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芷澧蘭的成語(yǔ)故事
拼音yuán zhǐ lǐ lán
基本解釋《楚辭·九歌·湘夫人》:“沅有芷兮澧有蘭?!蓖跻葑ⅲ骸把糟渌杏惺⒚疲⑺畠?nèi)有芬芳之蘭,異于眾草”。芷,一本作“茝”。澧,一本作“醴”。本指生于沅澧兩岸的芳草,后用以比喻高潔的人或事物。
出處《楚辭·九歌·湘夫人》:“沅有芷兮澧有蘭。”王逸注:“言沅水之中有盛茂之芷,澧水之內(nèi)有芬芳之蘭,異於眾草”。
暫未找到成語(yǔ)沅芷澧蘭 的典故!
更多成語(yǔ)出處和典故
※ 與(沅芷澧蘭)相關(guān)的成語(yǔ)及歷史出處:
成語(yǔ) | 歷史出處 |
---|---|
空谷幽蘭 | 清·劉鶚《老殘游記續(xù)集遺稿》第五回:“空谷幽蘭,真想不到這種地方,會(huì)有這樣高人?!?/td> |
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 | 三國(guó)·魏·王肅《孔子家語(yǔ)》:“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td> |
蘭因絮果 | 清 龔自珍《丑奴兒令》:“蘭因絮果從頭問(wèn),吟也凄迷,掐也凄迷,夢(mèng)向樓心燈火歸?!?/td> |
沅江九肋 | 五代·王定?!短妻浴ぷ载?fù)》:“袁州出舉人,亦猶沅江出龜甲九肋者,蓋稀矣?!?/td> |
芳蘭竟體 | 《南史 謝覽傳》:“覽意氣閑雅,視瞻聰明。武帝目送良久,謂徐勉曰:‘覺(jué)此生芳蘭竟體?!?/td> |
蘭心蕙性 | 宋 柳永《玉女搖仙佩 佳人》詞:“愿奶奶,蘭心蕙性,枕前言下,表余深意?!?/td> |
蘭芝常生 | 漢·王延壽《魯靈光殿賦》:“朱桂黝儵于南北,蘭芝阿那于東西?!弊⒁骸抖Y年威儀》:“君乘金而王,其政平,則蘭芝常生?!?/td> |
蘭芷之室 | 西漢·戴圣《大戴禮記·曾子疾病》:“與君子游,苾乎如入蘭芷之室,久而不聞,則與之化矣。” |
蘭友瓜戚 | 清·孔尚任《桃花扇·媚坐》:“吾輩得施為,正好談心花底;蘭友瓜戚,門(mén)外不須倒屣?!?/td> |
桂折蘭摧 | 元·曹之謙《吊王內(nèi)翰從之》詩(shī):“山蟾斗仰名空在,桂折蘭摧恨未休?!?/td> |
摧蘭折玉 | 清·余懷《板橋雜記·麗品》:“某本非風(fēng)流佳客,謬稱(chēng)浪子端莊,……用誘秦誆楚之計(jì),作摧蘭折玉之謀。” |
蘭姿蕙質(zhì) | 元·施君美《幽閨記·少不知愁》:“蘭姿蕙質(zhì),香肌稱(chēng)羅綺。” |
金蘭之友 | 《周易 系辭上》:“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 |
蘭桂騰芳 | 明·程登吉《幼學(xué)瓊林》第二卷:“父母俱存,謂之椿萱并茂;子孫發(fā)達(dá),謂之蘭桂騰芳。” |
沅芷湘蘭 | 清·方文《酬鄒師可見(jiàn)投之作》詩(shī):“沅芷湘蘭昔所聞,十年今始覯群芬?!?/td> |
金蘭之交 | 《漢書(shū) 韓信傳》:“足下雖自以為與漢王為金石交,然終為漢王所擒矣。” |
沅茞澧蘭 | 戰(zhàn)國(guó)楚·屈原《九歌·湘夫人》:“沅有茞兮澧有蘭?!?/td> |
難言蘭臭 | 《周易·系辭》:“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td> |
芝蘭之室 | 漢·戴德《大戴禮》:“與君子游,苾乎如入蘭芷之室,久而不聞,則與之化矣?!薄犊鬃蛹艺Z(yǔ)·六本》:“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 |
蘭質(zhì)薰心 | 唐 楊虞卿《過(guò)小妓英英墓》詩(shī):“蘭質(zhì)薰心何所在?焉知過(guò)者是狂夫。” |
金蘭契友 | 《周易·系辭上》:“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td> |
采蘭贈(zèng)芍 | 《詩(shī)經(jīng) 鄭風(fēng) 溱洧》:“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zèng)之以芍藥?!?/td> |
蕙折蘭摧 | 清·袁枚《續(xù)新齊諧》:“怨侶方成,鸞儔遽拆,珠沉玉隕,蕙折蘭摧?!?/td> |
桂子蘭孫 | 明·湯顯祖《紫簫記·就婚》:“作夫妻天長(zhǎng)地遠(yuǎn),還愿取桂子蘭孫滿玉田?!?/td> |
蘭薰桂馥 | 唐 駱賓王《上齊州張司馬啟》:“常山王之玉潤(rùn)金聲,博望侯之蘭薰桂馥,羽儀百代?!?/td> |
蘭摧玉折 |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shuō)新語(yǔ) 言語(yǔ)》:“毛伯成既負(fù)其才氣,常稱(chēng)‘寧為蘭摧玉折,不作蕭敷艾榮。’” |
絮果蘭因 | 《易·系辭上》:“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薄蹲髠鳌ば辍罚骸俺?,鄭文公有賤妾曰燕姞,夢(mèng)天使與己蘭?!?/td> |
桂馥蘭香 | 曾樸《孽?;ā返谖寤兀骸爸灰?jiàn)堂里敷設(shè)的花團(tuán)錦簇,桂馥蘭香……一幾一椅,全是紫榆水南的名手雕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