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王孫·天涯隨夢草青青
[明代]:沈宜修
天涯隨夢草青青,柳色遙遮長短亭。枝上黃鸝怨落英。遠山橫,不盡飛云自在行。
天涯隨夢草青青,柳色遙遮長短亭。枝上黃鸝怨落英。遠山橫,不盡飛雲自在行。
“憶王孫·天涯隨夢草青青”譯文及注釋
譯文
夢魂追隨他飛到天涯,卻不見他只見芳草青青;凄迷柳色遠遠地遮住路邊的長亭和短亭;仿佛怨恨花兒落去,枝上的黃鸝在悲鳴。遠處橫臥著綿綿的青山,無盡的飛云,正自由自在地飄行。
注釋
天涯隨夢草青青:《楚辭·招隱士》:“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
長短亭:古時設在路旁供餞別和行人歇足的亭舍。《白孔六帖》:“十里一長亭,五里一短亭。”
枝上黃鸝怨落英:黃鸝,鳥名。落英,落花。
不盡飛云自在行:沈會宗《天仙子》:“流水白云長自在。”自在,自由自在,輕松的樣子。
“憶王孫·天涯隨夢草青青”鑒賞
賞析
這首閨情詞,以虛景與實景相融合的藝術手法,表現出一個少婦思念遠行夫婿的凄苦心境。
起句“天涯隨夢草青青”,是對虛幻夢境的描寫,言自己的夢魂隨著青青芳草飛到遠方,欲與親人相見。《楚辭·招隱士》:“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從此,萋萋春草便與懷人念遠之意結下了不解之緣。此詞中繁茂的芳草,就既點明時令是春天,又隱藏著一縷懷人的愁緒。不言夢隨芳草,偏說芳草隨夢,強調了人的相思,詞意也顯得更曲折、委婉。次句“柳色遙遮長短亭”,寫現實中的自己愁腸百結,望眼欲穿,希冀見到歸人。然而,遠方長短亭邊,一片柳浪隨風搖曳,阻擋了她的視線。懷人、望遠而終不見人歸,心中凄苦,所見所聞遂無不蒙上了詞人的主觀感情色彩:“枝上黃鸝怨落英。”黃鸝鳴聲本自婉轉動聽,然而在詞人聽來,卻聲聲哀怨,似乎在嘆惜花兒凋謝得太早了。唐人李商隱《春日寄懷》詩曰:“縱使有花兼有月,可堪無酒又無人。”有花有月為伴尚且不堪寂寞,更何況春去花落?詞人的孤獨苦悶之感自不待言了。結尾“遠山橫,不盡飛云自在行”二句,作者沒有直言與愛人相見之難,而是用生花之筆點明遠山峻嶺連綿不斷地橫亙在那里,又自怨不及天上的白云,能自由自在地飄向遠方。全詞至此戛然而止,卻留下了無窮凄涼抑郁的韻味。
在這一首小詞中,詞人別具匠心地捕捉了芳草、柳色、黃鶯、落英、遠山、白云等一系列視覺意象和聽覺意象,靜動結合,組成了一幅亦幻亦真的圖景,傳神地寫出了自己孤寂傷春傷別的情思,蘊藉委婉,令人含咀不盡。
明代·沈宜修的簡介

(1590—1635)蘇州府吳江人,字宛君。山東副使沈珫之女,工部郎中葉紹袁之妻。工詩詞,生三女皆能詩,母女相與題花賦草。因女死神傷而卒。紹袁集妻女之作,編為《午夢堂十集》。
...〔
? 沈宜修的詩(2篇)〕
明代:
沈宜修
天涯隨夢草青青,柳色遙遮長短亭。枝上黃鸝怨落英。遠山橫,不盡飛云自在行。
天涯隨夢草青青,柳色遙遮長短亭。枝上黃鸝怨落英。遠山橫,不盡飛雲自在行。
五代:
馮延巳
花前失卻游春侶,獨自尋芳。滿目悲涼。縱有笙歌亦斷腸。
林間戲蝶簾間燕,各自雙雙。忍更思量,綠樹青苔半夕陽。
花前失卻遊春侶,獨自尋芳。滿目悲涼。縱有笙歌亦斷腸。
林間戲蝶簾間燕,各自雙雙。忍更思量,綠樹青苔半夕陽。
清代:
汪懋麟
寒氣暗侵簾幕,孤負芳春小約。庭梅開遍不歸來,直恁心情惡。
獨抱影兒眠,背看燈花落。待他重與畫眉時,細數郎輕薄。
寒氣暗侵簾幕,孤負芳春小約。庭梅開遍不歸來,直恁心情惡。
獨抱影兒眠,背看燈花落。待他重與畫眉時,細數郎輕薄。
宋代:
蘇軾
雨霰疏疏經潑火。巷陌秋千,猶未清明過。杏子梢頭香蕾破。淡紅褪白胭脂涴。
苦被多情相折挫。病緒厭厭,渾似年時個。繞遍回廊還獨坐。月籠云暗重門鎖。
雨霰疏疏經潑火。巷陌秋千,猶未清明過。杏子梢頭香蕾破。淡紅褪白胭脂涴。
苦被多情相折挫。病緒厭厭,渾似年時個。繞遍回廊還獨坐。月籠雲暗重門鎖。
唐代:
宋之問
逐臣北地承嚴譴,謂到南中每相見。
豈意南中歧路多,千山萬水分鄉縣。
云搖雨散各翻飛,海闊天長音信稀。
處處山川同瘴癘,自憐能得幾人歸。
逐臣北地承嚴譴,謂到南中每相見。
豈意南中歧路多,千山萬水分鄉縣。
雲搖雨散各翻飛,海闊天長音信稀。
處處山川同瘴癘,自憐能得幾人歸。
唐代:
馬戴
孤云與歸鳥,千里片時間。
念我何留滯,辭家久未還。
微陽下喬木,遠燒入秋山。
臨水不敢照,恐驚平昔顏!
孤雲與歸鳥,千裡片時間。
念我何留滯,辭家久未還。
微陽下喬木,遠燒入秋山。
臨水不敢照,恐驚平昔顔!
清代:
項鴻祚
闌珊心緒,醉倚綠琴相伴住。一枕新愁,殘夜花香月滿樓。
繁笙脆管,吹得錦屏春夢遠。只有垂楊,不放秋千影過墻。
闌珊心緒,醉倚綠琴相伴住。一枕新愁,殘夜花香月滿樓。
繁笙脆管,吹得錦屏春夢遠。隻有垂楊,不放秋千影過牆。
清代:
納蘭性德
簾外五更風,消受曉寒時節。剛剩秋衾一半,擁透簾殘月。
爭教清淚不成冰?好處便輕別。擬把傷離情緒,待曉寒重說。
簾外五更風,消受曉寒時節。剛剩秋衾一半,擁透簾殘月。
爭教清淚不成冰?好處便輕別。擬把傷離情緒,待曉寒重說。
清代:
黃景仁
幾回花下坐吹簫,銀漢紅墻入望遙。
似此星辰非昨夜,為誰風露立中宵。
纏綿思盡抽殘繭,宛轉心傷剝后蕉。
三五年時三五月,可憐杯酒不曾消。
幾回花下坐吹簫,銀漢紅牆入望遙。
似此星辰非昨夜,為誰風露立中宵。
纏綿思盡抽殘繭,宛轉心傷剝後蕉。
三五年時三五月,可憐杯酒不曾消。
清代:
厲鶚
月夜過七里灘,光景奇絕。歌此調,幾令眾山皆響。
秋光今夜,向桐江,為寫當年高躅。風露皆非人世有,自坐船頭吹竹。萬籟生山,一星在水,鶴夢疑重續。挐音遙去,西巖漁父初宿。
心憶汐社沉埋,清狂不見,使我形容獨。寂寂冷螢三四點,穿破前灣茅屋。林凈藏煙,峰危限月,帆影搖空綠。隨風飄蕩,白云還臥深谷。
月夜過七裡灘,光景奇絕。歌此調,幾令衆山皆響。
秋光今夜,向桐江,為寫當年高躅。風露皆非人世有,自坐船頭吹竹。萬籟生山,一星在水,鶴夢疑重續。挐音遙去,西巖漁父初宿。
心憶汐社沉埋,清狂不見,使我形容獨。寂寂冷螢三四點,穿破前灣茅屋。林淨藏煙,峰危限月,帆影搖空綠。隨風飄蕩,白雲還臥深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