庸庸碌碌
成語分析
基本解釋庸庸:平平常常。碌碌:無能的樣子。指人平凡無奇,無所作為。
出處明·余繼登《典故紀聞》卷三:“卿等居持衡秉鑒之任,宜在公平以辨別賢否,毋但庸庸碌碌充位而已?!?/p>
例子若有變動,吾與兄正好揚眉吐氣,干一番事業。難道還要庸庸碌碌的過活?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十一回
基礎信息
拼音yōng yōng lù lù
注音ㄩㄥ ㄩㄥ ㄌㄨˋ ㄌㄨˋ
感情庸庸碌碌是貶義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狀語;指平庸的人。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愛不釋手(意思解釋)
- 以柔克剛(意思解釋)
- 步調一致(意思解釋)
- 牽強附會(意思解釋)
- 因小失大(意思解釋)
- 拉拉扯扯(意思解釋)
- 飲鴆止渴(意思解釋)
- 破鏡重圓(意思解釋)
- 矢志不渝(意思解釋)
- 無所不為(意思解釋)
- 只爭朝夕(意思解釋)
- 克敵制勝(意思解釋)
- 賓至如歸(意思解釋)
- 歡聲雷動(意思解釋)
- 與世長辭(意思解釋)
- 安家落戶(意思解釋)
- 因循守舊(意思解釋)
- 投機倒把(意思解釋)
- 仗勢欺人(意思解釋)
- 大義滅親(意思解釋)
- 驕奢淫逸(意思解釋)
- 面黃肌瘦(意思解釋)
- 光宗耀祖(意思解釋)
- 謙謙君子(意思解釋)
- 天府之國(意思解釋)
- 人小鬼大(意思解釋)
- 暴殄天物(意思解釋)
- 品頭論足(意思解釋)
- 妻離子散(意思解釋)
- 顯山露水(意思解釋)
※ 庸庸碌碌的意思解釋、庸庸碌碌是什么意思由CNDU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中庸之道 | 中:折中;庸:平常。儒家的一種主張。指不偏不倚的折衷的原則和態度。 |
余子碌碌 | 余子:其他的人。指其他人平庸無能,表示對別人的輕視。 |
天下本無事,庸人自召之 | 庸人:平凡的人。指本來沒有事,自己瞎著急或自找麻煩。 |
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 | 指本來沒有事,自己瞎著急或自找麻煩。 |
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 指本來沒有事,自己瞎著急或自找麻煩。 |
平平庸庸 | 尋常,凡庸,不高明。 |
平庸之輩 | 思想品質或成就完全不出色的或使人毫無印象的人,無足輕重的人,才疏者或平庸者。 |
庸中佼佼 | 庸:平凡的人;佼佼:特出。指平常人中的特別出眾者。 |
庸中皎皎 | 指出類拔萃,常人中顯得才能特出者。 |
庸中皦皦 | 猶言出類拔萃。常人中顯得才能特出者。 |
庸人自擾 | 平庸的人無事生事;自找麻煩。 |
庸醫殺人 | 庸醫:醫術低劣的醫生。醫術低劣的醫生誤用藥物而害人性命。 |
庸耳俗目 | 指學識淺薄的人。 |
庸言庸行 | 指平平常常的言行。 |
忙忙碌碌 | 見“忙碌碌”。 |
無庸置疑 | 事實明顯或理由充足,沒有什么可以懷疑的。 |
無庸置辯 | 事實明顯或理由充足,用不著爭辯。 |
無庸諱言 | 不必忌諱這樣說。 |
無庸贅述 | 用不著多說。 |
昏庸無道 | 糊涂平庸,兇狠殘暴,不講道義,多用指糊涂無能且殘暴兇狠的帝王。 |
樗櫟庸材 | 樗櫟:不成材的樹木。比喻平庸無用的人。常用作謙詞。 |
毋庸置疑 | 毋庸:不必。不必懷疑。 |
波波碌碌 | 奔走忙碌貌。 |
砭庸針俗 | 砭:古代治病用的石針,治療。救治凡庸鄙陋。 |
碌碌寡合 | 形容性情孤僻,與人合不來。 |
碌碌庸庸 | 碌碌:辛苦,繁忙;庸庸:平庸。指平庸而忙碌的人或平庸的生活方式。 |
碌碌庸才 | 碌碌:平庸的樣子。指才能平庸。 |
碌碌庸流 | 碌碌:平庸的樣子。指才能平庸無能之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