燥荻枯柴
成語分析
基本解釋荻:荻草,似蘆葦。干燥的荻草,干枯的柴木。指易燃之物。
出處宋·司馬光《資治通鑒·漢紀·獻帝建安13年》:“乃取蒙沖半艦十艘,載燥荻枯柴,灌油其中,裹以帷幕,上建旌旗,豫備走舸,系于其尾。”
基礎信息
拼音zào dí kū chái
注音ㄗㄠˋ ㄉ一ˊ ㄎㄨ ㄔㄞˊ
感情燥荻枯柴是中性詞。
用法作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愛不釋手(意思解釋)
- 以柔克剛(意思解釋)
- 步調一致(意思解釋)
- 牽強附會(意思解釋)
- 因小失大(意思解釋)
- 拉拉扯扯(意思解釋)
- 飲鴆止渴(意思解釋)
- 破鏡重圓(意思解釋)
- 矢志不渝(意思解釋)
- 無所不為(意思解釋)
- 只爭朝夕(意思解釋)
- 克敵制勝(意思解釋)
- 賓至如歸(意思解釋)
- 歡聲雷動(意思解釋)
- 與世長辭(意思解釋)
- 安家落戶(意思解釋)
- 因循守舊(意思解釋)
- 投機倒把(意思解釋)
- 仗勢欺人(意思解釋)
- 大義滅親(意思解釋)
- 驕奢淫逸(意思解釋)
- 面黃肌瘦(意思解釋)
- 光宗耀祖(意思解釋)
- 謙謙君子(意思解釋)
- 天府之國(意思解釋)
- 人小鬼大(意思解釋)
- 暴殄天物(意思解釋)
- 品頭論足(意思解釋)
- 妻離子散(意思解釋)
- 顯山露水(意思解釋)
※ 燥荻枯柴的意思解釋、燥荻枯柴是什么意思由CNDU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石枯松老 | 枯:干枯。石頭干裂,松樹老朽。形容歷時極為久遠。 |
摧枯拉朽 | 摧:破壞;枯:枯草;拉:折斷;朽:朽爛的木頭。比喻腐朽勢力或事物很容易被摧毀。原作“摧枯折腐”。 |
枯樹開花 | 已經枯死的樹又開起花來。比喻絕處逢生;亦謂不可能實現的事情或指在完全不可能的情況下出現的奇跡。 |
枯木逢春 | 枯:枯萎;木:樹木;逢:遇上。枯樹遇上春天又有了生機。比喻經歷挫折又獲得生機。 |
一將功成萬骨枯 | 指一個將帥功成名就要以上萬人的死亡為代價。 |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 比喻只要還有生命,就有將來和希望。 |
摧朽拉枯 | 見“摧枯拉朽”。 |
海枯石爛 | 枯:枯干;爛:朽爛。海水干涸;石頭朽爛。形容經歷極長的時間或不可能實現。多用作誓言;表示意志堅定;永不改變。也作“石爛海枯”。 |
枯燥無味 | 單調呆板;毫無趣味。 |
拉枯折朽 | 同“摧枯拉朽”。 |
然荻讀書 | 然:“燃”的本字,燃燒;荻:蘆葦一類的植物。燃荻為燈,發奮讀書。形容勤學苦讀。 |
集苑集枯 | 集:棲息;苑:茂盛的樹木;枯:枯樹。有些鳥棲于茂盛的樹木,有些鳥棲于枯樹。比喻人的志趣不同,趨向各異。 |
枯株朽木 | 比喻無用的人或物。 |
拉朽摧枯 | 同“摧枯拉朽”。 |
枯木死灰 | 死灰:燃燒后余下的冷灰。身如枯木,心如死灰。比喻極其消極悲觀。 |
枯木朽株 | 朽:腐爛。株:露出地面的樹樁。枯朽的樹木。比喻老弱無用的人或衰微的力量。 |
枯蓬斷草 | 干枯、斷折的蓬草。因易隨風飄散,故亦以喻不由自主,行蹤難定。 |
舌敝唇枯 | 敝:破;枯:枯干。舌頭破爛,嘴唇干焦。形容費盡了唇舌。 |
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 | 比喻只要基礎或根本還存在,暫時遭受損失或挫折無傷大體。 |
摧枯拉腐 | 見“摧枯折腐”。 |
枯苗望雨 | 形容殷切盼望。 |
枯朽之余 | 指衰病殘年。 |
骨瘦如柴 | 瘦得如同柴棒。形容非常消瘦。 |
燎發摧枯 | 燎發:火燒毛發;摧枯:折斷枯木。比喻消滅敵人極容易。 |
枯骨生肉 | 猶言起死回生。 |
千日打柴一日燒 | 比喻持久奮斗而一旦成功。也比喻平時積攢,一朝花費。同“千日斫柴一日燒”。 |
干柴烈火 | 形容男女之間強烈情欲要求,多用于不正當的男女關系。也形容情緒高漲。 |
唇焦口燥 | 焦:干。形容說話過多而口唇干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