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關系,只列出前 100 個如的成語
成語 | 解釋 | 出處 |
---|---|---|
rú chī sì zuì如癡似醉 | 亦作“如醉如癡”。①形容因驚恐而發呆。②形容陶醉的精神狀態。 | 宋·周密《癸辛雜識續集·石洞雷火》:“其人如癡似醉,莫知所以然。”元·馬致遠《漢宮秋》第二折:“自從西宮閣下,得見了王昭君,使朕如癡似醉,久不臨朝?!?/td> |
rú jiāo rú qī如膠如漆 | 象膠和漆那樣黏結。形容感情熾烈,難舍難分。多指夫妻恩愛。 | 南朝 梁 蕭統《古詩十九首 孟冬寒氣至》:“以膠投漆中,誰能別離此?!?/td> |
fèn tú bù rú糞土不如 | 還比不上糞便和泥土。形容極無價值的東西。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二十七卷:“單可恨的,偏生要把前妻男女,百般凌虐,糞土不如。” |
rú zuì rú chī如醉如癡 | 形容神態失常;神思恍惚。 | 元 關漢卿《石榴花》:“牡丹亭畔人寂寞,惱芳心似醉如癡。” |
rú lǚ píng dì如履平地 | 履:踩。像走在平地上一樣。比喻從事某項活動十分順利。 | 唐 裴铏《周邯》:“因夷人賣奴,年十四五,視其貌甚慧黠。言善入水,如履平地。” |
yī jiàn rú jiù一見如舊 | 初次見面就情投意合,如同老朋友一樣。 | 《新唐書·房玄齡傳》:“太宗以敦煌公徇渭北,策杖上謁軍門,一見如舊?!?/td> |
rú xūn rú chí如塤如箎 | 塤:古時用土制成的樂器;箎:古時用竹管制成的樂器。象塤、箎的樂音一般和諧。比喻兄弟和睦。 | 《詩·大雅·板》:“天之牖民,如塤如箎。” |
dǎn dà rú dǒu膽大如斗 | 形容膽量極大。 | 《三國志·蜀志·姜維傳》:“維妻子皆伏誅?!迸崴芍⒁妒勒Z》:“維死時見剖,膽如斗大。” |
chún rú jī dān唇如激丹 | 激丹:鮮明的紅色。形容嘴唇紅潤。 | 戰國·宋·莊周《莊子·盜跖》:“今將軍兼此三者,身長八尺二寸,面目有光,唇如激丹,齒如齊貝,音中黃鐘,而名曰盜跖?!?/td> |
rú lín dà dí如臨大敵 | 臨:面對著。好像面對著強大的敵人。形容把本來不是很緊迫的形勢看得十分嚴重。 | 《舊唐書 鄭畋傳》:“畋還鎮,搜乘補卒,繕修戎仗,浚飾城壘,盡出家財以散士卒。晝夜如臨大敵。” |
sì yǒu rú wú似有如無 | 只當沒有這回事。形容不在乎,不在意。 | 明·馮惟敏《淶邑初度自述》:“眼見的爭名奪利眉兒先皺,耳聽著受職為官膽兒便虛,俺子當似有如無?!?/td> |
rú zuì chū xǐng如醉初醒 | 象酒醉才醒一般。比喻剛從沉迷中醒悟過來。 | 明 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一百三回:“黃歇如夢初覺,如醉初醒?!?/td> |
shén sè zì rú神色自如 | 神色:神情,態度。形容在異常情況下態度鎮定,神情不變。 | 李六如《六十年的變遷》第四章:“潘怡如心里一驚,可是表面上仍神色自如?!?/td> |
gān xīn rú qí甘心如薺 | 薺:甜菜。荼菜雖苦,但是和內心的痛苦相比,覺得就像薺菜一樣甜美。 | 《詩經 邶風 谷風》:“誰謂荼苦?其甘如薺。宴爾新昏,如兄如弟?!?/td> |
ān rán rú gù安然如故 | 還象原來那樣安安穩穩。 | 元·紀君祥《趙氏孤兒》第四折:“你只看這一個,那一個,都是為誰而卒?豈可我做兒的倒安然如故?” |
rú fǎ pào zhì如法泡制 | 見“如法炮制”。 | 魯迅《而已集·再談香港》:“兩個茶房將第二箱抬到艙面上,他如法泡制,一箱書又變成了一箱半,還撕碎了幾個厚紙包?!?/td> |
qí yīng rú xiǎng其應如響 | 謂反應迅捷,如回聲之相應和。語本《莊子·天下》:“其動若水,其靜若鏡,其應若響。” | 《子華子·晏子》:“如以匙勘鑰也,如以璽印涂也,必以其類,其應如響?!?/td> |
ài mín rú zǐ愛民如子 | 舊時稱贊某些統治者愛護百姓,就象愛護自己的子女一樣。 | 西漢 劉向《新序 雜事一》:“良君將賞善而除民患,愛民如子,蓋之如天,容之若地?!?/td> |
yuè míng rú shuǐ月明如水 | 月光清澈,如同水一樣。 |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折:“彩云何在,月明如水浸樓臺。” |
rú bì shǐ zhǐ如臂使指 | 好像手臂指揮手指一樣。比喻指揮、調動得心應手。 | 東漢 班固《漢書 賈誼傳》:“令海內之勢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從?!?/td> |
lìng chū rú shān令出如山 | 令:命令。命令一發出就必須徹底實行。 |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13回:“果然現任縣太爺一呼百諾,令出如山,只吩咐得一句,便有一個門上,帶了好幾個衙役,拿著鐵鏈子,把這船上的老板、伙計一齊鎖了帶上岸去了。” |
bīn kè rú yún賓客如云 | 來客多得如聚集的云層。形容客人多。 | 明 馮夢龍《古今小說 月明和尚度柳翠》:“穿著布素,閉門念佛;雖賓客如云,此日斷不接見,以此為常。” |
cái dà rú hǎi才大如海 | 多用來稱譽對方的才學淵博。 | |
fú shēng rú jì浮生如寄 | 浮生:指人生變化不定。人生短暫虛浮無定,如同寄居世間。 | 唐·鄭哲《女鬼記·孟氏》:“少年曰:‘浮生如寄,年少幾何?!被ㄕ?,黃葉又繼,人間之恨,何啻千端。” |
rì yuè rú liú日月如流 | 時光像流水一樣迅速消逝。 |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34回:“今留齊七載,偷安惰志,日月如流,吾等十日不能一見,安能成其大事哉?” |
rú cháo yǒng zhì如潮涌至 | 像潮涌一樣,比喻某種事物來勢甚猛。 | |
rú léi guàn ěr如雷貫耳 | 貫:穿透。響亮得像雷聲傳進耳朵里。形容人的名聲大。 | 元 鄭廷玉《楚昭公》第四折:“久聞元帥大名,如雷貫耳?!?/td> |
ài cái rú kě愛才如渴 | 才:賢才,人才。愛慕賢才,急欲求得,就象口渴急于喝水一樣。 | 清·葉燮《原詩·外篇上》:“嫉惡甚嚴,愛才若渴,此韓愈之面目也?!?/td> |
lǐn rú shuāng xuě凜如霜雪 | 同“凜若冰霜”。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四回:“只是她那艷如桃李之中卻又凜如霜雪,對了光兒好似照著了那秦宮寶鏡一般,晃得人膽氣生寒,眼光不定。” |
dǐng huò rú yí鼎鑊如飴 | 飴:麥芽糖,糖漿。受酷刑像吃糖一樣。形容無所畏懼,視死如歸。 | 宋·文天祥《正氣歌》:“鼎鑊甘如飴,求之不可得?!?/td> |
rú hǔ dé yì如虎得翼 | 同“如虎傅翼”。 |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35回:“二狐有將相之才,今從重耳,如虎得翼?!?/td> |
bù jué rú fà不絕如發 | 絕:斷。形容局勢危急。 | 東漢 班固《漢書 燕刺王劉旦傳》:“先日諸呂陰謀大逆,劉氏不絕如發?!?/td> |
yī jiàn rú gù一見如故 | 故:故人;老朋友。初次相見就像老朋友一樣。形容彼此一接觸就情投意合。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襄公二十九年》: “聘于鄭,見子產,如舊相識?!?/td> |
yán xiào zì rú言笑自如 | 見“言笑自若”。 | 清·方苞《通議大夫江南布政使陳介墓志銘》:“群夷縱火,牛街鎮去城三十馀里,火光燭天。公言笑自如,日夜為守戰計,賊不敢逼?!?/td> |
rú mèng fāng xǐng如夢方醒 | 象剛從夢中醒來。比喻過去一直糊涂,在別人或事實的啟發下,剛剛明白過來。 |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十一回:“寡人聞仲之言,如夢初醒。” |
xīn rú dāo jiǎo心如刀絞 | 心里就像刀絞一樣。形容內心痛苦到極點。 | 明 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九回:“殷郊又見殷洪,心如刀絞,意似油煎?!?/td> |
ān dǔ rú gù安堵如故 | 堵:墻壁,居所。故:原來的。像原來一樣相安無事。 | 漢 荀悅《漢紀 高祖紀》:“吏人皆安堵如故,民爭獻牛酒。” |
chuán wén bù rú qīn jiàn傳聞不如親見 | 聽人傳說總不如親眼所見。 | 《后漢書 馬援傳》:“臣愚以為傳聞不如親見,視景(影)不如察形。” |
jūn zǐ zhī jiāo dàn rú shuǐ君子之交淡如水 | 君子:古代指地位高、有道德的人;現在也稱品行好的人為君子;交:交情。君子之間建立在道義基礎上的交情高雅純凈;清淡如水。 | 西漢 戴圣《禮記 表記》:“故君子之接如水,小人之接如醴;君子淡以成,小人甘以壞。” |
shì rú bì xǐ視如敝屐 | 象破爛鞋子一樣看待。比喻非常輕視。 | |
duàn shì rú shén斷事如神 | 斷:判斷。形容判斷事情非常準確。 |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五回:“因此人人皆知包公斷事如神,各處傳揚?!?/td> |
qíng shēn rú hǎi情深如海 | 形容感情深厚,像大海一樣不可量。 | 明·高濂《玉簪記·詞媾》:“堪愛堪愛真堪愛,鸞鳳情深如海,攜手上陽臺,了卻相思債。” |
yī jiē rú jiù一接如舊 | 猶言一見如故。 | 宋·范仲淹《天章閣待制王公墓志銘》:“余走塵土時,公一接如舊,以道義淡交者有年矣?!?/td> |
xué rú chuān jǐng學如穿井 | 穿:鑿通。求學如同鑿井。比喻在學習當中,學到的知識越深也就越難,因此為了獲得更深的學問,必須要有百折不撓的進取精神。 | 宋·張君房《云笈七簽》:“學道當如穿井,井愈深,土愈難出?!?/td> |
jí è rú chóu嫉惡如仇 | 指對壞人壞事如同對仇敵一樣憎恨。 | 清 梁紹壬《兩般秋雨庵隨筆 蔡木龕》:“嫉惡如仇,有所白眼者,出一語必刺入骨?!?/td> |
rú lǚ chūn bīng如履春冰 | 履:踩。好像踩著春天薄薄的冰。比喻在危險的境地而提心吊膽。 | 唐·劉禹錫《讓同平章事表》:“退思塵忝,如履春冰?!?/td> |
xué rú dēng shān學如登山 | 學習象登山一樣。比喻要努力攀登,逐步提高。 | 三國 魏 徐干《中論 上 治學》:“夫聽黃鐘聲,然后知缶之細,視袞龍之文,然后知被褐之陋,涉庠序之教,然后知不學之困。故學者如登山焉,動而益高。” |
rú zhuī huà shā如錐畫沙 | 象用錐子在沙上畫出來似的。形容書法筆力勻整而不露鋒芒。 | 宋·姜夔《續書譜·用筆》:“用筆……如錐畫沙……欲其勻面藏鋒?!?/td> |
dù rì rú suì度日如歲 | 同“度日如年”。 | 宋·周邦彥《霜葉飛》詞:“迢遞望極關山,波穿千里,度日如歲難到?!?/td> |
kē tóu rú dǎo磕頭如搗 | 磕頭:跪在地上頭碰地。搗:捶打??念^快得像捶打東西一樣。 |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114回:“可汗磕頭如搗蒜的說道:‘我等肉眼凡夫,不知天使系何等神佛。’” |
rú zhuì wǔ lǐ wù zhōng如墜五里霧中 | 墜:落下。比喻陷入一片混沌糊涂的境地,令人摸不著頭腦。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劉謂王曰:‘淵源真可!’王曰:‘卿故墜其云霧中’?!?/td> |
měi rú guān yù美如冠玉 | 原比喻只是外表好看。后形容男子長相漂亮。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陳丞相世家》:“平雖美大夫,如冠玉耳,其中未必有也?!?/td> |
shèn zhōng rú shǐ慎終如始 | 慎:謹慎;如:象。謹慎收尾,如同開始時一樣。指始終要謹慎從事。 | 《老子》第六十四章:“慎終如始,則無敗事?!?/td> |
làn rú zhǐ zhǎng爛如指掌 | 猶言了如指掌。形容對情況了解得非常清楚。 | 清·劉獻廷《廣陽雜記》第三卷:“其父成璧,亦異人,少為群盜,未嘗讀書識之無,乃古今之世代治亂,是非成敗,爛如指掌?!?/td> |
hèn rú tóu cù恨如頭醋 | 比喻非??蓯海钊送春蕖?/td> |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26回:“家人、婆娘,兩天要打八頓。這些人都恨如頭醋。” |
shǒu rú fēi péng首如飛蓬 | 首:頭發;飛蓬:飛散的蓬草。形容頭發未經修飾,像飛散的蓬草一樣紛亂。 | 《詩經·衛風·伯兮》:“自伯之東,首如飛蓬,豈無膏沐,誰適為容?!?/td> |
gān sǐ rú yí甘死如飴 | 甘:情愿;飴:飴糖。甘愿去死,就像吃糖一般。形容不怕死,把死作為快事。 | 《清史稿·任舉傳》:“舉忠憤激發,甘死如飴,而朕以小丑跳梁,用良臣于危地,思之深惻?!?/td> |
xīn rú jiān shí心如堅石 | 心象鐵石一樣堅硬。比喻心腸硬或意志十分堅決。同“心如鐵石”。 | 明 馮夢龍《警世通言》第三十五卷:“又有一種男不慕色,女不懷春,志比精金,心如堅石,沒來由被旁人播弄,設圈設套,一時失了把柄,墮其術中,事后悔之無及?!?/td> |
guī xīn rú jiàn歸心如箭 | 想回家的心情象射出的箭一樣快。形容回家心切。 | 清 名教中人《好逑傳》第12回:“ 承長兄厚愛,本當領教,只是歸心似箭,今日立刻就要行了。” |
bǐ hàn rú liú筆翰如流 | 指文筆快捷無滯。 | 《晉書 陶侃傳》:“遠近書疏,莫不手答,筆翰如流未嘗壅滯?!?/td> |
wén rú qí rén文如其人 | 指文章的風格同作者的性格特點相似。 | 宋 蘇軾《答張文潛書》:“其為人深不愿人知之,其文如其為人?!?/td> |
shì rú sàng gǒu傫如喪狗 | 形容人失意而精神頹喪。語本《史記 孔子世家》:“孔子適鄭,與弟子相失,孔子獨立郭東門……累累若喪家之狗?!迸狍S集解引王肅曰:“喪家之狗,主人哀荒,不見飲食,故累然而不得意??鬃由趤y世,道不得行,故累累然不得志之貌也。” | |
guān zhě rú duǒ觀者如垛 | 見“觀者如堵”。 | 《水滸傳》第一○一回:“此時瓊英這段事,東京已傳遍了。當日觀者如垛?!?/td> |
shā rén rú yì殺人如蓺 | 見“殺人如麻”。 | 《新唐書·黃巢傳》:“觀察使韋岫戰不勝,棄城遁,賊入之,焚室廬,殺人如蓺。” |
hān shēng rú léi酣聲如雷 | 酣:通“鼾”,熟睡時的鼻息聲。形容熟睡時鼾聲很大。 |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37回:“各去睡了,不多時,酣聲如雷。” |
jí xiáng rú yì吉祥如意 | 祥:祥瑞。吉利祥和;萬事如意。多用祝頌他人美滿稱心。 | 南北朝 張成《造像題字》:“為亡父母敬造觀音像一區,合家大小八口人等供奉,吉祥如意?!?/td> |
rú wú qí shì如無其事 | 象沒有那回事一樣。形容遇事沉著鎮定或不把事情放在心上。 |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十八回:“統領聽不見,莊大老爺也聽不見,就作為如無其事,不去提他了?!?/td> |
yī wén rú mìng一文如命 | 見“一錢如命”。 |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十二回:“此人有個毛病,嗇細非常,一文如命?!?/td> |
xǔ xǔ rú shēng栩栩如生 | 形容形象逼真;如同活人一樣。栩栩:生動活潑的樣子;生:活的。 | 清 吳趼人《發財秘訣》:“那個人做得才和棗核般大,頭便像一顆綠豆,手便像兩粒芝麻,卻做得須眉欲活,栩栩如生?!?/td> |
jí rú léi diàn疾如雷電 | 快提就像雷鳴閃電。形容形勢發展很迅速。 | 漢·荀悅《漢紀·高祖紀》:“項羽用兵疾如雷電?!?/td> |
mù guāng rú diàn目光如電 | 目光:眼光。目光發亮像閃電。形容憤怒地注視著。也形容見識遠大。 | 晉·王嘉《拾遺記?昆吾山》:“煥子佩其一劍,過延平津,劍鳴飛入水。及入水中,但見雙龍纏屈于潭下,目光如電,遂不敢前取矣?!?/td> |
qiú xián rú kě求賢如渴 | 慕求賢人,如渴思飲。形容求賢心情十分迫切。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周舉傳》:“昔在前世,求賢如渴?!?/td> |
dī rú chē zhóu滴如車軸 | 滴:水滴,雨點。雨點大如車軸。形容雨大。 | 唐·釋道世《法苑珠林·劫量》:“注大洪雨,其滴甚粗或如車軸,或復如杵?!?/td> |
sì zuì rú chī似醉如癡 | 猶如醉如癡。形容神態失常,失去自制。 | 明 無名氏《魏徵改詔》第二折:“著人腦蓋天靈碎,唬的他似醉如癡?!?/td> |
gǔ shòu rú chái骨瘦如豺 | 見“骨瘦如柴”。 | 《埤雅·釋獸》:“又曰:瘦如豺。豺,柴也。豺體細瘦,故謂之豺?!?/td> |
rú mèng chū jué如夢初覺 | 見“如夢初醒”。 |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一百回:“信陵君如夢初覺,再拜稱謝?!?/td> |
bǐ dà rú chuán筆大如椽 | 椽:房椽;放在檀上架屋頂的木桿。筆大得好像椽子。多形容大毛筆。 | 《晉書 王珣傳》:“珣夢人以大筆如椽與之,既覺,語人曰:‘此當有大手筆事?!?/td> |
qīn rú shǒu zú親如手足 | 手足:指兄弟。像兄弟一樣的親密。 | 元 孟漢卿《魔合羅》第四折:“想兄弟情親如手足,怎下的生心將兄命虧?” |
rú huǒ rú tú如火如荼 | 荼:音圖。像火一樣紅;像茅草花一樣白。比喻氣勢浩大而熱烈。 | 《國語 吳語》:“萬人以為方陣,皆白裳、白旂、素甲、白羽之矰,望之如荼……左軍亦如之,皆赤裳,赤旟,丹甲,朱羽之矰,望之如火?!?/td> |
hào rú yān hǎi浩如煙海 | 浩:廣大;眾多;煙海:茫茫大海。指廣大繁多如茫茫煙海。形容書籍、資料、文獻等非常豐富。 | 宋 司馬光《進<資治通鑒>表》:“簡牘盈積,浩如煙海,抉摘幽隱,枝計毫厘?!?/td> |
rú tāng wò xuě如湯沃雪 | 湯:熱水;沃:澆。象用熱水澆雪一樣。比喻事情非常容易解決。 | 漢 枚乘《七發》:“小汴大歠,如湯沃雪?!?/td> |
jiàn zhēng rú liú諫爭如流 | 諫爭:爭同“諍”,直言相勸。勸諫的話如同流水一樣,滔滔不絕。 | 明·無名氏《東籬賞菊》第二折:“從父令是何由,從君令是何由,冒斧當戈,諫爭如流。” |
rú shí dì jiè如拾地芥 | 象從地下拾起一根芥菜。比喻非常容易得到(多指官職、名位)。 | 東漢 班固《漢書 夏侯勝傳》:“士病不明經術;經術茍明,其取青紫如俯拾地芥耳。” |
guān zhě rú zhī觀者如織 | 織:編織的衣物。觀眾像編織起來的衣物一樣密。形容觀看的人非常多。 | 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大禮預教車象》:“御街游人嬉集,觀者如織?!?/td> |
yàn rú táo lǐ,lǐn ruò bīng shuāng艷如桃李,凜若冰霜 | 凜:嚴冷可畏。形容女子容貌艷麗而態度嚴肅。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緣起首回:“又是兩個絕代女子,一個艷如桃李,凜若冰霜;一個裙布釵荊,端莊俏麗?!?/td> |
móu rú yǒng quán謀如涌泉 | 謀略像奔涌的泉水一樣多。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馬援傳》:“乃招集豪杰,曉誘羌戎,謀如涌泉,勢如轉規。” |
rú guī rú zhāng如圭如璋 | 璋:古代貴重的禮器。比喻人品質高尚,氣宇軒昂 | 《詩經·大雅·卷阿》:“颙颙卬卬,如圭如璋?!?/td> |
rú yǒu suǒ shī如有所失 | 好象丟失了什么似的。形容心神不安的樣子。也形容心里感到空虛。 |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德行》:“則鄙吝之心已復生矣?!蹦铣?劉孝標注:“悵然若有所失?!?/td> |
fāng sī miè rú方斯蔑如 | 方:比擬;斯:此;蔑:無。沒有誰能夠與此相比的。比喻人的高尚情操。 | 《南齊書·高帝紀上》:“昔保衡翼殷,博陸匡漢,方斯蔑如也?!?/td> |
jīn bù rú xī今不如昔 | 昔:往昔;過去?,F在不如過去。 | 宋 吳曾《能改齋漫錄 冷齋不讀書》:“洪覺范《冷齋夜話》,謂山谷嫡宜州,殊坦夷,作詩曰:‘老色日上面,歡宗日去心,今既不如昔,后當不如今。” |
rú huā sì duǒ如花似朵 | 猶言如花似玉。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101回:“轎子里面,如花似朵的一個年少女子。” |
shì xià rú shāng視下如傷 | 見“視民如傷”。 | 《北史·魏紀·孝文帝紀論》:“加以雄才大略,愛奇好士、視下如傷,役己制物,亦無得而稱之?!?/td> |
wú xī rú tiě吾膝如鐵 | 比喻剛強不屈。 | 《元史·李齊傳》:“吾膝如鐵,豈肯為賊屈?” |
bǐng rú guān huǒ炳如觀火 | 炳:光明、明亮、顯著。形容看得清楚明白。 | 魯迅《墳 文化偏至論》:“其詞秩然有條,各分大義,炳如觀火?!?/td> |
shì mín rú shāng視民如傷 | 把百姓當作有傷病的人一樣照顧。舊時形容在位者關懷人民。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哀公元年》:“臣聞國之興也,視民如傷,是其福也。” |
xiāng zhuāng rú bīn相莊如賓 | 見“相待如賓”。 | 清·余懷《班橋雜記·麗品》:“茍兒心之所好,雖相莊如賓,性與之洽也?!?/td> |
duī jí rú shān堆集如山 | 堆集:堆積。東西堆積得像山一樣。形容極多。 | 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外諸司》:“每遇冬月,諸鄉納粟稈草,牛車闐塞道路,車尾相銜,數千萬輛不絕,場內堆集如山?!?/td> |
kě xīn rú yì可心如意 | 符合心意。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65回:“不是我女孩兒家沒羞恥,必得我揀個素日可心如意的人才跟他?!?/td> |
páo xiào rú léi咆哮如雷 | 形容人暴怒喊叫的神態。 | 茅盾《子夜》:“曾滄海舞著那半段鴉片煙槍,咆哮如雷,一手搶起一只錫燭臺,就又劈面擲過去?!?/td> |
rú cāo zuǒ quàn如操左券 | 見“如持左券”。 |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章:“督、撫兩大人這次用兵,計慮周詳,勝利如操左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