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關系,只列出前 100 個角的成語
成語 | 解釋 | 出處 |
---|---|---|
zhé jiǎo zhī kǒu折角之口 | 形容人口才很好,善于辯論。 | 東漢·班固《漢書·朱云傳》:“五鹿獄獄,朱云折其角。” |
niú jiǎo guà shū牛角掛書 | 比喻讀書勤奮。 | 《新唐書·李密傳》:“聞包愷在緱山,往從之。以蒲韉乘牛,掛《漢書》一帙角上,行且讀。” |
zhǎn lù tóu jiǎo嶄露頭角 | 嶄:嶄然;突出的樣子;露:顯露;頭角:比喻人的氣概和才華。比喻突出地顯示出才能和本領。 | 唐 韓愈《柳子厚墓志銘》:“雖少年,已自成人,能取進士第,嶄然見頭角焉。” |
kǒu jiǎo chūn fēng口角春風 | 原指言語評論如春風之能生長萬物。后比喻替人吹噓或替人說好話。 | 清 李綠園《歧路燈》第96回:“你近日與道臺好相與,萬望口角春分,我就一步升天,點了買辦差,就過的日子了。” |
yǐ gōng xiào jiǎo以宮笑角 | 宮、角,均為古代五音之一。拿宮調譏笑角調。比喻用自以為是的偏見去諷刺、否定別人。 | 北齊·劉晝《新論·文武》:“今代之人,為武者則非文,為文者則嗤武,各執其所長而相是非,猶以宮笑角,非適才之情,得實之論也。” |
ruò bēng jué jiǎo若崩厥角 | ①像野獸折了頭角一樣。比喻危懼不安的樣子。②叩頭的聲響像山崩一樣。形容十分恭敬的樣子。 | 《書 泰誓中》:“百姓懔懔,若崩厥角。”孔傳:“言民畏紂之虐,危懼不安,若崩摧其角,無所容頭。” |
zuān niú jiǎo jiān鉆牛角尖 | 比喻費力研究不值得研究或無法解決的問題。也指思想方法狹窄。 | 老舍《神拳》第三幕:“凡事都要留有余地,別死鉆牛角尖。” |
lín jiǎo hǔ chì麟角虎翅 | 麟之角,虎之翅。比喻世間不可多得的人才。 | 唐·李商隱《安平公詩》:“府中從事杜與李,麟角虎翅相過摩。” |
gǔ jiǎo xiāng wén鼓角相聞 | 鼓角:鼓和號角。形容軍隊戒備不懈,紀律森嚴。 | 毛澤東《西江月·井岡山》:“山下旌旗在望,山頭鼓角相聞。” |
zhuǎn wān mò jiǎo轉彎抹角 | 比喻說話、做事繞彎子;不直截了當。抹角:挨著墻角繞過。 | 元 秦簡夫《東堂老》:“轉灣抹角,可早來到李家門首。” |
lín jiǎo fèng zuǐ麟角鳳嘴 | 嘴:鳥嘴。麒麟的角,鳳凰的嘴。比喻稀罕名貴的東西。 | 漢 東方朔《海內十洲記》:“煮鳳喙及麟角,合煎作膏,名之為續弦膠,或名連金泥。此膠能續弓駑已斷之弦,刀劍斷折之金。” |
yǒu léng yǒu jiǎo有棱有角 | 比喻為人方正。也形容臉色嚴峻。 | 古華《芙蓉鎮》第四章:“十分強調培養有棱有角的女接班人。” |
gōu xīn dòu jiǎo勾心斗角 | 原指宮室建筑結構的交錯和精巧。后比喻用盡心機,明爭暗斗。 | 唐 杜牧《阿房宮賦》:“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斗角。” |
wō jiǎo wén jié蝸角蚊睫 | 蝸:蝸牛;睫:眼睫毛。蝸牛的角,蚊子的眼睫毛。形容極為狹小的境地。 | 北周·庾信《小園賦》:“陸機則兄弟同居,韓康則舅甥不別。蝸角蚊睫,又足相容者也。” |
zǒng jiǎo xiāng jiāo總角相交 | 總角:古代兒童把頭發向上束成小髻,指童年。小時候就很要好的朋友。 | 張揚《第二次握手》:“在臨終的病床上,葉楚波顫巍巍地向孩提時代總角相交的故人托孤,要求蘇鳳麒把玉菡撫養成人。” |
tiān sù mǎ jiǎo天粟馬角 | 天雨粟,馬生角。謂不可能實現的事。 | 《史記·刺客列傳論》:“世言荊軻,其稱太子丹之命,‘天雨粟,馬生角’也,太過。” |
méi shāo yǎn jiǎo眉梢眼角 | 指面部的細微表情。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14卷:“若說是無情,如何兩次三番許我會面,又留酒,又肯相陪?若說是有情,如何眉梢眼角,不見些光景?” |
zǒng jiǎo zhī hǎo總角之好 | 指小時候很要好的朋友。 | 《三國志 吳志 周瑜傳》裴松之注引《江表傳》:“周公瑾英俊異才,與孤有總角之好。”《晉書 何劭傳》:“邵字敬祖,少與武帝同年,有總角之好。” |
chū lù tóu jiǎo初露頭角 | 比喻剛剛顯示出能力或才干。 | 周得京《花城洛陽賞牡丹》:“相傳洛陽牡丹在隋前還是默默無聞的,到唐朝初露頭角。” |
wō jiǎo zhī zhēng蝸角之爭 | 比喻為了極小的事物而引起大的爭執。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十卷:“宋禮立裹之約,希蝸角之爭。” |
wō jiǎo dòu zhēng蝸角斗爭 | 蝸:蝸牛;蝸角:比喻極微小的境地。比喻為極小的事而引起大的爭執。 | 戰國·宋·莊周《莊子·則陽》:“有國于蝸之左角者曰觸氏,有國于蝸之右角者曰蠻氏,時相與爭地而戰,伏尸數萬。” |
miáo xiě huà jiǎo描寫畫角 | 比喻無中生有。 | 曾樸《孽海花》第19回:“稚燕因把路上盜圖的事說了一遍,卻描寫畫角,都推在雯青身上。” |
lín jiǎo fèng jù麟角鳳距 | 距:鳥的腳爪。麒麟的角,鳳凰的爪。比喻備而不必用的珍貴東西。 | 晉 葛洪《<抱樸子>自敘》:“晚又學七尺杖術,可以入白刃,取大戟,然亦是不急之末學;知之譬如麟角鳳距,何必用之。” |
guī máo tù jiǎo龜毛兔角 | 烏龜身上生毛,兔子頭上長角。比喻不可能存在或有名無實的東西。 | 晉 干寶《搜神記》第六卷:“商紂之時,大龜生毛,兔生角,兵甲將興之象也。” |
tù jiǎo guī máo兔角龜毛 | 兔生角,龜長毛。都是沒有的事。比喻有名無實。 | 《大智度論》第12卷:“如兔角龜毛,亦但有名而無實。” |
liè cái jué miào埒才角妙 | 比才藝,爭最妙。 | 漢 傅毅《舞賦》:“合場遞進,按次而俟,埒才角妙,夸容乃理。” |
lín jiǎo fèng zuǐ麟角鳳觜 | 觜:鳥嘴。麒麟的角,鳳凰的嘴。比喻稀罕名貴的東西。 | 唐 杜甫《病后遇王倚飲贈歌》詩:“麟角鳳觜世莫識,煎膠續弦奇自見。” |
lí shēng yuè jiǎo犁生骍角 | 指雜色牛生純赤色、角周正的小牛。比喻劣父生賢明的兒女。 | 語出《論語·雍也》:“子謂仲弓,曰:‘犁牛之子骍且角,雖欲勿用,山川其舍諸?’”邢昺疏:“雜文曰犁。骍,純赤色也。角者,角周正也。舍,棄也。諸,之也。仲弓父賤人而行不善,故孔子稱謂仲弓,……言仲弓父雖不善,不害于子之美也。” |
niú bù hē shuǐ nán àn jiǎo牛不喝水難按角 | 比喻強迫他人干某一件事。 |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57回:“牛不喝水難按角,你老人家只拿定主意不賭,他會怎的?” |
tiān yá hǎi jiǎo天涯海角 | 天的邊緣;海的盡頭。形容非常偏僻遙遠的地方。也指彼此相隔極遠。涯:邊。 | 唐 呂巖《絕句》:“天涯海角人求我,行到天涯不見人。” |
niú jiǎo zhī gē牛角之歌 | 后為窮士自求用世的典故。 | 春秋時,寧戚很窮,想見齊桓公而出仕,一天,乘桓公出城迎客的機會,在車下喂牛,“扣牛角疾歌”。桓公聞而贊其為“非常人”,命后車載之,拜為上卿。見《呂氏春秋·舉難》、《晏子春秋·問下二》。漢·劉向《說苑·尊賢》亦載此事。 |
dí lì jiǎo qì敵力角氣 | 以力氣相斗。 | 漢·王充《論衡·譋時》:“敵力角氣,能以小勝大者希,爭強量功,能以寡勝眾者鮮。” |
bù lù guī jiǎo不露圭角 | 圭角:圭玉的棱角。比喻才干不外露。 | 西漢 戴圣《禮記 儒行》“毀方而瓦合”鄭玄注“去已之大圭角,下與眾小人合也。”孔穎達疏“圭角謂圭之鋒芒有楞角。言儒者身恒方正,若物有圭角;不欲異眾過甚,去其大圭角,言猶有小圭角也 |
qiáng shí mí jiǎo強食靡角 | 指飽食而角力求勝。 | 《列子·說符》:“強食靡角,勝者為制,是禽獸也。”殷敬順釋文:“《韓詩外傳》云:‘靡,共也。’《呂氏春秋》云:‘角,試力也。’此言人重利而輕道,唯食而已,亦猶禽獸飽食而相共角力以求勝也。”一說,靡讀為摩,謂以角相摩。見俞樾《諸子平 |
zǒng jiǎo zhī jiāo總角之交 | 幼年時的好朋友(總角:古代未成年人把頭發分兩邊扎成形狀如角的髻)。 | 清 和邦額《夜譚隨錄 崔秀才》:“莫逆之交不足恃矣,然總角之交,應非泛泛也。” |
wú tóng duàn jiǎo梧桐斷角 | 謂梧桐雖是柔木而可以斷堅硬之角。喻柔能勝剛。 | |
tóu jiǎo zhēng róng頭角崢嶸 | 頭角:比喻青年人顯露出來的才華;崢嶸:特出的樣子。形容年輕有為,才華出眾。 | 元 鮮于必仁《折桂令 薊門飛雨》曲:“到處通津,頭角崢嶸,溥渥殊恩。” |
wū bái mǎ jiǎo烏白馬角 | 烏鴉變白,馬頭生角。比喻不能實現之事。 | 南朝 宋 鮑照《代白紵舞歌辭》:“思君厚德委入山,潔誠洗志期暮年,烏白馬角寧足言。” |
shǔ yá què jiǎo鼠牙雀角 | 鼠、雀:比喻強暴者。原意是因為強暴者的欺凌而引起爭訟。后比喻打官司的事。 | 《詩經 召南 行露》:“誰謂雀無角,何以穿我屋?……誰謂鼠無牙,何以穿我墉?” |
gōu xīn dòu jiǎo鉤心斗角 | 鉤:牽結。心:宮室的中心。斗:結合。角:檐角。原指建筑結構的交錯、精巧;后指各用心計;互相斗爭。 | 唐 杜牧《阿房宮賦》:“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斗角。” |
hēi niú bái jiǎo黑牛白角 | 形容辦事一定要遵循一定的客觀規律。 | 戰國·韓·韓非《韓非子·解老》:“詹何坐,弟子侍,有牛鳴于門外。” |
yǔ chǐ qù jiǎo予齒去角 | 謂天生動物賦予齒就不賦予角。比喻事物無十全十美。 | 《漢書·董仲舒傳》:“天亦有所分予,予之齒者去其角,傅其翼者兩其足,是所受大者不得取小也……夫已受大,又取小,天不能足,而況人乎!”顏師古注:“謂牛無上齒則有角,其余無角者則有上齒。” |
jiǎo lì jié chū角立杰出 | 卓然特立,超過一般。 | |
jiǎo jīn dōng lù角巾東路 | 《晉書·羊祜傳》:“嘗與從弟琇書曰:‘既定邊事,當角巾東路,歸故里,為容棺之墟。’”意謂辭官退隱,登東歸之路。后用以為歸隱的典故。 | 《晉書·羊祜傳》:“嘗與從弟琇書曰:‘既定邊事,當角巾東路,歸故里,為容棺之墟。’” |
dì jiǎo tiān yá地角天涯 | 比喻偏遠的地方或相隔很遠。 | 南朝 陳 徐陵《答族人梁東海太守長孺書》:“燕南趙北,地角天涯,言接未由。” |
pī máo dài jiǎo披毛戴角 | 指牲畜。 | 宋 釋道元《景德傳燈錄》:“學人不負師機,還免披毛戴角也無?” |
rì jiǎo yǎn yuè日角偃月 | 舊時相術家稱極貴之相。偃月,指額角似半弦月。 | 晉·袁宏《后漢紀·順帝紀上》:“[梁后]選入掖庭,相工茅通見之,驚曰:‘此所謂日角偃月,相之極貴,臣未嘗見之。’于是以為貴人。” |
tóng niú jiǎo mǎ童牛角馬 | 童牛:沒有角的牛;角馬:長角的馬。比喻不倫不類的東西。也比喻違反常理,不可能存在的事物。 | 漢 揚雄《太玄 更》:“童牛角馬,不今不古。測曰,童牛角馬,變天常也。” |
guī jiǎo àn rán圭角岸然 | 形容風操嚴峻。 | |
hán yá dài jiǎo含牙戴角 | 見“含牙帶角”。 | 《淮南子·修務訓》:“含牙戴角,前爪后距。” |
hán yá dài jiǎo含牙帶角 | 亦作“含牙戴角”。有牙有角,形容獸類。 | 《淮南子·兵略訓》:“凡有血氣之蟲,含牙帶角,前爪后距。” |
wō jiǎo yíng tóu蝸角蠅頭 | 蝸角:蝸牛的觸角;蠅頭:蒼蠅頭。比喻獲利甚微,不足掛齒。 | 《莊子 則陽》:“有國于蝸之左角者,曰觸氏,有國于蝸之右角者,曰蠻氏,時相與爭地而戰,伏尸數萬,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 |
lǘ shēng jǐ jiǎo驢生戟角 | 驢子長角。比喻不可能發生的事。 | 元·關漢卿《金線池》第一折:“無錢的可要親近,則除是驢生戟角甕生根。” |
hǎi jiǎo tiān yú海角天隅 | 見“海角天涯”。 | 元·張好古《張生煮海》第四折:“海角天隅,須有日再完整。” |
yǐn shāng kè jiǎo引商刻角 | 見“引商刻羽”。 | 西漢·劉向《新序·雜事一》:“引商刻角,雜以流徵。” |
xué rú niú máo,chéng rú lín jiǎo學如牛毛,成如麟角 | 牛毛:比喻多;麟角:麒麟的角,比喻少。學的人很多,學成的人極少。形容要學業有成極不容易。 | 南宋·王應麟《困學紀聞》第13卷:“學如牛毛,成如麟角,出蔣之《萬機論》。” |
guī jiǎo bù lù圭角不露 | 圭角:圭之鋒芒有棱角。指深沉不露鋒芒。 | 《禮記 儒行》“毀方而瓦合”漢鄭玄注:“去己之大圭角,下與眾小人合也。”孔穎達疏:“圭角謂圭之鋒芒有楞角。言儒者身恒方正,若物有圭角;不欲異眾過甚,去其大圭角,言猶有小圭角也。” |
chuī jiǎo lián yíng吹角連營 | 角:古代軍中所吹的樂器。指整個軍營響著進攻的號角。 | 宋 辛棄疾《破陣子 為陳同甫賦壯語以寄》:“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
xiǎn lù tóu jiǎo顯露頭角 | 露:顯露。頭上的角已明顯地突出來了。指初顯露優異的才能。 | 唐·韓愈《柳子厚墓志銘》:“雖少年,已自成人,能取進士第,嶄然見頭角焉。” |
wū tóu bái,mǎ shēng jiǎo烏頭白,馬生角 | 比喻不可能出現的事。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刺客列傳》:“烏頭白,馬生角,乃許耳。” |
lǘ shēng jī jiǎo驢生笄角 | 笄:古代盤頭發或別住帽子用的簪子。驢子長角。比喻不可能發生的事。 | 元·無名氏《凍蘇秦》第二折:“做哥的才入門便嗔便罵。做嫂嫂的又道是,你發跡,甕生根驢生笄角。” |
shǔ rù niú jiǎo鼠入牛角 | 比喻勢力愈來愈小。 | 《新五代史·南漢世家·劉玢》:“奈何吾子孫不肖,后世如鼠入牛角,勢當漸小爾!” |
jiǎo wěi lì jiǎo矯尾厲角 | 形容逞強好勝、趾高氣揚的模樣。矯尾,翹尾巴。厲角,磨頭角。 | 清 錢謙益《馮巳蒼詩序》:“賓筵客座,辯論鋒起,援古證今,矯尾厲角,自以為馮氏一家之學,論者無以難也。” |
jiàn léng jiàn jiǎo見棱見角 | 有棱有角。喻人的氣勢,個性表現很強。 | |
sān jiǎo liàn ài三角戀愛 | 指一個人和兩個異性同時戀愛的不正常的關系。 | 老舍《黑白李》:“三角戀愛,不得勁兒。” |
tiān yá dì jiǎo天涯地角 | 形容極遠的地方,或相隔極遠。 | 南朝陳·徐陵《武皇帝作相時與嶺南酋豪書》:“天涯藐藐,地角悠悠了,陰謀詭計 面無由,但以情企。” |
què jiǎo shǔ yá雀角鼠牙 | 雀、鼠:比喻強暴者。原指強逼女子成婚而引起的爭訟。后泛指獄訟,爭吵。 | 《詩經 召南 行露》:“誰謂雀無角,何以穿我屋?……誰謂鼠無牙,何以穿我墉?” |
jiǎo jīn sī dì角巾私第 | 脫掉官服,戴上頭巾,居住在私宅。指閑居不仕。 | 《晉書 王濬傳》:“卿旋旆之日,角巾私第,口不言平吳之事。” |
yǎn jiǎo méi shāo眼角眉梢 | 指面部的細微表情。 | 毛澤東《賀新郎·別友》:“眼角眉梢都似恨,熱淚欲零還住。” |
mǎ jiǎo wū bái馬角烏白 | 烏鴉變白,馬頭生角。比喻不能實現之事。 | 《燕丹子》卷上:“燕太子丹質于秦,秦王遇之無禮,不得意,欲求歸。秦王不聽,謬言曰:‘令烏白頭,馬生角,乃可許耳。’” |
sì jiǎo jù quán四角俱全 | 比喻完美無缺。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57回:“若要外頭說去,老太太斷不中意,不如把你林妹妹定給他,豈不四角俱全?” |
mǎ jiǎo wū tóu馬角烏頭 | 烏鴉變白,馬頭生角。比喻不能實現之事。 | 《燕丹子》上卷:“燕太子丹質于秦,秦王遇之無禮,不得意,欲求歸。秦王不聽,謬言曰:‘令烏白頭,馬生角,乃可許耳。’” |
lín jiǎo fèng máo麟角鳳毛 | 麟的角,鳳的毛。比喻稀有而又難得之人才或事物。 | 元·王逢《奉寄兀顏子忠廉使》詩:“君侯素是骨鯁臣,麟角鳳毛為世珍。” |
kǒu jiǎo fēng qíng口角風情 | 口頭表示的情愛。 | 清·李漁《比目魚·聯班》:“那些用小錢的主子,只還他些口角風情罷了。” |
mǎ shēng jiǎo馬生角 | 烏鴉變白,馬頭生角。比喻不能實現之事。 | 《燕丹子》上卷:“燕太子丹質于秦,秦王遇之無禮,不得意,欲求歸。秦王不聽,謬言曰:‘令烏白頭,馬生角,乃可許耳。’” |
mó léng liǎng jiǎo磨棱刓角 | 磨削棱角。 | |
lí niú mài jiǎo犁牛骍角 | 見“犁生骍角”。 | 春秋·魯·孔丘《論語·雍也》:“子謂仲弓,曰:‘犁牛之子骍且角,雖欲勿用,山川其舍諸?’” |
fèng máo lín jiǎo鳳毛麟角 | 鳳;麟:鳳凰、麒麟;是傳說中珍禽異獸。鳳凰身上的羽毛;麒麟頭上的犄角。比喻珍貴、稀少的人或事物。 | 明 何良俊《四友齋叢說 文》:“康對山之文,天下慕向之,如鳳毛麟角。” |
liè cái jiǎo miào埒材角妙 | 比才藝,爭美妙。 | 漢·傅毅《舞賦》:“合場遞進,按次而俟,埒材角妙,夸容乃理。” |
lóng tóu jù jiǎo龍頭鋸角 | 喻大膽冒險。 | 清·陳瑞生《再生緣》第55回:“我也不敢在虎口拔須,龍頭鋸角。” |
yíng tóu wō jiǎo蠅頭蝸角 | 蒼蠅頭,蝸牛角。比喻微小的名利。 | 宋 趙師俠《水調歌頭》:“蠅頭蝸角微利,爭較一毫芒。”宋 劉清夫《玉樓春》詞:“蠅頭蝸角都休競。萬古豪華同一盡。” |
xué zhě rú niú máo,chéng zhě rú lín jiǎo學者如牛毛,成者如麟角 | 牛毛:比喻多;麟角:麒麟的角,比喻少。學的人很多,學成的人極少。形容要學業有成極不容易。 | 三國·魏·蔣濟《蔣子萬機論》:“學者如牛毛,成者如麟角。” |
bù jiàn guī jiǎo不見圭角 | 圭角:圭玉的棱角。比喻深沉、才干不外露。 | 宋·歐陽修《張子野墓志銘》:“遇人渾渾,不見圭角。” |
pī máo dài jiǎo披毛帶角 | 長著毛,頂著角。指畜生 | 明·羅貫中《平妖傳》第三回:“死的死,活的活,血肉淋漓,束縛的總只是披毛帶角。” |
hǎi yá tiān jiǎo海涯天角 | 猶言天涯海角。謂僻遠的地方。 | 明·劉基《聲聲慢·詠愁》詞:“雨冷云昏日暮,海涯天角輕衾。” |
guǎi wān mò jiǎo拐彎抹角 | 彎彎曲曲;繞來繞去地走。比喻說話、做事不直接了當。 | 元 秦簡夫《東堂老》:“轉彎抹角,可早來到李家門首。” |
líng yáng guà jiǎo羚羊掛角 | 羚羊夜宿,掛角于樹,腳不著地,以避禍患。舊時多比喻詩的意境超脫。 | 宋 嚴羽《滄浪詩話 詩辨》:“盛唐諸人,唯在興趣,羚羊掛角,無跡可求。故其妙處,透澈玲瓏,不可湊泊。” |
zhuǎn wān mó jiǎo轉彎磨角 | 見“轉彎抹角”。 |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八十二回:“錦云笑道:小春姐姐把‘爽爽快快’讀做‘霜霜快快’,把‘轉彎磨角’讀做‘轉彎磨祿’,滿口都是古音,他還說人講究古音。” |
hǎi jiǎo tiān yá海角天涯 | 形容極遠的地方,或彼此相隔極遠。 | 唐 白居易《潯陽春 春生》詩:“春生何處暗周游,海角天涯遍始休。” |
wū tóu bái mǎ shēng jiǎo烏頭白馬生角 | 比喻不可能出現的事。 | 《史記·刺客列傳》:“烏頭白,馬生角,乃許耳。” |
dài jiǎo pī máo戴角披毛 | 戴:頂著;披:覆蓋在肩上。指獸類或變為牲畜。 | 明·天然癡叟《石點頭·瞿鳳奴情愆死蓋》:“孫謹后日倘有異心,天誅地滅,萬劫戴角披毛。” |
pò yá jué jiǎo破崖絕角 | 磨除棱角。喻處事圓滑。 | 清·陳忱《續資治通鑒·宋理宗嘉熙元年》:“彼中人之性,利害不出于一身,莫不破崖絕角以阿陛下之所好。” |
kòu jiǎo shāng gē叩角商歌 | 叩:敲擊;商歌:悲涼的歌。敲打牛角唱低沉的歌。比喻用言語和歌聲迎合人意。 | 《琴操》:“寧戚飯牛車下,叩角而商歌……齊桓公聞之,舉以為相。” |
jī jiǎo zhī shì犄角之勢 | 比喻戰爭中互相配合、夾擊敵人的態勢,或分出兵力牽制敵人。 |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32回:“公子元列營于左殿,公子商人列營于朝門,相約為犄角之勢。” |
wū tóu mǎ jiǎo烏頭馬角 | 同“烏白馬角”。 | 西漢·司馬遷《史記·刺客列傳》:“烏頭白,馬生角,乃許耳。” |
jiǎo jīn sù fú角巾素服 | ||
zuān niú jī jiǎo鉆牛犄角 | 指思想方法狹窄。比喻費力研究不值得研究或無法解決的問題。 | 老舍《趙子曰》:“有人要是非鉆牛犄角死想不可,他一定是傻蛋。” |
niú jiǎo shū shēng牛角書生 | 比喻勤奮讀書的人。 | 《新唐書 李密傳》:“以蒲韉乘牛,掛《漢書》一帙角上,行且讀。” |
tù jiǎo niú yì兔角牛翼 | 兔不生角,牛不長翼,故以“兔角牛翼”喻不合情理之事。 | 章炳麟《國故論衡·明見》:“若然,始者果不可知,即萬論若兔角牛翼矣。” |
tóu jiǎo zhǎn rán頭角嶄然 | 頭角:比喻顯露的才華;嶄然:突出的樣子。比喻年輕人才華橫溢。 | 唐·韓愈《柳子厚墓志銘》:“雖少年,已自成人,能取進士第,嶄然見頭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