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關系,只列出前 100 個窮的成語
成語 | 解釋 | 出處 |
---|---|---|
cí qióng lǐ qū詞窮理屈 | 指理由虧屈,無話可說。 | 宋 蘇軾《論河北京東盜賊狀》:“切詳按問,自言皆是;詞窮理屈,勢必不免。” |
niǎo fú shòu qióng鳥伏獸窮 | 如飛鳥棲伏,野獸奔走無路。形容勢竭力窮,處境困難。 | 《梁書·元帝紀》:“賊景鳥伏獸窮,頻擊頻挫,奸竭詐盡,深溝自固。” |
qióng nián lěi yuè窮年累月 | 窮:盡;完。累:積累。窮年:年初到年終;整年。累月:持續幾個月。形容連續不斷;時間長久。 | 先秦 荀況《荀子 榮辱》:“然而窮年累世,不知不足,是人之情也。” |
rén qióng zhì duǎn人窮志短 | 窮:困厄;短:短小。人的處境困厄,志向也就小了。 |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十一回:“所謂人窮志短,我那里敢和他較量,只索避了。” |
shān qióng shuǐ jué山窮水絕 | 見“山窮水盡”。 | 宋·陸游《冬夜吟》:“饑鴻病鶴自天寐,山窮水絕誰為鄰。” |
qióng bù yǔ fù dòu,fù bù yǔ guān dòu窮不與富斗,富不與官斗 | 窮:窮人;富:富人;斗:爭奪,斗爭;官:官吏。窮人斗爭不過富人,富人斗不過官府。 |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五回:“自古道:‘窮不與富斗,富不與官斗。’況在途路之中,眾人只得隱忍,自行收拾。” |
qióng yuán jìng wěi窮原竟委 | 比喻深入探求事物的始末。 | 西漢 戴圣《禮記 學記》:“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謂務本。” |
jì qióng shì pò計窮勢迫 | 見“計窮勢蹙”。 | 明·蹇義《上言十事疏》:“計窮勢迫,愿投充軍,原其本情,豈所得已。” |
jì qióng lì jìn計窮力盡 | 計:計策;窮、屈:盡,竭。計策、力量都用完了。 | 南朝 梁 蕭繹《馳檄告四方》:“郭默清夷、晉熙附義,計窮力屈,反殺后主。” |
qióng yuán sù liú窮源溯流 | 源:河流發源的地方;溯:逆流而上。原指逆流而上探尋河流的源頭。現比喻探究和追溯事物的原由。 | 清 王十禛《然燈記聞》:“為詩要窮源溯流,先辨諸家之派。” |
bǎi qiǎo qiān qióng百巧千窮 | 指有才能者境遇反而不好。 | 宋 陳師道《早起》詩:“有家無食違高枕,百巧千窮只短檠。” |
jí wǔ qióng bīng極武窮兵 | 黷武。濫用武力。 | 《周書·韋孝寬傳》:“且君輔翼幼主,位重望隆,理宜調陰陽,撫百姓,焉用極武窮兵,構怨連禍。” |
qióng shén zhī huà窮神知化 | 窮:尋求到盡頭。探求事物的神妙,了解事物的變化。 | 《周易·系辭下》:“窮神知化,德之盛也。” |
yí hài wú qióng貽害無窮 | 貽:遺留。留下無窮無盡的禍患。形容后果極壞;影響嚴重。 | 清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 如是我聞三》:“《參同契》爐鼎鉛汞,皆是寓言,非言燒爍。方士轉向附會遂貽害無窮。” |
qióng shén guān huà窮神觀化 | 窮:尋求到盡頭。探求事物的神妙,了解事物的變化。 | 晉·陸機《漢高祖功臣頌》:“窮神觀化,望影揣情。” |
qióng chǐ jí shē窮侈極奢 | 窮:極,盡;奢:奢侈。極端奢侈,盡情享受,荒淫腐化。 | 《通典·食貨》:“又逆征數年之賦,窮侈極奢。” |
qióng jí zé biàn窮極則變 | 窮:極。指事物到了極點就會發生變化。現指在窮困艱難時,就會想辦法改變現狀。 |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31回:“天下事惟陷之深者,其出愈速,窮極則變,理有固然。” |
ān fù xù qióng安富恤窮 | 安:安定;恤:體恤。安定富有者,振濟貧苦者。指統治者治國安民之道。 | 《周禮 地官 大司徒》:“以保息六養萬民:一曰慈幼,二曰養老,三曰振窮,四曰恤貧,五曰寬疾,六曰安富。” |
qióng jiā fù lù窮家富路 | 指居家應節儉,出門則要多帶盤纏,免遭困窘。 |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23回:“再者銀子雖多,賢弟只管拿去。俗語說得好:‘窮家富路。’” |
qióng zhuī měng dǎ窮追猛打 | 對于潰敗的敵人不斷追擊。 | 陶菊隱《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第37章:“北軍不敢窮追猛打,南軍也不反攻,湖南戰場就從此冷靜下來了。” |
qióng xíng jí xiàng窮形極相 | 窮:盡,極;相:象。指描寫刻畫十分細致生動,也指丑態畢露。 |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41回:“破資財窮形極相,感知己瀝膽披肝。” |
qióng tài jí chǐ窮泰極侈 | 窮:極;泰:驕恣;侈:奢侈。極端奢侈,盡情享受,生活荒淫腐化。 | 東漢·班固《西都賦》:“歷十二年之延祚,故窮泰而極侈。” |
zhèn qióng xù guǎ振窮恤寡 | 救濟貧窮和無依靠的人。 | 《北史·魏紀四·孝明帝》:“壬寅,詔以旱故,命依舊雩祈,察理冤獄,掩胔埋骼,振窮恤寡。” |
qióng gōng jí qiǎo窮工極巧 | 窮:極。形容十分精巧。 |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22卷:“于葛嶺起建樓臺亭榭,窮工極巧。” |
rì mù tú qióng日暮途窮 | 日暮:天快黑;途窮:路走到了盡頭。比喻接近滅亡。 | 唐 杜甫《投贈哥舒開府翰二十韻》:“幾年春草歇,今日暮途窮。” |
jí gǔ qióng jīn極古窮今 | 謂窮盡古今。 | 宋·朱熹《朱子語類》第95卷:“氣質之秉,雖有善惡之不同,然極古窮今論之,則性未嘗不善也。” |
tòng jiǎo qióng pò痛剿窮迫 | 竭盡全力剿滅追殺。 | 清 王韜《甕牑余談 賊中悍酋記》:“一鼓而殲之,乃西竄慈野,痛剿窮迫。斬獲無數。” |
yù qióng qiān lǐ mù,gèng shàng yī céng lóu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 要遠望千里就要登更高的一層樓。比喻站得越高,看得越遠。 | 唐·王之渙《登鸛雀樓》詩:“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
guó kùn mín qióng國困民窮 | 困:貧困。指國家貧困,人們窮苦。 | 馮玉祥《我的生活》第33章:“我想到我國的上層社會,雖然國困民窮,卻非外國貨不買的情形,不禁使我面紅耳赤。” |
qióng xíng jìn xiàng窮形盡相 | 指描寫刻畫十分細致生動;也用來形容丑態畢露。 | 晉 陸機《文賦》:“雖棄方而遁圓,期窮形而盡相。” |
qióng lǐ jìn xìng窮理盡性 | 原指徹底推究事物的道理,透徹了解人類的天性。后泛指窮究事理。 | 《易·說卦》:“窮理盡興,以至于命。” |
qióng zōu pì rǎng窮陬僻壤 | 窮:貧窮;僻:偏僻。荒遠偏僻的地方。 | 明·李時勉《北京賦》:“窮陬僻壤,無一物之不遂。” |
qióng jí sī biàn窮極思變 | 指在窮困艱難的時候,就要想辦法改變現狀。 | 宋·程頤:“熱極生風,窮極思變。” |
shì qióng lì qū勢窮力屈 | 形勢窘迫,力量衰竭。 | 宋·司馬光《戶部侍郎周公神道碑》:“俟其勢窮力屈,然后可招撫也。” |
shān qióng shuǐ duàn山窮水斷 | 見“山窮水盡”。 | 北周·庾信《周兗州刺史宇文公神道碑》:“溪間崢嶸,巖崖豁險,山窮水斷,馬束橋飛。” |
hòu huàn wú qióng后患無窮 | 患:災難、憂患;窮:盡。指今后的憂患是沒有窮盡的。 | 晉 陳壽《三國志 魏志 武帝紀》:“夫劉備,人杰也。今不擊,必為后患。” |
qióng yuán jìng wěi窮源竟委 | 窮、竟:徹底推求;源:水流的源頭;委:水的下流。比喻徹底搞清楚事情的始末。 | 《禮記·學記》:“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謂務本。” |
rén qióng qì duǎn人窮氣短 | 指窮人說話沒有底氣。 |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六卷第34章:“俗話說:人窮氣短。” |
biàn huà wú qióng變化無窮 | 窮:盡;完;結束。變化多種多樣;沒有止境。 | 戰國 楚 宋玉《高唐賦》:“須臾之間,變化無窮。” |
shuǐ jìn shān qióng水盡山窮 | 同“水窮山盡”。 | 北周·庾信《宇文常神道碑》:“山窮水斷,馬束橋飛。” |
rì chū bù qióng日出不窮 | 形容接連不斷地出現。 | 清·裘廷梁《論白話為維新之本》:“而新書新報日出不窮者,無愚智皆讀之。” |
zhōu qióng xù kuì周窮恤匱 | 接濟、救助鰥寡孤獨及其它貧困的人。 | |
qióng kēng nán mǎn窮坑難滿 | 指貪心不足或飯量很大。 | 清·翟灝《通俗編·地理》引《復齋漫錄》:“劉韐以豐城尉,性不飲酒,時推官某善飲啖,抵邑公會,以諺語戲曰:‘小器易盈真縣尉。’劉答曰:‘窮坑難滿是推官。’” |
wù wù qióng nián兀兀窮年 | 兀兀:勞苦的樣子;窮年:終年。一年到頭辛苦勞動,勤勞不懈。 | 東漢·班固《漢書·王褒傳》:“故工人之用鈍器也,勞筋苦骨,終日矻矻。” |
qióng jí qí miào窮極其妙 | 形容極其美好。 | 唐·無名氏《巴西侯傳》:“又美人十數,歌者舞者,絲竹既發,窮極其妙。” |
qióng shē jí chǐ窮奢極侈 | 窮:極;奢、侈:奢侈。極端奢侈,盡量享受。形容揮霍浪費,荒淫腐化。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陸康傳》:“末世衰主,窮奢極侈,造作無端。” |
qióng xiān rù wēi窮纖入微 | 窮:尋求到盡頭;纖:細小。深入探求深奧的學問。 | 三國·魏·劉徽《<九章算術>序》:“雖曰九數,其能窮纖入微,探測無方,至于以法相傳。” |
jì qióng lǜ jí計窮慮極 | 謂計慮窮盡。 | 《三國志·吳志·魯肅傳》:“備遂割湘水為界,于是罷軍”裴松之注引三國·吳·韋昭《吳書》:“始與豫州觀于長阪,豫州之眾不當一校,計窮慮極,志勢摧弱,圖欲遠竄,望不及此。” |
qióng kòu mò zhuī窮寇莫追 | 窮寇:走投無路的敵人。不追無路可走的敵人,以免敵人情急反撲,造成自己的損失。也比喻不可逼人太甚。 | 《孫子 軍爭》:“窮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 |
mín qióng cái jìn民窮財盡 | 人民窮困,國家財富也消耗完了。 | 《京本通俗小說 拗相公》:“況且民窮財盡,百姓饔餐不飽,沒閑錢去養馬騾。” |
jí è qióng xiōng極惡窮兇 | 指極端兇惡。 | 《陳書 廢帝紀》:“逆賊華皎,極惡窮兇,遂樹立蕭巋,謀危社稷。” |
jì qióng tú zhuō計窮途拙 | 謂無計可施,無路可走。 | 明·孫梅錫《琴心記·相如倦游》:“相公,休怯。你病人凋梧,貪依衰草,一時計窮途拙,且自藏珍。” |
qióng xiōng jí nì窮兇極逆 | 逆:違背。做事兇殘不合禮法。 | 晉·陳壽《三國志·蜀志·先主傳》:“臣播越失據,忠義不果,遂得使操窮兇極逆,主后戮殺,皇子鴆害。” |
jūn zǐ gù qióng君子固窮 | 君子:有教養、有德行的人;固窮:安守貧窮。指君子能夠安貧樂道,不失節操。 | 《論語·衛靈公》:“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
pín qióng liáo dǎo貧窮潦倒 | 家境很窮、衣著破爛、精神狀態很差。 | |
yán yǒu jìn ér yīn yì wú qióng言有盡而音意無窮 | 語言有窮盡而含意沒有窮盡。指詩文等蘊含著深刻含義。 | 清·劉熙載《藝概·詞曲賦》:“故知詞也者,言有盡而音意無窮也。” |
shì qióng lì cù勢窮力蹙 | 同“勢窮力屈”。 | 宋·李綱《與呂安老提刑書》:“招盜賦以官,出于不得已,今既兩路有兵,勢窮力蹙,不擒即降,似不須此。” |
xí mén qióng xiàng席門窮巷 | 亦作“席門蓬巷”。形容所居之處窮僻簡陋。 | 唐·高適《行路難》詩:“東鄰少年安所知?席門窮巷出無車。” |
jì qióng lì qū計窮力詘 | 見“計窮力屈”。 | 明·鹿善繼《請發帑疏》:“臣今日之請,非但司遼餉言遼餉,實在新庫言新庫,計窮力詘,不得不出于此。” |
tòng jiǎo qióng zhuī痛剿窮追 | 剿:征剿。竭盡全力剿滅追殺 | 清·王韜《甕牖余談·賊中悍酋記》:“鼓殲之,乃西竄慈野,痛剿窮追。” |
cí qióng lǐ jí詞窮理極 | 窮:完,盡;極:終,到頭。把話說完,把理講透。 | 宋·王安石《辭同修起居注狀七之五》:“誠原陛下日月之明,察臣之清,辭窮理極,非如向時避讓職事猶在可冒之地。” |
qióng huāng jué jiào窮荒絕徼 | 徼:邊界,邊塞。極遠的邊塞。 | 明·劉基《郁離子·千里馬》:“窮荒絕徼,圣人以爪甲視之。” |
luó jué jù qióng羅掘俱窮 | 羅雀掘鼠,而雀鼠已近;比喻無法籌到款項。 | |
zhì jìn lì qióng智盡力窮 | 智慧和能力都已用盡。 | 蔡東藩《唐史演義》第八回:“世充只有一城,智盡力窮,旦暮可克。” |
niǎo qióng zé zhuó鳥窮則啄 | 鳥陷于絕境就要反啄。比喻人走投無路就會冒險。 | 《荀子·哀公》:“鳥窮則啄,獸窮則攫。” |
hé zhé qióng lín涸轍窮鱗 | 涸:水涸,干涸;轍:車輪的痕跡;鱗:指魚。干涸的車溝里的小魚。比喻在困境中急待援助的人。 | 明·胡文煥《群音類選·<龍泉記·姑嫂相逢>》:“遠道失夫,遐荒滯身,真如涸轍窮鱗。” |
qióng yán lòu wū窮閻漏屋 | 窮閻:偏僻的里巷;漏屋:通“陋”,狹小的房屋。指僻陋狹小的住處。 | 《荀子·儒效》:“雖隱于窮閻漏屋,人莫不貴,貴道誠存也。” |
jiù jí bù jiù qióng救急不救窮 | 救:幫助。幫助危急的但不幫助貧窮的。 | 余華《活著》:“俗話說是救急不救窮,我啊,只能救你的急,不會救你的窮。” |
jìn tuì lù qióng進退路窮 | 猶言進退無路。 | 《晉書·苻堅載記》:“丕進退路窮,乃謀于群僚。” |
qióng tú mò lù窮途末路 | 窮途:絕路。末路:路盡頭。形容到了無路可走的地步。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五回:“你如今是窮途末路,舉目無依。” |
qióng ér bào fù窮兒暴富 | 窮人驟然發了大財。比喻學問大增。 | 宋·蘇軾《答程父推官書》:“兒子比抄得《唐書》一部,又借得《前漢》欲抄。若了此二書,便是窮兒暴富也。” |
qióng zé sī biàn窮則思變 | 行不通沒辦法時就設法改變現狀。 | 《周易 系辭下》:“《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
qióng bīng jí wǔ窮兵極武 | 動用全部兵力,肆意發動戰爭。形容極端好戰。 | 漢·荀悅《漢紀·武帝紀》:“奢侈無限,窮兵極武,百姓空竭,萬民疲弊。” |
qióng jiā bó yè窮家薄業 | 指家底薄,沒什么積蓄。 |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11章:“再說,咱這窮家薄業,就爸爸一個人拉扯著你們,沒個幫手不行啊!” |
qióng xiāng pì rǎng窮鄉僻壤 | 指荒遠偏僻的地方。 | 宋 曾鞏《敘盜》:“窮鄉僻壤、大川長谷之間,自中家以上,日暮持錢,無告糴之所。” |
biàn huà bù qióng變化不窮 | 指變化多種多樣,沒有窮盡。 | 清 趙起杲《青本刻<聊齋志異>例言》:“編中所述鬼狐最伙,層見迭出,變化不窮。” |
qióng qiě yì jiān窮且益堅 | 窮:窮困;益:更加。處境越窮困,意志應當越堅定。 | 《后漢書 馬援傳》:“丈夫為志,窮當益堅,老當益壯。” |
bái shǒu qióng jīng白首窮經 | 白首:白頭;窮經:專心鉆研經書。指直到年老還在鉆研經籍,形容好學不倦。 | 宋 蘇轍《范鎮可侍讀太一宮使告詞》:“謂白首窮經之樂,尚可推以與人。” |
qióng tiān jí dì窮天極地 | 比喻極邊遠之處。 | 明·謝肇淛《五雜俎·地部》:“元之盛時,外夷朝貢者千余國,可謂窮天極地,罔不賓服。” |
lì qū jì qióng力屈計窮 | 屈:窮盡。力量智謀都已用完。 | 《紀聞·吳保安》:“吾今在厄,力屈計窮。” |
lóng zhōng qióng niǎo籠中窮鳥 | 被關在籠中的鳥。比喻受困而不自由的人;也比喻易于擒拿的敵人。 | 明·許自昌《水滸傳·義什》:“那人呵,好似籠中窮鳥,釜底枯魚,頃刻成擒。” |
tàn qí qióng yì探奇窮異 | 探:尋求;窮:盡。探尋異處,玩賞奇跡。指游覽奇山異水。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24卷:“小生一時探奇窮異,實出無心,若是就了此親,外人不曉得的,盡道小生是有所貪求而為此,反覺無顏。” |
jí shì qióng lǐ即事窮理 | 謂根據事實深究它的道理。 | 清·王夫之《續春秋左氏傳博議》:“有即事以窮理,無立理以限事。” |
shēn shān qióng lín深山窮林 | 與山外、林外距離遠的、人跡罕至的山嶺、森林。 | 唐·柳宗元《零都郡復乳穴記》:“且夫乳穴必在深山窮林,冰雪之所儲,豺虎之所廬。” |
qióng rì luò yuè窮日落月 | 窮:盡。從白天到晚上不間斷。 | 明·高攀龍《光州學正薛公以身墓志銘》:“研經訂史,未嘗不窮日落月。” |
cái jìn cí qióng才盡詞窮 | 詞:文詞;窮:盡。才學用盡,言詞枯竭。形容學識淺薄。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17回:“眾人不知其意,只當他受了半日折磨,精神耗散,才盡詞窮了。” |
ào miào wú qióng奧妙無窮 | 奧:深奧。指其中不容易被人知道而又奇妙有趣之處極多。 | 楊成武:《層層火陣燒野牛》:“化裝襲擊的運用奧妙無窮……有時化裝日軍襲擊偽軍,有時化裝偽軍襲擊日軍。” |
jì qióng lì jié計窮力竭 | 窮、竭:盡。計謀、力量都用盡了。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96回:“喬道清計窮力竭,遂同二將馳入山嶺。” |
qióng rì zhī lì窮日之力 | 窮:意盡。原指一天之內,使盡全力。比喻盡一天的力量、工夫。 | 清·張岱《與胡季望》:“茶須旋采,抽筋摘葉,急不待時,武火殺青,文火炒熟,窮日之力,多則半劤,少則四兩。” |
tàn yōu qióng zé探幽窮賾 | 幽:深;賾:幽深難見。探索深奧隱微的事理。 | 《晉書·潘岳傳》:“抽繹微言,啟發道直。探幽窮賾,故故知新。” |
zhì qióng cái jìn智窮才盡 | 智能與才能已經窮盡。 | |
qióng yuán tuī běn窮源推本 | 窮:尋求到盡頭。探求事物的本源。 | 明·沈鯨《雙珠記·賣兒系珠》:“明珠懸項,窮源推本應根究。” |
dào jìn tú qióng道盡涂窮 | 謂無路可走,陷于絕境。 | 三國·魏·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私意自試,必不能堪其所不樂,自卜已審,若道盡涂窮,則已耳。”《晉書·嵇康傳》作“道盡途殫”。 |
lì qū dào qióng力屈道窮 | 屈:竭,窮盡;道:途徑,辦法;窮:盡。力量辦法都已窮盡。 | 《周書·王思政傳》:“今力屈道窮,計無所出,唯當效死,以謝朝恩。” |
yī qióng èr bái一窮二白 | 窮:物質基礎差;經濟水平低。白:文化、科學落后。形容經濟、文化科學水平低;不發達。 | 毛澤東《論十大關系》:“我曾經說過,我們一為\'窮\',二為\'白\'。\'窮\'就是沒有多少工業,農業也不發達。\'白\'就是一張白紙,文化水平、科學水平都不高。 |
jìn rì qióng yè盡日窮夜 | 盡:完;窮:盡。從早到晚,通宵達旦。 | 《南史·袁巸傳》:“與鄧琬款狎過常,每清閑必盡日窮夜。” |
qióng shē jí yù窮奢極欲 | 窮、極:盡;極端。奢:奢侈;浪費。欲:欲望;奢望。過分的奢侈和欲求;形容揮霍享樂。 | 《漢書 谷永傳》:“窮奢極欲,湛湎荒淫。” |
tú qióng bǐ xiàn圖窮匕見 | 比喻到最后露出了事物的真相或本來的目的。窮:盡;匕:匕首;短劍。 | 西漢 劉向《戰國策 燕策三》:“軻既取圖奉之,發圖,圖窮而匕首見。” |
qióng tōng jiē mìng窮通皆命 | 窮:不得志;通:通達。不得志和通達都是命中注定。 | 元·馬致遠《殘曲·女冠子》:“若論才藝,仲尼年少,便合封侯,窮通皆命也。” |
qióng xiàng lòu shì窮巷陋室 | 窮巷:偏僻的里巷;陋室:狹小的房屋。指僻陋狹小的住處。 | 漢·韓嬰《韓詩外傳》卷五:“雖隱居窮巷陋室,無置錐之地,而莊公不能與爭名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