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韓愈的詩 > 送溫處士赴河陽軍序

      送溫處士赴河陽軍序

      [唐代]:韓愈

      伯樂一過冀北之野,而馬群遂空。夫冀北馬多天下。伯樂雖善知馬,安能空其郡邪?解之者曰:“吾所謂空,非無馬也,無良馬也。伯樂知馬,遇其良,輒取之,群無留良焉。茍無良,雖謂無馬,不為虛語矣?!?/p>

      東都,固士大夫之冀北也。恃才能深藏而不市者,洛之北涯曰石生,其南涯曰溫生。大夫?yàn)豕?,以鈇鉞鎮(zhèn)河陽之三月,以石生為才,以禮為羅,羅而致之幕下。未數(shù)月也,以溫生為才,于是以石生為媒,以禮為羅,又羅而致之幕下。東都雖信多才士,朝取一人焉,拔其尤;暮取一人焉,拔其尤。自居守河南尹,以及百司之執(zhí)事,與吾輩二縣之大夫,政有所不通,事有所可疑,奚所咨而處焉?士大夫之去位而巷處者,誰與嬉游?小子后生,于何考德而問業(yè)焉?縉紳之東西行過是都者,無所禮于其廬。若是而稱曰:“大夫?yàn)豕绘?zhèn)河陽,而東都處士之廬無人焉。”豈不可也?

      夫南面而聽天下,其所托重而恃力者,惟相與將耳。相為天子得人于朝廷,將為天子得文武士于幕下,求內(nèi)外無治,不可得也。愈縻于茲,不能自引去,資二生以待老。今皆為有力者奪之,其何能無介然于懷邪?生既至,拜公于軍門,其為吾以前所稱,為天下賀;以后所稱,為吾致私怨于盡取也。留守相公首為四韻詩歌其事,愈因推其意而序之。


      “送溫處士赴河陽軍序”譯文及注釋

      譯文

      伯樂一走過冀北的郊野,馬群就空了。那冀北的馬在天下是最多的,伯樂雖然善于相馬,又怎么能夠使馬群為之一空呢?解釋的人說:“我所說的空,不是沒有馬,是沒有好馬。伯樂識(shí)馬,遇到好馬就把它挑了去,馬群中沒有留下好馬了.假如沒有好馬了。即使說沒有馬,也不是虛夸的話。”

      東都洛陽,本來是士大夫的冀北,懷有才能,深深隱居而不愿為官換取俸祿的人,洛水北岸的叫石生,洛水南岸的叫溫生。大夫?yàn)豕?,憑著天子賜給的斧月鎮(zhèn)守河陽的第三個(gè)月,認(rèn)為石生是人才,以禮為工具,將他羅致到幕府之下。沒有幾個(gè)月的工夫,又認(rèn)為溫生是人才,于是讓石生作介紹人,以禮為工具,又將溫生羅致到幕府之下??v然東都確實(shí)有很多才能出眾的人,早晨挑走一人,選拔其中最優(yōu)秀的,晚上挑走一人,選拔其中最優(yōu)秀的,那么從東都留守,河南府尹,到各部門的主管官員,以及我們兩縣的大夫,政事有不順利之處,事情有疑惑不解之處,又到哪里去咨詢從而妥善處理呢?士大夫辭去官位而閑居里巷的人,同誰去交游呢?年輕的后輩,到哪里去考察道德,詢問學(xué)業(yè)呢?東西往來,經(jīng)過東都的官員,也不能在他們的居處以禮儀拜訪他們了.人們以這樣的情況而稱贊說:“大夫?yàn)豕绘?zhèn)守河陽,東部處士的茅廬中竟沒有人了!”難道不可以嗎?

      天子治理天下,他所托重和依靠的人,只是宰相和將軍罷了。宰相在朝廷為天子求賢人,將軍在幕府為天子求得謀士和武將,這樣,設(shè)想內(nèi)外得不到治理,是不可能的了。我羈留此地,不能自己退而離去,想靠石生,溫生的幫助直到告老歸去?,F(xiàn)在他們都被有權(quán)力的人奪去了,我怎么能不耿耿于懷呢?溫生到了那里之后,在軍門拜見烏公時(shí),請以我前面說的關(guān)于宰相將軍選拔人才的話,替天下道賀;請把我后面說的關(guān)于把我對他選盡東都賢人的私怨告訴他。

      注釋

      ⑴伯樂:傳說是春秋中期秦穆公時(shí)人,以善相馬著稱。冀:冀州的北部,今河北、山西一帶地方,相傳冀州出產(chǎn)良馬。

      ⑵東都:指洛陽。唐代首都長安,以洛陽為東都。

      ⑶洛:洛河。

      ⑷石生:名洪,字潔川,洛陽人。

      ⑸溫生:即溫造,字簡輿,曾隱居王屋山及洛陽,后官至禮部尚書。

      ⑹烏公:烏重胤,元和五年(810年)任河陽軍節(jié)度使、御史大夫。參閱前選《送石處士序》。

      ⑺鈇鉞:同“斧鉞”,本是古代的兩種兵器,后成為刑罰、殺戮之權(quán)的標(biāo)志。此處指節(jié)度使的身份。

      ⑻羅:羅網(wǎng),此處用來比喻招聘賢士的手段。

      ⑼幕下:即幕府中。軍隊(duì)出征,施用帳幕,為此古代將帥的官署叫“幕府”。

      ⑽媒:中介。

      ⑾尤:特異的、突出的。

      ⑿河南尹:河南府的長官。

      ⒀百司之執(zhí)事:婉指百官。司:官署。

      ⒁二縣:指東都城下的洛陽縣,河南縣,當(dāng)時(shí)韓愈任河南縣令,所以稱“吾輩二縣之大夫”。

      ⒂縉紳:也作“捂紳”。古代官員插笏于紳帶間,此處指官員。

      ⒃禮:此處指謁見,拜訪。

      ⒄南面:此處指皇帝。古代以坐北朝南為尊位,故皇帝見群臣時(shí)面向南而坐。

      ⒅縻:系住,這里指束縛,羈留。

      ⒆引去:引退,辭去。

      ⒇介然:耿耿于心。

      (21)后所稱:指石生,溫生被選走,使河南人才空虛。

      (22)留守相公:當(dāng)指東都留守鄭余慶。相公,指宰相。

      (23)四韻:舊體詩一般為隔句押韻,四韻為八句。

      “送溫處士赴河陽軍序”鑒賞

      賞析

      盡管此文與《送石處士序》為姐妹篇,事件與人物均相關(guān)涉,然而在寫法上卻有所變化,所以有相得益彰之美。例如前文體勢自然,而本文則頗有造奇的文勢。文章開頭的一段譬喻,說“伯樂一過冀北之野,而馬群遂空”,用來比喻“大夫?yàn)豕绘?zhèn)河陽,而東都處士之廬無人焉”。但卻不緊接著說出來,而是先論述“馬群遂空”的原因來比喻烏公搜羅東都賢士的情況。作者在文中既設(shè)奇喻,又在正文中反復(fù)議論以求其合,顯得煞有介事,將本是韓愈個(gè)人的一個(gè)想法寫成似顛撲不破的真理。為此,論其章法,該文比《送石處士序》那篇文章要顯得曲折離奇。此外,該篇的立意要比前一篇單純一些,無非是變著法兒贊揚(yáng)溫、石二人。以伯樂喻烏公,是為了贊揚(yáng)溫、石;極說溫、石一去,東都政府和士群無所依恃,也是為了贊揚(yáng)溫、石。看來似乎說得過分了,但作者更深一層的意思,是在強(qiáng)調(diào)人才的可貴,提醒朝廷要高度重視人才。

      該文與《馬說》同是宣揚(yáng)重用人才的文章。然而寫法自有不同。作者在本文中匠心獨(dú)運(yùn),用“伯樂一過冀北之野,而馬群遂空”比喻“大烏公一鎮(zhèn)河陽,而東都處士之廬無人”,贊頌烏重胤慧眼識(shí)賢、善于薦拔人才;又用“私怨于盡取”反襯烏公“為天子得文武士于幕下”的難得可貴,石處士和溫處士隱居在洛陽一帶,韓愈與他們的關(guān)系密切,都是好朋友。石處士因大義而征召,溫處士也因大義應(yīng)聘出仕。這篇文章就是在送溫處士時(shí)寫的。文章贊揚(yáng)了溫處士出眾的才能和烏大夫善于識(shí)人、用人的德才,作者惜別了兩個(gè)老朋友,心里難過。但更希望人盡其才,他們都能得到任用,表達(dá)了為朝廷得到人才而欣慰以及自己失友的惋惜心情。

      文章用比喻與反襯,從“空”字引出“怨”字,而這“怨”比正面的“頌”烏公識(shí)才更具有力量。所以,本文筆法巧妙,渲染得當(dāng)。

      創(chuàng)作背景

      該文約作于元和五年(810年)冬季,與《送石處士序》可視為姊妹篇。該文既與《送石處士序》相承而作,故處處以石、溫二人并提,然而文章絕無雷同重疊之感。

      韓愈簡介

      唐代·韓愈的簡介

      韓愈

      韓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學(xué)家、哲學(xué)家、思想家,河陽(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漢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謚號(hào)“文”,又稱韓文公。他與柳宗元同為唐代古文運(yùn)動(dòng)的倡導(dǎo)者,主張學(xué)習(xí)先秦兩漢的散文語言,破駢為散,擴(kuò)大文言文的表達(dá)功能。宋代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并稱“韓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韓愈在思想上是中國“道統(tǒng)”觀念的確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 韓愈的詩(29篇)

      猜你喜歡

      送溫處士赴河陽軍序

      唐代韓愈

      伯樂一過冀北之野,而馬群遂空。夫冀北馬多天下。伯樂雖善知馬,安能空其郡邪?解之者曰:“吾所謂空,非無馬也,無良馬也。伯樂知馬,遇其良,輒取之,群無留良焉。茍無良,雖謂無馬,不為虛語矣?!?/p>

      東都,固士大夫之冀北也。恃才能深藏而不市者,洛之北涯曰石生,其南涯曰溫生。大夫?yàn)豕遭a鉞鎮(zhèn)河陽之三月,以石生為才,以禮為羅,羅而致之幕下。未數(shù)月也,以溫生為才,于是以石生為媒,以禮為羅,又羅而致之幕下。東都雖信多才士,朝取一人焉,拔其尤;暮取一人焉,拔其尤。自居守河南尹,以及百司之執(zhí)事,與吾輩二縣之大夫,政有所不通,事有所可疑,奚所咨而處焉?士大夫之去位而巷處者,誰與嬉游?小子后生,于何考德而問業(yè)焉?縉紳之東西行過是都者,無所禮于其廬。若是而稱曰:“大夫?yàn)豕绘?zhèn)河陽,而東都處士之廬無人焉?!必M不可也?

      夫南面而聽天下,其所托重而恃力者,惟相與將耳。相為天子得人于朝廷,將為天子得文武士于幕下,求內(nèi)外無治,不可得也。愈縻于茲,不能自引去,資二生以待老。今皆為有力者奪之,其何能無介然于懷邪?生既至,拜公于軍門,其為吾以前所稱,為天下賀;以后所稱,為吾致私怨于盡取也。留守相公首為四韻詩歌其事,愈因推其意而序之。


      光武帝臨淄勞耿弇

      兩漢劉秀

      車駕至臨溜自勞軍,群臣大會(huì)。帝謂弇曰:“昔韓信破歷下以開基,今將軍攻祝阿以發(fā)跡,此皆齊之西界,功足相方。而韓信襲擊已降,將軍獨(dú)拔勍敵,其功乃難于信也。又田橫烹酈生,及田橫降,高帝詔衛(wèi)尉,不聽為仇。張步前亦殺伏隆,若步來歸命,吾當(dāng)詔大司徒釋其怨。又事尤相類也。將軍前在南陽,建此大策,常以為落落難合,有志者事竟成也。”


      陰飴甥對秦伯

      先秦左丘明

      十月,晉陰飴甥會(huì)秦伯,盟于王城。

      秦伯曰:“晉國和乎?”對曰:“不和。小人恥失其君而悼喪其親,不憚?wù)骺樢粤⑧鲆病T唬骸貓?bào)仇,寧事戎狄。’君子愛其君而知其罪,不憚?wù)骺樢源孛?。曰:‘必?bào)德,有死無二?!源瞬缓汀!鼻夭唬骸皣^君何?”對曰:“小人戚,謂之不免;君子恕,以為必歸。小人曰:‘我毒秦,秦豈歸君?’君子曰:‘我知罪矣,秦必歸君。貳而執(zhí)之,服而舍之,德莫厚焉,刑莫威焉。服者懷德,貳者畏刑,此一役也,秦可以霸。納而不定,廢而不立,以德為怨,秦不其然?!鼻夭唬骸笆俏嵝囊病!?/p>

      改館晉侯,饋七牢焉。


      臧僖伯諫觀魚

      先秦左丘明

      春,公將如棠觀魚者。臧僖伯諫曰:“凡物不足以講大事,其材不足以備器用,則君不舉焉。君將納民于軌物者也。故講事以度軌量,謂之‘軌’;取材以章物采,謂之‘物’。不軌不物,謂之亂政。亂政亟行,所以敗也。故春蒐、夏苗、秋狝、冬狩,皆于農(nóng)隙以講事也。三年而治兵,入而振旅,歸而飲至,以數(shù)軍實(shí)。昭文章,明貴賤,辨等列,順少長,習(xí)威儀也。鳥獸之肉不登于俎,皮革、齒牙、骨角、毛羽不登于器,則君不射,古之制也。若夫山林川澤之實(shí),器用之資,皂隸之事,官司之守,非君所及也?!?/p>

      公曰:“吾將略地焉。”遂往,陳魚而觀之。僖伯稱疾不從。

      書曰:“公矢魚與棠?!狈嵌Y也,且言遠(yuǎn)地也。


      論貴粟疏

      兩漢晁錯(cuò)

      圣王在上,而民不凍饑者,非能耕而食之,織而衣之也,為開其資財(cái)之道也。故堯、禹有九年之水,湯有七年之旱,而國亡捐瘠者,以畜積多而備先具也。今海內(nèi)為一,土地人民之眾不避湯、禹,加以亡天災(zāi)數(shù)年之水旱,而畜積未及者,何也?地有遺利,民有余力,生谷之土未盡墾,山澤之利未盡出也,游食之民未盡歸農(nóng)也。

      民貧,則奸邪生。貧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農(nóng),不農(nóng)則不地著,不地著則離鄉(xiāng)輕家,民如鳥獸。雖有高城深池,嚴(yán)法重刑,猶不能禁也。夫寒之于衣,不待輕暖;饑之于食,不待甘旨;饑寒至身,不顧廉恥。人情一日不再食則饑,終歲不制衣則寒。夫腹饑不得食,膚寒不得衣,雖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明主知其然也,故務(wù)民于農(nóng)桑,薄賦斂,廣畜積,以實(shí)倉廩,備水旱, 故民可得而有也。

      民者,在上所以牧之,趨利如水走下,四方無擇也。夫珠玉金銀,饑不可食,寒不可衣,然而眾貴之者,以上用之故也。其為物輕微易藏,在于把握,可以周海內(nèi)而無饑寒之患。此令臣輕背其主,而民易去其鄉(xiāng),盜賊有所勸,亡逃者得輕資也。粟米布帛生于地,長于時(shí),聚于力,非可一日成也。數(shù)石之重,中人弗勝,不為奸邪所利;一日弗得而饑寒至。是故明君貴五谷而賤金玉。

      今農(nóng)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過百畝,百畝之收不過百石。春耕,夏耘,秋獲,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給徭役;春不得避風(fēng)塵,夏不得避署熱,秋不得避陰雨,冬不得避寒凍,四時(shí)之間,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來,吊死問疾,養(yǎng)孤長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復(fù)被水旱之災(zāi),急政暴虐,賦斂不時(shí),朝令而暮改。當(dāng)具有者半賈而賣,無者取倍稱之息;于是有賣田宅、鬻子孫以償債者矣。而商賈大者積貯倍息,小者坐列販賣,操其奇贏,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賣必倍。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蠶織,衣必文采,食必粱肉;無農(nóng)夫之苦,有阡陌之得。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過吏勢,以利相傾;千里游遨,冠蓋相望,乘堅(jiān)策肥,履絲曳縞。此商人所以兼并農(nóng)人,農(nóng)人所以流亡者也。今法律賤商人,商人已富貴矣;尊農(nóng)夫,農(nóng)夫已貧賤矣。故俗之所貴,主之所賤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上下相反,好惡乖迕,而欲國富法立,不可得也。

      方今之務(wù),莫若使民務(wù)農(nóng)而已矣。欲民務(wù)農(nóng),在于貴粟;貴粟之道,在于使民以粟為賞罰。今募天下入粟縣官,得以拜爵,得以除罪。如此,富人有爵,農(nóng)民有錢,粟有所渫。夫能入粟以受爵,皆有余者也。取于有余,以供上用,則貧民之賦可損,所謂損有余、補(bǔ)不足,令出而民利者也。順于民心,所補(bǔ)者三:一曰主用足,二曰民賦少,三曰勸農(nóng)功。今令民有車騎馬一匹者,復(fù)卒三人。車騎者,天下武備也,故為復(fù)卒。神農(nóng)之教曰:“有石城十仞,湯池百步,帶甲百萬,而無粟,弗能守也?!币允怯^之,粟者,王者大用,政之本務(wù)。令民入粟受爵,至五大夫以上,乃復(fù)一人耳,此其與騎馬之功相去遠(yuǎn)矣。爵者,上之所擅,出于口而無窮;粟者,民之所種,生于地而不乏。夫得高爵也免罪,人之所甚欲也。使天下人入粟于邊,以受爵免罪,不過三歲,塞下之粟必多矣。

      陛下幸使天下入粟塞下以拜爵,甚大惠也。竊竊恐塞卒之食不足用大渫天下粟。邊食足以支五歲,可令入粟郡縣矣;足支一歲以上,可時(shí)赦,勿收農(nóng)民租。如此,德澤加于萬民,民俞勤農(nóng)。時(shí)有軍役,若遭水旱,民不困乏,天下安寧;歲孰且美,則民大富樂矣。


      深慮論

      明代方孝孺

      慮天下者,常圖其所難而忽其所易,備其所可畏而遺其所不疑。然而,禍常發(fā)于所忽之中,而亂常起于不足疑之事。豈其慮之未周歟?蓋慮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

      當(dāng)秦之世,而滅諸侯,一天下。而其心以為周之亡在乎諸侯之強(qiáng)耳,變封建而為郡縣。方以為兵革不可復(fù)用,天子之位可以世守,而不知漢帝起隴畝之中,而卒亡秦之社稷。漢懲秦之孤立,于是大建庶孽而為諸侯,以為同姓之親,可以相繼而無變,而七國萌篡弒之謀。武、宣以后,稍削析之而分其勢,以為無事矣,而王莽卒移漢祚。光武之懲哀、平,魏之懲漢,晉之懲魏,各懲其所由亡而為之備。而其亡也,蓋出于所備之外。唐太宗聞武氏之殺其子孫,求人于疑似之際而除之,而武氏日侍其左右而不悟。宋太祖見五代方鎮(zhèn)之足以制其君,盡釋其兵權(quán),使力弱而易制,而不知子孫卒困于敵國。此其人皆有出人之智、蓋世之才,其于治亂存亡之幾,思之詳而備之審矣。慮切于此而禍興于彼,終至亂亡者,何哉?蓋智可以謀人,而不可以謀天。

      良醫(yī)之子,多死于?。涣嘉字?,多死于鬼。豈工于活人,而拙于謀子也哉?乃工于謀人,而拙于謀天也。古之圣人,知天下后世之變,非智慮之所能周,非法術(shù)之所能制,不敢肆其私謀詭計(jì),而唯積至誠,用大德以結(jié)乎天心,使天眷其德,若慈母之保赤子而不忍釋。故其子孫,雖有至愚不肖者足以亡國,而天卒不忍遽亡之。此慮之遠(yuǎn)者也。夫茍不能自結(jié)于天,而欲以區(qū)區(qū)之智籠絡(luò)當(dāng)世之務(wù),而必后世之無危亡,此理之所必?zé)o者,而豈天道哉!


      后廿九日復(fù)上宰相書

      唐代韓愈

      三月十六日,前鄉(xiāng)貢進(jìn)士韓愈,謹(jǐn)再拜言相公閣下。

      愈聞周公之為輔相,其急于見賢也,方一食三吐其哺,方一沐三握其發(fā)。天下之賢才皆已舉用,奸邪讒佞欺負(fù)之徒皆已除去,四海皆已無虞,九夷八蠻之在荒服之外者皆已賓貢,天災(zāi)時(shí)變、昆蟲草木之妖皆已銷息,天下之所謂禮、樂、刑、政教化之具皆已修理,風(fēng)俗皆已敦厚,動(dòng)植之物、風(fēng)雨霜露之所沾被者皆已得宜,休征嘉瑞、麟鳳龜龍之屬皆已備至,而周公以圣人之才,憑叔父之親,其所輔理承化之功又盡章章如是。其所求進(jìn)見之士,豈復(fù)有賢于周公者哉?不惟不賢于周公而已,豈復(fù)有賢于時(shí)百執(zhí)事者哉?豈復(fù)有所計(jì)議、能補(bǔ)于周公之化者哉?然而周公求之如此其急,惟恐耳目有所不聞見,思慮有所未及,以負(fù)成王托周公之意,不得于天下之心。如周公之心,設(shè)使其時(shí)輔理承化之功未盡章章如是,而非圣人之才,而無叔父之親,則將不暇食與沐矣,豈特吐哺握發(fā)為勤而止哉?維其如是,故于今頌成王之德,而稱周公之功不衰。

      今閣下為輔相亦近耳。天下之賢才豈盡舉用?奸邪讒佞欺負(fù)之徒豈盡除去?四海豈盡無虞?九夷、八蠻之在荒服之外者豈盡賓貢?天災(zāi)時(shí)變、昆蟲草木之妖豈盡銷息?天下之所謂禮、樂、刑、政教化之具豈盡修理?風(fēng)俗豈盡敦厚?動(dòng)植之物、風(fēng)雨霜露之所沾被者豈盡得宜?休征嘉瑞、麟鳳龜龍之屬豈盡備至?其所求進(jìn)見之士,雖不足以希望盛德,至比于百執(zhí)事,豈盡出其下哉?其所稱說,豈盡無所補(bǔ)哉?今雖不能如周公吐哺握發(fā),亦宜引而進(jìn)之,察其所以而去就之,不宜默默而已也。

      愈之待命,四十馀日矣。書再上,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門,而閽人辭焉。惟其昏愚,不知逃遁,故復(fù)有周公之說焉。閣下其亦察之。古之士三月不仕則相吊,故出疆必載質(zhì)。然所以重于自進(jìn)者,以其于周不可則去之魯,于魯不可則去之齊,于齊不可則去之宋,之鄭,之秦,之楚也。今天下一君,四海一國,舍乎此則夷狄矣,去父母之邦矣。故士之行道者,不得于朝,則山林而已矣。山林者,士之所獨(dú)善自養(yǎng),而不憂天下者之所能安也。如有憂天下之心,則不能矣。故愈每自進(jìn)而不知愧焉,書亟上,足數(shù)及門,而不知止焉。寧獨(dú)如此而已,惴惴焉惟,不得出大賢之門下是懼。亦惟少垂察焉。瀆冒威尊,惶恐無已。愈再拜。


      雜說一·龍說

      唐代韓愈

      龍噓氣成云,云固弗靈于龍也。然龍乘是氣,茫洋窮乎玄間,薄日月,伏光景,感震電,神變化,水下土,汩陵谷,云亦靈怪矣哉!

      云,龍之所能使為靈也;若龍之靈,則非云之所能使為靈也。然龍弗得云,無以神其靈矣。失其所憑依,信不可歟!

      異哉!其所憑依,乃其所自為也。《易》曰:“云從龍?!奔仍唬糊?,云從之矣。


      送天臺(tái)陳庭學(xué)序

      明代宋濂

      西南山水,惟川蜀最奇。然去中州萬里,陸有劍閣棧道之險(xiǎn),水有瞿塘、滟滪之虞。跨馬行,則篁竹間山高者,累旬日不見其巔際。臨上而俯視,絕壑萬仞,杳莫測其所窮,肝膽為之悼栗。水行,則江石悍利,波惡渦詭,舟一失勢尺寸,輒糜碎土沉,下飽魚鱉。其難至如此。故非仕有力者,不可以游;非材有文者,縱游無所得;非壯強(qiáng)者,多老死于其地。嗜奇之士恨焉。

      天臺(tái)陳君庭學(xué),能為詩,由中書左司掾,屢從大將北征,有勞,擢四川都指揮司照磨,由水道至成都。成都,川蜀之要地,揚(yáng)子云、司馬相如、諸葛武侯之所居,英雄俊杰戰(zhàn)攻駐守之跡,詩人文士游眺飲射賦詠歌呼之所,庭學(xué)無不歷覽。既覽必發(fā)為詩,以紀(jì)其景物時(shí)世之變,于是其詩益工。越三年,以例自免歸,會(huì)予于京師;其氣愈充,其語愈壯,其志意愈高;蓋得于山水之助者侈矣。

      予甚自愧,方予少時(shí),嘗有志于出游天下,顧以學(xué)未成而不暇。及年壯方可出,而四方兵起,無所投足。逮今圣主興而宇內(nèi)定,極海之際,合為一家,而予齒益加耄矣。欲如庭學(xué)之游,尚可得乎?

      然吾聞古之賢士,若顏回、原憲,皆坐守陋室,蓬蒿沒戶,而志意常充然,有若囊括于天地者。此其故何也?得無有出于山水之外者乎?庭學(xué)其試歸而求焉?茍有所得,則以告予,予將不一愧而已也!


      春王正月

      先秦公羊高

      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歲之始也。王者孰謂?謂文王也。曷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統(tǒng)也。

      公何以不言即位?成公意也。何成乎公之意?公將平國而反之桓。曷為反之桓?桓幼而貴,隱長而卑。其為尊卑也微,國人莫知。隱長又賢,諸大夫扳隱而立之。隱于是焉而辭立,則未知桓之將必得立也;且如桓立,則恐諸大夫之不能相幼君也。故凡隱之立,為桓立也。隱長又賢,何以不宜立?立適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负我再F?母貴也。母貴,則子何以貴?子以母貴,母以子貴。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在线|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去q| 亚洲毛片αv无线播放一区| 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牛牛| 亚洲色最新高清av网站|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20| 亚洲天堂一区在线| 亚洲啪啪免费视频|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 亚洲精品美女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网站|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网址| 亚洲的天堂av无码| 亚洲中文字幕人成乱码|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小综合在线| 亚洲av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91在线|亚洲| 亚洲影视自拍揄拍愉拍| 亚洲色无码专区一区|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AV在线| 亚洲aⅴ天堂av天堂无码麻豆|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影视 | 亚洲一卡2卡4卡5卡6卡在线99| 亚洲乱码在线视频| 亚洲综合一区无码精品| 亚洲av午夜国产精品无码中文字| 亚洲aⅴ天堂av天堂无码麻豆 | 亚洲国产高清人在线| 亚洲高清视频免费|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va|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大桥未久| 亚洲?V无码成人精品区日韩|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人人网站| 国产亚洲精品岁国产微拍精品| 亚洲午夜久久久精品影院| 亚洲喷奶水中文字幕电影 | 久久综合久久综合亚洲| 亚洲AV噜噜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韩VA无码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