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辭罰罪
成語分析
基本解釋奉:敬受;罰:處罰,懲罰。遵奉嚴正之辭討伐有罪者。
出處《尚書·大禹謨》:“肆予以爾眾士,奉辭伐罪。”蔡沈集傳:“奉帝之辭,罰苗之罪。”
基礎信息
拼音fèng cí fá zuì
注音ㄈㄥˋ ㄘˊ ㄈㄚˊ ㄗㄨㄟˋ
感情奉辭罰罪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指討伐有罪的人。
英語take punitive action on righteous grounds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愛不釋手(意思解釋)
- 以柔克剛(意思解釋)
- 步調一致(意思解釋)
- 牽強附會(意思解釋)
- 因小失大(意思解釋)
- 拉拉扯扯(意思解釋)
- 飲鴆止渴(意思解釋)
- 破鏡重圓(意思解釋)
- 矢志不渝(意思解釋)
- 無所不為(意思解釋)
- 只爭朝夕(意思解釋)
- 克敵制勝(意思解釋)
- 賓至如歸(意思解釋)
- 歡聲雷動(意思解釋)
- 與世長辭(意思解釋)
- 安家落戶(意思解釋)
- 因循守舊(意思解釋)
- 投機倒把(意思解釋)
- 仗勢欺人(意思解釋)
- 大義滅親(意思解釋)
- 驕奢淫逸(意思解釋)
- 面黃肌瘦(意思解釋)
- 光宗耀祖(意思解釋)
- 謙謙君子(意思解釋)
- 天府之國(意思解釋)
- 人小鬼大(意思解釋)
- 暴殄天物(意思解釋)
- 品頭論足(意思解釋)
- 妻離子散(意思解釋)
- 顯山露水(意思解釋)
※ 奉辭罰罪的意思解釋、奉辭罰罪是什么意思由CNDU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與世長辭 | 世:人世;長:永遠;辭:辭別;告別。和人世永遠告別。是死的委婉語。 |
阿諛奉承 | 阿諛:用好聽的話討好人;奉承:恭維;討好。巴結拍馬;說恭維人的話;向人討好。 |
奉命惟謹 | 形容嚴格遵照命令行事,不敢稍有違背。 |
辭簡意足 | 簡:簡要;足:充實,完備。文詞簡要而內容充實。 |
罪上加罪 | 指罪惡更為嚴重。 |
將功折罪 | 將:拿;用;折:抵償。用功勞來抵償罪過。 |
義不容辭 | 義:道義;容:允許。辭:推辭。道義上不允許推辭。 |
辭喻橫生 | 橫生:橫逸而出。言辭生動,橫逸而出。 |
淫辭邪說 | 夸大失實的言論,荒謬的學說。 |
罪魁禍首 | 作惡犯罪的頭子(魁、首:頭目)。指壞事的根子。 |
罪有攸歸 | 攸:所。罪責有所歸屬。指罪犯必受懲治。 |
罪不容死 | 罪惡極大,處死也抵不了所犯的罪惡。 |
善為說辭 | 說辭:講話。形容很會講話。后指替人說好話。 |
千古罪人 | 形容犯的罪永遠被人記著 |
辭窮理盡 | 辭:文辭;窮:完,盡。無話可說,無理可辯。 |
不辭勞苦 | 辭:推辭。雖然勞累和辛苦也不推辭。形容工作勤奮努力。也作“不辭辛苦”。 |
辭嚴意正 | 同“辭嚴義正”。 |
克己奉公 | 克己:克制自己的私欲;奉公:以公事為重。指嚴格要求自己;一心為公。 |
便辭巧說 | 指牽強附會、巧為立說。 |
罪該萬死 | 罪孽深重;判一次死刑還不足以抵罪。(萬死:死一萬次)。 |
將功贖罪 | 將:用;拿;贖:抵嘗;彌補。拿功勞來抵償罪過。 |
興師問罪 | 宣布對方罪狀;發兵討伐。形容群起而嚴厲斥責對方的過失。興、動:發動;師:軍隊;眾:大隊人馬。 |
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 | 言者:說話的人;聞者:聽話的人;足:足以,值得;戒:警惕。指進言的人沒有罪過,聽的人足以引起警戒。 |
立功贖罪 | 立功:建立功績;贖:補償。建立功績來補償罪行或過失。 |
辭不獲命 | 謂辭謝而未獲允許。 |
賞同罰異 | 謂獎賞和自己的意見相同的,懲罰和自己的意見不同的。 |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 百姓本沒有罪,因身藏璧玉而獲罪。原指財寶能致禍。后亦比喻有才能、有理想而受害。 |
非戰之罪 | 罪:罪過。不是戰爭本身的過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