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成語詞典木的成語
      因篇幅關系,只列出前 100 個木的成語
      成語解釋出處
      fāng cùn zhī mù,gāo yú cén lóu方寸之木,高于岑樓方寸:比喻小;岑:尖頂高樓。一寸高的方木放在高樓的尖頂上其高度高于高樓。比喻類比不當。戰國·鄒·孟軻《孟子·告子下》:“不揣其本而齊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于岑樓。”
      rén fēi tǔ mù人非土木指人是有思想感情的。宋 無名氏《張協狀元》第十二出:“謝荷公公!張協人非土木,必有報謝之期。”
      zhú tóu mù xiè竹頭木屑比喻可利用的廢物。宋 鄭樵《上宰相書》:“竹頭木屑之積,亦云多矣,將欲一旦而用之可也。”
      chǔn ruò mù jī蠢若木雞形容神貌呆笨。清·蒲松齡《聊齋志異·促織》:“小蟲伏不動,蠢若木雞。”
      zhī mù zhī guān枝木之冠冠:帽子。冠多華飾,好像樹木的繁枝戰國·宋·莊周《莊子·盜跖》:“冠枝木之冠,帶死牛之脅。”
      shǒu zhū yuán mù守株緣木比喻不根據實際情況而去做根本不可能做到的事。明·馬中錫《中山狼傳》:“乃區區循大道以求之,不幾于守株椽木乎?”
      wú gēn zhī mù,wú yuán zhī shuǐ無根之木,無源之水比喻沒有根據的事物。語出《左傳 昭公九年》:“我在伯父,猶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
      kū zhū xiǔ mù枯株朽木比喻無用的人或物。宋 陳亮《又癸卯秋書》:“如亮已為枯株朽木,與一世并無所關涉,惟于秘書,不敢不致其區區耳。”
      yī cǎo fù mù依草附木原指鬼神有所依憑,擅作威福。后比喻憑借他人勢力,為非作歹。也比喻不能自立,依靠別人。元 康進之《李逵負荊》第二折:“想必有那依草附木,冒著俺家名姓,做這等事情的,也不可知。”
      cǎo mù yú fū草木愚夫愚:愚蠢;愚夫:匹夫。像山野之中草木那樣愚昧無知的人。也指粗俗平庸的百姓。明 許仲琳《封神演義》第70回:“料你不過草木愚夫,識得什么天時人事。”
      yǔ cǎo mù tóng fǔ與草木同腐腐:腐朽。身體和草木一同腐朽。指默默無聞地死去。宋·蘇軾《太息送秦少章》:“雖然,自今觀之,孔北海、盛孝章猶在世,而向之譏評者,與草木同腐久矣。”
      lián lǐ zhī mù連理之木不同根的樹木而枝干連生在一起。古時認為是吉祥的征兆。《晉書 元帝記》:“一角之獸,連理之木。”
      mù xiǔ zhù shēng木朽蛀生朽:腐爛。木朽腐爛就會生蟲子。比喻失去檢點就會犯錯誤。
      shēn jiāng jiù mù身將就木將:快要;就:趨,進;木;棺材。指人壽命已經不長,快要進棺材了。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32回:“管甚么民脂民膏,竟忘了禮義廉恥,直至身將就木,還遺命叫兒子薄殯殮,勿治喪,勿禮懺。”
      fēng mù zhī bēi風木之悲比喻父母亡故,不及侍養的悲傷。明·顧大典《青衫記·元白揣摩》:“早年失怙,常懷風木之悲;壯歲鼓盆,久虛琴瑟之樂。”
      shēng zhèn lín mù聲振林木形容歌聲或樂器聲高亢宏亮。戰國 鄭 列御寇《列子 湯問》:“餞于郊衢,撫節悲歌,聲振林木,響遏行云。”
      yú mù nǎo dài榆木腦袋比喻思想頑固。亦作“榆木腦殼”。谷峪《新事新辦》:“你娘不是那榆木腦袋!娶親不坐轎,這年頭凈這幺辦,俺也贊成。”
      féng chǎng gān mù逢場竿木喻偶爾湊湊熱鬧的人。語本《五燈會元·南岳讓禪師法嗣·江西馬祖道一禪師》:“竿木隨身,逢場作戲。”語出《五燈會元·南岳讓禪師法嗣·江西馬祖道一禪師》:“竿木隨身,逢場作戲。”
      cǎo yī mù shí草衣木食木:樹。編草為衣,以樹木果實為食。形容衣食簡單,生活清苦。元 關漢卿《望江亭》第一折:“這出家無過草衣木食,熬枯受淡。”
      má mù bù rén麻木不仁不仁:失去感覺能力。本指肢體神經失去感覺;對刺激沒有感覺。形容思想不敏銳;對事物反應遲鈍;漠不關心。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27回:“天下作女孩兒的,除了那班天日不懂麻木不仁的姑娘外,是個女兒便有個女兒情態。”
      wáng yuán huò mù亡猿禍木《淵鑒類函》卷四三二引《汀州志》:“唐大歷中,有猴數百集古田杉林中,里人欲伐木殺之。中一老猴忽躍去近鄰一家縱火焚屋。里人懼,亟走救火,于是群猴脫去。”后因以“亡猿禍木”喻欲損人反而害己的行為。《淵鑒類函》卷四三二引《汀州志》:“唐大歷中,有猴數百集古田杉林中,里人欲伐木殺之。中一老猴忽躍去近鄰一家縱火焚屋。里人懼,亟走救火,于是群猴脫去。”
      fēng mù tàn風木嘆風木:同“風樹”,比喻因父母亡故,不能奉養。指喪父母的悲傷。宋·陸游《焚黃》:“早歲已形風木嘆,余生永廢《蓼莪》詩。”
      yī sī bù xiàn,dān mù bù lín一絲不線,單木不林一根絲不能織成線,一棵樹不能形成林。比喻一個人力量單薄,辦不成事。清·李綠園《歧路燈》第八回:“這福兒一絲不線,單木不林,也覺讀的慢懈。”
      gāng yì mù nè剛毅木訥剛:堅強;毅:果決;木:質樸;訥:說話遲鈍,此處指言語謹慎。孔子稱頌人的四種品質。先秦 孔子《論語 子路》:“剛毅木訥,近仁。”
      mù mèi shān guǐ木魅山鬼魅:物老成精。指山林的鬼怪。南朝·宋·鮑照《蕪城賦》:“木魅山鬼,野鼠城狐。”
      yuán mù jǐng zhěn圓木警枕用圓木做枕頭,睡著時容易驚醒。形容刻苦自勉。宋·范祖禹《司馬溫公布衾銘記》:“以圓木為警枕,小睡則枕轉而覺,乃起讀書。”
      xiǔ mù nán diāo朽木難彫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勢敗壞而不可救藥。同“朽木不可雕”。
      kū mù sǐ huī枯木死灰死灰:燃燒后余下的冷灰。身如枯木,心如死灰。比喻極其消極悲觀。莊周《莊子 齊物論》:“形固可使如枯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fēng mù hán bēi風木含悲比喻因父母亡故,孝子不能奉養的悲傷。漢·韓嬰《韓詩外傳》卷九:“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也。”
      gǎo mù sǐ huī槁木死灰干枯的樹木;冷卻的灰燼。比喻心灰意冷;消沉已極或對一切事情無動于衷、冷漠無情。槁:干枯。莊周《莊子 齊物論》:“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mù běn shuǐ yuán木本水源樹的根本,水的源頭。比喻事物的根本或事情的原因。先秦 左丘明《左傳 昭公九年》:“我在伯父,猶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民人之有謀主也。”
      mù nè guǎ yán木訥寡言訥:說話遲鈍。形容人不愛說話。《晉書·葛洪傳》:“為人木訥,不好榮利,閉門卻掃,未嘗交游。”
      jīn kǒu mù shé金口木舌以木為舌的銅鈴,即木鐸,古代施行政教傳布命令時所用。指宣揚教化的人。漢 揚雄《法言 學行》:“天之道不在仲尼乎?仲尼駕說者也;不在茲儒乎?如將復駕其所說,則莫若使諸儒金口而木舌。”
      rén fēi cǎo mù人非草木見“人非木石”。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十七回:“眾人道:‘上復觀察,小人們人非草木,豈不省的?’”
      cǎo mù róng kū草木榮枯榮枯:繁茂和枯萎。草木的茂盛和干枯。《大自然的語言》:“幾千年來,勞動人民注意了草木榮枯,侯鳥去來等自然現象同氣候的關系,據以安排農事。”
      mù hóu ér guàn木猴而冠猴子穿衣戴帽裝扮成人樣。比喻虛有其表而無真本領。用來諷刺投靠權勢竊據權位的人。明·沈采《千金記·會宴》:“項王乃是木猴而冠,不足謀天下矣。”
      cǎo mù zhī wēi草木知威連草木都知道他的威名。形容威勢極大。《新唐書 張萬福傳》:“朕謂江淮木草亦知爾威名。”
      zuān mù qǔ huǒ鉆木取火硬木棒對著木頭摩擦或鉆進去,靠摩擦取火。唐·慧能《壇經·疑問品》:“若能鉆木取火,淤泥定生紅蓮。”
      yī mù nán fú一木難扶大樓將要倒塌,不是一根木頭能夠支撐得住的。比喻崩潰的形勢不是一個人所能挽救的。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94回:“巨聞:‘大廈將傾,一木難扶。’目今庫藏空虛,民日生怨,軍心俱離,總有良將。”
      xiǔ mù fèn qiáng朽木糞墻朽壞的木頭,污穢的土墻。比喻沒有培養前途的人。先秦 孔子《論語 公冶長》:“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也。”
      dù zhòng mù zhé蠹眾木折蛀蟲多了,木頭就要折斷。比喻不利的因素多了,就能造成災禍。《商君子·修權》:“蠹眾而木折,隙大而墻壞。”
      yí huā jiē mù移花接木把某種花木的枝條嫁接到另一種花木上。比喻暗中使用手段以假換真欺騙他人。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同窗友認假作真,女秀才移花接木。”
      fēi wǎ bá mù蜚瓦拔木形容風力迅猛。宋 袁文《甕牖閑評》第三卷:“余鄉常有颶風,但初來聲勢頗惡,與三州不異,人家即曰:‘報起矣!’有頃則亦蜚瓦拔木,無所不至。”
      duàn mù jué dì斷木掘地上古時代,斷木為杵,掘地為臼。雖粗拙,亦適用。語出《易·系辭下》。語出《易·系辭下》。宋·黃庭堅《題王黃州墨跡后》詩:“掘地與斷木,智不如機春。”
      mù tóu mù nǎo木頭木腦形容呆板、遲鈍沈虎根《小師弟》:“而且變得木頭木腦,竟連他母親來看他也會顯得冷冰冰的。”
      yǔ cǎo mù tóng xiǔ與草木同朽身體和草木一同腐朽。指默默無聞地死去。
      dāi ruò mù jī呆若木雞愣著不動;像只木頭雞。形容人癡或因驚恐而發愣的神態。先秦 莊周《莊子 達生》:“雞雖有鳴者,已無變矣,望之似木雞矣;其德全矣,異雞無敢應者,反走矣。”
      yī cǎo yī mù一草一木一棵草;一棵樹。比喻細小或平常的東西。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應劭傳》:“春一草枯則為災,秋一木華亦為異。”
      gǔ mù cān tiān古木參天參天:高入云天。古老的樹木枝茂葉繁異常高大。清·李百川《綠野仙蹤》第61回:“但見碧峰疊翠,古木參天,千紅萬紫,遍滿幽谷。”
      xiǔ mù fèn tǔ朽木糞土朽木:爛木頭;糞土:臟土臭泥。比喻不堪造就、對社會沒有用處的人。先秦 孔子《論語 公冶長》:“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杇也,于予與何誅。’”
      yǔ cǎo mù jù xiǔ與草木俱朽身體和草木一同腐朽。指默默無聞地死去。漢·王充《論衡·自紀篇》:“身與草木俱朽,聲與日月并彰。”
      yú mù nǎo ké榆木腦殼比喻思想頑固。同“榆木腦袋”。劉紹棠《柳傘》三:“‘大叔,謝謝您老人家!’黃金印淌下了熱淚,‘您敲開了我脖腔子上這顆榆木腦殼。’”
      shí nián shù mù,bǎi nián shù rén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樹:培植,培養。比喻培養人才是長久之計。也表示培養人才很不容易。先秦 管仲《管子 權修》:“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
      shān mù zì kòu山木自寇山上的樹木,因長成有用之材,而被人砍伐。比喻因有用而不免于禍。《莊子·人世間》:“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
      rù mù sān fēn入木三分本指書法筆力蒼勁有力。后比喻見解透徹;議論深刻。唐 張懷瓘《書斷 王羲之》:“王羲之書祝版,工人削之,筆入木三分。”
      cǎo mù jiē bīng草木皆兵木:樹;皆:全;都是。野草和樹木都像是兵士。比喻軍隊敗退時心虛;把草木都看成為是敵兵。亦形容極度驚恐時發出多疑的錯覺。清 曾樸《孽海花》第25回:“大有風聲鶴唳,草木皆兵之感。”
      kè mù wéi lì刻木為吏意思是不能受獄吏的污辱,即使是木頭做的獄吏也不能見他。形容獄吏的兇暴可畏。東漢 班固《漢書 路溫舒傳》:“畫地為獄,議不入;刻木為吏,期不對。”
      xiǔ mù shēng huā朽木生花指由枯轉榮,比喻事物得以新生。清·李漁《比目魚·假神》:“朽木生花,白骨生肌,都虧你再把鴻鈞鑄。”
      shuǐ mù qīng huá水木清華水:池水,溪水;木:花木;清:清幽;華:美麗有光彩。指園林景色清朗秀麗。晉 謝混《游西池》詩:“景昃鳴禽集,水木湛清華。”
      huà dì kè mù畫地刻木比喻進監獄,受審訊。《梁書 王僧儒傳》:“蓋畫地刻木,昔人所惡,叢棘既累,于何可聞,所以握手戀戀,離別珍重。”
      hán mù chūn huá寒木春華寒木不凋,春華吐艷。比喻各具特色。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文章》:“劉應之曰:‘既有寒木,又發春華,何如也?’”
      pán mù xiǔ zhū槃木朽株不成材的曲木、朽木。比喻劣材。南朝·宋·范曄《后漢書·循吏傳·孟嘗》:“槃木朽株,為萬乘用者,左右為之容耳。”
      yuán kǒng fāng mù圓孔方木把方木頭放到圓孔里去。比喻二者不能投合。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若將有限心識作無限中用,如將方木逗圓孔。”
      mù niú liú mǎ木牛流馬木制的牛馬形體、可行走的運輸器具。晉·陳壽《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亮性長于巧思,損益連弩,木牛流馬,皆出其意。”
      liáng qín zé mù良禽擇木比喻賢者擇主而事。先秦 左丘明《左傳 哀公十一年》:“鳥則擇木,木豈能擇鳥。”
      mù gěng zhī huàn木梗之患喻客死他鄉,不得復歸故里。漢·劉向《說苑·正諫》:“今秦,四塞之國也,有虎狼之心,恐其有木梗之患。”
      yuán mù qiú yú緣木求魚緣:順著;木:樹。沿著樹干爬上樹去捉魚。比喻方法不對;徒勞無功。先秦 孟軻《孟子 梁惠王上》:“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
      dù zhòng mù zhé,xì dà qiáng huài蠹眾木折,隙大墻壞蠹:蛀蟲;折:斷;隙:縫隙。蛀蟲多了,木頭就要折斷。墻縫大了就要倒。比喻為害太多,必定造成災禍,錯誤不及時糾正,就會造成禍害。戰國·衛·商鞅《商君書·修權》:“蠹眾而木折,隙大而墻壞。”
      mù xiù yú lín,fēng bì cuī zhī木秀于林,風必摧之秀:出眾;摧:毀壞。林中最高的樹必定先遭到大風的摧毀。比喻最出色的事物容易招致非議。三國·魏·李康《運命論》:“故木秀于林,風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眾必非之。”
      dà xīng tǔ mù大興土木興:創辦、興起。大規模地興建土木工程。多指興建宮殿、住宅或園林等。《舊五代史 漢書 李守貞傳》:“以廣其第,大興土木,治之歲余,為京師之甲。”
      dú mù nán zhī獨木難支一根木頭難以支撐起將要倒塌的大房子。比喻單薄的力量無法維持全局。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拉楞自欲壞,非一木所能支。”
      xíng jiāng jiù mù行將就木指人壽命已經不長;快要進棺材了。行將:快要;木:棺材。先秦 左丘明《左傳 僖公二十三年》:“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則就木焉。請待子。”
      xíng rú gǎo mù形如槁木槁:枯干。形體像枯干的樹木一樣。戰國·宋·莊周《莊子·齊物論》:“形固可使如槁木,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wú yuán zhī shuǐ,wú běn zhī mù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源:水源;本:樹根。沒有源頭的水,沒有根的樹。比喻沒有基礎的事物。《左傳 昭公九年》:“我在伯父,猶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
      qiáo mù shì jiā喬木世家喬木:代指貴族、高官。指貴族世家。《詩經·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鳥鳴嚶嚶,出自幽谷,遷于喬木。”
      xiǔ mù kū zhū朽木枯株株:樹根。朽爛的樹根,枯干的樹木。比喻老朽無能之輩。明·康海《中山狼》第三折:“俺道您瓊材玉樹,卻元是朽木枯株。”
      yú mù gē da榆木疙瘩堅硬的榆樹根。比喻思想頑固。葛洛《衛生組長》:“人人都是封建迷信腦袋,像榆木疙瘩一樣,三斧子五斧子劈不開。”
      mù shí lù shǐ木石鹿豕豕:豬。如同木頭、石頭、鹿和豬一樣。形容愚笨無知。清·蒲松齡《聊齋志異·珊瑚》:“冤哉!謂我木石鹿豕耶!具有口鼻,豈有觸香臭而不知者?”
      zhí mù xiān fá直木先伐直:挺直。挺直成材的樹木,最先被砍伐。比喻有才能的人會遭到迫害。亦作“直木必伐”。《莊子·山木》:“是故其行列不斥,而外人卒不得害,是以免于患。直木先伐,甘井先竭。”
      yì zhě guān mù衣赭關木赭:赤褐色的囚衣;關:禁閉;木:刑具。指服刑。西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魏其,大將也,衣赭衣,關三木。”
      qìng shān cǎi mù罄山采木罄:完,盡。把山上的樹木全部采光。比喻殘酷剝削。《舊五代史·唐書·張延朗傳》:“若使罄山采木,竭澤求漁,則地官之教化不行,國本之傷殘益甚,取怨黔首,是黷皇風。”
      yī guǎn fù mù依丱附木見“依草附木”。
      xiǔ mù nán diāo朽木難雕見“朽木不可雕”。《南史·顏延之傳》:“尚之望見便陽眠,延之發簾熟視曰:‘朽木難雕’。”
      shi yú lín mù池魚林木比喻無辜而受連累,遭禍害。《淮南子·說山訓》:“楚王亡其猿,而林木為之殘;宋君亡其珠,池中魚為之殫。”
      míng yú qiáo mù鳴于喬木《詩·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鳥鳴嚶嚶。出自幽谷,遷于喬木。”后以“鳴于喬木”比喻仕進達于高位。《詩·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鳥鳴嚶嚶。出自幽谷,遷于喬木。”
      jīn mǔ mù gōng金母木公金:五行之一,西方屬金;木:五行之一,東方屬木。指仙人東王公和西王母。比喻年高有才德的人。清·閑齋老人《儒林外史·序》:“所云意馬心猿,金母木公《西游記》中作‘金公’、‘木母’,比喻孫悟空和豬八戒。”
      wáng yuán zāi mù亡猿災木見“亡猿禍木”。清·王闿運《<桂陽州志>序》:“覆鹿遺蕉,亡猿災木,非敵非寇,自傾自覆。”
      shéng jù mù duàn繩鋸木斷拉繩作鋸;也能鋸斷木頭。比喻力量雖小;條件雖差;只要堅持不懈地去做;就能把難辦的事做成。宋 羅大經《鶴林玉露》第十卷:“一日一錢,千日一千,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pí fú hàn dà mù蚍蜉撼大木撼:搖動。螞蟻想搖動大樹。比喻不自量力。宋·趙與時《賓退錄》第二卷:“蚍蜉撼大木,多見不知量也。”
      xiǔ mù bù kě diāo朽木不可雕腐爛的木頭無法雕刻。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勢敗壞而不可救藥。亦作“朽木難彫”。亦作“朽木不雕”。春秋·魯·孔丘《論語·公冶長》:“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也。”
      tǔ niú mù mǎ土牛木馬泥塑的牛,木做的馬。比喻沒有實用的東西。《關尹子 八籌》:“知物之偽者,不必去物,譬如見土牛木馬,雖情存牛馬之名,而心忘牛馬之實。”
      pán mù xiǔ zhū盤木朽株不成材的曲木朽木。比喻劣材。《后漢書 循史傳 孟嘗》:“盤木朽株,為萬乘用者,左右為之容耳。王者取士,宜拔眾之所貴。”
      mù jī yǎng dào木雞養到木雞:善斗的雞,看上去象木頭一樣呆板。形容功夫到家。《莊子·達生》:“幾矣。雞雖有鳴者,已無變矣,望之似木雞矣,其德全矣;異雞無敢應者,反走矣。”
      shí xīn mù cháng石心木腸石、木都是硬物,形容堅定不動搖。宋·蘇軾《謝失察妖賊表》:“布衣蔬食,或木死于饑寒;石心木腸,誓不忘于忠義。”
      xià qiáo mù rù yōu gǔ下喬木入幽谷從高樹上下來,鉆進幽深的坑谷里。比喻棄明從暗,或從良好的處境轉入惡劣的處境。《孟子·滕文公上》:“吾聞出于幽谷,遷于喬木者,未聞下喬木而入幽谷者。”
      xuē mù wéi lì削木為吏意思是不能受獄吏的侮辱,即使是木頭做的獄吏也不能見他。形容獄吏的兇暴可畏。東漢 班固《漢書 司馬遷傳》:“故士有畫地為牢勢不入,削木為吏議不對,定計于鮮也。”
      chù shí jué mù觸石決木比喻莽撞蠻干。漢·揚雄《太玄·難》:“次八,觸石決木,維折角。測曰:觸石決木,非所治也。”范望注:“以弱治剛,故非所任也。”
      yú mù gē diāo榆木圪垯堅硬的榆樹根。喻思想頑固。
      yǔ cǎo mù jù fǔ與草木俱腐腐:腐朽。身體和草木一同腐朽。《新唐書·高儉竇威傳贊》:“古來賢豪,不遭興運,埋光鏟采,與草木俱腐,可勝咤哉!”
      bā gōng shān shàng,cǎo mù jiē bīng八公山上,草木皆兵將八公山上的草木,都當作是士兵。形容極度驚恐,疑神疑鬼。《晉書 苻堅載記下》:“(苻)堅與苻融登城而望王師,見部陣齊整,將士精銳,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類人形,顧謂融曰:‘此亦勁敵也,何謂少乎?’憮然有懼色。”

      亚洲女人影院想要爱| 亚洲阿v天堂在线2017免费|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一区| 亚洲丶国产丶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中字慕日产2020| 亚洲成综合人影院在院播放| 亚洲视频免费在线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电影| 亚洲一区二区中文| 亚洲黄色网址大全| 中文字幕亚洲色图| 亚洲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天堂不卡| 亚洲日本视频在线观看| xxx毛茸茸的亚洲| 亚洲日本天堂在线| 香蕉视频亚洲一级| 亚洲国产一区明星换脸| 国产亚洲色视频在线| 亚洲国产三级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老鸭窝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AV无码不卡在线播放| 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亚洲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福利片| 日韩亚洲人成在线| 亚洲精华国产精华精华液好用|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日韩 | 亚洲欧美成人av在线观看| 午夜亚洲国产理论片二级港台二级| 青青青亚洲精品国产| 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欭美日韩颜射在线二| 亚洲AV人无码激艳猛片| 亚洲国产中文在线视频| 亚洲成a人无码亚洲成www牛牛| 亚洲Av无码国产情品久久|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av系列天堂|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午友在线|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首J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