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關系,只列出前 100 個長的成語
成語 | 解釋 | 出處 |
---|---|---|
xián cháng dào duǎn嫌長道短 | 猶苛求責備。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二十六回:“一般兒大的人,怎么我的賠送就該那等茍簡,姐姐有這些人給辦妝奩還嫌長道短?這話怎么講?” |
cháng xiù shàn wǔ,duō qián shàn gǔ長袖善舞,多錢善賈 | 善:擅長;賈:做買賣。比喻憑借優越條件,事情容易成功 | 戰國·韓·韓非《韓非子·五蠹》:“鄙諺曰:‘長袖善舞,多錢善賈。’此言多資之易為工也。” |
ǒu duàn sī cháng藕斷絲長 | 藕已斷開,但絲還長長地連接著。比喻表面上斷了關系,實際上仍有牽連。 | 清 魏秀仁《花月痕》第五回:“拭淚珠而洗面,藕斷絲長。” |
yī zì cháng chéng一字長城 | 排列成一長條的陣勢。也指一言奏效,可比長城。 | 明 湯顯祖《牡丹亭 折寇》:“仗恩臺一字長城,借寒儒八面威風。” |
cháng xiù shàn wǔ長袖善舞 | 袖子長,有利于起舞。原指有所依靠,事情就容易成功。后形容有財勢會耍手腕的人,善于鉆營,會走門路。 | 先秦 韓非《韓非子 五蠹》:“鄙諺曰:‘長袖善舞,多錢善賈。’此言多資之易為工也。” |
cháng jiē duǎn xiàng長街短巷 | 猶言大街小巷。 | 《醒世恒言 賣郎獨占花魁》:“[朱重]放下被窩等件,買巨鎖兒鎖了門,便往長街短巷,訪求父親。” |
cháng xū duǎn tàn長吁短嘆 | 吁:嘆氣。長聲、短聲不住地嘆氣。多為人心情煩悶、郁結不舒的表現。也作“短嘆長吁”。 | 元 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二折:“少可有一萬聲長吁短嘆,五千遍搗枕捶床。” |
cháng jì yuǎn lǜ長計遠慮 | 指長遠打算。 | 宋 蘇軾《司馬溫公神道碑》:“然古之人君,所以為子孫長計遠慮者,類皆如此。” |
shuō duǎn lùn cháng說短論長 | 議論別人的好壞是非。 | 漢 崔瑗《座佑銘》:“無道人之短,無說己之長。” |
shān cháng shuǐ kuò山長水闊 | 見“山長水遠”。 | 宋·晏殊《蝶戀花》詞:“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
jué cháng xù duǎn絕長續短 | 絕:截斷。截取長的,補充短的。比喻用長處補短處。 | 《戰國策 楚策四》:“今楚國雖小,絕長續短,猶以數千里。” |
cháng yè zhī yǐn長夜之飲 | 指通宵宴飲。 | 《史記·滑稽列傳》:“齊威王之時喜隱,好為淫樂長夜之飲。” |
cháng cái duǎn yù長才短馭 | 猶言大才小用。 | 清 新廣東武生《黃蕭養回頭》:“又蒙洪提督保舉,調回廣東,以為有些好處,誰想只受大南門把總之職。所謂長才短馭,好不令人憤恨。” |
yī cháng bàn duǎn一長半短 | 見“一長二短”。 | 清·李寶嘉《文明小史》第二回:“倘有一長半短,豈不于我的風水也有關礙?” |
kòu hú cháng yín扣壺長吟 | 借指抒發壯懷或不平之氣。 | 清 唐孫華《題薪禪弟<擊壺圖>》詩:“扣壺長吟心未厭,惜哉狂豎徒驕盈。” |
ào bù kě zhǎng敖不可長 | 敖:通“傲”,傲慢。傲慢之心不可以滋長。 | 西漢 戴圣《禮記 曲禮上》:“敖不可長,欲不可從,志不可滿,樂不可極。” |
cháng tiān lǎo rì長天老日 | 指夏季晝長的日子。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29回:“賈母因向寶釵道:‘你也去,連你母親也去;長天老日的,在家里也是睡覺。’” |
zhù chàng wǎn duǎn箸長碗短 | 形容家用器物凌亂不全。 | 《二刻拍案驚奇》卷六:“等得王生歸來,家里椅桌多不完全;箸長碗短,全不似人家模樣,訪知盡是妻子敗壞了。” |
cháng yī bù bài長揖不拜 | 揖、拜:舊時的拱手、磕頭禮。對長者或尊者只彎腰行拱手禮,不跪拜磕頭。舊時指相見時態度不恭,為人高傲。 | 《漢書·高帝記》:“……沛公方踞床,使二女子洗足,生長揖不拜曰:‘足下必欲誅無道秦,不宜倔于長者。’沛公輟足揮洗,起謝之。” |
cháng pèi yuǎn yù長轡遠馭 | 用長韁繩遠遠地駕馭拉車的馬。比喻遠距離操縱,控制另外的人或物。 |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通變》:“是以歸略文統,宜宏大體,先博覽以精閱,總綱紀而攝契,然后拓衢路,置關鍵,長轡遠馭,從容按節。” |
zuǐ kuài shé cháng嘴快舌長 | 愛說長道短。 | 《兒女英雄傳》第二十七回:“婦言不是花言巧語,嘴快舌長,須是不茍言,不茍笑,內言不出,外言不入,總說一句,便是‘貞靜’兩個字。” |
bié wú cháng wù別無長物 | 長物:多余的東西。再也沒有別的多余的東西。形容因貧困而空無所有或因節儉而東西極少。也作“身無長物”、“一無長物”。 |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德行》:“后大聞之,甚驚,曰:‘吾本謂卿多,故求耳。’對曰:‘丈人不悉恭,恭作人無長物。’” |
dù cháng jiào duǎn度長絜短 | 見“度長絜大”。 | 唐·劉知畿《史通·稱謂》:“但以地處函夏,人傳正朔,度長絜短,魏實居多。” |
jiā cháng lǐ duǎn家長禮短 | 同“家長里短”。 | 《西游記》第四二回:“他問我甚么家長禮短,少米無柴的話說,我也好信口捏膿答他。” |
zhǐ duǎn qíng cháng紙短情長 | 簡短的信紙無法寫完深長的情意。形容情意深長。 | 徐枕亞《玉梨魂》第八章:“言盡于此,愿君之勿忘也。芳蘭兩種,割愛相贈,此花尚非俗品,一名小荷,一名一品,病中得此,足慰岑寂,且可為養心之一助焉。臨穎神馳,書不成字,紙短情長,伏惟珍重。” |
duǎn xū cháng tàn短吁長嘆 | 吁:嘆氣。長聲、短聲不住地嘆息不止。 | 元·楊暹《西游記》第四本第15出:“我今日得救還,草舍間、免了些短吁長嘆。” |
yī zì cháng shé zhèn一字長蛇陣 | 排列成一長條的陣勢。形容排列成一長條的人或物。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88回:“聽的里面雷聲高舉,四七二十八門,一齊分開,變作一字長蛇之陣,便殺出來。” |
tǔ shēng tǔ zhǎng土生土長 | 當地生長的。 | 毛澤東《在中共八屆二中全會上的講話》:“我們這些干部,大多數是好的,是土生土長,聯系群眾,經過長期斗爭考驗的。” |
tiān qiàn cháng jiāng天塹長江 | 塹:壕溝。長江為天然的壕溝。形容長江地勢險要,不可逾越。 | 柳亞子《京口感懷》詩:“天塹長江第幾州,十年夢想竟成游。” |
yǔ cháng xīn zhòng語長心重 | 見“語重心長”。 | 蔡元培《致“公言報”函并符答林琴南君函》:“公書語長心重,深以外間謠諑紛紜集為北京大學惜,甚感。” |
yì wèi shēn cháng意味深長 | 含意深刻;耐人尋味。 | 宋 程顥、程頤《河南程氏遺書》:“讀之愈久,但覺意味深長。” |
yòng wéi suǒ cháng用違所長 | 違:違背。用人沒有使用他的專長。 | 《宋史·郭逵傳論》:“逵料葛懷敏之敗,如燭照龜卜,一時最為知兵。雖南征無功,用違其長,又何尤焉。” |
cháng shéng jì rì長繩系日 | 系:拴,縛。用長繩子把太陽拴住。比喻想留住時光。 | 晉 傅玄《九曲歌》:“歲莫景邁群光絕,安得長繩系白日!” |
piàn cháng báo jì片長薄技 | 微小的特長,淺薄的技能。 | 鄭觀應《盛世危言·技藝》:“乃后世概以工匠輕之,以輿隸概之,以片長薄技鄙數之。” |
zhǎng tā rén zhì qì,miè zì jǐ wēi fēng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 | 指一味助長別人的聲勢,而看不起自己的力量。 |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三十三回:“眾怪上前道:‘大王,怎么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二回:“你兩個閉了鳥嘴!長別人志氣,滅自己威風。” |
shuǐ yuǎn shān cháng水遠山長 | ①同“水遠山遙”。②謂山河遼闊。 | 宋·辛棄疾《臨江仙》:“憶得舊時攜手處,如今水遠山長。” |
shēng sǐ cháng yè生死長夜 | 生死:生存和死亡。指漫長昏昧的生死輪回。 | 清·道霈《重刊<壇經>緣起》:“原夫大地眾生,居生死長夜中。” |
yǐ mǎ cháng cái倚馬長才 | 倚:靠著。比喻才思敏捷,文章寫得快。 | 蔡東藩《民國通俗演義》第67回:“兩人不來多嘴,全憑那斫輪老手徐世昌,及倚馬長才王式通,悉心研究……” |
fèi shē cháng jiǎn廢奢長儉 | 廢:停止;長:崇尚。摒棄奢華,崇尚儉樸。 | 東漢·班固《漢書·杜欽傳》:“廢奢長儉,表實去偽。” |
cháng ào shì fēi長傲飾非 | 滋長驕傲、掩飾過錯。 | 清·陳確《答張考夫書》:“怙惡不悛,長傲飾非者,古下愚不肖之流。” |
jié cháng bǔ duǎn截長補短 | 截:切斷。把長的切下來接補短的。 | 宋 度正《條奏便民五事》:“舊城堙廢之余,截長補短,可得十之五,為工約二萬余工。” |
duàn chāng bǔ duǎn斷長補短 | 截斷長的來補短的。比喻取別人的長處,來補自己的短處。 | 《禮記 王制》:“凡四海之內,斷長補短,方三千里,為田八十萬億一萬億畝。” |
zhēng cháng zhēng duǎn爭長爭短 | 計較細小出入,爭競利害得失。 | 明·無名氏《漁樵閑話》第二折:“為利圖名呵如燕雀營巢,爭長爭短,如狼虎競食。” |
shě duǎn yòng cháng舍短用長 | 舍:放棄;短:短處,缺點;長:長處,優點。指舍棄其缺點,采用其長處。 | 宋·司馬光《應詔言朝政缺失》:“陛下既全以威福之柄授之,使之制作新法,以利天下,是宜與眾共之,舍短用長,以求其善。” |
nǚ cháng dāng jià女長當嫁 | 猶女大當嫁。 | 元·高明《琵琶記·牛相奉旨招婿》:“告丞相:男大當婚,女長當嫁。” |
cháng gē dài kū長歌代哭 | 長歌:放聲歌詠,借指寫詩文。用放聲歌詠來代替痛哭泣,借以抒發胸中的悲憤。 | 清·秋瑾《挽故人陳闕生》序:“手挽一章,亦長歌代哭之意。” |
yǔ shì cháng cí與世長辭 | 世:人世;長:永遠;辭:辭別;告別。和人世永遠告別。是死的委婉語。 | 漢 張衡《歸田賦》:“追漁父以同嬉,超埃塵以遐逝,與世事乎常辭。” |
yī wú suǒ cháng一無所長 | 沒有一點專長。 | 明 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99回:“今先生處勝門下三年,勝未有所聞,是先生于文武一無所長也。” |
zhēng zhǎng huáng chí爭長黃池 | 長:年高,盟長;黃池:春秋地名,今河南省封丘西南。春秋時,吳王夫差會晉定公于黃池,吳、晉爭為盟長。指比較高低,力爭占據上風。 | 晉·左思《吳都賦》:“勝強楚于柏舉,棲勁越于會稽。闕溝乎商魯,爭長于黃池。” |
dù cháng xié dà度長絜大 | 謂比量長短大小。 | 漢·賈誼《過秦論》:“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絜大,比權量力,則不可同年而語矣。” |
zhòng yáng zhī zhǎng眾陽之長 | 太陽的別稱。 | 東漢·班固《漢書·李尋傳》:“夫日者眾陽之長,輝光所燭,萬里同晷。” |
cháng shēng jiǔ shì長生久視 | 久視:不老,耳目不衰。形容長壽。 | 先秦 李耳《老子》:“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 |
shuō duǎn dào cháng說短道長 | 同“說長道短”。 | 漢·崔瑗《座佑銘》:“無道人之短,無說己之長。” |
yì yì shēn cháng意義深長 | 意思含畜深遠,耐人尋味。同“意味深長”。 | 巴金《旅途隨筆·別》:“這些簡單而意義深長的話我還能夠了解。” |
cùn shàn piàn cháng寸善片長 | 見“寸長片善”。 | 宋·陳亮《覆吳叔異》:“寸善片長,輒欲與圣賢參列,豪杰爭長,何暇爭百世事業乎!” |
cháng è bù quān長惡不悛 | 指長期作惡,不肯悔改。 | 《左傳 隱公六年》:“善不可失,惡不可長,其陳桓公之謂乎,長惡不悛,從自及也。” |
cháng zhěn dà qīn長枕大衾 | 比喻兄弟友愛。 | 《朱子語類》卷五八:“唐明皇于諸王為長枕大衾,雖甚親愛,亦是無以限制之,無足觀者。” |
yuán shēn liú cháng源深流長 | 源:源頭;流:流程。源頭很遠,水流很長。比喻歷史悠久。 | 宋·蘇軾《儒者可與守成論》:“雖足以傳數百年,上下相安,然不若三代圣人取守一道,源深而流長也。” |
cháng cái guǎng dù長才廣度 | 指才能出眾器量宏大的人。 | 三國 魏 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然使長才廣度,無所不淹,而能不營,乃可貴耳。” |
zhǎng tā rén wēi fēng,miè zì jǐ zhì qì長他人威風,滅自己志氣 | 長:助長。指助長別人的聲勢,輕視自己的力量。 | 魯迅《同意和解釋》:“這原是國貨,何苦違背民族主義,引用外國的學說和事實——長他人威風,滅自己志氣呢?” |
zhēng zhǎng xiāng xióng爭長相雄 | 爭相為長為雄。 | 清·嚴復《天演論》:“勢如爭長相雄。” |
gè yǐ suǒ cháng,xiāng qīng suǒ duǎn各以所長,相輕所短 | 輕:輕視。各人以自己的長處去輕視別人的不足。 | 三國·魏·曹丕《典論·論文》:“夫人善于自見,而文非一體,鮮能備善,是以各以所長,相輕所短。” |
lùn cháng dào duǎn論長道短 | 議論別人的是非好壞。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九回:“兩個商議定了,一對兒論長道短。” |
wàn lǐ cháng chéng萬里長城 | 指我國長城。也比喻國家所依賴的大將。現也比喻人民的軍隊。 | 《南史·檀道濟傳》:“道濟見收,憤怒氣盛,目光如炬,俄爾間引飲一斛,乃脫幘投地,曰:‘乃壞汝萬里長城!’” |
cháng piān dà tào長篇大套 | 大段的議論、言論或長篇的文章。 | 《紅樓夢》第七回:“見王夫人正和薛姨媽長篇大套的說些家務人情話。” |
jiào duǎn liàng cháng較短絜長 | 謂比較高低。 | 清·蔣恩《兵災紀略》:“當斯時也,君子道消,小人道長,誰敢與之較短絜長哉?” |
cháng pèi yuǎn yù長轡遠御 | ①放長韁繩,駕馬遠行。比喻帝王用某種政策、手段羈縻邊遠地區。②比喻駕馭創作手段從容達到寫作的理想境界。 | 晉 孫楚《為石仲容與孫皓書》:“長轡遠御,妙略潛授。” |
qì duǎn qǔ cháng棄短取長 | 棄:拋開。舍棄短處采用長處。 | 漢·王符《潛夫論·實質》:“智者棄其所短而采取所長,以致其功,明君用士亦猶是也。” |
yǔ zhòng xīn cháng語重心長 | 重:鄭重。懇切話說得誠懇;有分量;心意深長。 | 清 洛日生《海國英雄記 回唐》:“嘆別離苦況,轉忘了母親的語重心長。” |
cháng shēn hè lì長身鶴立 | 鶴立:像鶴站立。形容瘦而高的人。 | 曾樸《孽海花》第32回:“就在這一陣笑語聲中,有一個長身鶴立的人……兩臉緋紅,醉態可掬,七跌八撞的沖進房來。” |
qián zī àn zhǎng潛滋暗長 | ||
cháng mìng bǎi suì長命百歲 | 壽命很長,能活到一百歲。常用作祝福長壽之詞。 | 元 無名氏《藍采和》第四折:“這個道七十,那個道八十,婆婆道九十,這廝淡則淡到長命百歲。” |
shǔ duǎn lùn cháng數短論長 | 猶言說長道短,說三道四。 | 明 無名氏《九宮八卦陣》第三折:“我當初梁山要強,受不的閑言剩語,數短論長。” |
lǎo zǐ zhǎng sūn老子長孫 | 養育子孫,使其長大成人。 | 宋·葉適《安集兩淮申省狀》:“人在戰地,各自為家,養生送死,老子長孫,未嘗有闕。” |
cháng mián bù qǐ長眠不起 | 死亡的別稱。 | 宋·李昉《太平廣記》:“鄭友過一冢,駐馬而吟,久不得屬,冢中人續之曰:‘下有百年人,長眠不知曉。’” |
wèn cháng wèn duǎn問長問短 | 仔細地問,表示關心。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35回:“將人都支出去,然后又陪笑問長問短。” |
fēng shǐ cháng shé封豕長蛇 | 封:大。豕:豬。大豬和長蛇。比喻兇暴惡毒的大壞蛋。 | 左丘明《左傳 定公四年》:“吳為封豕長蛇,以薦食上國,虐始于楚。” |
cháng shé fēng shǐ長蛇封豕 | 長蛇和大豬。比喻貪暴者。 | 宋 李綱《召赴文字庫祗候引對札子》:“長蛇封豕,蓄銳深謀,待時而發,其意不淺。” |
biān cháng mò jí鞭長莫及 | 鞭:馬鞭子;莫:不;及:夠得上。馬鞭雖長;但打不到馬肚子上。原意是說即使有力量;也使不得;因為馬肚子不是鞭打的地方。后比喻力量達不到。 | 清 昭槤《嘯亭續錄 魏柏鄉相公》:“滇、黔、蜀、粵地方邊遠,今將滿兵遽撤,恐一旦有變,有鞭長莫及之虞。” |
zhēng cháng jìng duǎn爭長競短 | 計較細小出入;爭競誰上誰下。 | 宋·黃庭堅《書寄祝有道》:“人家兄弟無不義者,蓋因娶婦入門,異姓相聚,爭長競短,漸漬日聞,以至背戾,分門割戶。” |
yǒu huà biàn cháng,wú huà jiù duǎn有話便長,無話就短 | 唐代以后說書藝人用語,有話要說的話,就講得長,沒話要說的話,就簡單講幾句。 | 巴金《談自己的創作·小序》:“想到哪里就寫到哪里,有話便長,無話就短。” |
yǐn duǎn tuī cháng引短推長 | 謂有意不露才以形己之短,顯人之長。 | 《南史·劉峻傳》:“武帝每集文士策經史事,時范云、沈約之徒皆引短推長,帝乃悅,加其賞赍。” |
xīn cháng gěng duǎn心長綆短 | 喻力不從心。 | 明·何景明《古井篇》:“百丈寒泉尚堪飲,心長綆短空愁立。” |
cùn yǒu suǒ cháng寸有所長 | 寸比尺短,但用于更短處即顯其長。比喻平平常常的人或事物,也會有他的長處。 | 戰國 楚 屈原《卜居》:“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
cháng wǎng yuǎn yǐn長往遠引 | 指引身遠行,一去不返。 | 明 張居正《再乞歸葬疏》:“茲又奉圣母申命之頒,耿耿孤忠,寧敢自負。但臣今日所祈,非欲長往遠引,忍于背違者也。” |
cūn shēng bó zhǎng村生泊長 | 指生長于村野。泊,水泊。 | 明·無名氏《孟母三移》第一折:“他乃是公子人家子孫,強似您這等村生泊長,無指教的小廝每。” |
cháng suàn yuǎn lüè長算遠略 | 猶言深謀遠慮。 | 宋 洪邁《容齋續筆 名將晚謬》:“搴旗陷陣,將軍事也,長算遠略,老夫事也。” |
cháng zhì jiǔ ān長治久安 | 治:太平。國家、社會長期太平安寧。 | 東漢 班固《漢書 賈誼傳》:“建久安之勢,成長治之業。” |
héng duǎn lùn cháng衡短論長 | 比較、評定事物的優劣。 | 清·章學誠《文史通義·申鄭》:“末學膚受,本無定事物的優劣。而抑揚其間,妄相擬議,遂與比類纂輯之業同年而語,而衡短論長,岑樓寸木且有不敵之勢也,豈不誣哉?” |
chóu duō yè cháng愁多夜長 | 因心情愁悶而夜不成寐,感到時光悠長難遣。 | 《古詩十九首》:“孟冬寒氣至,北風何慘慓!愁多知夜長,仰觀眾星列。” 宋·華岳《翠微南征錄·秋意次項子禮韻》:“詩盡時尤闊,愁多夜更長。” |
biān cháng bù jí鞭長不及 | 鞭:馬鞭子;及:夠得上。馬鞭子雖長,也打不到馬肚子。比喻相隔太遠,力量達不到。 | 郭沫若《高漸離》第四幕:“楚國和秦國的仇恨最深,秦國的勢力也有點鞭長不及,將來天下大亂的時候,一定從那兒開頭。” |
cháng zhāi lǐ fó長齋禮佛 | 長齋:終年吃素。吃長齋于佛像之前。形容修行信佛。 | 唐·杜甫《飲中八仙歌》:“蘇晉長齋繡佛前,醉中往往愛逃禪。” |
cháng jiǔ zhī jì長久之計 | 計:計劃,策略。長遠的打算。 | 《戰國策 趙策》:“豈非計久長,有子孫相繼為王也哉。《漢書 元帝紀》:“東垂被虐耗之害,關中有無聊之民,非長久之計。 |
shuǐ cháng chuán gāo水長船高 | 比喻事物隨著所憑借的基礎的提高而提高。 |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芭蕉清禪師法嗣·芭蕉繼徹禪師》:“水長船高,泥多佛大。” |
wàn gǔ cháng cún萬古長存 | 指某種好的精神或品德永遠存在。萬古:千年萬代永遠;存:存在。 | 宋 晁補之《次韻蘇門下寄題雪浪石》:“公歸廊廟誰得挽,此石萬古當長存。” |
duǎn zhōng qǔ cháng短中取長 | 指于一般中選擇比較好的。 | 明 于謙《備邊保民疏》:“臣愚不足以計邊務,伏乞圣斷。于短中取長而行之。” |
rì cháng yī xiàn日長一線 | 指冬至以后白晝漸長。 | 唐·杜甫《至日遣興奉寄北省舊閣老兩院故人》詩:“何人卻憶窮愁日,日日愁隨一線長。” |
cháng jiāng dà hé長江大河 | 指長江和黃河。形容氣勢磅礴,奔騰不息。 | 宋·蘇洵《上歐陽內翰書》:“韓子之文,如長江大河,渾浩流轉。” |
yǐn mǎ cháng jiāng飲馬長江 | 在長江邊給戰馬喝水。謂渡江南下進行征伐。 | 《南史·檀道濟傳》:“道濟見收,憤怒氣盛,目光如炬,俄爾間引飲一斛。乃脫幘投地,曰:‘乃壞汝萬里長城。’魏人聞之,……自是頻歲南伐,有飲馬長江之志。” |
cháng jiāng tiān qiàn長江天塹 | 塹:壕溝。長江為天然的坑塹、險要。舊時形容長江地勢險要,不可逾越。 | 《南史·孫范傳》:“隋師將濟江,群官請為備防,范奏曰:‘長江天塹,古來險隔,虜軍豈能飛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