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前歡·暢幽哉”譯文及注釋
譯文
心情非常舒暢安閑,樓臺無處不刮著春風。自己的抱負卻無法施展,真是無奈,總是對著天慨嘆。
跟著陶淵明歸隱吧,若歸隱田園再眷戀著世俗名利,恐怕會招致野鶴山禽的埋怨,管他什么功名利祿?我就是酸齋,酸齋就是我。
注釋
暢:極甚之詞。真、好之意。幽:安閑。
春風無處不樓臺:句式倒裝,即樓臺無處不春風。
懷抱:喻指抱負、志向。無奈:無可奈何。
總:總然、終然。
對天開:向蒼天表白。開,陳述表白。
就:趨就,遵循。歸去來:晉陶淵明所作的辭賦名。
酸齋:貫云石的別號。
“殿前歡·暢幽哉”鑒賞
賞析
“暢幽哉,春風無處不樓臺”寫作者在春天登高遠望,春風拂面,滿目蒼翠的春景讓人賞心悅目。“暢幽哉”短短三字將作者發自肺腑的暢快和愉悅表達出來?!皶秤脑铡比终Z氣壯闊悠長,仿佛大聲吟誦出來,這種酣暢淋漓的痛快不僅是因為春季的和暖讓人暢爽,更有一種鳥別樊籠,魚歸故淵的歡呼雀躍。
“一時懷抱俱無奈”表明作者也曾因無法施展才智而心生疲憊,“無奈”二字凝結了空有凌云之志卻乏回天之力的復雜情感,讓人意志低沉。而“總對天開”四字則一洗無可奈何之態,代之以心無城府的豁達。四時運行,季節輪轉,周而復始,不隨人意而轉移,不如處之泰然,放寬心脈。
“就淵明歸去來”意即跟從陶淵明隱居的步伐而來,但因早有歸隱之心卻遲至今日才下定決心而“怕鶴怨山禽怪”。可見作者早就有心遁入山林與鶴為友,與山禽為伍,因自己淹留宦海若干年未能早日隱居而心生慚愧和遺憾。“問甚功名在?”表層意思是說半紙功名何需問,里層則是說不如歸去林泉游。
“酸齋是我,我是酸齋”這兩句輕松的自述讓一個自由自在游歷于江湖的貫云石躍然紙上,他大聲放言道:那個辭官不做、退隱江南的酸齋就是我,這個我就是那個辭官不做、退隱江南的酸齋!這種回環往復的自我表白既表明了貫云石的灑脫不羈,也體現出他退隱之后的心足意滿。
這首小令由歡暢轉為沉抑繼而又變得愉悅和輕松,短短九句中就現情感波瀾,但整體基調高昂,適合登高遠眺,迎風把酒時吟詠,抒情意味濃厚。
創作背景
元仁宗時,貫云石官拜任命為翰林侍讀學士、中奉大夫、知制誥同修國史。早先,他積極進諫,直陳政事。當時元朝的科舉制度尚未恢復,他擬定了一系列恢復科舉的條令,然而未能引起仁宗的興趣,他遞交的萬言書也石沉大海,反而激起了一些權貴的怨恨。貫云石一下子清醒過來,毅然出世歸隱之后便寫下了這首曲子。
貫云石簡介
元代·貫云石的簡介

貫云石(1286~1324) 元代散曲作家。字浮岑,號成齋,疏仙,酸齋。出身高昌回鶻畏吾人貴胄,祖父阿里海涯為元朝開國大將。原名小云石海涯,因父名貫只哥,即以貫為姓。自號酸齋。初因父蔭襲為兩淮萬戶府達魯花赤,讓爵于弟,北上從姚燧學。仁宗時拜翰林侍讀學士、中奉大夫,知制誥同修國史。不久稱疾辭官,隱于杭州一帶,改名“易服”,在錢塘賣藥為生,自號“蘆花道人”。今人任訥將他的散曲與自號“甜齋”。
...〔? 貫云石的詩(8篇)〕猜你喜歡
田家謠
麥上場,蠶出筐,此時只有田家忙。
半月天晴一夜雨,前日麥地皆青秧。
陰晴隨意古難得,婦后夫先各努力。
倏涼驟暖蠶易蛾,大婦絡絲中婦織。
中婦輟閑事鉛華,不比大婦能憂家。
飯熟何曾趁時吃,辛苦僅得蠶事畢。
小婦初嫁當少寬,令伴阿姑頑過日。
明年愿得如今年,剩貯二麥饒絲綿。
小婦莫辭擔上肩,卻放大婦當姑前。
美人賦
司馬相如,美麗閑都,游于梁王,梁王悅之。鄒陽譖之于王曰:“相如美則美矣,然服色容冶,妖麗不忠,將欲媚辭取悅,游王后宮,王不察之乎?”
王問相如曰:“子好色乎?”相如曰:“臣不好色也。”王曰:“子不好色,何若孔墨乎?”相如曰:“古之避色,孔墨之徒,聞齊饋女而遐逝,望朝歌而回車,譬猶防火水中,避溺山隅,此乃未見其可欲,何以明不好色乎?若臣者,少長西土,鰥處獨居,室宇遼廓,莫與為娛。臣之東鄰,有一女子,云發豐艷,蛾眉皓齒,顏盛色茂,景曜光起。恒翹翹而西顧,欲留臣而共止。登垣而望臣,三年于茲矣,臣棄而不許。
“竊慕大王之高義,命駕東來,途出鄭衛,道由桑中。朝發溱洧,暮宿上宮。上宮閑館,寂寞云虛,門閣晝掩,曖若神居。臣排其戶而造其室,芳香芬烈,黼帳高張。有女獨處,婉然在床。奇葩逸麗,淑質艷光。睹臣遷延,微笑而言曰:‘上客何國之公子!所從來無乃遠乎?’遂設旨酒,進鳴琴。臣遂撫琴,為幽蘭白雪之曲。女乃歌曰:‘獨處室兮廓無依,思佳人兮情傷悲!有美人兮來何遲,日既暮兮華色衰,敢托身兮長自思?!疋O掛臣冠,羅袖拂臣衣。時日西夕,玄陰晦冥,流風慘冽,素雪飄零,閑房寂謐,不聞人聲。于是寢具既陳,服玩珍奇,金鉔薰香,黼帳低垂,裀褥重陳,角枕橫施。女乃馳其上服,表其褻衣。皓體呈露,弱骨豐肌。時來親臣,柔滑如脂。臣乃脈定于內,心正于懷,信誓旦旦,秉志不回。翻然高舉,與彼長辭?!?/p>
歸田賦
游都邑以永久,無明略以佐時。徒臨川以羨魚,俟河清乎未期。感蔡子之慷慨,從唐生以決疑。諒天道之微昧,追漁父以同嬉。超埃塵以遐逝,與世事乎長辭。
于是仲春令月,時和氣清;原隰郁茂,百草滋榮。王雎鼓翼,鸧鹒哀鳴;交頸頡頏,關關嚶嚶。于焉逍遙,聊以娛情。
爾乃龍吟方澤,虎嘯山丘。仰飛纖繳,俯釣長流。觸矢而斃,貪餌吞鉤。落云間之逸禽,懸淵沉之鯊鰡。
于時曜靈俄景,繼以望舒。極般游之至樂,雖日夕而忘劬。感老氏之遺誡,將回駕乎蓬廬。彈五弦之妙指,詠周、孔之圖書。揮翰墨以奮藻,陳三皇之軌模。茍縱心于物外,安知榮辱之所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