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志”譯文及注釋
譯文
我不像道士那樣去煉金丹以追求人生不老,也不像和尚那樣去坐禪;
我不去做商人,也不做農夫去耕田。
空閑的時候我就畫一些畫去賣,
不用那些人世間作孽得來的錢。
注釋
金丹:古代方士用黃金、丹砂等煉成的藥物。坐禪:指佛家教徒靜坐潛修領悟教義。
商賈(gǔ):經商。耕田:務農。
寫就青山:繪畫。
造孽錢:“造孽”本作“造業”,乃佛教用語,即要遭報應的作惡。“造孽錢”即來路不正的錢。
“言志”鑒賞
賞析
這詩表白了作者自鳴清高的處世態度。“不使人間造孽錢”的正氣,是令人稱贊的。但此詩又容易使人誤會為“商賈”、“耕田”的勞動所得也都是“造孽錢”了。
“不煉金丹不坐禪,不為商賈不耕田。”前二句一連用了四個“不”,寫詩人在摒棄功名利祿之后的有所不為。“不煉金丹不坐禪”,即不學道,不求佛。唐伯虎是一個不肯趨炎附勢,但又并不放棄世俗生活快樂的漂泊者,讀者對他“高樓大叫秋觴月,深幄微酣夜擁花”的放浪形骸的生活方式不妨批判,但對其作為封建禮教的叛逆者那點精神是應予肯定的。“不煉金丹不坐禪”,大有“子不語怪力亂神”意味。“不為商賈不耕田”,則是不事人間產業。“不為商賈”是不屑為;“不耕田”是不能為,即孔夫子所謂“吾不如老農”、“吾不如老圃”也。四個“不”一氣貫注。語極痛快干脆。
“閑來就寫青山賣,不使人間造孽錢!”唐伯虎可以自居的頭銜是畫家,其畫與祝允明、文徵明齊名。他不慕榮華,不恥貧賤,以鬻文賣畫、自食其力為榮。“閑來就寫青山賣”是非常值得敬佩的,這是從事精神財富的創造者應有的豪言壯語,能“寫青山”而“賣”之,自有可參造化之筆,此為實話,亦自負語。假清高的人往往以賣畫討潤筆為可羞,殊不知這是賣知識產權,和寫文章“拿稿酬”一樣的天經地義。所以作者敢于大呼:“誰來買我畫中山!”這樣掙來的錢花著舒心。由此,詩人又反跌一意:“不使人間造孽錢!”這一筆尤其顯得豪邁。一竹竿打一船人,一切的巧取豪奪、貪污受賄、投機倒把、偷盜搶劫、詐騙賭博……而獲得的非法收入,得之即“造孽”,花之亦“造孽”,“不是不報,時候未到”而已。此句足使人深長思之。
創作背景
唐伯虎于明孝宗弘治十二年(1499年)因參與泄題事件,被弘治皇帝革去功名,案情查實,被安排去浙江做一名小吏,唐伯虎表示“士也可殺,不能再辱”,斷然予以拒絕回家。回到家里,卻遭到了家人的白眼,為此唐伯虎與兄弟分家。于是在唐伯虎后半生二十余年時光,雖然功名未就,但自適的志趣,賣書畫為生的生活方式,給他帶來了人格的獨立,故有感做此詩向世人言志。 ?
唐寅簡介
明代·唐寅的簡介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魯國唐生、逃禪仙吏等,漢族,南直隸蘇州吳縣人。明代著名畫家、文學家。據傳他于明憲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時生。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氣橫溢,詩文擅名,與祝允明、文征明、徐禎卿并稱“江南四大才子(吳門四才子)”,畫名更著,與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稱“吳門四家”。
...〔? 唐寅的詩(10篇)〕猜你喜歡
田家謠
麥上場,蠶出筐,此時只有田家忙。
半月天晴一夜雨,前日麥地皆青秧。
陰晴隨意古難得,婦后夫先各努力。
倏涼驟暖蠶易蛾,大婦絡絲中婦織。
中婦輟閑事鉛華,不比大婦能憂家。
飯熟何曾趁時吃,辛苦僅得蠶事畢。
小婦初嫁當少寬,令伴阿姑頑過日。
明年愿得如今年,剩貯二麥饒絲綿。
小婦莫辭擔上肩,卻放大婦當姑前。
美人賦
司馬相如,美麗閑都,游于梁王,梁王悅之。鄒陽譖之于王曰:“相如美則美矣,然服色容冶,妖麗不忠,將欲媚辭取悅,游王后宮,王不察之乎?”
王問相如曰:“子好色乎?”相如曰:“臣不好色也。”王曰:“子不好色,何若孔墨乎?”相如曰:“古之避色,孔墨之徒,聞齊饋女而遐逝,望朝歌而回車,譬猶防火水中,避溺山隅,此乃未見其可欲,何以明不好色乎?若臣者,少長西土,鰥處獨居,室宇遼廓,莫與為娛。臣之東鄰,有一女子,云發豐艷,蛾眉皓齒,顏盛色茂,景曜光起。恒翹翹而西顧,欲留臣而共止。登垣而望臣,三年于茲矣,臣棄而不許。
“竊慕大王之高義,命駕東來,途出鄭衛,道由桑中。朝發溱洧,暮宿上宮。上宮閑館,寂寞云虛,門閣晝掩,曖若神居。臣排其戶而造其室,芳香芬烈,黼帳高張。有女獨處,婉然在床。奇葩逸麗,淑質艷光。睹臣遷延,微笑而言曰:‘上客何國之公子!所從來無乃遠乎?’遂設旨酒,進鳴琴。臣遂撫琴,為幽蘭白雪之曲。女乃歌曰:‘獨處室兮廓無依,思佳人兮情傷悲!有美人兮來何遲,日既暮兮華色衰,敢托身兮長自思。’玉釵掛臣冠,羅袖拂臣衣。時日西夕,玄陰晦冥,流風慘冽,素雪飄零,閑房寂謐,不聞人聲。于是寢具既陳,服玩珍奇,金鉔薰香,黼帳低垂,裀褥重陳,角枕橫施。女乃馳其上服,表其褻衣。皓體呈露,弱骨豐肌。時來親臣,柔滑如脂。臣乃脈定于內,心正于懷,信誓旦旦,秉志不回。翻然高舉,與彼長辭。”
歸田賦
游都邑以永久,無明略以佐時。徒臨川以羨魚,俟河清乎未期。感蔡子之慷慨,從唐生以決疑。諒天道之微昧,追漁父以同嬉。超埃塵以遐逝,與世事乎長辭。
于是仲春令月,時和氣清;原隰郁茂,百草滋榮。王雎鼓翼,鸧鹒哀鳴;交頸頡頏,關關嚶嚶。于焉逍遙,聊以娛情。
爾乃龍吟方澤,虎嘯山丘。仰飛纖繳,俯釣長流。觸矢而斃,貪餌吞鉤。落云間之逸禽,懸淵沉之鯊鰡。
于時曜靈俄景,繼以望舒。極般游之至樂,雖日夕而忘劬。感老氏之遺誡,將回駕乎蓬廬。彈五弦之妙指,詠周、孔之圖書。揮翰墨以奮藻,陳三皇之軌模。茍縱心于物外,安知榮辱之所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