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十失五
成語分析
基本解釋指選拔人才而失其半數(shù)。
出處《三國志 蜀書 龐統(tǒng)傳》:“今拔十失五,猶得其半,而可以崇邁世數(shù),使有志者自勵,不亦可乎?”
例子唐·趙蕤《反經(jīng)·是非》:“今拔十失五,猶得其半,而可以崇邁代教,使有志者自勵,不亦可乎?”
基礎(chǔ)信息
拼音bá shí shī wǔ
注音ㄅㄚˊ ㄕˊ ㄕ ㄨˇ
感情拔十失五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賓語;用于人才選拔。
英語to get only half of what one asked for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愛不釋手(意思解釋)
- 以柔克剛(意思解釋)
- 步調(diào)一致(意思解釋)
- 牽強附會(意思解釋)
- 因小失大(意思解釋)
- 拉拉扯扯(意思解釋)
- 飲鴆止渴(意思解釋)
- 破鏡重圓(意思解釋)
- 矢志不渝(意思解釋)
- 無所不為(意思解釋)
- 只爭朝夕(意思解釋)
- 克敵制勝(意思解釋)
- 賓至如歸(意思解釋)
- 歡聲雷動(意思解釋)
- 與世長辭(意思解釋)
- 安家落戶(意思解釋)
- 因循守舊(意思解釋)
- 投機倒把(意思解釋)
- 仗勢欺人(意思解釋)
- 大義滅親(意思解釋)
- 驕奢淫逸(意思解釋)
- 面黃肌瘦(意思解釋)
- 光宗耀祖(意思解釋)
- 謙謙君子(意思解釋)
- 天府之國(意思解釋)
- 人小鬼大(意思解釋)
- 暴殄天物(意思解釋)
- 品頭論足(意思解釋)
- 妻離子散(意思解釋)
- 顯山露水(意思解釋)
※ 拔十失五的意思解釋、拔十失五是什么意思由CNDU提供。
相關(guān)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因小失大 | 因貪圖小的利益而失去大的利益。 |
三十而立 | 指人在三十歲前后有所成就。 |
目迷五色 | 迷:迷亂;五色:指各種顏色。眼睛被五彩繽紛的事物所迷惑。形容色彩紛呈;使人眼花繚亂;也形容事物錯綜復(fù)雜;辨不清本質(zhì)所在。 |
行百里者半九十 | 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一半。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要認(rèn)真對待。 |
十全十美 | 十分完美;毫無欠缺。 |
十萬火急 | 形容事情緊急到了極點。 |
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 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過苦頭,以后一碰到類似的事情就害怕。 |
二百五 | 指傻頭傻腦,不很懂事而又倔強莽撞的人。 |
自拔來歸 | 拔:擺脫,離開。自覺離開惡劣環(huán)境,歸向光明。指敵方人員投奔過來。 |
失敗是成功之母 | 母:先導(dǎo),根源。失敗往往是成功的先導(dǎo)。指從失敗中吸取教訓(xùn)就能取得勝利。 |
失魂喪膽 | 形容極度恐慌。 |
五花大綁 | 先用繩索套住脖子,又繞到背后反剪兩臂的綁人方式。 |
過五關(guān),斬六將 | 比喻克服重重困難。 |
一部二十四史,不知從何說起 | 二十四史:清乾隆時刻《史記》等24部史書。比喻情況復(fù)雜,頭緒繁多,不知從哪里說起才好。 |
四書五經(jīng) | 四書:亦稱四子書,即《大學(xué)》、《中庸》、《論語》、《孟子》;五經(jīng):《詩》、《書》、《禮》、《易》、《春秋》。指儒家經(jīng)典。 |
惜指失掌 | 惜:吝惜。因舍不得一個指頭而失掉一個手掌。比喻因小失大。 |
十全大補 | 藥名。含有十種名貴的滋補藥物。比喻某項方案或方法對事情有巨大補益。 |
萬無一失 | 指絕對不會出差錯。萬:形容很多;失:差錯。 |
大失所望 | 原來的希望完全落空。形容非常失望。 |
十羊九牧 | 十頭羊倒用九個人放牧。比喻官多民少,賦稅剝削很重。也比喻使令不一,無所適從。 |
歸十歸一 | 謂有條有理。 |
度己失期 | 估計己經(jīng)誤了期限。 |
拔苗助長 | 比喻違反事物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急于求成,反而壞事。 |
拔茅連茹 | 茅:白茅,一種多年生的草;茹:植物根部互相牽連的樣子。比喻互相推薦,用一個人就連帶引進許多人。 |
不能自拔 | 拔:擺脫。不能將自己拔出來。指陷進很深的境地;難以使自己從中解脫出來。 |
十惡不赦 | 十惡:舊刑律中規(guī)定的十種重罪。指罪惡極大;不可饒恕。 |
三十三天 | 佛教稱欲界第六天為三十三天,即忉利天。后形容最高的地方。 |
伸手不見五指 | 形容光線非常暗,看不見四周圍的事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