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蠟梅”譯文及注釋
譯文
臘梅花開驚破冬日的枯寂,昭示春天已悄悄到來,在料峭的寒風中,早早嘗試充滿生機的妝容。
她想來是嫌惡脂粉的白膩,所以將自己點染出淡淡塵黃。
掛滿枝頭,如同蜂房一樣繁密,齊整生長好比箏上成行的雁柱。
團團酥油和凝蠟雖難得些許相似,然而卻習不得那陣陣幽香。
注釋
凌寒:冒寒;嚴寒。
生香:散發香氣。
“蠟梅”鑒賞
賞析
這首詠臘梅的五律,從開花、頗色、形狀、氣味四個方面展示臘梅的風貌,一聯寫一個方面。
“破臘驚春意,凌寒試曉妝。”從臘梅開花的季節下筆,推出臘梅的整體形象。“破臘驚春意”,是說臘梅在冬末開花,打破了寒冬群芳寂寥的冷清局面,呼喚著春天的蘇醒。“臘”即臘月,指農歷十二月,“破臘”是沖破了臘月的嚴寒。出了十二月也就到了春天,所以說臘梅的開花有著破冬驚春的意義。次句的“凌寒試曉妝”是從實處具體展現臘梅初開時的風姿。是用擬人化的手法,把臘梅開花說成是少女試妝,使人想見其楚楚動人的綽約豐姿如在眼前。
“應嫌脂粉白,故染曲塵黃。”從臘梅的顏色下筆,表現臘梅不與流俗為伍的精神氣質。是說(試妝的少女)是嫌白色俗氣,脂粉味太濃,所以才故意挑選下黃色。“曲塵黃”指淡黃色。曲塵是酒曲所生的細菌,色微黃如塵,因此稱淡黃色為曲塵。
“綴樹蜂懸室,排箏雁著行。”這頸聯兩句是正面摹狀臘梅的形態。“綴樹蜂懸室”,是就一朵一朵而言,形容附著于樹枝的朵朵臘梅花,如同無數懸掛在枝頭的蜂房。“排箏雁著行”,是就一枝一枝而寫,形容朵朵臘梅花在枝條上排列成串,如同雁柱一般。“排箏雁著行”指箏柱,因箏柱斜列猶如雁行,故稱箏柱為雁柱。這一句是先以雁行喻箏柱,然后才以箏柱喻臘梅。“著”是成的意思。
“團酥與凝蠟,難學是生香。”尾聯歸結到臘梅所特有的香氣。是說團聚而成的酥油凝聚而成的蜂蠟,盡管在外形上、質地上與臘梅十分相似,但難有臘梅的香氣,終歸不能以假亂真。
尤袤簡介
宋代·尤袤的簡介

尤袤(mào)(1127年—1202年),字延之,小字季長,號遂初居士,晚年號樂溪、木石老逸民。南宋著名詩人、大臣、藏書家。祖父尤申,父尤時享,治史擅詩。紹興十八年(1148年),尤袤登進士第。初為泰興令。孝宗朝,為大宗正丞,累遷至太常少卿,權充禮部侍郎兼修國史,又曾權中書舍人兼直學士。光宗朝為煥章閣侍制、給事中,后授禮部尚書兼侍讀。卒后謚號“文簡”。尤袤與楊萬里、范成大、陸游并稱為“南宋四大詩人”。原有《梁溪集》五十卷,早佚。清人尤侗輯有《梁溪遺稿》兩卷,刊行于時。
...〔? 尤袤的詩(2篇)〕猜你喜歡
梅花九首
瓊姿只合在瑤臺,誰向江南處處栽?
雪滿山中高士臥,月明林下美人來。
寒依疏影蕭蕭竹,春掩殘香漠漠苔。
自去何郎無好詠,東風愁寂幾回開。
縞袂相逢半是仙,平生水竹有深緣。
將疏尚密微經雨,似暗還明遠在煙。
薄瞑山家松樹下,嫩寒江店杏花前。
秦人若解當時種,不引漁郎入洞天。
翠羽驚飛別樹頭,冷香狼籍倩誰收。
騎驢客醉風吹帽,放鶴人歸雪滿舟。
淡月微云皆似夢,空山流水獨成愁。
幾看孤影低徊處,只道花神夜出游。
淡淡霜華濕粉痕,誰施綃帳護春溫。
詩隨十里尋春路,愁在三更掛月村。
飛去只憂云作伴,銷來肯信玉為魂。
一尊欲訪羅浮客,落葉空山正掩門。
云霧為屏雪作宮,塵埃無路可能通。
春風未動枝先覺,夜月初來樹欲空。
翠袖佳人依竹下,白衣宰相在山中。
寂寥此地君休怨,回首名園盡棘叢。
夢斷揚州閣掩塵,幽期猶自屬詩人。
立殘孤影長過夜,看到余芳不是春。
云暖空山裁玉遍,月寒深浦泣珠頻。
掀篷圖里當時見,錯愛橫斜卻未真。
獨開無那只依依,肯為愁多減玉輝?
廉外鐘來月初上,燈前角斷忽霜飛。
行人水驛春全早,啼鳥山塘晚半稀。
愧我素衣今已化,相逢遠自洛陽歸。
最愛寒多最得陽,仙游長在白云鄉。
春愁寂寞天應老,夜色朦朧月亦香。
楚客不吟江路寂,吳王已醉苑臺荒。
枝頭誰見花驚處?裊裊微風簌簌霜。
斷魂只有月明知,無限春愁在一枝。
不共人言唯獨笑,忽疑君到正相思。
歌殘別院燒燈夜,妝罷深宮覽鏡時。
舊夢已隨流水遠,山窗聊復伴題詩。
念奴嬌·宜雨亭詠千葉海棠
綠云影里,把明霞織就,千重文繡。紫膩紅嬌扶不起,好是未開時候。半怯春寒,半便晴色,養得胭脂透。小亭人靜,嫩鶯啼破清晝。
猶記攜手芳陰,一枝斜戴,嬌艷波雙秀。小語輕憐花總見,爭得似花長久。醉淺休歸,夜深同睡,明日還相守。免教春去,斷腸空嘆詩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