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賢興功的成語故事
拼音jìn xián xīng gōng
基本解釋謂薦舉賢士功臣。
出處《周禮·夏官·大司馬》:“進賢興功,以作邦國?!辟Z公彥疏:“以臣有賢有功舉之與官,則起邦國之內(nèi)勸善樂業(yè)之心,使不惰廢善業(yè)也?!?/p>
暫未找到成語進賢興功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進賢興功)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盈科后進 | 《孟子·離婁下》:“原泉混混,不舍晝夜,盈科而后進,放乎四海。” |
祖功宗德 | 《孔子家語 廟制》:“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謂之祖宗者,其廟皆不毀?!?/td> |
歌功頌德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周本紀(jì)》:“民皆歌樂之,頌其德?!?/td> |
突飛猛進 | 鄒韜奮《患難馀生記》第三章:“進步文化的突飛猛進,雖有利于國家民族,雖有利于人民大眾,但卻是頑固派反動派的莫大的障礙物?!?/td> |
功虧一簣 | 《尚書 旅獒》:“為山九仞,功虧一簣?!?/td> |
加官進爵 | 明 周楫《西湖二集》:“征聘吳與弼進京,加官進爵,將隆以伊傅之禮。” |
寸進尺退 | 《老子》第六十九章:“不敢進寸而退尺。” 唐·韓愈《上兵部李侍郎書》:“寸進尺退,卒無所成?!?/td> |
進種善群 | 清·張鶴齡《法人篇》:“且變法之后,而人亦有與之俱變者,此進種善群之公例,而其效有操券決也。” |
居功自滿 |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15章:“象郝?lián)u旗這樣的人,平時居功自滿,遇到艱難的時候又不肯同心協(xié)力,常發(fā)怨言。” |
失敗是成功之母 | 毛澤東《中國革命戰(zhàn)爭的戰(zhàn)略問題》:“經(jīng)驗對于干部是必需的,失敗是成功之母。” |
謳功頌德 | 西漢·司馬遷《史記·周本紀(jì)》:“民皆歌樂之,頌其德?!?/td> |
齊頭并進 | 周恩來《在上??茖W(xué)技術(shù)工作會議上的講話》:“實事求是,循序前進,齊頭并進,迎頭趕上?!?/td> |
將功補過 | 《晉書 王敦傳》:“當(dāng)令任不過分,役其所長,以功補過,要之將來?!?/td> |
進本退末 | 西漢 桓寬《鹽鐵論 本議》:“愿罷鹽鐵酒榷均輸,所以進本退末,廣利農(nóng)業(yè)便也?!?/td> |
德容言功 | 語出《禮記·昏義》。見“德言容功”。 |
處實效功 | |
舉善薦賢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百二十回:“舉善薦賢,乃美事也;卿何薦人于朝,即自焚其奏稿,不令人知耶?” |
舉賢任能 | 《禮記 大傳》:“三曰舉賢,四曰使能?!?/td> |
功成名就 | 《墨子·修身》:“功成名遂,名譽不可虛假?!?/td> |
野沒遺賢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20卷:“那爺爺圣武神文,英明仁孝,真?zhèn)€朝無幸位,野沒遺賢。” |
進道若退 | 《老子》:“明道若昧,進道若退?!?/td> |
進銳退速 | 先秦 孟軻《孟子 盡心上》:“其進銳者,其退速?!?/td> |
孝子賢孫 | 元 劉唐卿《降桑椹》:“圣人喜的是義夫節(jié)婦,愛的是孝子賢孫。” |
急功近利 | 漢 董仲舒《春秋繁露 卷九 對膠西王》: “仁人者正其道不謀其利,修其理不急功?!?/td> |
進讒害賢 | |
興高采烈 | 南朝 梁 劉勰《文心雕龍 體性》:“叔夜俊俠,故興高而采烈?!?/td> |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 宋 祝穆《方輿勝覽 眉州 磨針溪》:“過是溪,逢老媼方磨鐵杵,問之,曰:‘欲作針?!赘衅湟猓€卒業(yè)”。 |
眾建賢才 | 宋·王安石《上時政疏》:“蓋夫天下至大器也,非大明法度,不足以維持;非眾建賢才,不足以保守?!?/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