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成語詞典枯的成語
      因篇幅關系,只列出前 83 個枯的成語
      成語解釋出處
      sōu suǒ kū cháng搜索枯腸枯腸:心腸都枯干了。比喻寫作思路貧乏。形容極力冥思苦想的樣子。明 邵璨《香囊記》:“老夫如今年邁,沒心緒搜索枯腸,偷今換古,就把老年登科作一首。”
      xíng róng kū gǎo形容枯槁身體瘦弱;精神萎靡;面色枯黃。枯槁:枯萎;枯干。戰國 楚 屈原《漁父》:“顏色憔悴,面容枯槁。”
      kū shù shēng huā枯樹生華比喻在絕境中又找到了生路。《三國志 魏志 劉廙傳》:“臣罪應傾宗,禍應覆族……起煙于寒灰之上,生華于已枯之木。”
      zhǒng zhōng kū gǔ冢中枯骨冢:墳墓。墳墓里的枯骨。比喻沒有力量的人。晉 陳壽《三國志 蜀志 先主傳》:“袁公路豈憂國忘家者邪?冢中枯骨,何足介意!”
      tuī kū shé fǔ推枯折腐猶言摧枯拉朽。比喻腐朽勢力極易打垮。晉·袁宏《后漢紀·光武帝紀》:“今我至京師,陳上谷、漁陽兵馬之眾,還出太原、代郡,反復數十日,歸發突騎以奔烏合之眾,如推枯折腐耳。”
      jí yuàn jí kū集苑集枯集:棲息;苑:茂盛的樹木;枯:枯樹。有些鳥棲于茂盛的樹木,有些鳥棲于枯樹。比喻人的志趣不同,趨向各異。《國語·晉語二》:“暇豫這吾吾,不如鳥烏;人皆集于苑,己獨集于枯。”
      cuī kū zhèn xiǔ摧枯振朽猶摧枯拉朽。《周書·文閔明武宣諸子傳論》:“悠悠邃古,未聞斯酷。豈非摧枯振朽,易為力乎。”
      cuī xiǔ lā kū摧朽拉枯見“摧枯拉朽”。清·昭槤《嘯亭雜錄·江陰口談之誣》:“國初豫通王下江南時,所至摧朽拉枯,無不立下。”
      yī jiàng gōng chéng wàn gǔ kū一將功成萬骨枯指一個將帥功成名就要以上萬人的死亡為代價。唐·曹松《已亥歲感事》詩:“澤國江山入戰圖,生民何計樂樵蘇。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kū mù sǐ huī枯木死灰死灰:燃燒后余下的冷灰。身如枯木,心如死灰。比喻極其消極悲觀。莊周《莊子 齊物論》:“形固可使如枯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cǎo mù róng kū草木榮枯榮枯:繁茂和枯萎。草木的茂盛和干枯。《大自然的語言》:“幾千年來,勞動人民注意了草木榮枯,侯鳥去來等自然現象同氣候的關系,據以安排農事。”
      kū zào fá wèi枯燥乏味枯燥:單調無趣。指單調缺乏情趣興味。路遙《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48章:“一個人開車真是枯燥乏味。如果潤生在旁邊坐著,他們還能說點什么。”
      lā kū shé xiǔ拉枯折朽同“摧枯拉朽”。宋·文瑩《玉壺清話》第七卷:“食罷,將戰,倫舉兵一鏖,如拉枯折朽。”
      kū běn jié yuán枯本竭源枯:使枯死;本:根本;竭:竭盡;源:源頭。指損害事物的根基。《人民日報》1959.10.12:“必須保護野生植物的生機,使之能夠繼續繁殖,不要枯本竭源。”
      kū péng duàn cǎo枯蓬斷草干枯、斷折的蓬草。因易隨風飄散,故亦以喻不由自主,行蹤難定。《中國民間故事選·六弟兄》:“姑娘離家以后,像是枯蓬斷草一樣,到處漂流。”
      shí làn hǎi kū石爛海枯直到石頭變土,海水干涸。比喻永久。清·王維城《新樂府》之二:“報施適當非為過,虎頭蛇尾事可恥,石爛海枯團體固。”
      shé bì chún kū舌敝唇枯敝:破;枯:枯干。舌頭破爛,嘴唇干焦。形容費盡了唇舌。孫中山《<民報>發刊詞》:“近時志士,舌敝唇枯,惟企強中國以比歐美。”
      gēn xiǔ zhī kū根朽枝枯朽:腐爛;枯:枯槁。樹根腐爛了,樹枝就會枯萎。比喻事物失去了根本或在根本上出現問題,就會走向衰亡。宋·張君房《云笈七簽》第56卷:“此氣是人之根本,根本若絕,則藏腑筋脈如枝葉,根朽枝枯,亦以明矣。”
      lǎo guī zhǔ bù làn,yí huò yú kū sāng老龜煮不爛,移禍于枯桑移禍:嫁禍。把禍患轉嫁給別人。比喻有罪過的人安然無事,嫁禍于無辜的人。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15卷:“險些兒送了秀童的性命。正是:老龜煮不爛,移禍于枯桑。”
      kū gǔ zhī yú枯骨之余枯骨:白骨,引申為死人。比喻垂死的人。宋·張君房《云笈七簽》第四卷:“華存卑賤,枯骨之余。自處塵垢,久染濁穢。”
      liǎo fà cuī kū燎發摧枯燎發:火燒毛發;摧枯:折斷枯木。比喻消滅敵人極容易。《隋書·音樂志下》:“攻如燎發,戰似摧枯。”
      kū gǔ zhī yú枯骨之馀謂將死之人。
      kū yáng shēng huā枯楊生華枯:干枯;華:同“花”。枯萎的楊樹重新開花。比喻老年女子嫁了做官的丈夫,好景不長。《周易·大過》:“九五,枯楊生華,老婦得其士夫。”
      hǎi kū jiàn dǐ海枯見底海枯:海水干涸。海水干涸之后終究可以看見海底,但并非容易事。用以比喻人心難測。唐·杜荀鶴《感遇》:“海枯終見底,人死不知心。”
      shēng ròu kū gǔ生肉枯骨枯骨:白骨。使死者再生,枯骨長肉。形容施惠很深。《晉書·刑法志》:“至義暢于三代之際,遺風播于百世之后,生肉枯骨,惠侔造化。”
      kū yú hé zhé枯魚涸轍枯魚:干魚;涸轍:干的車轍溝。比喻陷入困境。《莊子 外物》:“周昨來,有中道而呼者,周顧視車轍中,有鮒魚焉。”
      cuī kū zhé fǔ摧枯折腐折斷枯樹枝爛木頭。比喻極容易做到。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耿弇傳》:“反覆數十日,歸發突騎以轔烏合之眾,如摧枯折腐耳。”
      jú lǎo hé kū菊老荷枯菊花凋零,荷花枯萎。比喻女子容顏衰老。明·沈采《千金記·通報》:“辜負卻桃嬌柳嫩三春景,捱盡了菊老荷枯幾度秋。”
      zé jí kū gǔ澤及枯骨澤:恩澤;枯骨:死去已久的人。恩澤及于死者。形容給人恩惠極大。《呂氏春秋·孟冬紀·異用》:“文王賢矣,澤及髊骨,又況于人乎!”
      kū yáng zhī tí枯楊之稊枯:枯槁;稊:植物的嫩芽。枯萎的楊樹又長出了芽。比喻老夫娶少妻。清·袁枚《隨園詩話》第14卷:“余自傷年老,不欲為枯楊之稊。”
      hé zhé kū yú涸轍枯魚見“涸轍魚”。明·張景《飛丸記·憐儒脫難》:“吹噓一點靈犀熱,涸轍枯魚沐浩波。”
      dé shī róng kū得失榮枯指人生的獲得與喪失、興盛與衰敗。元 沈和《賞花時 瀟湘八景》套曲:“休說功名,皆是浪語,得失榮枯總是虛。”
      chéng bài róng kū成敗榮枯榮枯:茂盛和枯萎。成功和失敗,茂盛和枯萎。指世事的變遷元·鄭廷玉《后庭花》第二折:“他他他天也有晝夜陰晴,是是是人也有吉兇禍福,來來來我也有成敗榮枯。”
      xiǔ mù kū zhū朽木枯株株:樹根。朽爛的樹根,枯干的樹木。比喻老朽無能之輩。明·康海《中山狼》第三折:“俺道您瓊材玉樹,卻元是朽木枯株。”
      shí làn jiāng kū石爛江枯直到石頭變土,江水干涸。比喻不可能發生的事情。《明史·云南土司傳二·麓川》:“[王驥]乃與思祿約,許土目得部勒諸蠻,居孟養如故,立石金沙江為界,誓曰:‘石爛江枯,爾乃得渡。’”
      kū shù kāi huā枯樹開花已經枯死的樹又開起花來。比喻絕處逢生;亦謂不可能實現的事情或指在完全不可能的情況下出現的奇跡。晉 陳壽《三國志 魏志 劉廙傳》:“起煙于寒灰之上,生華于已枯之木。”
      xū kū chuī shēng噓枯吹生噓:呵氣。枯了的吹氣使生長,生長著的吹氣使枯干。比喻在言論中有批評的,有表揚的。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鄭太傳》:“孔公緒清談高論,噓枯吹生,并無軍旅之才,執銳之干。”
      kū gǎo zhī shì枯槁之士枯槁:瘦瘠。指隱居山林的隱士。戰國·宋·莊周《莊子·徐無鬼》:“招士之士興朝,中民之士榮官,筋力之士矜雅,勇敢之士奮患,兵革之士樂戰,枯槁之士宿名。”
      cuī kū lā xiǔ摧枯拉朽摧:破壞;枯:枯草;拉:折斷;朽:朽爛的木頭。比喻腐朽勢力或事物很容易被摧毀。原作“摧枯折腐”。《晉書 甘卓傳》:“將軍之舉武昌,若摧枯拉朽,何所顧慮乎?”
      áo kū shòu dàn熬枯受淡指忍受清苦的生活。元 關漢卿《望江亭》第一折:“這出家無過草衣木食,熬枯受淡。”
      shān kū shí sǐ山枯石死極言年代久遠。明·劉基《沁園春》詞:“任龍蛇歌怨,桑榆煙盡,山枯石死,畢竟何成。”
      shí lè hǎi kū石泐海枯直到石頭碎裂,海水干涸。形容經歷極長的時間。清·倪會鼎《與人書》:“倘邀數行,與貴通家商此數種,傳之通邑大都,此為壽我先人,雖石泐海枯,義存無斁。”
      cuī kū lā fǔ摧枯拉腐見“摧枯折腐”。《三合會討滿清檄文》:“摧枯拉腐,破釜沉舟。”
      kū xiǔ zhī yú枯朽之馀謂衰病殘年。
      gōng chéng gǔ kū功成骨枯語本唐曹松《己亥歲》詩之一:“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后以“功成骨枯”喻為了一己私利,讓其它許多人為之付出巨大的犧牲。語出唐·曹松《己亥歲》詩之一:“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hé zhé zhī kū涸轍之枯涸:水涸,干涸;轍:車輪的痕跡。干涸的車溝里的小魚。比喻在困境中急待援助的人。《剪燈新話·三山福地志》:“但愿捐斗水而活涸轍之枯,下壺饗而救翳桑之餓,此則故人之賜也。”
      zào dí kū chái燥荻枯柴荻:荻草,似蘆葦。干燥的荻草,干枯的柴木。指易燃之物。宋·司馬光《資治通鑒·漢紀·獻帝建安13年》:“乃取蒙沖半艦十艘,載燥荻枯柴,灌油其中,裹以帷幕,上建旌旗,豫備走舸,系于其尾。”
      kū tǐ huī xīn枯體灰心見“枯形灰心”。宋·張君房《云笈七簽》第94卷:“所有計念,從忌心生,若枯體灰心,則萬病具泯。”
      kū yú xián suǒ枯魚銜索穿在繩上的干魚。形容事物存在的日子已經不多。西漢 韓嬰《韓詩外傳》第一卷:“枯魚銜索,幾何不蠹。二親之壽,忽如過隙。”
      kū shù féng chūn枯樹逢春已枯之樹又重獲生機。喻絕境逢生。《景德傳燈錄·唐州大乘山和尚》:“問:‘枯樹逢春時如何?’師曰:‘世間希有。’”
      kū cháng kě fèi枯腸渴肺枯:枯竭。形容人十分饑渴。《唐詩紀事》:“開妒滿飲相獻酬,枯腸渴肺忘朝饑。”
      kū xíng huī xīn枯形灰心身體像枯木心如同死灰。形容極端消極。《莊子·齊物論》:“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加死灰也。”
      kū mù zài shēng枯木再生枯死的樹木又恢復了生命力。比喻歷經挫折又獲得生機。宋 蘇轍《陳汝義學士南京謝表》:“豈謂圣恩未棄,見桑榆,枯木再生,重沾雨露。”
      kū xiǔ zhī yú枯朽之余指衰病殘年。宋·蘇軾《代滕甫辯謗乞郡書》:“異日復得以枯朽之余,仰瞻天日之表。”
      kū mù xiǔ zhū枯木朽株朽:腐爛。株:露出地面的樹樁。枯朽的樹木。比喻老弱無用的人或衰微的力量。漢 鄒陽《獄中上梁王書》:“故有人先談,則以枯木朽株,樹功而不忘。”
      kū nǎo jiāo xīn枯腦焦心謂竭盡心力。《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云南雜志>》:“是留東同人枯腦焦心日夜經營者也。”
      suǒ jìn kū cháng索盡枯腸索:尋找,搜索;枯腸:枯渴的腸。比喻費盡心思清·魏秀仁《花月痕》第30回:“來秋的令煩得很,令人索盡枯腸。”
      shí kū sōng lǎo石枯松老枯:干枯。石頭干裂,松樹老朽。形容歷時極為久遠。金·丘處機《水龍吟·道運》詞:“海移山變,石枯松老。”
      kū zhī zài chūn枯枝再春枯死的樹木又恢復了生命力。比喻歷經挫折又獲得生機。明 無名氏《白兔記 團圓》:“姻緣本是前生定,故令個白兔來引,艱辛,今喜得枯枝再春。”
      yī jù kū gǔ一聚枯骨一聚:聚在一起。一堆枯朽的骨頭。指人死去很久。《神仙傳·老子》:“乃使甲張口向地,其太玄真符,立出于地,丹書文字如新,甲成一聚枯骨矣。”
      kū zào wú wèi枯燥無味單調呆板;毫無趣味。毛澤東《反對黨八股》:“因此,群眾就不歡迎他們枯燥無味的宣傳,我們也不需要這樣憋腳的不中用的宣傳家。”
      hǎi kū shí làn海枯石爛枯:枯干;爛:朽爛。海水干涸;石頭朽爛。形容經歷極長的時間或不可能實現。多用作誓言;表示意志堅定;永不改變。也作“石爛海枯”。金 元好問《西樓曲》:“海枯石爛兩鴛鴦,只合雙飛便雙死。”
      kū yáng shēng tí枯楊生稊稊:植物的嫩芽。枯萎有楊樹又長出了芽。舊喻老人娶少妻。《周易 大過》:“九二,枯楊生稊,老夫得其女妻。”
      kū gǔ shēng ròu枯骨生肉猶言起死回生。《隋書·于仲文傳》:“伏愿垂泣辜之恩,降云雨之施,追草昧之始,錄涓滴之功,則寒灰更然,枯骨生肉。”
      shuǐ kū shí làn水枯石爛極言歷時長久。郭沫若《女神·湘累》:“我們從春望到秋,從秋望到夏,望到水枯石爛了。”
      kū niǎo xiǔ zhū枯枿朽株枯朽的枝干。形容事物死氣沉沉。明·胡應麟《詩藪·近體》:“自宋以來,學杜者但刻意深沉,如枯枿朽株,無復生意。”
      kū yún shāng suì枯耘傷歲耘:除草;歲:年谷成熟。耕作不細致,會影響到一年的收成。《荀子 天論》:“楛耕傷稼,耘耨失薉。漢 韓嬰《韓詩外傳》卷二:“枯耕傷稼,枯耘傷歲。”
      fén kū shí dàn焚枯食淡烤干魚,食薄味。形容生活清苦。清·錢謙益《和州魯氏先塋神道碑銘》:“焚枯食淡,齋廚蕭然。”
      kū yú zhī sì枯魚之肆枯魚:干魚;肆:鋪子。賣干魚的鋪子。比喻事情已到不可挽回的絕境。莊周《莊子 外物》:“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魚之肆!”
      kū shù shēng huā枯樹生花枯樹開起花來。比喻在絕境中又找到了生路。《三國志·魏志·劉廙傳》:“臣罪應傾宗,禍應覆族……起煙于寒灰之上,生華于已枯之木。”
      kū zhī bài yè枯枝敗葉敗:衰敗。干枯的樹枝,衰敗的花葉。形容荒涼、破壞的樣子。清·孔尚任《桃花扇·余韻》:“鴿翎蝠糞滿堂拋,枯枝敗葉當階罩。”
      kū shòu rú chái枯瘦如柴枯:干枯。形容非常瘦弱。廬隱《西窗風雨》:“我從學校回家,一進門就看見一個枯瘦如柴的鄉下孩子。”
      xiǔ zhū kū mù朽株枯木同“枯木朽株”。宋·陸游《忽得京書有感》詩:“白發蒼顏七十翁,朽株枯木略相同。”
      shì lù róng kū世路榮枯世路:世間人事的經歷;榮枯:興盛和衰敗。世間人事的興盛和衰敗。唐·劉禹錫《酬樂天偶題酒甕見寄》詩:“從君勇斷拋名后,世路榮枯見幾回?”
      xuè jié rán kū血竭髯枯髯:兩頰上的長須。血流盡了,胡須枯索了。形容費盡心血清·周亮工《書影》第六卷:“此六朝以下,溫李諸公血竭髯枯,矜詫累日者,子于受戒一刻,隨口而答。”
      lā xiǔ cuī kū拉朽摧枯同“摧枯拉朽”。《舊五代史·唐書·莊宗紀》:“以吾憤激之眾,擊彼驕惰之師,拉朽摧枯,未云其易,解圍定霸,在此一役。”
      kū mù fā róng枯木發榮枯萎的樹木恢復生機。比喻衰亡的事物重獲新生。三國·魏·曹植《七啟》:“夫辯言之艷,能使窮澤生流,枯木發榮。”
      kū zhū xiǔ mù枯株朽木比喻無用的人或物。宋 陳亮《又癸卯秋書》:“如亮已為枯株朽木,與一世并無所關涉,惟于秘書,不敢不致其區區耳。”
      kū mù shēng huā枯木生花枯樹開了花。比喻絕處逢生。也比喻不可能實現的事情。《三國志 魏志 劉廙傳》:“起煙于寒灰之上,生花于已枯之木。”
      kū mù féng chūn枯木逢春枯:枯萎;木:樹木;逢:遇上。枯樹遇上春天又有了生機。比喻經歷挫折又獲得生機。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卷二十三 唐州大乘山和尚》:“問:‘枯樹逢春時如何?’師曰:‘世間希有。’”
      kū miáo wàng yǔ枯苗望雨形容殷切盼望。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寡君望蹇先生之臨,如枯苗望雨。”
      kū yú bìng hè枯魚病鶴比喻處境窮困之士。明·高濂《玉簪記》:“似枯魚病鶴,空懷霄漢,挨著寒雞茅店。”
      yī jiàng chéng gōng wàn gǔ kū一將成功萬骨枯指一個將帥功成名就要以上萬人的死亡為代價。洪楝園《后南柯·甲陣》:“一將成功萬骨枯,手提髑髏血模糊。”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网站| 亚洲网址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亚洲一区二区| 亚洲永久精品ww47| 亚洲午夜AV无码专区在线播放| 亚洲1区2区3区精华液| 亚洲免费一级视频| 亚洲∧v久久久无码精品|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日韩| 亚洲自偷自偷在线制服| 亚洲日韩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亚洲影院在线观看| 亚洲免费一区二区|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址 | 亚洲国模精品一区|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网络|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卞| 亚洲精品无码av天堂| 亚洲日本韩国在线| 国产AⅤ无码专区亚洲AV| 亚洲人成无码网站|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天堂| 亚洲激情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福利网泷泽萝拉| 亚洲伦理一二三四|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日本在线 | 亚洲人精品午夜射精日韩|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播放| 久久精品亚洲日本佐佐木明希|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成人网小说| 青青草原精品国产亚洲av| 亚洲性色高清完整版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片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AV无码少妇电影|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人人| 亚洲黄片毛片在线观看| 亚洲区小说区激情区图片区 | 无码色偷偷亚洲国内自拍| 亚洲欧洲日本在线|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一二三区|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精品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