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事實真相是此事并非發生在福州福清,而是漳州市龍文區朝陽鎮浦口村的王爺公建醮習俗。
2.設壇建醮,追攝亡靈,永離豐都地獄之苦,同時寄托陽眷哀思之情和孝敬之心。
3.嘉靖修道有個很奇怪的規矩,建醮時要給神仙寫信。
4.在這一天,不僅要放河燈、辦盂蘭盆會、供奉瓜果,還要祭祖,道士建醮祈禱,同時圍繞中元節還有鬼門大開的民間傳說。
5.尤其是*彎的神農大帝宮廟舉行“謝土”儀式和“建醮”儀式,將祭典大禮與民俗活動有機結合,更是顯示了民間祭祀活動的巨大生命力。
6.一些南音藝人出身于道觀、齋堂內的醮師,即建醮打齋的樂師,為喃嘸道士唱誦時伴奏。
7.至武宗嗣位,母后弘吉剌氏,建筑一座興圣宮,規模宏敞得很,常延西僧入內,誦經建醮,禱佛祈福,不但日間在宮承值,連夜間也住宿宮中。
8.在民智未開之時,民眾認為一年好運有賴神明庇祐,滅火消災,建醮所以答謝神恩,并期求來年繼續得神護祐。
9.建醮舉行的祭祀,大多請道士設壇作法,目的即表崇敬、謝神恩、驅邪、尊崇等,其規模很大。
10.士民數萬人擁道攀號,所歷村市,悉焚香建醮,祈祐漣生還。
11.寺廟也分別建醮,街頭巷尾上演地方戲曲或歌臺助興,呈現一幅熱鬧非凡的景象。
12.宋、元、明、清各朝代皇帝經常下旨在這里設壇建醮,為祖宗在天之靈祈福頌德,同時也求得神助以使國泰民安,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皇圖鞏固。
13.現在的行祖廟已沒有建醮、燃炮等內容,參拜儀式也簡化了,人們大多是在北帝大小神像和觀音像前雙手合十低頭默禱,然后投一些硬幣在香爐里以求好運。
14.上午,由法師誦經,建醮起幽,施衣祭食。
※ "建醮"造句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