溪筆談·官政》:“京師食鹽,斤不足三十五錢。”
明?李時珍 《本草綱目·石三·食鹽》:“此五種皆食鹽也,上供國課,下濟民用。海鹽、井鹽、鹻鹽三者出于人,池鹽、崖鹽二者出于天。”
國語辭典
食鹽
供食用的鹽。主要成分為氯化鈉,色白,屬軸晶系,可由海水、咸水湖或咸水井水蒸發(fā)而成。
網(wǎng)絡解釋
食鹽 (食鹽)
食鹽是指來源不同的海鹽、井鹽、礦鹽、湖鹽、土鹽等。它們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國家規(guī)定井鹽和礦鹽的氯化鈉含量不得低于95%。食鹽中含有鋇鹽、氯化物、鎂、鉛、砷、鋅、硫酸鹽等雜質。我們規(guī)定鋇含量不得超過20mg/kg。食鹽中鎂、鈣含量過多可使鹽帶苦味,含氟過高也可引起中毒。近年來許多試驗證實,食鹽攝入量與高血壓發(fā)病率有一定關系,膳食中食鹽攝入過多,可引起高血壓。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 建議每人每日攝入5g 以下食鹽可預防冠心病和高血壓。我國規(guī)定成人每日攝入6g食鹽即可滿足機體對鈉的需要。
分字解釋
※ "食鹽"的意思解釋、食鹽是什么意思由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食鹽造句
1.2002年公布舊版標準,雞蛋要求有4個,新標準規(guī)定鮮雞蛋3到4只,約160到180克;此外,新標準食鹽從6克減少到4克,雞清湯增加了25毫升。
2.該人家窗戶正下方停放的3輛轎車被拋下來的物品不同程度砸損,地上殘留著花盆、家用電器的碎片及玻璃窗、食鹽粉末等雜物。
3.1、在飼喂雛雞時,要避免痢特靈、食鹽、煤焦油類消毒劑、莫能菌素等藥物的中毒和肺臟疾患的發(fā)生。
4.在暑天應盡可能地減少出汗,降低出汗速度,同時要加強營養(yǎng),補充足夠的食鹽,包括多進食一些蔬菜、瓜果、咸湯,必要時喝一些淡鹽水或鹽汽水。
5.當?shù)匦l(wèi)生部門多年來推行以“食鹽加碘為主、碘油丸投服為輔”的綜合防治措施,逐步健全地方病防治監(jiān)測體系,實現(xiàn)了基本消除碘缺乏病階段性目標。
6.燒熱鐵鑊、下生油適量,爆香姜片,加入清水1250毫升(約5碗水量)煮沸滾后,放入筒蒿菜和牛肉片,滾熟,調入適量食鹽和生油便可。
7.某省級鹽業(yè)公司人士表示,在實際操作中,食鹽專營制度要求的“抽肥補瘦、以近補遠”措施一直以來未能真正落實,利潤才是鹽業(yè)公司的最終目標。
8.于是他與張某聯(lián)系好接送貨的方式后,以每80公斤為一袋裝,每袋40元的價格購進了10噸氯化納,又從另外的非法渠道鬧到包裝食鹽所需的包裝袋和紙箱。
9.該項目中所用的飼料均來自本地小麥、麩皮、青油、麻渣、豌豆,經科學配方后添加食鹽和中草藥添加劑。
10.豬肝洗凈切碎,切成片,與枸杞、桂圓、谷精草、生姜加入沸水中煮13分鐘左右,待豬肝變色稍硬時加入食鹽,吃豬肝、桂圓肉,喝湯。
11.疝氣導致尿閉不通,取食鹽一撮,炒熱,醋調涂臍中,上用艾絨搓成黃豆大,燃火炙之。
12.這叫木牛流馬,是奇巧門高手侯天機制作的,能夠自動翻山越嶺,常用它們運送糧食鹽巴等貨物。
13.通過在病區(qū)實行食鹽加碘等防治措施,1987年我省實現(xiàn)基本控制地甲病和地克病目標。
14.首先,將豬腎去筋膜,洗凈后切丁,再把諸藥、大米加入清水煮粥,加適量食鹽調味,分2次食用,每日1次,具有補腎健脾,祛淤化斑的功效。
15.鱔魚1000克,黨參10克,當歸5克,熟火腿150克,食鹽、紹酒、胡椒粉、生姜、大蔥、味精各適量,清雞湯500克。
16.7月30日,隨著內蒙古鹽業(yè)公司生產的“母親湖”牌大青鹽在阿拉善盟等地上市,全區(qū)消費者都吃上了量化指標和衛(wèi)生指標均優(yōu)于普通食鹽的精制食鹽。
17.飼料和飼料原料成分中,將食鹽標示改為了氯化納。
18.1、藤器或竹器制品用久了就會有積垢,變色,可用食鹽水擦洗,既可去污,又能使其柔松有韌性。
19.螃蜞是一種淡水小蟹,以前人們在閩江邊上就可以釣到,用清水養(yǎng)凈,除去尾部,加上黃酒,酒糟,味精,糖等加入適量食鹽,腌制成咸鮮蟛蜞酥。
20.用3%的食鹽水浸洗患寄生蟲病的家魚夏花魚種。
相關詞語
- yán yuàn鹽院
- ròu shí zhě bǐ肉食者鄙
- jìn shí禁食
- shí píng食蘋
- shí lì食力
- shí wù liàn食物鏈
- shí tǔ食土
- shí mò食墨
- shí jù食具
- lěng shí冷食
- yì zū shí shuì衣租食稅
- mì shí覓食
- shí fú食浮
- yī shí衣食
- shàn shí膳食
- hán shí sàn寒食散
- cháng píng yán常平鹽
- shú shí jié熟食節(jié)
- yú shí zhuì xíng余食贅行
- liáng shi zuò wù糧食作物
- shí wù zhòng dú食物中毒
- qì shí niú氣食牛
- shí huò食貨
- shuò shí朔食
- líng shí零食
- dān sì hú jiāng簞食壺漿
- shí fàn食飯
- shí yǐn食飲
- tián shí甜食
- tǔ shí wò fā吐食握發(fā)
- yù shí jǐn yī玉食錦衣
- bái shí白食
- ti?n shí舔食
- b?o shí飽食
- zhǔ shí主食
- zhān shí饘食
- yán suān鹽酸
- qǐn shí寢食
- shí táng食堂
- bù shí不食
- yuè shí月食
- shí gǔ食蠱
- shí zhǐ食指
- tūn shí吞食
- tān shí貪食
- shí liáo食療
- shí èr shí十二食
- shí rén食人
- hán shí寒食
- yán xiāng鹽香
- piān shí偏食
- yán gàn pí鹽干皮
- fù shí pǐn副食品
- zè shí xiāo yī昃食宵衣
- rì shí日食
- chá shí茶食
- lǜ sè shí pǐn綠色食品
- shí liào食料
- yī xiāo shí gàn衣宵食旰
- ān shí安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