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江仙·落拓江湖常載酒”譯文及注釋
譯文
混跡江湖窮困失意,時常縱酒也愁悶難消。十年之后重見云英,她依然風姿綽約身材美妙。
燈前相視而笑,輕解羅裙歡度醉人的春宵。
我也似輕薄的蕭郎游蹤不定,今生愧對眼前的美人。姑蘇城上的明月正西沉。
窗內的人兒難舍難分,她眼淚縱橫多么傷心。
注釋
落拓:貧困失意,景況凄涼。 唐李郢《即目》詩:“落拓無生計,伶俜戀酒鄉(xiāng)。”
綽約:亦作淖約、嫜約、弱約。意指女子的姿態(tài)柔美。白居易《長恨歌》:“樓閣玲瓏玉云起,其中綽約多仙子。”
掌中輕:化用杜牧《遣懷》詩:“落魄江湖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云英,唐鐘陵妓。何光遠《鑒戒錄》:“羅秀才初赴舉,于鐘陵筵上與娼妓云英同席。一紀后下第,復與云英相見。云英撫掌日:”羅秀才猶未脫白耶,隱雖內恥。”尋又嘲之云:“鐘陵醉別十馀春,重見云英掌上身,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掌上輕,極言體態(tài)輕盈,相傳漠成帝之后趙飛燕體態(tài)輕盈,能在掌上舞蹈。
砑羅裙:砑光的羅裙。唐崔懷寶《憶江南》詞:“平生愿,愿作樂中箏。得近玉人纖手子,砑羅裙上放嬌聲。”
薄幸:猶言薄情,負心。唐杜牧《遣懷》詩:“十年一覺揚州 夢,贏得青樓薄幸名。”
蕭郎:原指梁武帝蕭衍。《梁書·武帝紀》:“王儉一見,深相器異。謂廬江何憲日:‘此蕭郎三十內當作侍中,出此則貴不可言。’”后指為女子所愛的男子。
憔悴:亦作“ 憔瘁 ”。黃瘦;瘦損。《國語·吳語》:“使吾甲兵鈍弊,民日離落而日以憔悴,然后安受吾燼。”
此身:這輩子。 唐李商隱《馬嵬》詩之二:“海外徒聞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卿卿:男女間的昵稱。上卿字為動詞,下卿字猶言你。《世說新語·惑溺》:“王安豐戎婦常卿安豐,安豐日:“婦人卿婿,于禮為不敬,后勿復爾。”婦日:‘親卿愛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誰當卿卿。’”
姑蘇:今江蘇蘇州。同時也是蘇州吳縣的別稱。因其地有姑蘇山而得名。《荀子·宥坐》:“女以諫者為必用邪? 吳子胥 不磔 姑蘇 東門外乎!”
黃昏:日已落而天色尚未黑的時候。《楚辭·離騷》:“曰黃昏以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 唐李商隱《樂游原》詩:“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綠窗人:指所逢歌妓。韋莊《菩薩蠻》:“綠窗人似花。”
去住,去后。猶去留。 漢蔡琰《胡笳十八拍》:“十有二拍兮哀樂均,去住兩情兮難具陳。” 唐司空曙《峽口送友人》詩:“峽口花飛欲盡春,天涯去住淚沾巾。”
紅粉:本指古代婦女所用的一種化妝用品,后用以代指美女。宋計有功《唐詩紀事·杜牧》:“忽發(fā)狂言驚滿座,兩行紅粉一時回。”
縱橫:亦作“ 縱衡 ”,肆意橫行,無所顧忌。《后漢書·耿弇傳》:“諸將擅命于畿內,貴戚縱橫于都內。”《文選·陸機〈五等諸侯論〉》。
“臨江仙·落拓江湖常載酒”鑒賞
賞析
這首詞題目點明遇舊有感。舊時的戀人對他仍然非常傾心,但星移斗轉,世事多變,自己已很難接受這分情意。梅村對自己無情譴責,正好反襯他內心對這一女子的愛。情詞一般都寫得艷麗,梅村詞卻凄愴怨悔,這是他身世所決定的。
詞上片落筆于眼前的卞玉京, 下片抒發(fā)“此生終負卿卿”的歉疚之情,凄麗纏綿,異常沉痛。
開端“落拓”句緊扣題目。梅村少年得意,二十三歲進士及第,不久即卷入黨爭,幾遭殺身之禍。明王朝覆滅后,應召仕清,出于無奈,給他精神上以極大的折磨,以病乞歸后不再復仕。“落拓江湖常載酒”是他對脫離官場后的生活概括。增加了詞中潦倒,傷感的氣氛,用詞情景交融,文情并茂,使他們的這次重逢和分別顯得更為痛苦,悲傷和凄涼。
“十年重見云英”一句表達了作者和卞玉京久別重逢時豐富復雜的感情。以仙女云英來比喻卞玉京,說明她在作者心目中地位的崇高;又以“掌中輕”這一典故來形容卞玉京,顯示她依然輕盈、俏麗。作者用詞凝煉、含蓄,富于感情色彩。
“云英”“依然綽約掌中輕”。那是因為她對生活充滿希望,堅信情人會把她從火坑中解救出來。等了十年,一旦相見,毫無半句怨言。相反,“燈前才一笑,偷解砑羅裙。”描繪她見面后,便以最赤誠的方式把愛獻給戀人。這女子的真誠與熱烈,使詞人感到內疚。此乃一銖千斤之法,表面上輕松,實際上感情的負重更加沉重。
“薄幸蕭郎憔悴甚,此生終負卿卿。”可以想見他被內心痛苦折磨得憔悴不堪,已無心思談情說愛或另建家室。如今面對等了他十年的癡情女子無法履行自己的諾言感到內疚。看到自己的戀人不得不繼續(xù)忍受靈魂的蹂躪,心中更不是滋昧呢。此處,詞寫的哀怨超脫。
“姑蘇城上月黃昏。綠窗人去住,紅粉淚縱橫。”這結尾表面寫景,實則寫情,抒發(fā)詞人內心的痛苦以及對“云英”的同情和憐憫。整首詞傾注梅村真誠的感情,又彌漫著悲涼的氣氛。詞人見到“云英”由喜到悲,“云英”見到詞人由笑到哭,對照強烈,層次分明。
創(chuàng)作背景
《臨江仙·落拓江湖常載酒》為詞人為秦淮名妓卞玉京而作。詞人與卞玉京曾有過一段戀情,但終因詞人的猶豫,原本相愛的兩人卻未能結合。然后十年之后,詞人與卞玉京又再次相見。 盡管在詞人眼中, 卞玉京風韻猶存,楚楚動人,但漫漫十年,人事滄桑,詞人已由明入清,身份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二人更加不能再續(xù)前緣。于是亡國之痛、身世之感、往事之悔一齊涌上心頭,故作此詞以表達嘆惋和其對曾經(jīng)愛人的歉疚之情。
吳偉業(yè)簡介
清代·吳偉業(yè)的簡介

吳偉業(yè)(1609~1672)字駿公,號梅村,別署鹿樵生、灌隱主人、大云道人,世居江蘇昆山,祖父始遷江蘇太倉,漢族,江蘇太倉人,崇禎進士。明末清初著名詩人,與錢謙益、龔鼎孳并稱“江左三大家”,又為婁東詩派開創(chuàng)者。長于七言歌行,初學“長慶體”,后自成新吟,后人稱之為“梅村體”。
...〔? 吳偉業(yè)的詩(1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