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關(guān)系,只列出前 100 個容的成語
成語 | 解釋 | 出處 |
---|---|---|
chǎn yú qǔ róng諂諛取容 | 諂諛:諂媚,阿諛;容:臉色。諂諛巴結(jié)有權(quán)勢的人,以求得他們的歡喜。 | 《史記 平準書八》:“自是之后,有腹誹之法,公卿大夫多諂諛取容矣。 |
shì bù róng huǎn勢不容緩 | 勢:情勢;容:容許;緩:延緩,耽擱。比喻情勢緊迫,一刻也不允許拖延。 |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66回:“殿下可知東宮圖謀,勢不容緩,恐臣等不能終事殿下奈何?” |
róng guāng huàn fā容光煥發(fā) | 容光:臉上的光彩;煥發(fā):光彩四射的樣子。身體健康。面容有神采。形容精神飽滿。 | 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 阿繡》:“母亦喜,為女盥濯,竟妝,容光煥發(fā)。” |
tōu hé qǔ róng偷合取容 | 奉承迎合別人,使自己能茍且地生活下去。同“偷合茍容”。 | 《史記 白起王翦列傳論》:“偷合取容,以至圽身。” |
qīng yì bù róng清議不容 | 清議:公正的評論。行為不正,輿論不容許。 | 宋·蘇舜欽《杜公求退第一表》:“臣若肆然自處,默無所為,清議不容,素履將喪。” |
zàn bù róng kǒu贊不容口 | 贊:稱贊。贊美的話嘴里已容納不下。 |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139回:“圣公待其書完,接過諷詠,覺情文交至,于無可形容處形容出來,與歷來名人所題另是一付杼軸,不禁贊不容口。” |
yù mào huā róng玉貌花容 | 形容長得漂亮,如花似玉。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三卷:“聞得哭聲,上前看時,雖然蓬頭垢面,那玉貌花容,從來無兩,如何不認得!” |
cóng cóng róng róng從從容容 | 留有足夠的時間,而且常常有余。 | 明·西湖漁隱主人《歡喜冤家》第22回:“必須放他進內(nèi),從從容容,慢慢為之方可。” |
kè bù róng huǎn刻不容緩 | 刻:片刻;容:容許;緩:延緩;耽擱。一刻也不容許延緩。形容形勢十分緊迫。 | 清 李汝珍《鏡花緣》:“胎前產(chǎn)后以及難產(chǎn)各癥,不獨刻不容緩,并且兩命攸關(guān)。” |
tán hé róng yì談何容易 | 哪里說得上容易呀!常指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 漢 東方朔《非有先生論》:“吳王曰:‘可以談矣,寡人將竦意而覽焉。’先生曰:‘於戲!可乎哉!可乎哉!談何容易?’” |
fǎ rù róng qíng法不容情 | 在法律面前不能容許人情寬容。 | 熊召政《張居正》第四卷第十回:“金學(xué)曾實不忍傷害這位慈眉善目的老和尚,但法不容情。” |
jiān bù róng shùn間不容瞬 | 指眨眼的時間都沒有。形容時間短促。 | 《素問 寶命全形論》:“至其當發(fā),間不容瞬。” |
róng xī zhī dì容膝之地 | 形容居室的狹窄。 | 晉·陶淵明《歸去來兮辭》:“審容膝之易安。” |
tán bù róng kǒu談不容口 | 猶言贊不絕口。 | 宋·孫光憲《北夢瑣言》第五卷:“有弘農(nóng)楊蘧者,曾到嶺外,見陽朔、荔浦山水,談不容口。” |
cóng róng yìng duì從容應(yīng)對 | 從容:舒緩,悠然。不慌不忙地應(yīng)付答對。 | 明·李贄《焚書·雜述·豫約》:“有問乃答,不問即默,安閑自在,從容應(yīng)答,不敢慢之,不可敬之。” |
tiān dì bù róng天地不容 | 天地:天地之間,人世間。容:寬容。天地所不能容納。指大逆不道、罪孽深重的人與事。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七卷:“若有茍且,天地不容。” |
jiān bāo bìng róng兼包并容 | 見“兼容并包”。 | 章炳麟《討滿洲檄文》:“茍無大害于我軍事者,一切均當兼包并容,有違節(jié)制,悉以軍律治罪。” |
yōng róng bù pò雍容不迫 | 形容態(tài)度大方,從容不迫。 | 《元史 劉敏中傳》:“敏中平生,身不懷幣,口不論錢,義不茍進,進必有所匡救,援據(jù)今古,雍容不迫。” |
chōng róng dà yá舂容大雅 | 指文章氣度雍容,用辭典雅。 | 清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 槐西雜志四》:“宋末文格猥瑣,元末文格纖秾,故宋景濂諸公,力追韓歐,救以舂容大雅。” |
wò tà zhī cè,qǐ róng hān shuì臥榻之側(cè),豈容鼾睡 | 自己的床鋪邊,怎么能讓別人呼呼睡大覺?比喻自己的勢力范圍或利益不容許別人侵占。 | 宋·楊億《談苑》:“不須多言,江南有何罪,但天下一家,臥榻之側(cè),豈可許他人鼾睡。” |
róng xī zhī ān,yī ròu zhī wèi容膝之安,一肉之味 | 形容生活條件并不好。 | 《列女傳·賢明》:“今以容膝之安,一肉之味,而懷楚國之憂,其可乎?” |
jiān róng bìng xù兼容并蓄 | 同“兼收并蓄”。 | 明·方孝孺《復(fù)鄭好義書》:“所貴乎君子者以能兼容并蓄,使才智者有以自見,而愚不肖者有以自全。” |
miàn bù gǎi róng面不改容 | 謂臉色不改變。形容遇到危難時,鎮(zhèn)定自若。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23回:“吉平面不改容,略無懼怯。” |
wò tà qǐ róng hān shuì臥榻豈容鼾睡 | 不能讓別人在自己的床鋪旁邊呼呼大睡。比喻不能讓別人肆意侵占自己的利益。 |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鳳仙》:“心知其狐,亦不恐,入而叱曰:‘臥榻豈容鼾睡!’” |
míng qiāng róng yì duǒ,àn jiàn zuì nán fáng明槍容易躲,暗箭最難防 | 指公開攻擊容易對付,暗地陷害劫難于防備。同“明槍好躲,暗箭難防”。 | 明·周楫《西湖二集·覺阇黎一念錯投胎》:“‘定要廢了他,教他這太子做不成……’這是:明槍容易躲,暗劍最難防。” |
nù róng mǎn miàn怒容滿面 | 滿臉怒氣。 | 清·劉鶚《老殘游記》第17回:“老殘看剛弼怒容滿面,連聲吆喝,卻有意嘔著他頑,便輕輕的說道:‘你先莫問我是什么人,且讓我說兩句話。’” |
wò tà zhī cè,qǐ róng tā rén hān shuì臥榻之側(cè),豈容他人鼾睡 | 自己的床鋪邊,怎么能讓別人呼呼睡大覺?比喻自己的勢力范圍或利益不容許別人侵占。 | 宋·岳珂《徐鉉入聘》:“臥榻之側(cè)豈容他人鼾睡耶!” |
huā róng yuè mào花容月貌 | 如花嫵媚的容顏;像圓月般的豐潤的面貌。形容女子容貌美麗。 |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62回:“那公主花容月貌,有二十分人才。” |
jiàn bù róng fà間不容發(fā) | 間:空隙。空隙中容不下一根頭發(fā)。比喻情勢非常危急。也指嚴謹完整;沒有破綻。 | 漢 枚乘《上書諫吳王》:“系絕于天,不可復(fù)結(jié);墜入深淵,難以復(fù)出,其出不出,間不容發(fā)。” |
liǎn róng xī qì斂容息氣 | 斂容:收起笑容,態(tài)度變得嚴肅;息:停止。正容屏氣,形容神情嚴肅莊重。 |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83回:“面上尚微有笑容,及至到公堂,他才斂容息氣。” |
cóng róng bù pò從容不迫 | 從容:不慌不忙;鎮(zhèn)靜;不迫:不急促。形容臨事不慌不忙;鎮(zhèn)定沉著。 | 魏蘭《<浙案紀略>原序》:“當其臨事之時,從容不迫,顏色不變,尤非庸常之輩所能及。” |
tán hé róng yì譚何容易 | 譚:同“談”;何容:豈可,怎能容許;易:輕易。指事情做起來并不像說的那樣簡單。 | 清·錢泳《履園叢話·臆論·五福》:“蓋做一富人,譚何容易,必至殫心極慮者數(shù)十年。” |
shì miàn róng yán拭面容言 | 拭:擦;拭面:擦去別人吐在自己臉上的唾沫;容言:聽取別人意見。泛指接受別人的批評,正確對待自己的錯誤。 |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四十五回:“婦人輕喪武夫功,先軫當時怒氣沖,拭面容言無慍意,方知嗣伯屬襄公。” |
xíng bù gǒu róng行不茍容 | 做事有主見,不附和別人。 | 《晉書·劉毅傳》:“毅方正亮直,介然不群,言不茍合,行不茍容。” |
cóng róng zì rú從容自如 | 不慌不忙,得心應(yīng)手。 | 吳伯簫《記一輛紡車》:“熟練的紡手趁著一線燈光或者朦朧的月色也能搖車,抽線,上線,一切做得從容自如。” |
tōu mèi qǔ róng偷媚取容 | 巧黠諂媚以取悅于人。 | 唐·張鷟《朝野僉載·張岌》:“并偷媚取容,實名教之罪人也。” |
cǐ ér kě rěn,shú bù kě róng此而可忍,孰不可容 | 此:這;孰:哪個;容:容忍。如果這能容忍,還有什么不能容忍的。 | 《南齊書·張敬兒傳》:“履霜于開運之辰,堅冰于嗣業(yè)之世,此而可忍,孰不可容。” |
yōng róng dà dù雍容大度 | 文雅大方;有氣量;有風度。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高祖本紀》:“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產(chǎn)作業(yè)。” |
yōng róng ěr yǎ雍容爾雅 | 見“雍容閑雅”。 |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二回:“當下牛布衣吟詩,張鐵臂擊劍,陳和甫打哄說笑,伴著兩公子的雍容爾雅,蘧公孫的俊俏風流,楊執(zhí)中古貌古心,權(quán)勿用怪模怪樣。” |
jiàn bù róng xī間不容息 | 間:中間;容:容納;息:喘息。中間都不容喘一口氣。形容時機緊迫,不容延誤。 | 《文子·道原》:“時之變則間不容息,先之則太過,后之則不及。” |
shì kě rěn,shú bù kě róng是可忍,孰不可容 | 是:這個;孰:什么。如果這個都可以容忍,還有什么不可容忍的呢?絕不能容忍。 | 《梁書·元帝紀》:“畢、原、……是可忍也,孰不可容!” |
shuǐ huǒ bù xiāng róng水火不兼容 | 容:容納。比喻二者對立,絕不兼容。 | 《周易 說卦》:“故水火不相逮。” |
zhèng róng kàng sè正容亢色 | 謂神色嚴肅。 | 茅盾《第一階段的故事》五:“‘這就該說是‘上海的外國小姐’才對呀!’趙夫人正容亢色地說。” |
xiào róng kě jū笑容可掬 | 臉上的笑容好像可以用手捧起來一樣。形容笑容滿面。掬:用雙手捧起來。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95回:“果見孔明坐于城樓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 |
yōng róng dà yǎ雍容大雅 | 見“雍容閑雅”。 | 老舍《不成問題的問題》:“快走,那白白的鞋底與顫動的腿帶,會顯出輕靈飄灑;慢走,又顯出雍容大雅。” |
xiào róng mǎn miàn笑容滿面 | 滿臉呈現(xiàn)著歡笑的容顏。形容內(nèi)心欣喜,滿臉和悅的顏色。 |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16卷:“張劭笑容滿面,再拜于地。” |
xiū xiū yǒu róng休休有容 | 形容君子寬容而有氣量。 | 《尚書 秦誓》:“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 |
jiān bù róng huǎn間不容緩 | 指刻不容緩。 | 龔振黃《青島潮》第十章:“是否贊同,迅祈賜覆。千鈞一發(fā),間不容緩也。” |
yīn róng xiào mào音容笑貌 | 音:說話的聲音;容:容貌;笑起來的樣子;指神態(tài)。指人的容貌和笑聲。常用作懷念之詞。 | 魯迅《關(guān)于太炎先生二三事》:“先生的音容笑貌,還在目前,而所講的《說文解字》卻一句也不記得了。” |
gǎi róng gēng mào改容更貌 | 改:改換;容:神色;更:更改;貌:相貌。指變了神色或模樣。 | 戰(zhàn)國·宋·莊周《莊子·德充符》:“‘吾與夫子游十九年,而未嘗知吾兀者也。今子與我游于形骸之內(nèi),而子學(xué)我于形骸之外,不亦過乎?’子產(chǎn)蹴然改容更貌,曰:‘子無乃稱。’” |
gǎi róng yì mào改容易貌 | 改、易:改變;容、貌:神色、相貌。變了神色或模樣。 | 《莊子·德充符》:“‘吾與夫子游十九年,而未嘗知吾兀者也。今子與我游于形骸之內(nèi),而子索我于形骸之外,不亦過乎?’子產(chǎn)蹴然改容更貌,曰:‘子無乃稱。’” |
biàn róng gǎi sú變?nèi)莞乃?/a> | 指改變風貌習(xí)俗。 | 《呂氏春秋 上德》:“教變?nèi)莞乃锥闷渌苤酥^順情。” |
qíng lǐ nán róng情理難容 | 容:容忍,寬恕。指無論在人情與事理兩方面都難以容忍。 | 元 關(guān)漢卿《蝴蝶夢》第二折:“孩兒每萬千死罪犯公徒,那廝每情理難容。” |
wò tà zhī xià,qǐ róng tā rén hān shuì臥榻之下,豈容他人酣睡 | 自己的床鋪邊,怎么能讓別人呼呼睡大覺?比喻自己的勢力范圍,不容許別人插手。 | 鄭振鐸《漩渦》:“‘臥榻之下,豈容他人酣睡!’希哲低聲背誦著成語。” |
wò tà zhī páng,qǐ róng tā rén hān shuì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鼾睡 | 自己的床鋪邊,怎幺能讓別人呼呼睡大覺?比喻自己的勢力范圍或利益不容許別人侵占。 |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145回:“昔人云:\'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鼾睡\',\'養(yǎng)癰致患\',猝然一發(fā),勢若燎原矣。” |
jiān bù róng lì間不容礪 | 謂磨治的時間也沒有。形容時間的短促。 | 《隋書·李德林傳》:“佐斗嫁禍,紛若猬毛,曝骨履腸,間不容礪。” |
yě róng huì yín冶容誨淫 | 冶容:打扮得容貌妖艷;誨:誘導(dǎo),招致;淫:淫邪。指女子裝飾妖艷,容易招致奸淫的事。 | 《周易 系辭上》:“慢藏誨盜,冶容誨淫。” |
dé róng jiān bèi德容兼?zhèn)?/a> | 德容:指女子的品德和容貌。兼?zhèn)洌憾季邆洹F返潞腿菝捕挤浅:谩?/td>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20卷:“必用心訪個德容兼?zhèn)涞模依蠣斂偪鲜且话阆嗫础!?/td> |
yōng róng xián yǎ雍容閑雅 | 謂神態(tài)從容不迫,舉止文雅大方。 | 西漢·司馬遷《史記·司馬相如列傳》:“相如之臨邛,從車騎,雍容閑雅,甚都。” |
ē ǎn qǔ róng阿匼取容 | 阿匼:一味迎合的樣子。一味巴結(jié)別人以求得他們的喜歡。 | 《新唐書 楊再思傳》:“居宰相十余年,阿匼取容,無所薦達。” |
yī ā qǔ róng依阿取容 | 謂依附隨順以取悅于人。 | 宋·歐陽修《〈歸田錄〉序》:“又不依阿取容以循世俗,使怨嫉謗怒叢于一身,以受侮于群小。” |
yì bù róng cí義不容辭 | 義:道義;容:允許。辭:推辭。道義上不允許推辭。 |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卷十七:“承姑丈高誼,小婿義不容辭。” |
tiān lǐ bù róng天理不容 | 天理:天道;容:容忍、寬容。舊指做事殘忍,滅絕人性,為天理所不容。 | 元 無名氏《朱砂擔》第四折:“才見得冤冤相報,方信道天理難容。” |
wú róng shēn zhī dì無容身之地 | ①指沒有棲身立腳的地方。②指羞愧而無處可以藏身。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28回:“四海飄零,無容身之地。” |
wú yǐ zì róng無以自容 | 容:容納。沒有什么可以藏身。 | 宋·羅大經(jīng)《鶴林玉露》第12卷:“五更酒醒,覺衣衫拘絆,索燭覽鏡,羞愧無以自容。” |
zuì bù róng zhū罪不容誅 | 判處死刑也抵償不了所犯的罪惡。形容罪惡極大。誅:處死。 | 東漢 班固《漢書 王莽傳下》:“惡不忍聞,罪不容誅。” |
dé yán gōng róng德言工容 | 見“德言容功”。 | 語出《禮記·昏義》。見“德言容功”。 |
shí shì róng xián十室容賢 | 謂只有十戶人家的小地方也有賢人。 | 《弘明集·正誣論》:“且十室容賢,而況萬里之廣!” |
bù róng zhì yí不容置疑 | 容:容許;疑:懷疑。不容許有什么懷疑。指真實、正確和可靠。 | 宋 陸游《謂南文集》:“蓋其靈響暴著,亦有不容置疑者矣。” |
nù róng kě jū怒容可掬 | 掬:兩手捧取。形容一臉怒氣,讓人覺得可怕。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30卷:“方欲啟問,只見那義士怒容可掬,颼地掣出匕首。” |
ài fà shuāi róng艾發(fā)衰容 | 艾:蒼白色。灰白色的頭發(fā),衰老的面容。 | 唐 元稹《郡齋感懷見寄》:“艾發(fā)衰容惜寸輝。” |
yīn róng rú zài音容如在 | 聲音和容貌仿佛還在。形容對死者的想念。同“音容宛在”。 | 《何典》第八回:“真堪愛,如花似玉風流態(tài)。風流態(tài),眠思夢想,音容如在。” |
gǒu hé qǔ ān茍合取容 | 茍合:茍且附合;取容:取悅,討好。茍且迎合,取悅于人。 | 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四者無一遂,茍合取容,無所短長之效,可見于此矣。” |
tōu hé gǒu róng偷合茍容 | 偷:茍且。奉承迎合別人,使自己能茍且地生活下去。 | 先秦 荀況《荀子 臣道》:“不恤君之榮辱,不恤國之臧否,偷合敬容,以持祿養(yǎng)交而已耳,謂之國賊。” |
bù róng fēn shuō不容分說 | 容:允許。指不允許分辯陳說。 |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59回:“那羅剎不容分說,雙手輪劍,照行者頭上乒乒乓乓,砍上十數(shù)下。” |
cóng róng zì ruò從容自若 | 沉著鎮(zhèn)靜,神態(tài)自若。 | 張?zhí)烀瘛秳?chuàng)業(yè)》:“華程從容自若。” |
yīn róng wǎn zài音容宛在 | 仿佛還聽到他的聲音,還看到他的容貌神情。形容對死者的想念。 | 唐 李翱《祭吏部韓侍郎文》:“遣使祭斝,百酸攪腸,音然宛在,曷日而忘?” |
bù róng zhì huì不容置喙 | 置:安放;喙:嘴。不許在一旁插嘴。 | 孫力《都市風流》第20章:“他想推掉沈萍的邀請,但沈萍的口氣不容置喙。” |
huī róng tǔ mào灰容土貌 | 形容面容齷齪丑陋。 | 元·鐘嗣成《一枝花·自序丑齋》:“空自胸藏錦繡,口唾珠璣,爭奈灰容土貌,缺齒重頦。” |
tuì shí cóng róng退食從容 | 指官吏品行節(jié)儉正直,儀容從容自得,可為楷模。 | 語出《詩·召南·羔羊》:“退食自公,委蛇委蛇。”鄭玄箋:“退食,謂減膳也。自,從也。從于公,謂正直順于事也。委蛇,委曲自得之貌。節(jié)儉而順心志定,故可自得也。”朱熹集傳:“南國化文王之政,在位皆節(jié)儉正直,故詩人美其衣服有常,而從容自 |
shān róng hǎi nà山容海納 | 形容胸懷寬廣,能象山谷和大海一樣容物。 | 唐·歐陽詹《送張尚書書》:“以尚書山容海納,則自斷于胸襟矣,豈在攸攸八行尺牘進退于人乎?” |
xì bù róng fà細不容發(fā) | 容:容受;發(fā):頭發(fā)。比喻十分細小。 | 《晉書·衛(wèi)瓘傳》:“煥若星陳,郁若云布。其大徑尋,細不容發(fā)。” |
ē yú qǔ róng阿諛取容 | 阿諛:曲意逢迎;取容:取悅于人。諂媚他人,以取得其喜悅。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楊秉傳》:“其阿諛取容者,則因公褒舉,以報私惠;有忤逆于心者,必求事中傷,肆其兇忿。” |
dào dà mò róng道大莫容 | 原指孔子之道精深博大,所以天下容納不了他。后用以正確的道理不為世間所接受。 | 《史記·孔子世家》:“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 |
fēng róng shèng jiǎn豐容盛鬋 | 豐:容貌豐滿;鬋:下垂的鬢發(fā),泛指頭發(fā)。容貌豐滿,頭發(fā)濃密。形容女子儀態(tài)雍容華貴。 | 曾樸《孽海花》第31回:“后一個是豐容盛鬋,光采照人。” |
jiā dào cōng róng家道從容 | 指家庭生活條件充裕。 | 《剪燈余話·秋千會記》:“又教蒙古生數(shù)人,復(fù)有月俸,家道從容。” |
ē yú qiú róng阿諛求容 | 容:容色,好的臉色。曲意奉承,取悅于人。 | 《孔叢子 抗志》:“不度理之所在,而阿諛求容,諂莫甚焉。” |
ē shì qǔ róng阿世取容 | 阿世:曲意迎合世俗;取容:博得別人的歡心。迎合世俗,取悅于人。 | 魯迅《漢文學(xué)史綱要》第六篇:“至叔孫通,則正以曲學(xué)阿世取容,非重其能定朝儀,知典禮也。” |
míng qiāng róng yì duǒ,àn jiàn zuì nán fáng明槍容易躲,暗劍最難防 | 指公開攻擊容易對付,暗地陷害劫難于防備。同“明槍容易躲,暗箭最難防”。 | 明·葉憲祖《鸞鎞記·挫權(quán)》:“待我到丞相跟前去,背他一場是非,叫他明槍容易躲,暗箭最難防。” |
bìng róng biàn fù并容徧覆 | 廣為包容覆庇。比喻德化之廣。 | 宋 曾鞏《移滄州過闕上殿札子》:“真宗皇帝繼統(tǒng)遵業(yè),以涵煦生養(yǎng),蕃息齊民;以并容徧覆,擾服異類。” |
yīn róng qī duàn音容凄斷 | 聲音凄涼、容貌愁苦到了極點。 | 唐·戴君孚《廣異記·閻陟》:“后一日,夢女來別,音容凄斷,曰:‘已是前長史女,死殯在城東南角。’” |
zhòng qū bù róng zhí眾曲不容直 | 曲:彎曲,比喻邪惡;直:筆直,比喻正直。比喻在眾多的壞人里不能容納正直的人。 | 西漢·司馬遷《淮南子·說山訓(xùn)》:“此所謂同污而異涂者,眾曲不容直,眾枉不容正。” |
wú suǒ bù róng無所不容 | 沒有什么不能容納。極言其寬廣。 | 《魏書》:“朕于天下無所不容,而況植乎?” |
bìng róng biàn fù并容遍覆 | 并:兼;覆:遮蓋掩蔽。廣為包容覆庇。比喻德化寬廣,庇護天下。 | 宋·曾鞏《移滄州過闕上殿札子》:“真宗皇帝繼統(tǒng)遵業(yè),以涵煦生養(yǎng),蕃育齊民;以并容遍覆,擾服異類。” |
xiān wéi zhī róng先為之容 | 容:雕飾,形容。事先為人介紹宣傳。 | 漢·鄒陽《于獄上書自明》:“蟠木根柢,輪囷離奇,而為萬乘器者,何則?以左右先為之容也。” |
dé róng yán gōng德容言功 | 見“德言容功”。 | 語出《禮記·昏義》。見“德言容功”。 |
bù róng zhì biàn不容置辯 | 置:安放。不容許別人進行辯解。指沒有辯護的余地。 | 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 三生》:“吾合休矣。既而俘者盡釋,惟某后至,不容置辯,立斬之。” |
lǐ suǒ bù róng理所不容 | 道理所不能允許。 | 南朝·齊·僧佑《弘明集·桓玄<與八座論沙門敬事書>》:“既理所不容,亦情所不安。” |
xíng róng qiáo cuì形容憔悴 | 憔悴;精神萎靡,面色不好。身體瘦弱,面色枯黃。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29回:“夫人見策形容憔悴,泣曰:‘兒失形矣!’” |
yōng róng huá guì雍容華貴 | 形容態(tài)度文雅從容,莊重大方。 | 曹禺《王昭君》第一幕:“姜夫人雍容華貴地走下,盈盈和戚戚恭恭敬敬地陪送出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