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關系,只列出前 100 個月的成語
成語 | 解釋 | 出處 |
---|---|---|
rú huā sì yuè如花似月 | 見“如花似玉”。 | 《四游記·華光與鐵扇公主成親》:“鳳凰山玉環圣母有一女兒,名叫鐵扇公主,年方二八,生得如花似月?!?/td> |
yān xún kuàng yuè淹旬曠月 | 淹:滯留。曠:荒廢。拖延時日,荒廢歲月。 | 宋·蘇舜欽《漣水軍新閘記》:“至者必淹旬曠月,不得遽去。” |
lǘ nián mǎ yuè驢年馬月 | 不可知的年月。 | 梁斌《紅旗譜》:“嚴志和聽濤他娘說得也有理,又說:‘吞了這口氣吧!過個莊稼日子,什么也別撲摸了。即便有點希望,又在那個驢年馬月呢?’” |
shí guāng sì jiàn,rì yuè rú suō時光似箭,日月如梭 | 梭:織布機上引導緯紗與經紗交織的構件。形容時間過得很快。 | 《京本通俗小說·碾玉觀音》:“時光似箭,日月如梭,也有一年以上。” |
xuě yuè fēng huā雪月風花 | ①代指四時景色。②喻男女情事。 | 元·貫云石《粉蝶花》套曲:“古往今來題詠多,雪月風花事事可?!?/td> |
yuè yì rì xīn月異日新 | 同“日新月異”。 | 孫中山《上李鴻章書》:“比見國家奮籌富強之術,月異日新,不遺余力,骎骎乎將與歐洲并駕矣。” |
hé xié yuè luò河斜月落 | 見“河傾月落”。 | 清·洪昇《長生殿·偷曲》:“你看河斜月落,斗轉參橫,不免回去罷?!?/td> |
fēng qíng yuè sī風情月思 | 指男女相互愛戀的情思。亦作“風情月意”。 | 明·高濂《玉簪記·合慶》:“京兆府當年指腹,女貞觀重會玉簪。慢寫出風情月思,畫堂前侑酒承歡?!泵鳌钊釀佟队癍h記·韋皋延賓》:“記當年與那人初見,只指望郵亭一夜姻緣,誰想他風情月思深留戀,安甜靜,樂幽閑?!?/td> |
shí dōng là yuè十冬臘月 | 指陰歷十月、十一、十二月天氣寒冷的季節。 | 清·無名氏《劉公案》第59回:“十冬臘月喝涼水,臨死埋在灶火坑。” |
nián zāi yuè huì年災月晦 | 晦:倒霉。人在一定時刻將遭受的某種災難。 | 清·張南莊《何典》第七回:“誰料那趕茶娘不知犯了甚么年災月晦,忽然生起饞獠病來?!?/td> |
xīng qián yuè xià星前月下 | 指月夜良宵。亦作“月下星前”。 | 元·呂止庵《風入松》套曲:“常歡喜星前月下,休等閑間面北眉南?!?/td> |
xīng yuè jiǎo jié星月皎潔 | 皎潔:明亮潔白。星星和月亮明亮潔白。 | 宋·歐陽修《秋聲賦》:“星月皎潔,明河在天?!?/td> |
xiào ào fēng yuè笑傲風月 | 猶言吟風弄月。形容心情悠閑自在。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四十三回:“在草廬之中,但笑傲風月,抱膝危坐?!?/td> |
niān huā nòng yuè拈花弄月 | 玩賞花月。 | 明·周履靖《錦箋記·游杭》:“拈花弄月須乘少,問水尋山莫待遲?!?/td> |
tiào wán rì yuè跳丸日月 | 跳丸:跳動的彈丸。形容時間過得極快。 | 唐·韓愈《秋懷》詩:“憂愁費晷景,日月如跳丸。”唐·杜牧《寄浙東韓乂評事》詩:“一笑五云溪上舟,跳丸日月十經秋?!?/td> |
hán dōng là yuè寒冬臘月 | 臘月:農歷十二月。指冬季最寒冷的臘月天。 | 漢 無名氏《別詩(骨肉緣枝葉)》:“征夫懷遠路,游子戀故鄉。寒冬十二月,晨起踐嚴霜。” |
rì yuè rú jiàn日月如箭 | 比喻光陰很快地飛逝 |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18回:“俗云日月如箭……轉瞬便隔了年頭?!?/td> |
dé yuè jiào xiān得月較先 | 水邊的樓臺先得到月光。比喻能優先得到利益或便利的某種地位或關系。 | 宋·俞文豹《清夜錄》:“范文正公鎮錢塘,兵官皆被薦,獨巡檢蘇麟不見錄,乃獻詩云:‘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逢春?!?/td> |
rì zēng yuè shèng日增月盛 | 一天天一月月地增加、興盛。 | 清·王韜《甕牖馀談·西國印書考》:“明崇禎時,麻蔭朱實立第一印書局,印器從英運至,其后日增月盛?!?/td> |
jīn yuè gǔ yuè今月古月 | 指月亮古今如一,而人事代謝無常。 | 唐 李白《把酒問月》詩:“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
qiū yuè chūn huā秋月春花 | 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 南唐·李煜《虞美人》詞:“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td> |
bīng hú qiū yuè冰壺秋月 | 冰壺:盛水的玉壺;比喻潔白;秋月:中秋的月亮;比喻皎潔。心如冰清;和明月一樣潔凈。 | 宋 蘇軾《贈潘谷》詩:“布衫漆黑手如龜,未害冰壺貯秋月?!?/td> |
huā zhāo yuè yè花朝月夜 | 有鮮花的早晨,有明月的夜晚。指美好的時光和景物。舊時也特指農歷二月十五和八月十五。 | 《舊唐書 羅威傳》:“每花朝月夕,與賓佐賦詠,甚有情致?!?/td> |
wú niú chuǎn yuè吳牛喘月 | 吳牛:指產于江淮間的水牛。吳地水牛見月疑是日,因懼怕酷熱而不斷喘氣。比喻因疑心而害怕。 | 漢 應劭《風俗通》:“吳牛望月則喘;使之苦于日,見月怖,喘矣!” |
xiǎo fēng cán yuè曉風殘月 | 拂曉時的清風;殘余的月影。指天明時的景色。形容冷落清涼的意境。也形容歌妓的清唱。殘月:天將亮時的月亮。 | 宋 柳永《雨霖鈴》詞:“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td> |
bǔ fēng nòng yuè捕風弄月 | 捕:捉拿,捉取。形容事物虛無飄渺,沒有根據。 |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12回:“響馬得財漏網,瘟太守面糊盆,不知苦辣,倒著落在我身上,要捕風弄月,教我哪里去追尋?!?/td> |
yuè míng fēng qīng月明風清 | 清:清澈。輕風清涼,月光皎潔。形容夜景優美宜人。 | 孫犁《蘆花蕩》:“可是假如是月明風清的夜晚,人們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見有一只小船從葦塘里撐出來,在淀里,像一片葦葉,奔著東南去了?!?/td> |
yǒng cháo fēng yuè詠嘲風月 | 同“詠月嘲風”。 | 清·葆光子《物妖志·蟲類·蟒》:“從此每夕輒至,商確古今,詠嘲風月?!?/td> |
liù yuè fēi shuāng六月飛霜 | 舊時比喻有冤獄。 | 唐 張說《獄箴》:“匹夫結憤,六月飛霜?!?/td> |
jī nián lěi yuè積年累月 | 積年:多年;累月:連月。指經過的時間長。 | 北齊 顏之推《顏氏家訓 后娶》:“況夫婦之義,曉夕移之;婢仆求容,助相說引。積年累月,安有孝子乎!” |
yuè zhuì huā shé月墜花折 | 月亮落下,鮮花夭折。比喻美女死亡。 | 清·洪昇《長生殿·補恨》:“誓世世生生休拋撇,不提防慘凄凄月墜花折,悄冥冥云收雨歇,恨茫茫只落得死斷生絕?!?/td> |
bǎi xīng bù rú yī yuè百星不如一月 | 一百顆星星發出的亮光不如一個月亮發出的光明亮。比喻量多不如質優。 | 《淮南子·說林訓》:“百星之明,不如一月之光;十牖之開,不如一戶之明?!?/td> |
dài yuè pī xīng帶月披星 | 形容早起晚睡,奔波不息。 |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二折:“則合帶月披星,誰著你停眠整宿?” |
huā qián yuè xià花前月下 | 花簇前;月光下。指惹人情思的幽靜地方。 | 宋 灌圃耐得翁《都城紀勝 瓦舍眾伎》:“今又有覆賺,又且花前月下之情及鐵騎之類。” |
shēn chén rì yuè參辰日月 | 參、辰,二星名。參與辰,日與月相對立,故用以比喻互不相關或勢不兩立。 | 元 白樸《墻頭馬上》第三折:“則他這夫妻兒女兩離別,總是我業徹,也強如參辰日月不交接?!?/td> |
yuè lǎng xīng xī月朗星稀 | 同“月明星稀”。 | 王愿堅《七根火柴》:“草地的氣候就是怪,明明是月朗星稀的好天氣,忽然一陣風吹來,濃云像從平地上冒出來的,把天遮得嚴嚴的,接著,就有一場暴雨。” |
yuè méi xīng yǎn月眉星眼 | 像彎月一樣的眉毛,像明星一樣的雙目。形容女子容貌美麗。 | 明·無名氏《女真觀》第一折:“你說咱雪肌花貌常清凈,桃腮杏臉行端正,月眉星眼天然性。” |
fēng qián yuè xià風前月下 | 指良辰美景。 | 唐 劉禹錫《洛中逢白監同話游梁之樂因寄宣武令孤相公》詩:“借問風前兼月下,不知何客對胡床?!?/td> |
rì yuè hé bì日月合壁 | 日月同時上升,出現于陰歷的朔日。古人以為是國家的瑞兆。 | 《漢書·律歷志上》:“日月如合壁,五星如連珠?!?/td> |
shuǐ yuè jìng xiàng水月鏡像 | 水中月,鏡中像。指一切虛幻的影像。比喻詩中的空靈意境。 | 唐·裴休《唐賜紫方大袍大達法師玄秘塔碑銘》:“空門正辟,法宇方開,崢嶸棟梁,一旦而摧,水月鏡像,無心去來,徒令后學,瞻仰徘徊。” |
cháng nián lěi yuè常年累月 | 長年累月,形容經過的時間很長。 | 高云覽《小城春秋》第一章:“福建內地常年累月鬧著兵禍、官災、綁票、械斗?!?/td> |
hú zhōng rì yuè壺中日月 | 舊指道家悠閑清靜的無為生活。 | 唐 李白《下途歸石門舊居》詩:“何當脫屣謝時去,壺中別有日月天?!?/td> |
rì lèi yuè jī日累月積 | 見“日積月累”。 | 《資治通鑒·唐文宗開成五年》:“先帝于大臣好為形跡,小過皆含容不言,日累月積,以致禍敗?!?/td> |
huā hǎo yuè yuán花好月圓 | 花兒是美的;月亮是圓的。比喻美好團聚。多用做新婚賀詞。 | 宋 晁端禮《行香子 別恨》詞:“莫思身外,且逗尊前,愿花長好,人長健,月長圓。” |
rì yuè wú guāng日月無光 | 連太陽和月亮都失去了光彩。比喻極其黑暗。 | 晉·葛洪《抱樸子·內篇·登涉》:“所謂白日陸沉,日月無光,人鬼不能見也?!?/td> |
fēng qíng yuè yì風情月意 | 指男女相互愛戀的情思。同“風情月思”。 | 明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九回:“眉似初春柳葉,常含著雨恨云愁;臉如三月桃花,暗帶著風情月意。” |
rì líng yuè tì日陵月替 | 謂逐漸衰落、弛退。 | 唐·吳兢《貞觀政要·君道》:“徵曰:‘觀自古帝王,在于憂危之間,則任賢受諫。及至安樂,必懷寬怠,言事者惟令兢懼,日陵月替,以至危亡?!?/td> |
yún jiē yuè dì云階月地 | 以云為階,以月為地。指天上。亦指仙境。 | 唐·杜牧《七夕》詩:“云階月地一相過,未抵經年別恨多。” |
rì yuè tiào wán日月跳丸 | 跳丸:跳滾的彈丸。比喻時間過得很快。 | 唐·韓愈《秋懷》詩:“憂愁費晷景,日月如跳丸?!?/td> |
yuè méi cān héng月沒參橫 | 見“月落參橫”。 | 《樂府詩集·相和歌辭十一·善哉行》:“月沒參橫,北斗闌干;親友在門,饑不及餐。” |
rì zī yuè yì日滋月益 | 見“日益月滋”。 | 宋·司馬光《重微》:“朝夕狎玩,未睹其害,日滋月益,遂至深固,比知而革之,則用力百倍矣。” |
yuè yè huā zhāo月夜花朝 | 有鮮花的早晨,有明月的夜晚。指美好的時光和景物。舊時也特指農歷二月十五和八月十五。 | 《舊唐書 羅威傳》:“每花朝月夕,與賓佐賦詠,甚有情致?!?/td> |
rì zhōng bì yí,yuè mǎn bì kuī日中必移,月滿必虧 | 移:遷移。太陽到了正午就要西斜,月亮滿圓就要虧缺。比喻事物盛極必衰,或發展到一定限度就會向相反方向轉化。 | 西漢·司馬遷《史記·日者列傳》:“日中必移,月滿必虧;先王之道,乍存乍亡?!?/td> |
rì yuè chóng guāng日月重光 | 重光:重放光芒。太陽月亮重放光芒。比喻經過一番動亂后出現新的清明局面。 | 《尚書·顧命》:“昔君文王、武王宣重光?!比龂骸た娨u《魏鼓吹曲》:“日月為重光?!?/td> |
xī niú wàng yuè犀牛望月 | 比喻見到的不全面。 | 《關尹子 五鑒》:“譬如犀牛望月,月形入角,特因識生,始有月形,而彼真月,初不在角?!?/td> |
yuè míng rú shuǐ月明如水 | 月光清澈,如同水一樣。 |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折:“彩云何在,月明如水浸樓臺?!?/td> |
rì shěng yuè kè日省月課 | 見“日省月試”。 | 《魏書·李彪傳》:“陛下幼蒙鞠誨,圣敬之躋,及儲宮誕育,復親撫誥,日省月課,實勞神慮?!?/td> |
èr fēn míng yuè二分明月 | 古人認為天下明月共三分,揚州獨占二分。原用于形容揚州繁華昌盛的景象。今用以比喻當地的月色格外明朗。 | 唐 徐凝《憶揚州》詩:“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 |
rì yuè rú liú日月如流 | 時光像流水一樣迅速消逝。 |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34回:“今留齊七載,偷安惰志,日月如流,吾等十日不能一見,安能成其大事哉?” |
rì zhōng zé yí,yuè mǎn zé kuī日中則移,月滿則虧 | 移:遷移。太陽到了正午就要西斜,月亮滿圓就要虧缺。比喻事物盛極必衰,或發展到一定限度就會向相反方向轉化。 | 西漢·劉向《戰國策·秦策》:“語曰:‘日中則移,月滿則虧?!锸t衰,天之常數也?!?/td> |
cháng é bēn yuè嫦娥奔月 | 嫦娥:月宮仙子;奔:投向。嫦娥投向月亮。 | 西漢·劉安《淮南子·覽冥訓》:“羿請不死之藥于西王母,姮娥竊以奔月,悵然有喪?!?/td> |
huā chén yuè xī花辰月夕 | 有鮮花的早晨,有明月的夜晚。指美好的時光和景物。同“花朝月夕”。 | 清 王韜《淞濱瑣話 藥娘》:“每值花辰月夕,輒置酒宴賞?!?/td> |
rì yuè rù huái日月入懷 | 舊稱生貴子的吉兆。形容心胸開闊。也比喻光彩奪目。 |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容止》:“時人目夏侯太初朗朗如日月之入懷。” |
fēi rì fēi yuè非日非月 | 非:不論;月:月夜。不論白晝或黑夜。形容不分晝夜。 | 戰國·趙·荀況《荀子·賦篇》:“非日非月,為天下明。” |
rì yuè jīng tiān日月經天 | 太陽月亮每天都經過天空。比喻歷久不衰;永恒不變;也比喻事情明顯;有目共睹。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馮衍傳上》:“其事昭昭,日月經天,河海帶地,不足以比。” |
hóu zǐ jiù yuè猴子救月 | 形容沒事找事,結果自己反而受到傷害。 | 《法苑珠林·愚贛篇·雜癡部》:“連獼猴重,樹弱枝折,一切獼猴墮井水中?!?/td> |
huāng shí bào yuè荒時暴月 | 荒:五谷不收;暴:兇。指荒年或青黃不接的時候。 | 毛澤東《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荒時暴月,向親友乞哀告憐,借得幾斗幾升,敷衍三日五日,債務叢集,如牛負重?!?/td> |
yíng fēng dài yuè迎風待月 | 指男女秘密約會。 | 唐 元稹《鶯鶯傳》:“待月西廂下,迎風戶半開,拂墻花影動,疑是玉人來?!?/td> |
rì jiàn yuè rǎn日漸月染 | 濡:浸潤。染:熏染。天長日久地漸漸熏染。指受外界事物的影響而發生逐漸的變化。同“日濡月染”。 | 宋 程珌《丙子輪對札子》:“招之得其地矣,又當各分其屯,無雜官軍,蓋一與之染,則日漸月染,盡成棄甲之人,不幸有警,則彼此相持,莫肯先進;一有微功,則彼此交集,反戈自戕,豈暇向敵哉。” |
zhēng róng suì yuè崢嶸歲月 | 崢嶸:山勢高峻的樣子;引申為不平常;特別。形容不平凡的歲月。 | 宋 廖行之《沁園春 和蘇宣教韻》詞:“崢嶸歲月,分陰可惜,一日三秋。” |
zhòng xīng gǒng yuè眾星拱月 | 許多星星聚集、環繞著月亮。比喻眾人擁戴一人或眾物圍繞一物。同“眾星攢月”。 | 徐遲《搜盡奇峰打草稿》:“而在那個主要工程的位置上,則綴有一顆大紅寶石。在它的周圍又加眾星拱月,環繞著好些較小的紅寶石?!?/td> |
bīn jiàn rì yuè賓餞日月 | 迎送。多指歲月流逝。賓,通“儐”,指迎接。餞,指送別。 | 語出《書 堯典》:“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昜谷。寅賓出日,平秩東作?!庇郑骸胺置椭伲?,曰昧谷。寅餞納日,平秩西成?!?/td> |
rì zhōng zé zè,yuè yíng zé shí日中則昃,月盈則食 | 昃:太陽偏西。太陽到了正午就要西斜,月亮盈滿就要虧缺。比喻事物盛極必衰,或發展到一定限度就會向相反方向轉化。 | 《周易·豐》:“日中則昃,月盈則食,天地盈虛,與時消息?!?/td> |
xuán ruò rì yuè懸若日月 | 宛如太陽和月亮一樣高高地掛在天空上。形容作品具有永恒的生命力。 | 宋·王讜《唐語林·文學》:“李氏絕筆之本,懸若日月焉,方之五臣,猶虎狗、鳳雞耳!” |
yìng yuè dú shū映月讀書 | 利用月光來照明讀書。形容家境清貧,勤學苦讀。 | 《南史 江泌傳》:“泌少貧,晝日斫屧為業,夜讀書隨月光,光斜則握卷升屋,睡極墮地則更登?!?/td> |
huá xīng qiū yuè華星秋月 | 如秋月那樣清澈明朗,像星星那樣閃閃發光。形容文章寫得非常出色。 | |
niú zhǔ fàn yuè牛渚泛月 | 牛渚:地名,在安徽當涂縣;泛月:月夜劃船游玩。比喻才士相逢,以文會友。 | 《晉書·袁宏傳》:“謝尚時鎮牛渚,秋夜乘月率爾與左右微服泛江,會宏在舫中諷詠,聲既清會,辭又藻拔,遂駐聽久之?!?/td> |
jǐng dǐ lāo yuè寒底撈月 | 撈:從液體中取物。從井底撈月亮。比喻做事白費力氣,根本達不到目的。 | 元·無名氏《馬陵道》:“我若今日見你呵,將你活剁做兩三截,你要活時恰似井底撈明月?!?/td> |
yuè quē huā cán月缺花殘 | 缺:少。比喻美好的事物遭到摧殘。 | 唐 溫庭筠《金荃集 和友人傷歌姬》詩:“月缺花殘莫愴然,花須終發月終圓?!?/td> |
huā zhāo yuè xī花朝月夕 | 有鮮花的早晨,有明月的夜晚。指美好的時光和景物。 | 《舊唐書 羅威傳》:“每花朝月夕,與賓佐賦詠,甚有情致。” |
zhōng guàn rì yuè忠貫日月 | 忠誠之心可以貫通日月。形容忠誠至極。 | 《新唐書 郭子儀傳贊》:“子儀自朔方提孤軍,轉戰逐北,誼不還顧……雖唐命方永,亦有忠貫日月,神明扶持者哉!” |
shuǐ zhōng lāo yuè水中撈月 | 到水中去撈月亮。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只能白費力氣。 | 元 楊景賢《劉行道》三:“恰便似沙里淘金,石中取火,水中撈月?!?/td> |
nián shēn yuè jiǔ年深月久 | 見“年深歲久”。 | 《二刻拍案驚奇》卷九:“那曉得花園門年深月久,苦不甚牢,早被外邊一伙人踢開了一扇。” |
xiá zī yuè yùn霞姿月韻 | 比喻俊美清雅的儀態和風度。 | |
míng bìng rì yuè明并日月 | 明:光明,明亮。光輝燦爛與日月同輝。 | 西漢·戴圣《禮記·經解》:“天子者,與天地參,故德配天地,兼利萬物,與日月并明,明照四海而不遺微小?!?/td> |
fēng yuè zǐ dì風月子弟 | 沉湎于風月場的人。 | |
yuè yùn zhǔ fēng月暈主風 | 暈:日光或月光通過云層時因折射作用而形成日、月周圍的光圈。月亮周圍出現暈圈,則是有風的預兆。 | 《田家五行·雜占論月》:“月暈主風,何方有闕,即此方風來。” |
zhuō fēng bǔ yuè捉風捕月 | 見“捉影捕風”。 | 清·鈕琇《觚剩續編·律例》:“自風雅之道衰,即愚若胡生,亦必捉風捕月,自詡五言之城。” |
fēng yún yuè lù風云月露 | 指綺麗浮靡,吟風弄月的詩文。 | 漢魏 劉楨《隋書 李諤傳》:“連篇累牘,不出月露之形,積案盈箱,唯是風云之狀?!?/td> |
shuǐ dǐ lāo yuè水底撈月 | 同“水中撈月”。 | 明·王守仁《傳習錄》下卷:“若要去葭灰黍粒中求無聲,卻如水底撈月?!?/td> |
suì yuè bù jú歲月不居 | 居:停留。指時光流逝。 | 漢 孔融《論盛孝章書》:“歲月不居,時節如流,五十之年,忽焉已至?!?/td> |
fēng huā xuě yuè風花雪月 | 泛指四時景色。原指封建文學里描寫自然景物四種對象。后比喻堆砌詞藻;內容貧乏;思想感情 不健康的詩文。也比喻風流場中男女間戀愛的風流事或花天酒地的荒淫生活。 | 宋 邵雍《伊川擊壤集序》:“雖死生榮辱,轉戰于前,曾未入于胸中,則何異四時風花雪月一過乎眼也。” |
cháo fēng nòng yuè嘲風弄月 | 嘲:嘲笑;弄:玩賞;風、月:泛指各種自然景物。指描寫風云月露等景象而思想內容貧乏的寫作。 | 唐·白居易《將歸渭村先寄舍弟》詩:“詠月嘲風先要減,登山臨水亦宜稀。” |
chēng tíng liè yuè撐霆裂月 | 形容聲氣驚人。 | 唐·司空圖《與王駕評詩》:“吾適又自編《一鳴集》,且云撐霆裂月,劫作者之肝脾,亦當吾言之無怍也。” |
rì yì yuè xīn日異月新 | 見“日新月異”。 | 明·顧起元《客座贅語·巾履》:“近年以來,殊詭制,日異月新?!?/td> |
rì duàn yuè liàn日鍛月煉 | 謂長期下苦功磨練,以求達到精熟的地步。 |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杜少陵三》:“天下事有意為之,輒不能盡妙,而文章尤然。文章之間,詩尤然。世乃有日鍛月煉之說,此所以用功者雖多,而名家者終少也。” |
tián yuè sāng shí田月桑時 | 泛指農忙季節。 | 南朝齊·蕭子良《諫射雉啟》:“且田月向登,桑時告至。” |
zhǐ tán fēng yuè止談風月 | 止:只,僅。只談風、月等景物。隱指莫談國事。 | 《南史·徐勉傳》:“今昔止可談風月,不宜及公事?!?/td> |
yǒng yuè cháo huā詠月嘲花 | 指創作詩歌?;ê驮陆洺W鳛樵娙烁柙伒膶ο?,故稱。 | 唐·白居易《將歸渭村先寄舍弟》詩:“一年年覺此身衰,一日日知前事非。詠月嘲花先要減,登山臨水亦宜稀?!?/td> |
yuè yuē xīng qī月約星期 | 期:約定。在星月之夜約會。指男女幽會。 | 元·喬吉《行香子·題情》:“海誓山盟,白玉連環。月約星期,泥金小簡?!?/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