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極登峰的成語故事
拼音zào jí dēng fēng
基本解釋登峰造極。喻達到極點。
出處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三十五回:“只看世上那班分明造極登峰的,也會變生不測;任是爭強好勝的,偏逢用違所長。”
暫未找到成語造極登峰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造極登峰)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不登大雅之堂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一回:“這部評話,原是不登大雅之堂的。” |
極重不反 | 清·陳確《答張考夫書》:“今《大學》之為圣經,已成極重不反之勢。” |
粗制濫造 | 魯迅《花邊文學 商賈的批評》:“如果并不以賣文為活,因此也無須‘粗制濫造’。” |
粉墨登場 | 清 梁紹壬《兩般秋雨庵隨筆 清勤堂隨筆》:“粉墨登場,所費不貲。致滋喧雜之煩,殊乏恬適之趣。” |
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圖 | |
天造地設 | 唐 田穎《問道堂后園記》:“回思向所辟諸境,幾若天造地設。” |
捷足先登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淮陰侯列傳》:“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 |
物極必反 | 宋 朱熹《近思錄》引宋 程頤曰:“如《復卦》言七日來復,其間無不斷續,陽已復生,物極必返,其理須如此。” |
登峰造極 |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文學》:“不知便可登峰造極不?然陶練之功,尚不可誣。” |
從善如登 | 《國語 周語下》:“諺曰:從善如登,從惡如崩。”韋昭注:“如登,喻難;如崩,喻易。” |
時勢造英雄 | 冰心《去國》:“以我這樣的少年,回到少年時代大有作為的中國,正合了‘英雄造時勢,時勢造英雄’那兩句話。” |
開階立極 | 《舊唐書·辛替否傳》:“撥亂反正,開階立極,得至理之體,設簡要之方。” |
峰回路轉 | 宋 歐陽修《醉翁亭記》:“峰回路轉,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
秀才造反 | 清 李寶嘉《文明小史》:“秀才造反,三年不成,無論他們有沒有這回事,可以不必理他,就是實有其事,且派個人去查一查,看他們為何作此舉動,再作道理。” |
直言極諫 | 漢·晁錯《舉賢良對策》:“救主之失,補主之過,揚主之美,明主之功,使主內無邪辟之行,外無騫污之名。事君若此,可謂直言極諫之士矣。” |
窮奢極欲 | 《漢書 谷永傳》:“窮奢極欲,湛湎荒淫。” |
胡編亂造 | 孫犁《小說雜談》:“他的小說的失敗,并不完全在這結尾上,而在整篇都是胡編亂造。” |
窮極無聊 | 南朝 宋 費昶《思公子》詩:“虞卿亦何命,窮極若無聊。” |
極情盡致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九十三回:“果然蔣玉函扮了秦小官伏侍花魁醉后神情,把那一種憐香惜玉的意思,做得極情盡致。” |
步步登高 | 宋 釋惟白《續傳燈錄》:“他只會從空放下,不會步步登高。” |
樂極則憂 | 西漢·戴圣《禮記·樂記》:“樂極則憂,禮粗則偏矣。” |
登壇拜將 | 唐 楊炯《昭武校尉曹君神道碑》:“貞觀八年詔特進代國公李靖為行軍大總管,登壇拜將,授鉞行師。” |
否極泰來 | 漢 趙曄《吳越春秋 勾踐入臣外傳》:“時過于期,否終則泰。” |
登木求魚 | 宋·蘇轍《次韻吳厚秀才見錄》:“登木求魚知我掘,循巢覓兔笑君疏。” |
登堂入室 | 宋 吳坰《五總志》:“如徐師川、余荀龍、洪玉父昆弟、歐陽元老,皆黃門登堂入室者,實自足以名家。” |
高官極品 |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85回:“子欲養而親不待,雖高官極品,不能一日養親,亦有何味!” |
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 |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第十卷:“官人差矣!不忍之心,人皆有之。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若說報答,就是為利了,豈是老漢的本念!” |
極重難返 | 清·顧炎武《日知錄·蘇松二府田賦之重》:“此固其極重難返之勢,始于景定,訖于洪武,而征科之額,十倍于紹煕以前者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