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幗英雄的成語故事
拼音jīn guó yīng xióng
基本解釋巾幗:古代婦女用的頭巾和發(fā)飾;為婦女的代稱。女性中的英雄。
出處《晉書》:“亮遺懿巾幗婦人之飾以辱之。”
暫未找到成語巾幗英雄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巾幗英雄)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雄心壯志 | 宋 歐陽修《蘇才翁挽詩二首》:“柳岸撫柩送歸船,雄心壯志兩崢嶸,誰謂中年志不成。” |
材雄德茂 | 唐 韓愈《送汴州監(jiān)軍俱文珍序》:“其監(jiān)統(tǒng)中貴,必材雄德茂,榮耀寵光,能俯達(dá)人情,仰喻天意者,然后為之。” |
角巾東路 | 《晉書·羊祜傳》:“嘗與從弟琇書曰:‘既定邊事,當(dāng)角巾東路,歸故里,為容棺之墟。’” |
英雄所見略同 | 晉 虞溥《江表傳》:“天下智謀之士所見略同耳。” |
兒女英雄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一回:“縱橫九萬里,上下五千年,求其兒女英雄,一身兼?zhèn)涞模仓灰姷脙蓚€。” |
群英會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45回:“此皆江東之英杰。今日此會,可名‘群英會’。” |
娥皇女英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五帝本紀(jì)》:“于是堯妻之二女。” |
決一雌雄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項羽本紀(jì)》:“愿與漢王挑戰(zhàn),決一雌雄。” |
亂世英雄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識鑒》:“曹公少時見喬玄。玄謂曰:‘天下方亂,群雄虎爭,撥而理之非君乎?然君實是亂世之英雄,治世之奸賊。” |
時勢造英雄 | 冰心《去國》:“以我這樣的少年,回到少年時代大有作為的中國,正合了‘英雄造時勢,時勢造英雄’那兩句話。” |
雄辯高談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16回:“卻說安老爺?shù)脑挘粚颖七M(jìn)一層,引得鄧九公雄辯高談,真情畢露。” |
雄雞夜鳴 | |
雄偉壯觀 | |
雄唱雌和 | 清·戴名世《已卯科鄉(xiāng)試墨卷》序:“而雷同剿襲,大抵老生腐儒之唾余,雄唱雌和,自相夸耀。” |
草莽英雄 | 馮鏗《紅的日記》:“胸前和肩膀上纏著眩著人眼的紅色標(biāo)幟,真是個‘草莽英雄’的氣慨。” |
膽大心雄 | 明 杜睿《初聞燈船鼓吹歌》:“船中百翁梁溪酒,膽大心雄選鋒手。” |
兒女情長,英雄氣短 | 明 許自昌《水滸記》第18出:“人常說道兒女情長,英雄氣短。宋公明為人倒是反這兩句話,故此擔(dān)閣了嫂嫂。” |
奸人之雄 | 戰(zhàn)國·趙·荀況《荀子·非相》:“夫是之謂奸人之雄。” |
英雄欺人 | 明·李攀龍《<唐詩選>序》:“太白縱橫,往往強(qiáng)弩之末,間雜長語,英雄欺人耳。” |
獨膽英雄 | |
綸巾羽扇 | 唐 呂巖《雨中花》詞:“岳陽樓上,綸巾羽扇,誰識天人。” |
英雄輩出 | |
膽壯心雄 | 《中國歌謠資料·當(dāng)兵要當(dāng)紅軍》:“十七十八正年青,當(dāng)兵就要當(dāng)紅軍,膽壯心雄志愿大,紅軍到處受歡迎。” |
英英玉立 | 《儒林外史》第十回:“適才會見令表叔,才知尊大人已謝賓客,使我不勝傷感。今見世兄如此英英玉立,可稱嗣續(xù)有人,又要破涕為笑。” |
雄視一世 | 清·邵長蘅《侯方域魏禧傳》:“朝宗始唱韓歐之學(xué)于舉世不為之日,遂以古文雄視一世。” |
落英繽紛 | 晉 陶淵明《桃花源記》:“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
雄糾糾,氣昂昂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一百六回:“那賊將季三思、倪懾,領(lǐng)著十余員偏將,雄糾糾,氣昂昂的殺奔到城下來。” |
一文錢難倒英雄漢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19回:“天下事只怕沒得銀錢,便是俗語說得好:‘一文錢難倒英雄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