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關系,只列出前 100 個舊的成語
成語 | 解釋 | 出處 |
---|---|---|
xiū jiù lì fèi修舊利廢 | 把破舊的修補好,把廢物利用起來。指厲行節約。 | 東漢·班固《漢書·司馬遷傳》:“幽厲之后,王道缺,禮樂衰,孔子修舊起廢,廢《詩》、《書》,作《春秋》,則學者至今則之?!?/td> |
bù qì gù jiù不棄故舊 | 棄:拋棄;故舊:舊交。不輕易拋棄老朋友。 | 春秋·魯·孔丘《論語·微子》:“故舊無大故,則不棄也;不求備于一人?!?/td> |
shě jiù móu xīn舍舊謀新 | 指棄舊求新。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僖公二十八年》:“原田每每,舍其舊而新是謀?!?/td> |
dǔ xīn dài jiù篤新怠舊 | 猶言喜新厭舊。喜歡新的,厭棄舊的。多指愛情不專一。 | 明 吳承恩《〈留思錄〉序》:“人情多篤新怠舊,而況違隔二年,遙遙五千里外,而民之歌之,猶邠人之思古公也?!?/td> |
sòng jiù yíng xīn送舊迎新 | 舊:原來的;從前的。原指送舊官;迎新官。泛指一般的送走舊的;迎接新的。 | 宋 楊萬里《宿城外張氏莊早起入城》:“送舊迎新也辛苦,一番辛苦兩年閑?!?/td> |
yī jiē rú jiù一接如舊 | 猶言一見如故。 | 宋·范仲淹《天章閣待制王公墓志銘》:“余走塵土時,公一接如舊,以道義淡交者有年矣。” |
gé jiù cóng xīn革舊從新 | 同“革故鼎新”。 | 《魏書·食貨志》:“今革舊從新,為里黨之法,在所牧守,宜以喻民,使知去煩即簡之要?!?/td> |
jiù de bù qù xīn de bù lái舊的不去新的不來 | 舊的沒有了,只好被迫去買新的,壞事變成了好事。 | 洪放《秘書長·二》:“舊的不去,新的不來,總要發展的啊?!?/td> |
zhòng cāo jiù yè重操舊業 | 見“重溫舊業”。 | 吳趨《姑蘇野史·賽金花二三事》:“賽金花隨洪鈞的棺材返蘇入葬時,突然中途變卦,跑到上海重操舊業,改名曹夢蘭,懸牌應客?!?/td> |
bù shī jiù wù不失舊物 | 舊物:舊的典章制度或原有的東西。指恢復原有的事業或山河。 |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哀公元年》:“祀夏配天,不失舊物?!?/td> |
niàn jiù lián cái念舊憐才 | 舊:老交誼;憐:憐愛。思念舊誼,愛惜賢才。 | 清·袁枚《小倉山房尺牘》第156首:“方知大君子之念舊憐才,迥出尋常萬萬?!?/td> |
qì jiù yíng xīn棄舊迎新 | 丟棄舊人,迎接新人。謂愛情不專一。 |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24卷:“想你見那男子棄舊迎新,你懷恨在心,藥死親夫,此情理或有之?!?/td> |
jiù dì chóng yóu舊地重游 | 重新來到曾經居住或游覽過的地方。 | 郭沫若《洪波曲》第一章:“廣州,在1926年北伐的那一年,我是住過三個多月的,整整隔了十二年又到舊地重游了?!?/td> |
chú jiù bù xīn除舊布新 | 布:安排;展開。廢除舊的;建立新的。也作“除舊更新”。 | 左丘明《左傳 昭公十七年》:“冬,有星孛于大辰,西及漢。申須曰:‘彗,所以除舊布新也?!?/td> |
yīn lòu shǒu jiù因陋守舊 | 陋:不合理;守舊:保持舊的。指因襲不合理的老一套而不加改進。 | 《宋史·歐陽修傳》:“宋興且百年,而文章體裁,猶仍五季余習……士因陋守舊,論卑氣弱?!?/td> |
jiù hèn xīn chóu舊恨新愁 | 新的愁苦和以前未排解的苦悶。 | 宋 向滈《如夢令 道人書郡樓》詞:“舊恨新愁無際,近水遠山都是,西北有高樓,正好行藏獨倚?!?/td> |
gé xīn biàn jiù革新變舊 | 謂更造新的,改易舊的。 | 《南齊書·文學傳·祖沖之》:“今臣所立,易以取信。但蹤核始終,大存緩密,革新變舊,有約有繁。” |
shuài yóu jiù zé率由舊則 | 率:遵循;舊則:老法規。完全依循舊規辦事。同“率由舊章”。 | 《三國志 魏書 任城陳蕭王傳》:“萬邦既化,率由舊則?!?/td> |
jiù diào chóng tán舊調重彈 | 舊調:陳舊的調子。陳舊的調子又重新彈奏。比喻把過去的主張或陳舊的議論、說法重新搬出來。 | 朱自清《回來雜記》:“北平早就被稱為‘大學城’和‘文化城’,這原是舊調重彈,不過似乎彈得更響了?!?/td> |
yī miàn rú jiù一面如舊 | 初次見面就象老朋友一樣。 | 《晉書 張華傳》:“初入洛,不推中國人士,見華一面如舊,欽華德范,如師資之禮焉。” |
yīn xún shǒu jiù因循守舊 | 因循:沿襲;照老一套不改變;守舊:死守舊的一套;因襲死守著舊的一套。指思想保守;不解放;缺乏創新精神。 | 東漢 班固《漢書 循吏傳序》:“光因循守職,無所改作?!?/td> |
qì jiù huàn xīn棄舊換新 | 棄:拋開。拋棄舊的,換取新的。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九回:“乃太師應紹漢禪,棄舊換新,將乘玉輦金鞍之兆也?!?/td> |
bàn xīn bàn jiù半新半舊 | 指不新不舊。 | 《紅樓夢》第一一九回:“次日,寶玉賈蘭換了半新半舊的衣服,欣然過來見了王夫人。” |
jiù píng xīn jiǔ舊瓶新酒 | 比喻舊形式,新內容的意思 | 茅盾《桂枝香·為商務印書館八十周年紀念作》:“工商改造,舊瓶新酒,愿長芳冽。” |
wú jiù wú xīn無舊無新 | 不分是舊交還是新交。 | 《尚書大傳》第二卷上:“各安其宅,各田其田,毋故毋新?!?/td> |
bù niàn jiù è不念舊惡 | 念:記?。慌f:過去的;惡:惡劣的行為;指怨恨;仇怨。不記住或不計較過去和別人的仇恨。 | 春秋 孔子《論語 公冶長》:“子曰:‘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td> |
jiù bìng fù fā舊病復發 | 比喻老毛病又犯了。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48回:“哥哥果然要經歷正事,倒也罷了;只是他在家里說著好聽,到了外頭,舊病復發,難拘束他了?!?/td> |
nì gǔ shǒu jiù泥古守舊 | 泥古:拘泥于古代的成規或說話。拘泥古代的制度或說法,不知變通。 | 馮玉祥《我的生活》第27章:“我們要寫許多通俗的書,說明古不如今,舊不如新的道理,以破除社會上一般泥古守舊的思想?!?/td> |
bù niàn jiù qíng不念舊情 | 指人原則性強,不記掛過去的情義。 | 王朔《玩兒的就是心跳》:“否則我上臺后可不念舊情,就算你們跪下來求我,我起碼也得把你們送進集中營?!?/td> |
gǎn jiù zhī āi感舊之哀 | 感念舊人舊事的哀嘆。表示懷舊。 | 《后漢書·荀彧傳》:“今鑾駕旋軫,東京榛蕪,義士有存本之思,兆人懷感舊之哀?!?/td> |
qì jiù lián xīn棄舊憐新 | 憐:愛。多指男子拋棄舊寵,愛上新歡。 | 元·關漢卿《望江亭》第二折:“他心兒里悔,悔。你做的個棄舊憐新,他則是見咱有意,使這般巧謀奸計?!?/td> |
zhù xīn táo jiù鑄新淘舊 | 創造新的,汰除舊的。 | 李大釗《孫中山先生在中國民族革命史上之位置》:“這都是先生在中國民族革命史上繼往開來,鑄新淘舊,把革命的基礎,深植于本國工農民眾,廣結于世界革命民眾的偉大功績?!?/td> |
lè xīn yàn jiù樂新厭舊 | 喜新厭舊。謂感情不專一。 | 唐·陸贄《論朝官闕員及刺史等改轉倫序狀》:“時俗常情,樂新厭舊,有始卒者,其唯圣人。” |
yī yī jiù shì一依舊式 | 式:格式,制度。一切按原來的規格或制度進行。 | 《隋書·高祖紀》:“隋國置丞相以下,一依舊式?!?/td> |
bù wàng gù jiù不忘故舊 | 故舊:舊交、舊友。不忘記老朋友。 | 元·馬致遠《陳摶高臥》第四折:“多謝大王不忘故舊。” |
qì jiù tú xīn棄舊圖新 | 圖:圖謀、追求。拋棄舊的、不好的東西;追求新的、正確的東西。 | 唐 韓愈《昌黎集 上宰相書》第16卷:“忽將棄其舊而新是圖,求老農老圃而為師?!?/td> |
pí pá jiù yǔ琵琶舊語 | 《宋書·樂志一》:“傅玄《琵琶賦》曰:‘漢遣烏孫公主嫁昆彌,念其行路思慕,故使工人裁箏、筑,為馬上之樂。欲從方俗語,故名曰琵琶?!焙笠浴芭煤Z”、“琵琶舊語”,表示對外屈辱求和之意。 | 《宋書·樂志一》:“傅玄《琵琶賦》曰:‘漢遣烏孫公主嫁昆彌,念其行路思慕,故使工人裁箏、筑,為馬上之樂。欲從方俗語,故名曰琵琶?!?/td> |
gé jiù dǐng xīn革舊鼎新 | 同“革故鼎新”。 | 明·李贄《代深有告文》之二:“切以誦經者,所以明心見性,禮懺者,所以革舊鼎新?!?/td> |
ān yú gù sú,nì yú jiù wén安于故俗,溺于舊聞 | 俗:習俗。溺:沉溺,陷入。拘守于老習慣,局限于舊見聞。形容因循守舊,安于現狀。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商君列傳》:“常人安于故俗,學者溺于所聞。以此兩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與論于法之外也?!?/td> |
jiù chóu xīn hèn舊愁新恨 | 愁:愁苦;恨:遺憾。原有的愁苦;新增的遺憾。形容不愉快的事相繼而來。 | 南唐 馮延巳《采桑子》詞:“舊愁新恨知多少,目斷遙天,獨立花前,更聽笙歌滿畫船。” |
mén shēng gù jiù門生故舊 | 指學生和舊友。 | 《西湖二集·愚郡守玉殿生春》:“妒忌之人因見他門生故舊布滿朝班,說他恃寵專權。” |
chú jiù gēng xīn除舊更新 | 清除舊的,建立新的。以新的代替舊的。 | 晉 竺僧朗《報南燕主慕容德》:“彗者除舊更新之象?!?/td> |
jiù ài sù ēn舊愛宿恩 | 舊:已往;宿:通“夙”,平常。以往的眷愛和恩情。 | 晉·陳壽《三國志·吳志·孫皓傳》:“休以舊愛宿恩,任用興、布,不能拔進良才?!?/td> |
bàn xīn bù jiù半新不舊 | 半:二分之一。指不新不舊。 | 清 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三回:“只見一個七八十歲的白須老兒,戴一頂牙色絨巾,穿一件半新不舊的褐子道袍?!?/td> |
fù jiù rú xīn復舊如新 | 復:恢復;如:像。指恢復舊的,就像新的一樣。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30回:“好山!自是那大圣回家,這幾日,收拾得復舊如新?!?/td> |
jiù shí xīn jiāo舊識新交 | 識:相識;交:結交。老相識新朋友。形容朋友很多。 | 清·黃遵憲《鄉人以余遠歸爭來詢問》詩:“舊識新交遍天下,可如親戚話依依?!?/td> |
gé jiù wéi xīn革舊維新 | 革:廢除;維新:反對舊的,提倡新的。專指政治上的改良。改變舊的,提倡新的。 | 元·宮大用《范張雞黍》:“文武氏革舊維新,周公禮百王兼備?!?/td> |
liú dé qīng shān zài,yī jiù yǒu chái shāo留得青山在,依舊有柴燒 | 比喻能保留最根本的條件,其他問題就可得到解決。同“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八十二回:“身子是根本,俗語說的:‘留得青山在,依舊有柴燒?!?/td> |
jiù yàn guī cháo舊燕歸巢 | 從前的燕子又飛回老窩。比喻游子喜歸故里。 | 明·顧大典《青衫記·裴興歸衙》:“似舊燕歸巢,雙語檐前?!?/td> |
zhòng wēn jiù yè重溫舊業 | 謂再做以前曾做的事。 | 宋·陳亮《謝留丞相啟》:“亮青年立志,白首奮身,敢不益勵初心,期在重溫舊業。” |
xīn chóu jiù hèn新仇舊恨 | 新仇加舊恨。形容仇恨深。 | 唐 韓偓《三月》:“新愁舊恨真無奈,須就鄰家甕底眠。” |
wù guī jiù zhǔ物歸舊主 | 主:主人。物品歸于原來擁有它的主人。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35卷:“他不生兒女,就過繼著你家兒子,承領了這家私,物歸舊主豈非天意?” |
chóng wēn jiù mèng重溫舊夢 | 重:再一次;溫:復習。重新經歷舊日的夢境。比喻再次經歷或回憶以前美好的事情或情境。也作“舊夢重溫”。 | 明 湯顯祖《牡丹亭 尋夢》:“天呵,昨日所夢,池亭儼然,只圖舊夢重來,其奈新愁一段。” |
rǎn jiù zuò xīn染舊作新 | 謂改頭換面,以舊充新。 | 宋·李斠《答黃著作書》:“今之學者……但誦得古文十數篇,拆南補北,染舊作新,盡為名士矣,何工拙之辨哉?” |
xīn chóu jiù hèn新愁舊恨 | 謂對現狀和往事都感到煩惱和怨恨。極言愁恨之深。 | 唐·韓偓《三月》詩:“新愁舊恨真無奈,須就鄰家甕底眠?!?/td> |
jiù píng zhuāng xīn jiǔ舊瓶裝新酒 | 比喻用舊的形式來表現新的內容。 | 老舍《我怎樣寫通俗文藝》:“這八篇東西,都是用舊瓶裝新酒辦法寫成的。” |
sù xué jiù rú宿學舊儒 | 指老成博學的讀書人。 | 宋 胡仔《苕溪隱叢話前集 西昆體》:“老杜詩既為世所重,宿學舊儒猶不肯深與之?!?/td> |
xīn jiǔ jiù píng新酒舊瓶 | 比喻用舊的形式表現新的內容。 | 趙樸初《片石集·前言》:“盡管‘新酒舊瓶’之譏,在所難免,但主觀愿望還是想依主席‘古為今用’的方針做一點推陳出新的工作?!?/td> |
ài xián niàn jiù愛賢念舊 | 念:思念。愛慕賢者,懷念故舊。 | 宋 陳亮《與韓子師侍郎》:“侍郎于此講之熟矣。愛賢念舊之心,不自知其為譖也?!?/td> |
jiù hèn xīn chóu舊恨新仇 | 新仇加舊恨。形容仇恨深。 | 南唐·馮延巳《采桑子·二》詞:“舊愁新恨知多少,目斷遙天。” |
gé jiù tú xīn革舊圖新 | 拋棄舊的事物,謀求新的途徑。 | 宋·劉克莊《寶學顏尚書神道碑》:“國勢岌岌如此,乞下哀痛之詔,風厲有位,革舊圖新,以回天意。” |
jiù yǔ xīn zhī舊雨新知 | 舊相識和新朋友。 | 李國文《冬天里的春天》第二章:“追求她的,關心她的,舊雨新知使老房子,他們家原來居住的那套四合院,電鈴整天響個不停?!?/td> |
jiù jiā xíng jìng舊家行徑 | 行徑:行為。比喻舊時的行為。 | 明·梅鼎祚《玉合記·逃禪》:“向雞園托跡,虎口逃生,眉愁翠斂,容羞紅潤,怕難藏舊家行徑。” |
yíng xīn sòng jiù迎新送舊 | ①謂迎來新的,送走舊的。②特指妓女生涯。 | 《漢書·王嘉傳》:“吏或居官數月而退,送故迎新,交錯道路?!?/td> |
xǐ xīn yàn jiù喜新厭舊 | 厭:厭惡。喜歡新的;厭棄舊的。多指用情不專一。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不怕你有喜新厭舊的心腸,我自有移星換斗的手段?!?/td> |
shuài yóu jiù zhāng率由舊章 | 率由:遵循;沿襲。原意是典章制度取法前代。后為泛指完全按老規矩辦事;不更新。 | 《詩經 大雅 假樂》:“不愆不忘,率由舊章?!?/td> |
xīn chóu jiù hàn新愁舊憾 | 新增的憂愁苦悶和舊有的悔恨遺憾。 | 明·胡文煥《群音類選·<牧羊記·譯館相逢>》:“新愁舊憾不須提?!?/td> |
jiù yǔ chóng féng舊雨重逢 | 老朋友又相遇了。 | 清 尹會一《與王罕皆太史》:“比想舊雨重逢,促膝談心,亦大兄閑居之一快也?!?/td> |
zhěng jiù rú xīn整舊如新 | 修整陳舊的、破損的東西,使之如同新的一樣。 |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六十三回:“行者卻將芝草把十三層塔層層掃過……這才是整舊如新,霞光萬道,瑞氣千條,依然八方共睹,四國同瞻?!?/td> |
jiù bìng nán yī舊病難醫 | 老毛病難于醫治。比喻過去的缺點錯誤難以改正。 | 明 無名氏《三化邯鄲》第三折:“則待作抱官囚,覓不著逃生計,急回頭待悔來應遲,又不將心猿意馬牢拴系,也不是你本性難移,舊病難醫?!?/td> |
xiū jiù qǐ fèi修舊起廢 | 原指修詩書,興禮樂。后引申為把舊有的修理好。把廢置的利用起來。 | 《漢書 司馬遷傳》:“幽、厲之后,王道缺,禮樂衰,孔子修舊起廢,論《詩》、《書》,作《春秋》,則學者至今則之,” |
jiù shí fēng wèi舊時風味 | 風味:風度,風采。從前的風采。 | 明·陳汝元《金蓮記·外謫》:“懷金黛,想玉鬟,舊時風味尚依然?!?/td> |
yī jiàn rú jiù一見如舊 | 初次見面就情投意合,如同老朋友一樣。 | 《新唐書·房玄齡傳》:“太宗以敦煌公徇渭北,策杖上謁軍門,一見如舊。” |
liàn xīn wàng jiù戀新忘舊 | 戀慕新的,忘卻舊的;對愛情不專一。 | 《群音類選·八聲甘州·閨情》:“從他別后,杳無半紙音書,多應他戀新往舊,撇得我一日三餐如醉癡。” |
dé xīn wàng jiù得新忘舊 | 得:得到。得到新的,忘掉舊的。多指愛情不專一 | 明·胡文煥《前腔八首》:“得新忘舊,到前丟后,妄想處一味驕矜,滿意時十分馳驟?!?/td> |
jiù yǔ jīn yǔ舊雨今雨 | 原意是,舊時,每逢下雨賓客也來,而現在一遇雨就不來了。后以“舊雨新雨”代指老友新交。 | 唐·杜甫《秋述》:“秋,杜子臥病長安旅次,多雨生魚,青苔及榻。常時車馬之客,舊,雨來;今,雨不來。” |
jiù huà chóng tí舊話重提 | 過去說過的;現在又提起了。 | 柯巖《尋找回來的世界》:“遲威他們不再決定調吳家駒時就拋這個材料,現在都舊話重提,原因何在呢?” |
lián xīn yàn jiù憐新厭舊 | 見“憐新棄舊”。 | 明·高啟《新弦曲》:“憐新厭舊妾恨深,為君試奏《白頭吟》?!?/td> |
chóng tí jiù shì重提舊事 | 又重新談起以往的事項或情景。 | |
jiù wù qīng zhān舊物青氈 | 青氈子是家傳的故物。比喻珍貴之物。 | 《晉書·王獻之傳》:“偷兒,青氈我家舊物,可特置之。” |
jiù shì zhòng tí舊事重提 | 把已經擱置的事情重新提出。 | 沈從文《虎雛再遇記》:“舊事重提,顯然在他這種人并不甚么習慣,因此不多久,他就把話改到目前一切來了?!?/td> |
guāng fù jiù wù光復舊物 | 光復:恢復;舊物:舊有的東西。指收復曾被敵人侵占的祖國山河。 | 宋 辛棄疾《美芹十論 自治》:“故臣愿陛下姑以光復舊物而自期,不以六朝之勢而自卑?!?/td> |
ān tǔ zhòng jiù安土重舊 | 指留戀故土,不輕易改變舊俗。 | 《后漢書 南蠻傳》:“[蠻夷]外癡內黠,安土重舊。” |
píng fù rú jiù平復如舊 | 平復:痊愈復原。形容病愈康復。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75回:“君侯箭瘡雖治,然須愛護,切勿怒氣傷觸。過百日后,平復如舊矣。” |
míng mén jiù zú名門舊族 | 名門:有聲望的豪門。有聲望的世族之家。 | 元·無名氏《鴛鴦被》第一折:“這個人就是當初老相公借銀子的劉員外,他是名門舊族,現有百萬家財?!?/td> |
yíng xīn qì jiù迎新棄舊 | 謂離開舊夫,再嫁新君。 | |
gé jiù lì xīn革舊立新 | 指革除舊的創建新的。 | 曹禺《王昭君》第二幕:“他是以寬厚出名的,講究忠信,是一個勵精圖治,革舊立新的單于?!?/td> |
chǎn jiù móu xīn刬舊謀新 | 猶除舊圖新。 | 宋 田況《儒林公議》卷上:“范仲淹入參宰政,富弼繼秉樞軸。二人以天下之務為己任,謂朝政因循日久,庶事隳敝,志欲刬舊謀新,振興時治,其氣銳不可折。” |
zhòng lǐ jiù yè重理舊業 | 見“重溫舊業”。 | 清·曾樸《孽?;ā返谌兀骸霸偌弈?,還是住家?還是索性大張旗鼓的重理舊業?這倒是個大問題?!?/td> |
sù jiàng jiù zú宿將舊卒 | 宿將:有豐富經驗的老將。指有豐富經驗的將領和士兵。 | 三國·魏·曹植《求自試表》:“雖賢不乏世,宿將舊卒,猶習戰也。” |
yī réng jiù guàn一仍舊貫 | 一:都,全;仍:因襲,依照;貫:習慣的辦法。執照老規矩辦事,沒有絲毫改變。 | 先秦 孔子《論語 先進》:“仍舊貫,如之何?何必改作?” |
chén jiù bù kān陳舊不堪 | 不堪:不成樣子。形容陳舊得不成樣子。 |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72回:“那新擺出來的燒餅,更是陳舊不堪,暗想這種燒餅,還有什么人要買呢。” |
qì jiù liàn xīn棄舊戀新 | 拋棄舊的愛慕新的,指人喜新厭舊。 | |
bàn miàn zhī jiù半面之舊 | 半面:見過面;舊:原先,引申為舊友。指只見過一面的舊交。 | 唐 白居易《與元九書》:“初應進士時,中朝無緦麻之親,達官無半面之舊。” |
yí fēng jiù sú遺風舊俗 | 前代遺留下來的風俗習慣。 | 元·揭傒斯《彭州學記》:“土著之姓十亡七八,五方之俗更為賓主,治者狃聞習見,以遺風舊俗為可鄙,前言往行為可鄙?!?/td> |
jī sù lěi jiù積素累舊 | 指多年交往。 | 漢 王褒《四子講德論》:“昔寧戚商歌,以干齊桓;越石負芻,而寤晏嬰:非有積素累舊之歡,皆涂覯卒遇而以為親者也。” |
dǎo rén jiù zhé蹈人舊轍 | 轍:車跡,指道路。走別人走過的路。指因循舊說,無主見地人云亦云。 | 宋·朱弁《曲洧舊聞》第七卷:“秉筆之士所用故實,有淹貫所不究者,有蹈前人舊轍而不討論所以來者,譬侏儒觀戲,人笑亦笑?!?/td> |
chǎn jiù móu xīn剗舊謀新 | 剗:通“鏟”,鏟除;謀:營求。革除舊的追求新的。 | 宋·田況《儒林公議》上卷:“庶事隳敝,志欲剗舊謀新,振興時治,其氣銳不可折?!?/td> |
lián xīn qì jiù憐新棄舊 | 憐:愛憐;棄:舍,拋。愛憐新的,拋掉舊的。多指喜愛新歡,冷落舊寵。 | 明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八回:“婦人道:‘你還哄我?你若不是憐新棄舊,再不外邊另有別人?!?/td> |
fù jiù rú chū復舊如初 | 復:恢復;如:像,好像。恢復舊的,就像當初一樣。 | 元·無名氏《合同文字》第三折:“巴的到祖貫鄉閭,我只道認著了伯娘伯父,便歡然復舊如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