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木疙瘩
成語分析
基本解釋堅硬的榆樹根。比喻思想頑固。
出處葛洛《衛(wèi)生組長》:“人人都是封建迷信腦袋,像榆木疙瘩一樣,三斧子五斧子劈不開。”
例子羅心剛:“老夏?你認識?”夏雨:“豈止認識!是我爸爸,典型的榆木疙瘩腦袋!”《新華文摘》1981年第2期
基礎(chǔ)信息
拼音yú mù gē da
注音ㄩˊ ㄇㄨˋ ㄍㄜ ˙ㄉㄚ
感情榆木疙瘩是貶義詞。
用法作賓語、定語;多用于比喻句。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愛不釋手(意思解釋)
- 以柔克剛(意思解釋)
- 步調(diào)一致(意思解釋)
- 牽強附會(意思解釋)
- 因小失大(意思解釋)
- 拉拉扯扯(意思解釋)
- 飲鴆止渴(意思解釋)
- 破鏡重圓(意思解釋)
- 矢志不渝(意思解釋)
- 無所不為(意思解釋)
- 只爭朝夕(意思解釋)
- 克敵制勝(意思解釋)
- 賓至如歸(意思解釋)
- 歡聲雷動(意思解釋)
- 與世長辭(意思解釋)
- 安家落戶(意思解釋)
- 因循守舊(意思解釋)
- 投機倒把(意思解釋)
- 仗勢欺人(意思解釋)
- 大義滅親(意思解釋)
- 驕奢淫逸(意思解釋)
- 面黃肌瘦(意思解釋)
- 光宗耀祖(意思解釋)
- 謙謙君子(意思解釋)
- 天府之國(意思解釋)
- 人小鬼大(意思解釋)
- 暴殄天物(意思解釋)
- 品頭論足(意思解釋)
- 妻離子散(意思解釋)
- 顯山露水(意思解釋)
※ 榆木疙瘩的意思解釋、榆木疙瘩是什么意思由CNDU提供。
成語接龍(順接)
相關(guān)成語
成語 | 解釋 |
---|---|
草木知威 | 連草木都知道他的威名。形容威勢極大。 |
草衣木食 | 木:樹。編草為衣,以樹木果實為食。形容衣食簡單,生活清苦。 |
木本水源 | 樹的根本,水的源頭。比喻事物的根本或事情的原因。 |
故家喬木 | ①謂世家的人才、器物必定出眾。②喻指鄉(xiāng)賢。 |
繩鋸木斷 | 拉繩作鋸;也能鋸斷木頭。比喻力量雖小;條件雖差;只要堅持不懈地去做;就能把難辦的事做成。 |
疙里疙瘩 | 文字不通暢,物體不平滑很粗糙。 |
土木形骸 | 形骸:指人的形體。形體象土木一樣。比喻人的本來面目,不加修飾。 |
鉆木取火 | 硬木棒對著木頭摩擦或鉆進去,靠摩擦取火。 |
金口木舌 | 以木為舌的銅鈴,即木鐸,古代施行政教傳布命令時所用。指宣揚教化的人。 |
麻木不仁 | 不仁:失去感覺能力。本指肢體神經(jīng)失去感覺;對刺激沒有感覺。形容思想不敏銳;對事物反應(yīng)遲鈍;漠不關(guān)心。 |
寒木春華 | 寒木不凋,春華吐艷。比喻各具特色。 |
朽木死灰 | 枯干的樹木和火滅后的冷灰。比喻心情極端消沉,對任何事情無動于衷。 |
泥塑木雕 | 用泥土塑造、木頭雕刻的偶像。比喻人的動作及神情呆板。 |
人非草木 | 見“人非木石”。 |
擇木而棲 | 鳥兒選擇合適的樹木做巢。比喻選擇賢君明主,為其效命。 |
枯木逢春 | 枯:枯萎;木:樹木;逢:遇上。枯樹遇上春天又有了生機。比喻經(jīng)歷挫折又獲得生機。 |
浮石沉木 | 見“浮石沉木”。 |
木落歸本 | 猶言葉落歸根。 |
雞皮疙瘩 | 受到驚嚇或寒冷在人的皮膚上出現(xiàn)的類似雞皮上的小疙瘩。 |
槁木死灰 | 干枯的樹木;冷卻的灰燼。比喻心灰意冷;消沉已極或?qū)σ磺惺虑闊o動于衷、冷漠無情。槁:干枯。 |
木訥寡言 | 訥:說話遲鈍。形容人不愛說話。 |
移花接木 | 把某種花木的枝條嫁接到另一種花木上。比喻暗中使用手段以假換真欺騙他人。 |
呆若木雞 | 愣著不動;像只木頭雞。形容人癡或因驚恐而發(fā)愣的神態(tài)。 |
一草一木 | 一棵草;一棵樹。比喻細小或平常的東西。 |
草木愚夫 | 愚:愚蠢;愚夫:匹夫。像山野之中草木那樣愚昧無知的人。也指粗俗平庸的百姓。 |
蠹眾木折 | 蛀蟲多了,木頭就要折斷。比喻不利的因素多了,就能造成災(zāi)禍。 |
大興土木 | 興:創(chuàng)辦、興起。大規(guī)模地興建土木工程。多指興建宮殿、住宅或園林等。 |
木石心腸 | 形容人心腸硬,不為情感所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