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關(guān)系,只列出前 10 個(gè)僧的成語
成語 | 解釋 | 出處 |
---|---|---|
sēng duō zhōu shǎo僧多粥少 | 和尚多,而供和尚喝的粥少。比喻物少人多,不夠分配。 | 王朔《浮出海面》:“國家有困難,僧多粥少,為國分憂嘛。” |
bù sēng bù sú不僧不俗 | 僧:指和尚。指不三不四,不倫不類。 |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 張廷秀逃生救父》:“倘一時(shí)沒眼色,配著個(gè)不僧不俗如醉如癡蠢物,豈不誤了終身?” |
shǔ bǐ èr sēng蜀鄙二僧 | 蜀:四川;鄙:邊境;僧:和尚。比喻窮與富不是事業(yè)成功的關(guān)鍵條件。 | 《白鶴堂時(shí)文集》:“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 |
bù niàn sēng miàn niàn fó miàn不念僧面念佛面 | 不看僧面看佛面。 | 草明《乘風(fēng)破浪》十七:“你不念僧面念佛面啊,人家老大娘都把你想壞啦。” |
fèng dào zhāi sēng奉道齋僧 | 奉:信奉;齋僧:供僧人吃飯。指信教行善。 | 明·無名氏《鎖白猿》第三折:“我也曾奉道齋僧,敬老憐貧,念寡恤孤。” |
zhōu shǎo sēng duō粥少僧多 | 比喻東西少而人多,不夠分配。 | 鄒韜奮《學(xué)校與商場》:“小學(xué)教員比較是刻苦耐勞一點(diǎn),可是各地因?yàn)橹嗌偕啵3闋帄Z飯碗而鬧得烏煙瘴氣。” |
xuē fà wéi sēng削發(fā)為僧 | 指剃去頭發(fā),出家為僧尼 | 明·無名氏《楊家將演義》第二卷:“當(dāng)時(shí)鏖戰(zhàn)遼兵,勢甚危迫,料難脫身,遂削發(fā)為僧,直至五臺山來。” |
bù kàn sēng miàn kàn fó miàn不看僧面看佛面 | 不看那方面的情面,也要看這方面的情面。 |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31回:“古人云:‘不看僧面看佛面。’兄長既是到此,萬望救他一救。” |
lǎo sēng rù dìng老僧入定 | 和尚靜坐,使心定于一處,不起雜念,叫入定。形容人靜靜地端坐著。 | 曾樸《孽海花》第20回:“卻是個(gè)黑瘦老者,危然端坐,仿佛老僧入定一樣。” |
sēng lái kàn fó miàn僧來看佛面 | 僧:和尚。和尚來了要看在佛的面子招待他。比喻看有關(guān)人士的面子對待來者。 | 清·李寶嘉《官場現(xiàn)形記》第二回:“這個(gè)人是你王公公薦來的,僧來看佛面,不可輕慢于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