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關系,只列出前 100 個愛的成語
成語 | 解釋 | 出處 |
---|---|---|
zhōng jūn ài guó忠君愛國 | 對君主忠貞,對國家摯愛。 |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44回:“此人雖則商賈之流,倒也有些忠君愛國之心、排患解紛之略?!?/td> |
shì dú zhī ài舐犢之愛 | 舐:舔。犢:小牛。母牛舔小牛表現對它愛護。比喻對子女的疼愛。亦作“舐犢之念”、“舐犢之私”、“舐犢情深”。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楊彪傳》:“猶懷老牛舐犢之愛?!?/td> |
ài mó zhī zhù愛莫之助 | 雖然同情,卻限于條件無從幫助。 | 宋 陳亮《喻夏卿墓志銘》:“晚雖家事不如初,而親戚故舊之急難,族人子弟之美事,愛莫之助,每致其惓惓之意,而人人常信之?!?/td> |
ài zēng fēn míng愛憎分明 | 憎:恨。愛和恨的界限十分清楚。 | 續范亭《延安五老》詩:“愛憎分明是本色,疾惡如仇不寬恕。” |
ài shēng wù sǐ愛生惡死 | 愛:喜愛;惡:厭惡。喜愛生存,厭惡死亡。 |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26回:“可見愛生惡死,亦是物之恒情?!?/td> |
ài bù shì shǒu愛不釋手 | 釋:放開。喜愛到不肯放手。 | 清 孫道乾《小螺庵病榻憶語》:“小暑日,王叔眉學博自武林歸,以娛園主人畫團扇相贈……兒起坐桃笙上,愛不釋手。” |
jié yòng ài mín節用愛民 | 節省開支,愛護百姓。 | 《論語 學而》:“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
yōu guó ài mín憂國愛民 | 憂心國家,愛護百姓。 | 《戰國策·齊策》:“寡人憂國愛民,固愿得士以治之?!?/td> |
jūn zǐ ài cái,qǔ zhī yǒu dào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 君子:有才德的人。君子喜歡正道得到的財物,不要不義之財。 | 高陽《胡雪巖全傳·平步青云》上冊:“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該當你老夫子的,自然當仁不讓?!?/td> |
ài cái rú kě愛才如渴 | 才:賢才,人才。愛慕賢才,急欲求得,就象口渴急于喝水一樣。 | 清·葉燮《原詩·外篇上》:“嫉惡甚嚴,愛才若渴,此韓愈之面目也。” |
ài cái hǎo shì愛才好士 | 好:喜愛。愛護、重視人才。 | 《晉書 殷仲文傳》:“劉毅愛才好士,深相禮接,臨當之郡?!?/td> |
jìng lǎo ài yòu敬老愛幼 | 尊敬老人,愛護小孩。 | 清·黃世仲《洪秀全演義》第47回:“林啟榮又能敬老愛幼,每屆冬至前后,必預期布告置酒款宴鄉老?!?/td> |
nán huān nǚ ài男歡女愛 | 男女間親昵歡愛。 | 晉 陸機《塘上行》:“男歡智傾愚,女愛衰避妍。” |
ài sù hào gǔ愛素好古 | 指愛好樸質,不趨時尚。 | 先秦 李耳《老子》:“見素抱樸,少私寡欲。” 先秦 孔子《論語 述而》:“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于我老彭。’” |
nǐ lián wǒ ài你憐我愛 | 指人們之間相互尊敬憐愛。 |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56回:“彼此問了名姓,真是你憐我愛,十分投機?!?/td> |
shù shēn zì ài束身自愛 | 猶言束身自修。 | 清·陳天華《中國革命史論》第一章:“稍束身自愛者,不敢逸于常軌,以蒙青史之誅?!?/td> |
ài zé jiā zhū xī,wù zé zhuì zhū yuān愛則加諸膝,惡則墜諸淵 | 加諸膝:放在膝蓋上;墜諸淵:推進深淵。指不講原則,感情用事,對別人的愛憎態度,全憑自己的好惡來決定。 | 西漢 戴圣《禮記 檀弓下》:“今之君子,進人若將加諸膝,退人若將墜諸淵?!?/td> |
ài bù rěn shì愛不忍釋 | 忍:忍心;釋:放下。對所喜愛的物品;愛得拿在手里久久不肯放下。形容極其喜愛。 | 清 梁紹壬《兩般秋雨庵隨筆 條幅扇頭詩》:“又于扇頭見一絕云:‘一夜東風草剪齊,如絲春雨濕香泥……’亦愛不忍釋?!?/td> |
ài zhī yù qí shēng愛之欲其生 | 指喜歡一個人時總想叫他活著。指極度地憑個人愛憎對待人。 | 先秦 孔子《論語 顏淵》:“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td> |
gāo qíng hòu ài高情厚愛 | 指深厚的情誼。 |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37回:“非是小弟深謀遠慮,一則承單二哥高情厚愛,不忍輕拋此地,二則小女在單二哥處打擾,頗有內顧縈心?!?/td> |
ài rén hào shì愛人好士 | 愛護、重視人才。 | 晉 陳壽《三國志 蜀志 先主傳》:“圣姿碩茂,神武在躬,仁覆積德,愛人好士,是以四方歸心焉。” |
ēn ēn ài ài恩恩愛愛 | 形容夫妻感情深厚或骨肉親情。 |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第20卷:“聰明勤謹,父子恩恩愛愛,不教而善?!?/td> |
ài zhī yù qí shēng,wù zhī yù qí sǐ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 | 喜愛他時,總想叫他活著;討厭他時,總想叫他死掉。指極度地憑個人愛憎對待人。 | 先秦 孔子《論語 顏淵》:“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td> |
ài lǐ cún yáng愛禮存羊 | 由于愛惜古禮,不忍使它廢弛,因而保留古禮所需要的祭羊。比喻為維護根本而保留有關儀節。 | 先秦 孔子《論語 八佾》:“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子曰:‘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 |
jì shì ài mín濟世愛民 | 濟:救助,接濟;愛:關愛??餄D危世道,恤愛苦難民眾。 | 明·屠隆《曇花記·辭家訪道》:“我本清泰世間奇男子,濟世愛民,扶危定難。” |
ài mín rú zǐ愛民如子 | 舊時稱贊某些統治者愛護百姓,就象愛護自己的子女一樣。 | 西漢 劉向《新序 雜事一》:“良君將賞善而除民患,愛民如子,蓋之如天,容之若地?!?/td> |
ài máo fǎn qiú愛毛反裘 | 古時穿皮毛衣服,毛的一面向外。比喻不重視根本,輕重倒置。 | 西漢 劉向《新序 雜事二》:“魏文侯出游,見路人反裘而負芻,文侯曰:‘胡為反裘而負芻?’對曰:‘臣愛其毛。’文侯曰:‘若不知其里盡而毛無所恃邪?’” |
qī pín ài fù欺貧愛富 | 欺侮貧窮;喜愛富有。 | 元 關漢卿《裴度還帶》:“有那等嫌貧愛富的兒曹輩,將俺這貧傲慢,把他那富追陪,那個肯恤孤念寡存仁義。” |
ài shì tān cái愛勢貪財 | 愛慕權勢,貪圖錢財。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16回:“誰知那張家父母如此愛勢貪財,卻養了一個知義多情的女兒,聞得父母退了前夫,他便一條麻繩悄悄的自縊了?!?/td> |
ài fù xián pín愛富嫌貧 | 嫌:厭惡。嫌棄貧窮,喜愛富有。指對人的好惡以其貧富為準。 | 元 施惠《幽閨記 兄弟彈冠》:“你道如何?愛富嫌貧,岳丈倚強凌弱。” |
jiān ài wú sī兼愛無私 | 泛愛大眾,對人沒有私心。 | 先秦 莊周《莊子 天道》:“中心物愷,兼愛無私,此仁義之情也。” |
jié yòng ài rén節用愛人 | 節約用度,愛護百姓。 | 唐·高郢《諫造章敬寺書》:“陛下若節用愛人,當與夏后齊駕,何必勞人動眾,而踵梁武之遺風乎?” |
jìng tiān ài mín敬天愛民 | 敬奉天命,愛護百姓。 | 明·無名氏《下西洋》第一折:“方今圣人在位,圣智神聰,敬天愛民,豁達大度。” |
wū wū tuī ài屋烏推愛 | 猶言愛屋及烏。 | 明·許自昌《水滸記·漁色》:“蒙尊嫂留小生進里面來坐,這個都是看宋公明的分上,屋烏推愛,一時相繾綣?!?/td> |
ài cái rú mìng愛財如命 | 愛:吝惜;舍不得。吝惜錢財如同吝惜自己的生命一樣。形容對錢財的貪婪、吝嗇達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 | 清 嶺南羽衣女士《東歐女豪杰》第四回:“我想近來世界,不管什么英雄,什么豪杰,都是愛財如命,何況吃官司的,少不免要和那些狼官鼠吏交手,這更沒錢不行了。” |
jìng shí ài rì敬時愛日 | 謂珍惜時間。 | 戰國·衛·呂不韋《呂氏春秋·上農》:“故敬時愛日,非老不休,非疾不息,非死不舍。” |
ēn shēn ài zhòng恩深愛重 | 恩德情義極為深重。 | 京劇《白蛇傳》第16場:“素貞與許郎恩深愛重……望求老禪師放他出來,夫妻重聚?!?/td> |
nì ài bù míng溺愛不明 | 溺愛:十分寵愛。形容對子孫或晚輩過分寵愛,看不到他們的缺點。 | 西漢·戴圣《禮記·大學》:“人莫知其子之惡”朱熹注:“溺愛者不明” |
ài guó yī jiā愛國一家 | 熱愛祖國,像一家人。 | 《人民日報》1958.10.11:“都本著‘愛國一家’的原則,采取既往不咎的態度。” |
jìng xián ài shì敬賢愛士 | 尊重和愛護有才德的人。 | 《晉書·張軌傳》:“實字安遜,學尚明察,敬賢愛士,以秀才為郎中。” |
jiù ài sù ēn舊愛宿恩 | 舊:已往;宿:通“夙”,平常。以往的眷愛和恩情。 | 晉·陳壽《三國志·吳志·孫皓傳》:“休以舊愛宿恩,任用興、布,不能拔進良才。” |
sè shuāi ài chí色衰愛弛 | 色:姿色、容顏;弛:松懈,衰退。指靠美貌得寵的人,一旦姿色衰老,就會遭到遺棄。指男子喜新厭舊。 | 先秦 韓非《韓非子 說難》:“彌子色衰愛弛,得罪于君。” |
rén mín ài wù仁民愛物 | 仁:仁愛,同情、愛護或幫助。愛眾人,進而愛護萬物。舊指官吏仁愛賢能。 | 《孟子·盡心上》:“君子之于物也,愛人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親,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td> |
ài lǎo cí yòu愛老慈幼 | 慈:慈愛。愛護老人與兒童。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13回:“家中仆從老小想他素日憐貧憐賤,愛老慈幼之恩,莫不悲號痛哭。” |
xiāng qīn xiāng ài相親相愛 | 互相之間十分親愛。形容關系密切;感情深厚。 | 明 王世貞《鳴鳳記 拜謁忠靈》:“與嚴家大相自幼往往來來,嘻嘻哈哈,同眠同坐,相親相愛,就是一個人相交,不放下懷。” |
jié shēn zì ài潔身自愛 | 保持自己純潔,不同流合污。也指怕招惹是非,只顧自己好,不關心公眾事情。 | 《孟子 萬章上》:“歸潔其身而已矣?!?/td> |
zūn xián ài wù尊賢愛物 | 尊敬賢才,愛護人民,指尊重知識,愛護人才。 | 《晉書·皇甫謐傳》:“蠶而后衣,耕而后食,先人后己,尊賢愛物,南土人士咸崇敬之?!?/td> |
qíng gēn ài tāi情根愛胎 | 情生根愛結胎。形容愛情根深蒂固。 | 清·孔尚任《桃花扇·逃難》:“舍煙花舊寨,舍煙花舊寨,情根愛胎,何時清?。 ?/td> |
kè ài kè wēi克愛克威 | 《書·胤征》:“威克厥愛,允濟;愛克厥威,允罔功。”后因以“克愛克威”謂恩威得當而使人心悅誠服。 | 《書·胤征》:“威克厥愛,允濟;愛克厥威,允罔功?!?/td> |
ài fēi qí dào愛非其道 | 道:方法。對某人很親愛,方法不對頭。指父母對子女的溺愛。 | 清 鄭燮《濰縣署中與舍弟墨第二書》:“余五十二歲,始得一子,豈有不愛之理?然愛之必以其道?!?/td> |
ài qián rú mìng愛錢如命 | 某些人貪愛錢財就像吝嗇生命一樣。形容十分貪婪、刻薄。 | 明 謝讜《四喜記 大宋畢姻》:“既稱月老,又號冰人,愛錢如命,說謊通神,自家高媒婆是也?!?/td> |
dōng rì kě ài冬日可愛 | 如同冬天里的太陽那樣使人感到溫暖、親切。比喻人態度溫和慈愛,使人愿意接近。 | 左丘明《左傳 文公七年》:“趙衰,冬日之日也;趙盾,夏日之日也。”杜預注“冬日可愛,夏日可畏?!?/td> |
gān táng yí ài甘棠遺愛 | 甘棠:木名,即棠梨;遺:留;愛:恩惠恩澤。舊時頌揚離去的地方官。 | 唐 劉禹錫《答衢州徐使君》詩:“聞道天臺有遺愛,人將琪樹比甘棠?!?/td> |
ài lǐ bù lǐ愛理不理 | 不愛答理。比喻對人冷漠,沒禮貌。 |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59回:“黃二麻子愛理不理的,問他什么事。” |
sān jiǎo liàn ài三角戀愛 | 指一個人和兩個異性同時戀愛的不正常的關系。 | 老舍《黑白李》:“三角戀愛,不得勁兒。” |
zēng ài fēn míng憎愛分明 | 憎:恨。恨什么,愛什么,界限清楚,態度鮮明。 | 周恩來《向雷鋒同志學習》題詞:“憎愛分明的階級立場,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產主義風格,奮不顧身的無產階級斗志?!?/td> |
qiǎn quǎn xiàn ài繾綣羨愛 | 繾綣:纏綿。形容情意纏綿,互相愛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九回:“如今秦寶二人一來了,見了他兩也不免繾綣羨愛?!?/td> |
sè shuāi ài qǐn色衰愛寢 | 色:姿色;寢:平息,停止。指因容顏衰老而失去愛寵。 | 明·胡文煥《群音類選·陳秋碧<山坡羊>》:“色衰愛寢從來話,憶西陵松陰露華?!?/td> |
ài cái lián ruò愛才憐弱 | 憐:同情。愛護人才,同情弱者。 | 魯迅《病后雜談》:“永樂皇帝決不像一位愛才憐弱的明君?!?/td> |
ài bó ér qíng bù zhuān愛博而情不專 | 對人或事物的喜愛很廣泛,而感情不能專一。 | 唐·韓愈《與陳給事書》:“夫位益尊則賤者日隔,伺候于門墻者日益進,則愛博而情不專?!?/td> |
fēn qíng pò ài分情破愛 | 謂對原所愛之人不忠,移情于新歡。 | 明·高明《琵琶記·南浦囑別》:“須聽,我沒奈何分情破愛,誰下得虧心短行?!?/td> |
ài rú jǐ chū愛如己出 | 像對待親生子女那樣地愛護。 | 明 周輯《西湖二集 假鄰女誕生真子》:“果然方氏愛如己出,撫養成人長大?!?/td> |
ēn ài fū qī恩愛夫妻 | 恩:親愛。指相親相愛的夫妻。 | 漢 蘇武《詩四首》:“結發為夫妻,恩愛兩不疑?!?/td> |
zì ài bù zì guì自愛不自貴 | 自愛:指有自愛、自尊之心;自貴:抬高自己。指有自愛之心而不抬高自己。 | 春秋·楚·李耳《老子·德經》第72章:“是以圣人自知而不自見也,自愛而不自貴也?!?/td> |
qiáng shí zì ài強食自愛 | 勸慰人的話。謂努力加餐,保重身體。 | 東漢·班固《漢書·匡衡傳》:“專精神,近醫藥,強食自愛。” |
ài cái shě mìng愛財舍命 | 指寧愿舍棄自己的生命而追求錢財。 | |
chǔ chǔ kě ài楚楚可愛 | 形容陳設整齊,令人喜愛。 | 郁達夫《沉淪》:“庭內的假山如花草,布置得楚楚可愛。” |
ài hè shī zhòng愛鶴失眾 | 比喻因小失大。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閔公二年》:“狄人伐衛,衛懿公好鶴,鶴有乘軒者。將戰,國人受甲者皆曰:‘使鶴,鶴有祿位。余焉能戰?’” |
ài rén lì wù愛人利物 | 愛護人民,力求有利于人民。 | 先秦 莊周《莊子 天地》:“愛人利物之謂仁。” |
jié jǐ ài rén潔己愛人 | 潔己:保持自身純潔。保持自身純潔,愛護他人。 | 《明史·劉魁傳》:“所至潔己愛人,扶植風教?!?/td> |
ài mò néng zhù愛莫能助 | 愛:一說通“爰”;隱蔽貌;指隱而不見;另說解為同情憐惜。①原意指德之舉無形;隱而不見;所以沒有人能幫助他。②雖很同情;愿意幫助;但限于力量或條件而無法辦到。 | 明 馮夢龍《警世通言 王安石三難蘇學士》:“荊公開言道:‘子瞻左遷黃州,乃圣上主意,老夫愛莫能助?!?/td> |
nǐ jìng wǒ ài你敬我愛 | 指人們之間相互尊敬憐愛。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11卷:“滿生與朱氏門當戶對,年貌相當,你敬我愛,如膠似漆?!?/td> |
ài dā bù lǐ愛答不理 | 不愛答理。喻對人冷漠,沒禮貌。 | 浩然《艷陽天》第18章:“焦慶媳婦愛答不理地說:‘管他哪一伙,誰給我辦好事兒,我就向著誰!’” |
yōng zhèng ài mín擁政愛民 | 軍隊擁護政府,愛護人民。 | |
ài zhě rú bǎo愛者如寶 | 將喜愛的東西視同珍寶 | 明 馮夢龍《古今小說》第26卷:“張公自道著手了,便道:‘本不當計較,只是愛者如寶,添些便罷。’” |
sī jìng sī ài廝敬廝愛 | 廝:互相。指互敬互愛。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11卷:“滿生與文姬夫妻二人,愈加廝敬廝愛,歡暢非常?!?/td> |
wū wū zhī ài屋烏之愛 | 因為愛一個人而連帶喜愛他屋上的烏鴉。比喻愛一個人而連帶關心與他有關系的人或物。 | 清 俞樾《春在堂隨筆》第六卷:“若縣試第一人,必謂明府推屋烏之愛耳?!?/td> |
ài rú zhēn bǎo愛如珍寶 | 形容十分喜歡。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二回:“子興冷笑道:‘萬人都這樣說,因而他祖母愛如珍寶?!?/td> |
xián pín ài fù嫌貧愛富 | 嫌:厭惡。嫌棄貧窮的;喜愛富有的。指對人的好惡不以德行;而以貧富為標準。 | 元 關漢卿《斐度還帶》:“有那等嫌貧愛富的兒曹輩,將俺這貧傲慢,把他那富追陪,那個肯恤孤念寡存仁義?!?/td> |
ài guó rú jiā愛國如家 | 指帝王像愛撫自己的家室一樣愛國愛民。 | 漢 荀悅《漢紀 惠帝紀》:“封建諸侯各世其位,欲使親民如子、愛國如家?!?/td> |
ài xián niàn jiù愛賢念舊 | 念:思念。愛慕賢者,懷念故舊。 | 宋 陳亮《與韓子師侍郎》:“侍郎于此講之熟矣。愛賢念舊之心,不自知其為譖也?!?/td> |
nǐ tān wǒ ài你貪我愛 | 指夫妻或情侶間相親相愛。 |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24卷:“況且今日你貪我愛,一說一上,幽期密約,一墻之隔。” |
ài rén yǐ dé愛人以德 | 德:德行。按照道德標準去愛護人。 | 西漢 戴圣《禮記 檀弓上》:“君子之愛人也以德,細人之愛人也以姑息?!?/td> |
ài wū jí wū愛屋及烏 | 烏;烏鴉。喜愛那所房屋;連房屋上的烏鴉也一并喜愛。比喻由于喜愛某人也連帶地喜愛與他有關系的人或物。 | 《尚書大傳 大戰》:“臣聞之也:愛人者,兼其屋上之烏?!薄犊讌沧?連叢子下》:“若夫顧其遺嗣,得與群臣同受厫福,此乃陛下愛屋及烏,惠下之道?!?/td> |
zūn xián ài cái尊賢愛才 | 尊重和愛護有道德和才能的人。 |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31回:“你這位貴老師總不是什么尊賢愛才,不過想人拜門生,受些禮物?!?/td> |
gè yǒu suǒ ài各有所愛 | 愛:喜愛,愛好。各人有各人的愛好。指人的愛好出自人的本性。 | 傅光明《從老舍之死看老舍的幽默與悲劇意識》:“自然,蘿卜白菜,各有所愛,口味不可強求?!?/td> |
duó rén zhī ài奪人之愛 | 奪:搶奪。剝奪別人所喜愛的人或事物。 | 錢鐘書《圍城》:“你不是跟她很好么?奪人之愛,我可不來。人棄我取,我更不來?!?/td> |
ài bié lí kǔ愛別離苦 | 佛家語,指親愛的人離別的痛苦。 | 《瑜伽師地論》第61卷:“何云何愛別離苦?當知此苦,亦由五相?!?/td> |
qín huān jìn ài秦歡晉愛 | 秦、晉:春秋時的秦國和晉國。當時秦、晉兩國世代通姻,后稱兩姓聯姻的關系為“秦歡晉愛”或稱“秦晉之緣”。形容雙方關系十分和美、親近。亦作“秦晉之緣”。 | 元·向賁《醉花陰》:“秦歡晉愛成吳越,料今生緣分拙。” |
xiá sī yáo ài遐思遙愛 | 遐:遠。作遠處思念與愛慕。形容愛慕的深切。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35回:“名喚傅秋芳,也是個瓊閨秀玉,常聽人說,才貌俱全,雖自未親睹,然遐思遙愛之心,十分誠敬?!?/td> |
huān miáo ài yè歡苗愛葉 | 歡:歡喜。指歡樂恩愛的感情。 | 清·洪昇《長生殿·補恨》:“單則為一點情根,種出那歡苗愛葉。” |
jìng shàng ài xià敬上愛下 | 敬:尊敬。尊敬在己之上者,愛護在己之下者。形容待人謙恭有禮。 | 《漢書 王莽傳下》:“孝弟忠恕,敬上愛下,博通舊聞,德行醇備,至于黃發,靡有愆失?!?/td> |
ài cái ruò kě愛才若渴 | 才:賢才,人才。愛慕賢才就象口渴想喝水一樣,形容十分珍惜人才。 | 清 沈德潛《說詩晬語》下卷:“讀少陵詩,如見其憂國傷時;其世不我容,愛才若渴者,昌黎之詩也?!?/td> |
jūn zǐ ài rén yǐ dé君子愛人以德 | 君子:指品格高尚的人;愛:愛護;德:道德。按照道德標準去愛護和幫助他人。指對人不偏私,不姑息。 | 西漢·戴圣《禮記·檀弓上》:“君子之愛人也以德,細人之愛人也以姑息?!?/td> |
xiào zǐ ài rì孝子愛日 | 謂珍惜與父母共處的歲月,能及時行孝。 | 漢·揚雄《法言·孝至》:“事父母自知不足者,其舜乎?不可得而久者,事親之謂也。孝子愛日。” |
ài xī yǔ máo愛惜羽毛 | 羽毛:比喻人的聲望。比喻為珍惜自己的名聲,行事十分謹慎。 | 西漢 劉向《說苑 雜言》:“夫君子愛口,孔雀愛羽,虎豹愛爪,此皆所以治身法也?!?/td> |
ài kǒu shí xiū愛口識羞 | 愛:吝惜。指怕羞而難以出口說話 | 明 天然癡叟《石點頭 潘文子契合鴛鴦冢》:“這事關系你終身,肯與不肯,明白說出,莫要愛口識羞,兩相耽誤。” |
bù zhī zì ài不知自愛 | 不知道愛惜自己。 | |
ài cái rú mìng愛才如命 | 愛惜人才就像愛惜自己的生命一樣。 | 清 錢采《說岳全傳》第31回:“本帥愛才如命,何必過謙?” |
tuī chéng ài wù推誠愛物 | 物:他人。拿出誠心去愛護他人。 | 唐·陳子昂《九隴縣獨孤丞遺愛碑》:“力行務仁,推誠愛物?!?/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