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局在胸的成語故事
拼音quán jú zài xiōng
基本解釋對于全盤棋的走法心中有數。比喻對整個形勢非常了解。
出處毛澤東《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沒有全局在胸,是不會真的投下一著好棋子的。”
暫未找到成語全局在胸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全局在胸)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一舉兩全 | 《三國志·魏志·郭淮傳》:“兵不遠西,而胡交自離,此一舉兩全之策也。” |
一年之計在于春 | 南朝梁 蕭統《纂要》:“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 |
一應俱全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那案子上調和作料,一應俱全。” |
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 | 明·顧大典《青衫記·承璀受閫》:“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 ,大小三軍,聽吾命令。” |
一物不成,兩物見在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12回:“和你往日無冤,近日無仇。一物不成,兩物見在,沒來由殺你做甚么!” |
萬全之策 | 晉 陳壽《三國志 魏志 劉表傳》:“故為將軍計者,不若舉州以附曹公,曹公必將重德將軍;長享福祚,垂之后嗣,此萬全之策也。” |
萬全之計 | 《三國志 蜀志 龐統傳》“親待亞于諸葛亮”裴松之注引《江表傳》:“此誠出于險涂,非萬全之計也。” |
三星在天 | 《詩經·唐風·綢繆》:“綢繆束薪,三星在天。” |
三星在戶 | 《詩經·唐風·綢繆》:“綢繆束楚,三星在戶。” |
上不在天,下不著地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八回:“只叫他在這上不在天,下不著地的地方,給我結了幾間茅屋,我同老母居住。” |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 春秋 孔子《論語 泰伯》:“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
不在話下 | 元 秦簡夫《趙禮讓肥》第四折:“以下各隨次第加官賜賞,這且不在話下。” |
不識局面 | 《水滸傳》第四九回:“原來毛仲義五更時,先把大蟲解上州里去了,卻帶了若干做工公的來捉解珍解寶。不想他這兩個不識局面,正中了他的計策,分說不得。” |
不顧大局 |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46回:“似此不顧大局,自便私圖,若非欽派親信大員,前往各省詳細稽查,認真清理,將來財政竭蹶,根本動搖,其弊當不可勝言……” |
丑話說在前頭 | 柳建偉《英雄時代》第23章:“丑話說在前頭,這件事誰的嘴里缺把門的,說了出去,后果只能自負。” |
兩全其美 | 元 無名氏《連環計》第三折:“司徒,你若肯與了我呵,堪可兩全其美也。” |
義憤填胸 | 《兒女英雄傳》第五回:“[十三妹]把白臉兒狼、傻狗二人商量的傷天害理的這段陰謀聽了個仔細,登時義憤填胸。” |
樂在其中 | 先秦 孔子《論語 述而》:“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 |
買賣不成仁義在 | 梁斌《紅旗譜》第一卷:“嫌人家來做買賣,買賣不成仁義在,打倒人家干嗎?” |
了然于胸 | 《晉書 袁齊傳》:“夫經略大事……智者了然于胸。” |
事在人為 | 明 馮夢龍《東周列國志》:“事在人為耳,彼朽骨者何知。” |
事在必行 | 宋·蘇軾《東坡志林·養生說》:“如孫武令,事在必行,何卜之有?” |
事在蕭墻 | 語出《論語·季氏》:“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墻之內也。” |
五味俱全 | 《禮記 禮運》:“五味六和,十二食,還相為質也。” |
五毒俱全 | 王朔《過把癮就死》:“本來是掏個錢包進了監獄,出來就五毒俱全了。” |
亡在旦夕 | 《元史·外夷傳一·高麗》:“大軍已駐乎心腹,鼎魚幕燕,亡在旦夕。” |
人亡物在 | 明 胡文煥《犀珮記 勢逼改嫁》:“問何方得來,教我好疑猜,人亡物猶在。” |
人生在世 | 南朝·齊·蕭嶷《遺令》第六卷:“人生在世,本自非常,吾年已老,前路幾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