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訴衷情·寶月山作”譯文及注釋
譯文
清波門外和風吹拂,掀動著人的衣帶,楊花紛飛殷勤相送。又到了西湖暮春傍晚,水邊花樹上群鶯亂啼。
寺院清幽,簾帳低垂,剛乘著夜色把家回。鐘聲已經響過,篆香剛剛點起,月光正照在院門前。
注釋
訴衷情:唐教坊曲名。唐溫庭筠取《離騷》詩句“眾不可說兮,孰云察余之中情”之意,創制此調。本為情詞,后作一般抒情用。后人又更名《桃花水》、《畫樓空》、《步花間》、《偶相逢》、《試周郎》等。單調,三十三字。五仄韻,六平韻。另有《訴衷情令》,四十四字,雙調前段四句三平韻,后段六句三平韻。
寶月山:在杭州城外,與清波門相近。
清波門:在杭州西南,靠近西湖,為游賞佳處。擁輕衣:指穿著薄薄的春裝。
楊花:即柳絮。
簾幃(wéi):即簾帳。
鐘聲:撞鐘擊鼓,為佛門早晚必行的功課。
篆(zhuàn)香:狀似篆文字形的盤香。
“訴衷情·寶月山作”鑒賞
賞析
這首詞描繪了西湖清波門附近的美景。
上片首句“清波門外擁輕衣”,寫作者受風的衣裾,膨松松地擁簇著自己往前走,衣服也象減去了許多分量似的。一個“擁”字下得極工煉,與“輕衣”的搭配又極熨貼。一種清風動袂、衣帶飄然的風致,就這樣被活靈活現地描繪出來了。寫罷湖上的和風,接著寫柳絮。古代楊柳飛絮是暮春的使者。隨風飄蕩的楊花陪伴著自己走上寺門的歸路。“相送飛”三字將一種殷勤護持的情意傳達出來了。“西湖”句由景物描寫折到時令,筆意一轉,帶出下文。“水樹亂鶯啼”五字重涂濃沫,儼然一幅江南春色圖畫。丘遲《與陳伯之書》所述“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之佳麗景色,并于此五字中見之。特別是這個“亂”字下得很有力量。由此可以想見,一個緇衣白足的詩僧,徜徉湖邊山腳的花徑上,周圍是繽紛的花雨,耳邊是紛亂的鶯聲,組成一幅愜意的游春圖景。詞的上片,作者將春色之麗寫得蕩人心魂,美不勝收。
換頭一起三句,點出寺宇闃寂、僧寮清幽的場景,而用一“歸”字與前片關合,以實現這一場景的轉換。曰“閑”,曰“小”,曰“初”,皆涉筆輕靈,雅稱其題,仿佛把人帶進一個紅塵不到的世界。
結拍三句,進一步烘托寺中的環境,補足前意。作者抓住這鐘聲、篆香和月色,三個有時間特征的景物來加以刻畫。結語悠然,有竟體空靈之妙。撞鐘擊鼓,為佛門旦暮必行的功課。盧綸“孤村樹色昏殘雨,遠寺鐘聲帶夕陽”(《出關言別》),杜牧“夜深月色當禪處,齋后鐘聲到講時”(《贈惟真上人》),都是描寫晚鐘的名句。仲殊即景寫來,亦實亦虛,尤有遠韻。接著又拈出“篆香才點”與之作偶,更覺筆有余妍。用“篆”定形容回旋上升的煙縷,真是工致入微了。以晚鐘之遠韻匹篆香之煙痕,是聲與色、與大小之對比,又都取景眼前,真如天設地造一般。“月到門時”,本是歸時實景,用鐘聲、篆香之后,便覺充滿禪機和妙不可言。
此詞為人作者人格、性情的真實流露;詞中的物象,是這位詩僧的心靈折光。
創作背景
此詞是一首暮春即興之作,當時仲殊在杭州吳山上的寶月寺為僧。 ?
仲殊簡介
宋代·仲殊的簡介

北宋僧人、詞人。字師利。安州(今湖北安陸)人。本姓張,名揮,仲殊為其法號。曾應進士科考試。生卒年不詳。年輕時游蕩不羈,幾乎被妻子毒死,棄家為僧,先后寓居蘇州承天寺、杭州寶月寺,因時常食蜜以解毒,人稱蜜殊;或又用其俗名稱他為僧揮。他與蘇軾往來甚厚。徽宗崇寧年間自縊而死。
...〔? 仲殊的詩(1篇)〕猜你喜歡
游虞山記
虞山去吳城才百里,屢欲游,未果。辛丑秋,將之江陰,舟行山下,望劍門入云際,未及登。丙午春,復如江陰,泊舟山麓,入吾谷,榜人詭云:“距劍門二十里。”仍未及登。
壬子正月八日,偕張子少弋、葉生中理往游,宿陶氏。明晨,天欲雨,客無意往,余已治筇屐,不能阻。自城北沿緣六七里,入破山寺,唐常建詠詩處,今潭名空心,取詩中意也。遂從破龍澗而上,山脈怒坼,赭石縱橫,神物爪角痕,時隱時露。相傳龍與神斗,龍不勝,破其山而去。說近荒惑,然有跡象,似可信。行四五里,層折而度,越巒嶺,躋蹬道,遂陟椒極。有土坯磈礧,疑古時冢,然無碑碣志誰某。升望海墩,東向凝睇。是時云光黯甚,迷漫一色,莫辨瀛海。頃之,雨至,山有古寺可駐足,得少休憩。雨歇,取徑而南,益露奇境:齦腭摩天,嶄絕中斷,兩崖相嵌,如關斯劈,如刃斯立,是為劍門。以劍州、大劍、小劍擬之,肖其形也。側足延,不忍舍去。遇山僧,更問名勝處。僧指南為太公石室;南而西為招真宮,為讀書臺;西北為拂水巖,水下奔如虹,頹風逆施,倒躍而上,上拂數十丈,又西有三杳石、石城、石門,山后有石洞通海,時潛海物,人莫能名。余識其言,欲問道往游,而云之飛浮浮,風之來冽冽,時雨飄灑,沾衣濕裘,而余與客難暫留矣。少霽,自山之面下,困憊而歸。自是春陰連旬,不能更游。
噫嘻!虞山近在百里,兩經其下,為踐游屐。今之其地矣,又稍識面目,而幽邃窈窕,俱未探歷。心甚怏怏。然天下之境,涉而即得,得而輒盡者,始焉欣欣,繼焉索索,欲求余味,而了不可得,而得之甚艱,且得半而止者,轉使人有無窮之思也。嗚呼!豈獨尋山也哉!
三絕句
楸樹馨香倚釣磯,斬新花蕊未應飛。
不如醉里風吹盡,可忍醒時雨打稀。
門外鸕鶿去不來,沙頭忽見眼相猜。
自今已后知人意,一日須來一百回。
無數春筍滿林生,柴門密掩斷人行。
會須上番看成竹,客至從嗔不出迎。
淡黃柳·空城曉角
客居合肥南城赤闌橋之西,巷陌凄涼,與江左異。唯柳色夾道,依依可憐。因度此闋,以紓客懷。
空城曉角,吹入垂楊陌。馬上單衣寒惻惻。看盡鵝黃嫩綠,都是江南舊相識。
正岑寂,明朝又寒食。強攜酒、小橋宅。怕梨花落盡成秋色。燕燕飛來,問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