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關系,只列出前 100 個窮的成語
成語 | 解釋 | 出處 |
---|---|---|
qióng nián lǚ yuè窮年屢月 | 累:接連。形容經歷的時間長久。 | 郭沫若《今昔集·論古代文學》:“這個斗爭非常劇烈,從甲骨文上可以看到窮年屢月的大戰。” |
qióng kòu mò zhuī窮寇莫追 | 窮寇:走投無路的敵人。不追無路可走的敵人,以免敵人情急反撲,造成自己的損失。也比喻不可逼人太甚。 | 《孫子 軍爭》:“窮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 |
jūn zǐ gù qióng君子固窮 | 君子:有教養、有德行的人;固窮:安守貧窮。指君子能夠安貧樂道,不失節操。 | 《論語·衛靈公》:“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
qián lǘ jì qióng黔驢技窮 | 黔:今貴州省;窮:盡。黔地的驢;本領窮盡了。比喻極為有限的一點本領也用盡了。 | 唐 柳宗元《三戒 黔之驢》:“虎因喜,計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闞,斷其喉,盡其肉,乃去。” |
quǎn mǎ chǐ qióng犬馬齒窮 | 狗和馬老了,牙都掉光了。謙稱自己年老體衰。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皇甫規傳》:“臣素有固疾,恐犬馬齒窮,不極大恩。” |
qióng tōng dé shī窮通得失 | 窮:不得志;通:暢達。遭遇的坎坷與順利,利益的得與失。指人生遭遇。 | 清·胡泉《<聊齋志異>續題》:“快平生,窮通得失,悲歡笑罵假荒唐。” |
jiù jí bù jiù qióng救急不救窮 | 救:幫助。幫助危急的但不幫助貧窮的。 | 余華《活著》:“俗話說是救急不救窮,我啊,只能救你的急,不會救你的窮。” |
xí mén qióng xiàng席門窮巷 | 亦作“席門蓬巷”。形容所居之處窮僻簡陋。 | 唐·高適《行路難》詩:“東鄰少年安所知?席門窮巷出無車。” |
cí qióng lǐ qū詞窮理屈 | 指理由虧屈,無話可說。 | 宋 蘇軾《論河北京東盜賊狀》:“切詳按問,自言皆是;詞窮理屈,勢必不免。” |
gé wù qióng lǐ格物窮理 | 窮究事物的道理。 | 明·方孝孺《答鄭仲辯》:“其無待于外,近之于復性正心,廣之于格物窮理。” |
qióng nián mò shì窮年沒世 | 沒世:一輩子。形容經歷的時間長久。 | 宋·秦觀《任臣下》:“必有大節而無小過者然后得為諫諍之臣,則窮年沒世不可得其人矣。” |
shēn shān qióng gǔ深山窮谷 | 與山外距離遠、人跡罕至的山嶺、山谷。 | 《左傳·昭公四年》:“其藏冰也,深山窮谷,固陰冱寒,于是乎取之。” |
yí huàn wú qióng遺患無窮 | 窮:盡。留下無窮的禍患。形容后果極壞,影響嚴重。 |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11章:“萬一堵截不住,豈非功虧一簣,遺患無窮?” |
qióng niǎo tóu rén窮鳥投人 | 投:投入。無處可飛的鳥被迫投入人的懷抱。比喻因處境艱難而投靠別人。 | 《北齊書·元韶傳》:“窮鳥投人,尚或矜愍,況諸王如何棄乎?” |
niǎo fú shòu qióng鳥伏獸窮 | 如飛鳥棲伏,野獸奔走無路。形容勢竭力窮,處境困難。 | 《梁書·元帝紀》:“賊景鳥伏獸窮,頻擊頻挫,奸竭詐盡,深溝自固。” |
qióng yuán jìng wěi窮源竟委 | 窮、竟:徹底推求;源:水流的源頭;委:水的下流。比喻徹底搞清楚事情的始末。 | 《禮記·學記》:“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謂務本。” |
biàn huà bù qióng變化不窮 | 指變化多種多樣,沒有窮盡。 | 清 趙起杲《青本刻<聊齋志異>例言》:“編中所述鬼狐最伙,層見迭出,變化不窮。” |
qióng gēn jiū dǐ窮根究底 | 追究事物的根底。 | 巴金《秋》:“淑華窮根究底地問道:‘三爸跟你談過什么事嗎?’” |
jí shì qióng lǐ即事窮理 | 謂根據事實深究它的道理。 | 清·王夫之《續春秋左氏傳博議》:“有即事以窮理,無立理以限事。” |
qióng tiān jí dì窮天極地 | 比喻極邊遠之處。 | 明·謝肇淛《五雜俎·地部》:“元之盛時,外夷朝貢者千余國,可謂窮天極地,罔不賓服。” |
qióng shān pì rǎng窮山僻壤 | 比喻荒遠偏僻貧窮之地。亦作“窮鄉僻壤”、“窮村僻壤”、“窮陬僻壤”。 | 宋·朱熹《條奏經界狀·貼黃》:“故州城縣郭所在之鄉,其產不甚重,與窮山僻壤至有相倍蓗者,此逐鄉產錢租額,所以本來已有輕重之所由也。” |
qióng guì jí fù窮貴極富 | 窮:極。形容非常富貴。 | 《宋史·文彥博傳》:“彥博雖窮貴極富,而平居接物謙下,尊德樂善,如恐不及。” |
biàn xuàn wú qióng變炫無窮 | 變化多種多樣,沒有窮盡。極言變化之多。 | 《宋書 后妃傳論》:“自元嘉以降,內職稍繁,椒庭綺觀,千門萬戶,而淫妝怪飾,變炫無窮。” |
jí zhì qióng sī極智窮思 | 竭盡才智和思慮。 | 清·侯方域《豫省試策四》:“圣人所極智窮思而以為無奇者,乃就十數肉食之人而詢焉,采焉……則亦徒見其勞民傷財而已矣。” |
dú zuò qióng shān,fàng hǔ zì wèi獨坐窮山,放虎自衛 | 獨自坐在沒有出路的山里放出老虎來保衛自己。比喻不但不能保護自己,反而招來禍患。 | 晉·常璩《華陽國志·公孫述劉二牧志》:“此所謂獨坐窮山,放虎自衛者也。” |
yí chòu wú qióng遺臭無窮 | 謂壞名聲永遠流傳下去,而無窮盡之日。 | 金·元好問《即事》詩:“燃臍易盡嗟何及,遺臭無窮古未聞。” |
zhuāng qióng jiào kǔ裝窮叫苦 | 裝扮成窮人,聲稱日子過得很困苦。 | 劉斯奮《白門柳·夕陽芳草》第四章:“別瞧這些鋪戶專會裝窮叫苦,其實哪一個屋角床底,不埋著一萬兩萬的?” |
qióng dà shī jū窮大失居 | 形容多而不適用。 | 《周易 序卦》:“窮大者必失其居。”高亨注:“極大者則驕奢淫暴,必覆敗而失其所。” |
tú qióng bǐ shǒu xiàn圖窮匕首見 | 圖:地圖;窮:盡;見:現。比喻事情發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顯露了出來。 | 《戰國策 燕策三》:“秦王謂軻曰:‘起,取武陽所持圖。’軻既取圖奉之。發圖,圖窮而匕首見。” |
qióng chàng wèi chéng窮唱渭城 | 指窮的時候才唱《渭城曲》。 | |
qióng jiān jí è窮奸極惡 | 窮:極。形容極其奸詐兇惡。 | 宋·蘇軾《繳詞頭奏狀·吳荀》:“如惠卿、汲,窮奸極惡,不待臣言而知。” |
wú shǔ jì qióng梧鼠技窮 | 梧鼠:即“鼯鼠”,為鼣鼠之誤。比喻才能有限。 | 《荀子·勸學》:“騰蛇無足而飛,梧鼠五技而窮。” |
tàn běn qióng yuán探本窮源 | 探:求索。本:樹根。窮:探尋。源:水源。尋找樹根水源。比喻探求、追溯事物的根本。亦作“探本溯源”。 | 清·李寶嘉《文明小史》第51回:“一來可以擴擴眼界,長長見識。二來也可以把這工藝一項探本窮源。” |
qióng yuán shī mù窮猿失木 | 猿猴失去了棲身的樹木。比喻人漂泊流浪。 | 唐·杜甫《寄杜位》:“寒日經檐短,窮猿失木悲。” |
guī shī wù yǎn,qóng kòu mò zhuī歸師勿掩,窮寇莫追 | 歸師:撤退的軍隊;掩:乘人不備進行襲擊;窮寇:走投無路的敵人。不能襲擊撤退的軍隊,也不能追殺走投無路的敵人。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95回:“‘歸師勿掩,窮寇莫追。’汝可從小路抄箕谷退兵。吾自引兵當斜谷之兵。” |
pín qióng liáo dǎo貧窮潦倒 | 家境很窮、衣著破爛、精神狀態很差。 | |
cí qióng lǐ jué詞窮理絕 | 同“詞窮理盡”。 | 《五燈會元·羅漢琛禪師法嗣·清涼文益禪師》:“師窘無以對,即放包依席下求決擇。近一月馀,日呈見解,說道理。藏語之曰:‘佛法不恁么。’師曰:‘某甲詞窮理絕也。’” |
jì qióng lì jìn計窮力盡 | 計:計策;窮、屈:盡,竭。計策、力量都用完了。 | 南朝 梁 蕭繹《馳檄告四方》:“郭默清夷、晉熙附義,計窮力屈,反殺后主。” |
zhú jìn guāng qióng燭盡光窮 | 蠟燭燃盡,燭光消失。比喻人死后意識也消滅。 | 《北史·杜弼傳》:“神之在人,猶光之在燭,燭盡則光窮,人死則神滅。” |
jì jìn lì qióng計盡力窮 | 窮:盡。計謀、力量都用盡了。 | 《周書 韋孝寬傳》:“齊人歷年赴救,喪敗而反,內離外叛,計盡力窮。” |
zhèn qióng xù pín振窮恤貧 | 救濟貧窮的人。 | 《明史·王越傳》:“睦族敦舊,振窮恤貧,如恐不及。” |
dú zuò qióng shān,yǐn hǔ zì wèi獨坐窮山,引虎自衛 | 獨自坐在沒有出路的山里放出老虎來保衛自己。比喻不但不能保護自己,反而招來禍患。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63回:“此所謂獨坐窮山,引虎自衛者也。” |
qióng kòu wù zhuī窮寇勿追 | 不追無路可走的敵人,以免敵人情急反撲,造成自己的損失。也比喻不可逼人太甚。 | 先秦 孫武《孫子 軍爭》:“歸師勿遏,圍師必闕,窮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 |
qióng tú luò pò窮途落魄 | 落魄:失意的樣子。比喻無路可走,潦倒失意。 | 清·陳熙晉《臨海集序》:“臨海窮途落魄,幕府草檄,非必出于本心。” |
shǐ jìn bīng qióng矢盡兵窮 | 矢:箭。箭已用完,兵已打光。形容戰斗到兵力喪盡。 | 唐·孫揆《靈應傳》:“申胥乃衰楚之大夫,而以矢盡兵窮,委身折節,肝腦涂地,感動于強秦。” |
qióng quán xiǔ rǎng窮泉朽壤 | 窮泉:泉下,地層深處;朽壤:腐爛的土壤。指人死后埋葬的地方。 | 晉·潘岳《哀永逝文》:“委蘭房兮繁華,襲窮泉兮朽壤。” |
qióng yán zá yǔ窮言雜語 | 指各種各樣的說法。 |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15回:“有的說他死有余恨,還該滅他三族,窮搜他的黨羽;窮言雜語,激聒個不了。” |
shòu qióng zé niè獸窮則齧 | 指野獸陷于絕境必然進行搏噬反撲。亦喻人陷入困窘之境,便會竭力反擊。 | |
méi shì qióng nián沒世窮年 | 猶終生,一輩子。 | 戰國·趙·荀況《荀子·解蔽》:“以可知之人性,求可以知物之理,而無所疑之,則沒世窮年不能遍也。” |
qióng guāng dàn窮光蛋 | 指貧苦人民。 | 錢鐘書《圍城》:“這次兵災當然使許多有錢、有房子的人流落做窮光蛋,同時也讓許多不知多少窮光蛋有機會追溯自己為過去的富翁。” |
shān qióng shuǐ jué山窮水絕 | 見“山窮水盡”。 | 宋·陸游《冬夜吟》:“饑鴻病鶴自天寐,山窮水絕誰為鄰。” |
zhì qióng cái jìn智窮才盡 | 智能與才能已經窮盡。 | |
qióng niǎo rù huái窮鳥入懷 | 窮鳥:困窘的鳥;懷:投入懷抱。比喻處境困難而投靠別人。 | 晉 孫盛《魏氏春秋》:“政投原曰:‘窮鳥入懷。’原曰:‘安知斯懷之可入邪?’” |
cí qióng lǐ qū辭窮理屈 | 理由站不住腳,被駁得無話可說。 | 《宋書·鄭鮮之傳》:“時或言論,人皆依違之,不敢難也;鮮之難必切至,未嘗寬假,要須高祖辭窮理屈,然后置之。” |
qióng xíng jí xiàng窮形極相 | 窮:盡,極;相:象。指描寫刻畫十分細致生動,也指丑態畢露。 |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41回:“破資財窮形極相,感知己瀝膽披肝。” |
guó kùn mín qióng國困民窮 | 困:貧困。指國家貧困,人們窮苦。 | 馮玉祥《我的生活》第33章:“我想到我國的上層社會,雖然國困民窮,卻非外國貨不買的情形,不禁使我面紅耳赤。” |
tòng jiǎo qióng pò痛剿窮迫 | 竭盡全力剿滅追殺。 | 清 王韜《甕牑余談 賊中悍酋記》:“一鼓而殲之,乃西竄慈野,痛剿窮迫。斬獲無數。” |
niǎo qióng zé zhuó鳥窮則啄 | 鳥陷于絕境就要反啄。比喻人走投無路就會冒險。 | 《荀子·哀公》:“鳥窮則啄,獸窮則攫。” |
qióng nián lěi shì窮年累世 | 形容時間長久。 | 《荀子 榮辱》:“然而窮年累世,不知不足,是人之情也。” |
qióng xiōng jí nüè窮兇極虐 | 窮:極;虐:殘暴。形容極端殘暴兇惡。 | 南朝·宋·宋文帝《誅徐羨之等詔》:“窮兇極虐,荼酷備加。” |
yú wèi wú qióng余味無窮 | 形容美妙的詩文、歌曲或可口的食物耐人回味。 | 劉斯奮《白門柳·夕陽芳草》第五章:“須是如我方才的樣子,輕吸慢噓,不惟安然無恙,且覺余味無窮哩!” |
rì mù tú qióng日暮途窮 | 日暮:天快黑;途窮:路走到了盡頭。比喻接近滅亡。 | 唐 杜甫《投贈哥舒開府翰二十韻》:“幾年春草歇,今日暮途窮。” |
jì qióng zhì duǎn計窮智短 | 計:計謀;窮:盡;智:智謀;短:缺少。計策用完了,才智也不夠用了。形容已經想不出什么辦法了。 | 元 無名氏《百花亭》:“我為那賀家姐姐,煩惱的小生計窮智短了。” |
lì cù shì qióng力蹙勢窮 | 蹙:局促;窮:盡。力量局促窮盡而不得伸展。 | 唐·柳宗元《答人求文章書》:“率皆縱誕而不克,躑躅而不進,力蹙勢窮,吞志而沒。” |
jí wǔ qióng bīng極武窮兵 | 黷武。濫用武力。 | 《周書·韋孝寬傳》:“且君輔翼幼主,位重望隆,理宜調陰陽,撫百姓,焉用極武窮兵,構怨連禍。” |
jì qióng lì qū計窮力屈 | 計:計策;窮、屈:盡,竭。計策、力量都用完了。 | 南朝梁·元帝《馳檄告四方》:“郭默清夷、晉熙附義,計窮力屈,反殺后主。” |
qióng gōng jí tài窮工極態 | 窮:極。形容極其精致。 | 明·蔣一葵《長安客話·海淀》:“詩之窮工極態,于斯而至。” |
qióng niǎo chù lóng窮鳥觸籠 | 窮:窘困。比喻處境窘迫而掙扎不脫。 | 《舊唐書·僖宗紀》:“既知四隅斷絕,百計奔沖,如窮鳥觸籠,似飛蛾赴焰。” |
qióng xiōng jí bèi窮兇極悖 | 悖:違反。做事兇殘不合禮法。 | 《宋書·少帝紀》:“義符長嗣,屬當天位,不謂窮兇極悖,一至于此。” |
qióng jí yào miào窮極要妙 | 形容精妙到極點,多形容音樂。亦作“窮極其妙”、“窮妙極巧”。 | 漢·荀悅《漢紀·元帝紀》:“孝元皇帝多才藝,善史書,鼓琴吹洞簫,自度聲曲,分別節度,窮極要妙。” |
jìn tuì lù qióng進退路窮 | 猶言進退無路。 | 《晉書·苻堅載記》:“丕進退路窮,乃謀于群僚。” |
qióng yuán jìng wěi窮原竟委 | 比喻深入探求事物的始末。 | 西漢 戴圣《禮記 學記》:“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謂務本。” |
qióng fù jí guì窮富極貴 | 窮:極。形容非常富貴。 | 晉·葛洪《抱樸子·暢玄》:“故窮富極貴,不足以誘之焉。” |
qióng xiàng jué mén窮巷掘門 | 掘:通“窟”,土屋。荒僻的里巷,簡陋的土屋。 | 西漢·劉向《戰國策·秦策》:“且夫蘇秦特窮巷掘門,桑戶惓樞之土耳。” |
qióng jí zé biàn窮極則變 | 窮:極。指事物到了極點就會發生變化。現指在窮困艱難時,就會想辦法改變現狀。 |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31回:“天下事惟陷之深者,其出愈速,窮極則變,理有固然。” |
qióng yuán tuī běn窮源推本 | 窮:尋求到盡頭。探求事物的本源。 | 明·沈鯨《雙珠記·賣兒系珠》:“明珠懸項,窮源推本應根究。” |
tàn qí qióng yì探奇窮異 | 探:尋求;窮:盡。探尋異處,玩賞奇跡。指游覽奇山異水。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24卷:“小生一時探奇窮異,實出無心,若是就了此親,外人不曉得的,盡道小生是有所貪求而為此,反覺無顏。” |
qióng gēn xún yè窮根尋葉 | 窮:盡。指弄清來龍去脈或事情的真相。 | 唐·杜牧《上李太尉論江賊書》:“追逮證驗,窮根尋葉,狼虎滿路,狴牢塞路。” |
jìn rì qióng yè盡日窮夜 | 盡:完;窮:盡。從早到晚,通宵達旦。 | 《南史·袁巸傳》:“與鄧琬款狎過常,每清閑必盡日窮夜。” |
zhuī gēn qióng yuán追根窮源 | 同“追本溯源”。 | 惜紅館主《續啼笑因緣》第三十七回:“原來家樹、鳳喜這頭婚姻,追根窮源,自然不能不歸功于壽峰父女。” |
jì qióng lǜ jí計窮慮極 | 謂計慮窮盡。 | 《三國志·吳志·魯肅傳》:“備遂割湘水為界,于是罷軍”裴松之注引三國·吳·韋昭《吳書》:“始與豫州觀于長阪,豫州之眾不當一校,計窮慮極,志勢摧弱,圖欲遠竄,望不及此。” |
qióng chǐ jí yù窮侈極欲 | 窮:極,盡;侈:奢侈。極端奢侈,盡情享受,荒淫腐化。 | 《新唐書·孫伏伽傳》:“方自謂功德盛五帝,邁三王,窮侈極欲,使天下士肝腦涂地,戶口殫耗,盜賊日滋。” |
qióng xíng jìn xiàng窮形盡相 | 指描寫刻畫十分細致生動;也用來形容丑態畢露。 | 晉 陸機《文賦》:“雖棄方而遁圓,期窮形而盡相。” |
jì qióng zhì jí計窮智極 | 見“計窮慮極”。 | 明·李東陽《冰玉齋記》:“及其計窮智極,幾微倉卒之際,蓋有赪面泚顙,而不能自己者。” |
qióng ér bào fù窮兒暴富 | 窮人驟然發了大財。比喻學問大增。 | 宋·蘇軾《答程父推官書》:“兒子比抄得《唐書》一部,又借得《前漢》欲抄。若了此二書,便是窮兒暴富也。” |
qióng kēng nán mǎn窮坑難滿 | 指貪心不足或飯量很大。 | 清·翟灝《通俗編·地理》引《復齋漫錄》:“劉韐以豐城尉,性不飲酒,時推官某善飲啖,抵邑公會,以諺語戲曰:‘小器易盈真縣尉。’劉答曰:‘窮坑難滿是推官。’” |
qióng suì lěi yuè窮歲累月 | 窮:盡。指經過很長的時間。形容連續不斷,時間長久。 | 清·黃宗羲《前鄉進士澤望黃君壙志》:“及穿剝三藏,窮歲累月,稍稍出而觀今之宗師者,發露其敗闕。” |
qióng shén zhī huà窮神知化 | 窮:尋求到盡頭。探求事物的神妙,了解事物的變化。 | 《周易·系辭下》:“窮神知化,德之盛也。” |
dú wǔ qióng bīng黷武窮兵 | 濫用兵力,任意征討。 | 《周書 武帝紀論》:“若使翌日之瘳無爽,經營之志獲申,黷武窮兵,雖見譏于良吏。” |
qióng bīng dú wǔ窮兵黷武 | 窮:用盡;竭盡。黷:任意;輕率。出動全部兵力;任意發動戰爭。形容極端好戰。 | 三國 曹丕《車駕臨江還詔三公》:“三世為將,道家所忌;窮兵黷武,古有所戒。” |
qióng bīng jí wǔ窮兵極武 | 動用全部兵力,肆意發動戰爭。形容極端好戰。 | 漢·荀悅《漢紀·武帝紀》:“奢侈無限,窮兵極武,百姓空竭,萬民疲弊。” |
qióng wáng jiě jǔ窮亡解沮 | 困窘逃亡,瓦解喪敗。 | |
hèn qióng fā jí恨窮發極 | ||
hé zhé qióng yú涸轍窮魚 | 涸:水涸,干涸;轍:車輪的痕跡。干涸的車溝里的小魚。比喻在困境中急待援助的人。 | 明·張鳳翼《紅拂記·天開良佐》:“失林飛鳥無投處,涸轍窮魚轉困苦。” |
qìng zhú nán qióng罄竹難窮 | 罄:盡,完;竹:竹子。砍完所有的竹子做成書簡也難以寫完。形容事情多得寫不完。 |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爭史料》:“蓋暴其罪狀,罄竹難窮。” |
qióng dá yǒu mìng窮達有命 | 窮:不得志;達:在事業上通達。不得志和通達都是命中注定。 | 漢·荀悅《漢紀·平帝紀》:“是故窮達有命,吉兇由人。” |
hào shǒu qióng jīng皓首窮經 | 皓:白;首:頭發;窮經:專心研究經書和古籍。一直到年老頭白之時還在深入鉆研經書和古籍。 | 唐 韓偓《贈易卜崔江處士》詩:“白首窮經通秘義,青山養老度危時。” |
qióng shē jí chǐ窮奢極侈 | 窮:極;奢、侈:奢侈。極端奢侈,盡量享受。形容揮霍浪費,荒淫腐化。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陸康傳》:“末世衰主,窮奢極侈,造作無端。” |
yán yǒu jìn ér yīn yì wú qióng言有盡而音意無窮 | 語言有窮盡而含意沒有窮盡。指詩文等蘊含著深刻含義。 | 清·劉熙載《藝概·詞曲賦》:“故知詞也者,言有盡而音意無窮也。” |
qióng ér zhà fù窮兒乍富 | 窮人驟然發了大財。比喻學問大增。 | 元·無名氏《看錢奴》第一折:“尊神,這等窮兒乍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