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關系,只列出前 100 個年的成語
成語 | 解釋 | 出處 |
---|---|---|
tiān duó zhī nián天奪之年 | 上天褫奪其年壽。謂不能享其天年。 | 清·顧貞觀《栩園詞棄稿》序:“漸有應者,而天奪之年,未口,輒風流云散?!?/td> |
zhèng rén zhēng nián鄭人爭年 | 年:年齡。比喻爭論的事情既無根據,又無意義。 | 《韓非子·外儲說左上》:“鄭人有相與爭年者,一人曰:‘吾與堯同年?!湟蝗嗽唬骸遗c黃帝之兄同年。’訟此而不決,以后息者為勝耳?!?/td> |
fēng nián yù huāng nián gǔ豐年玉荒年谷 | 比喻有用的人才。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世稱庾文康為豐年玉,稱恭為荒年谷。” |
qióng nián lěi yuè窮年累月 | 窮:盡;完。累:積累。窮年:年初到年終;整年。累月:持續幾個月。形容連續不斷;時間長久。 | 先秦 荀況《荀子 榮辱》:“然而窮年累世,不知不足,是人之情也。” |
cháng nián lěi yuè常年累月 | 長年累月,形容經過的時間很長。 | 高云覽《小城春秋》第一章:“福建內地常年累月鬧著兵禍、官災、綁票、械斗?!?/td> |
nián zāi yuè huì年災月晦 | 晦:倒霉。人在一定時刻將遭受的某種災難。 | 清·張南莊《何典》第七回:“誰料那趕茶娘不知犯了甚么年災月晦,忽然生起饞獠病來。” |
nián gāo dé ér年高德卲 | 年紀大,德行好。邵,亦作“劭”、“韶”,美好。 | |
xuě zhào fēng nián雪兆豐年 | 謂冬天大雪是來年豐收的預兆。 |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三回:“古人云:‘雪兆豐年’。” |
nián huá xū dù年華虛度 | 虛度:白白渡過。白白地度過年歲 | 李欣《除夕夜話》:“即使到了除夕,我們也不使年華虛度,要守住每一秒?!?/td> |
bǎi nián zhī bǐng百年之柄 | 柄:權柄。形容長久的大權。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班彪傳》:“主有專己之威,臣無百年之柄?!?/td> |
lǘ nián mǎ yuè驢年馬月 | 不可知的年月。 | 梁斌《紅旗譜》:“嚴志和聽濤他娘說得也有理,又說:‘吞了這口氣吧!過個莊稼日子,什么也別撲摸了。即便有點希望,又在那個驢年馬月呢?’” |
měi yì yán nián美意延年 | 對一切樂觀的人,能夠健康長壽。 | 先秦 荀況《荀子 致士》:“得眾動天,美意延年?!?/td> |
ěr shùn zhī nián耳順之年 | 六十歲時聽別人言語便可判斷是非真假。指60歲的代稱。 | 先秦 孔子《論語 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td> |
jiǔ nián zhī chǔ九年之儲 | 九年的儲備。指國家平時有所積蓄,以備非常。 | 《淮南子 主術訓》:“十八年而有六年之積,二十七年而有九年之儲。” |
shì rì rú nián視日如年 | 謂時間雖短,但卻感到過得很長。 | 明·方孝孺《與鄭叔度書》之七:“自發義烏信,引領西跂,視日如年,今兩月矣?!?/td> |
bǎi nián hǎo shì百年好事 | 指婚姻喜事。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九:“我與你姐姐百年好事,千金重擔只在此兩件上面了!萬望龍香姐竭力周全,討個回音則個?!?/td> |
ruò guàn zhī nián弱冠之年 | 弱:年少;弱冠:古代男子20歲行冠禮。指男子二十歲左右。 | 清·吳騫《拜經樓詩話》第四卷:“所謂才子者,須是王子安弱冠之年,學問文章,如江如海,乃可稱之?!?/td> |
jí jǐng diāo nián急景雕年 | 急景:急促的時光;雕年:殘年歲暮。光陰急促,歲殘年盡。指歲暮景象。形容時間過得飛快。也指歲末。 | 南朝·宋·鮑照《鮑參軍集》:“于是窮陰殺節,急景雕年,涼沙振野,箕風動天?!?/td> |
nián shào wú zhī年少無知 | 年紀小,不懂事。 | 明·程登吉《幼學瓊林》第二卷:“口尚乳臭,謂世人年少無知;三折其肱,謂醫士老成諳練?!?/td> |
suī sǐ zhī rì,yóu shēng zhī nián雖死之日,猶生之年 | 猶:如同。指人雖死,精神不滅,楷模猶存。也指心無牽掛、憾事,雖死猶同活著。 | 晉 常璩《漢中士女志 文姬》:“先公為漢忠臣,雖死之日,猶生之年?!?/td> |
fēng zhú zhī nián風燭之年 | 比喻人到了接近死亡的晚年。 | 晉·王羲之《題衛夫人筆陳圖后》:“時年五十有三,或恐風燭奄及,聊遺教于子孫耳?!?/td> |
wàng nián zhī jiāo忘年之交 | 年輩不相當而結交為友。 | 《后漢書·禰衡傳》:“衡始弱冠,而融年四十,遂與為交友。”《南史·何遜傳》:“弱冠州舉秀才,南鄉范云見其對策,大相稱賞,因結忘年交。” |
fēng nián bǔ bài豐年補敗 | 豐:豐富,豐厚;?。旱駳?,衰落。以豐年補歉年。 | 《谷梁傳·莊公二十八年》:“古者稅什一,豐年補敗,不外求而上下足也。” |
hóu nián mǎ yuè猴年馬月 | 猴、馬:十二生肖之一。泛指無可指望的未來歲月。也作“驢年馬月”、“牛年馬月”。 | 古華《芙蓉鎮》第四章:“斗斗斗,一直斗到猴年馬月,天下一統,世界大同?!?/td> |
chéng nián gǔ dài成年古代 | 猶言長期以來。 | 元·劉君錫《來生債》第一折:“這灶成年古代不燒火,埋上這銀子,扒上些灰兒蓋著,誰知道灶窩里有銀子?” |
bǎi nián zhī hǎo百年之好 | 永久而美滿的結合。指男女結為夫妻。亦作“百歲之好” | 宋 羅燁《醉翁談錄 張氏夜奔呂星哥》:“今寧隨君遠奔,以結百年之好?!?/td> |
nián jìn suì chú年近歲除 | 除:逝去。指已迫近年底。 |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92回:“年近歲除,怎好只管打擾?” |
suì rěn nián fēng歲稔年豐 | 稔:莊稼成熟。指農業豐收。同“歲豐年稔”。 | 明 無名氏《十樣錦》第四折:“今日個君圣臣賢治,化育的歲稔年豐快。” |
nián fēng suì rěn年豐歲稔 | 稔:莊稼成熟。年成好,莊稼大豐收。 | 清·如蓮居士《薛剛反唐》第30回:“所以武后篡位二十余年,年豐歲稔,政治不亂,皆仁杰一人之功也?!?/td> |
yǐ rì wéi nián以日為年 | 過一日如同過一年的時間那樣漫長難熬。形容心情焦急。亦作“以日為歲”。 | 北周·庾信《謝趙王示新詩啟》:“下風傾首,以日為年?!?/td> |
nián gāo dé xūn年高德勛 | 年紀大而有德行。 | |
yuǎn nián jìn suì遠年近歲 | 過去至現在;長期以來。 | 元·武漢臣《老生兒》楔子:“張郎,將俺那遠年近歲欠少我錢鈔的文書,都與我搬運將出來,算一算是多少。” |
jīng nián lěi yuè經年累月 | 經:經歷;經年:成年;累:積累;累月:連月。年復一年;月復一月。形容經歷很長時間。 | 隋 薛道衡《豫章行》:“豐城雙劍昔曾離,經年累月復相隨。不畏將軍成久別,只恐封侯心更移。” |
lěi yuè jīng nián累月經年 | 累:累積。月復一月,年復一年。形容經歷的時間很長。 | 《敦湟變文集·大目乾運冥間救母變文》:“頭似大山,三江難滿。無聞漿水之名,累月經年,受饑贏之苦?!?/td> |
jūn zǐ bào chóu,shí nián bù wǎn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 君子:泛指品德高尚的人。指有志之士報仇雪恨不必性急,等待時機再動手。 | 《兒女風塵記》:“孩子,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你把這筆賬牢牢地記在心里!” |
nián huá chuí mù年華垂暮 | 垂:將,快要;暮:晚,老年??煲嚼夏?。 | 宋 張元干《廬川詞 醉落魄》:“年華垂暮猶離索?!?/td> |
wù wù qióng nián兀兀窮年 | 兀兀:勞苦的樣子;窮年:終年。一年到頭辛苦勞動,勤勞不懈。 | 東漢·班固《漢書·王褒傳》:“故工人之用鈍器也,勞筋苦骨,終日矻矻?!?/td> |
wàn nián wú jiāng萬年無疆 | 形容年代久遠。同“萬世無疆”。 | 宋 陳師道《代賀興龍節表》:“庶邦有眾,愿效忠臣之心,萬年無疆,請祝圣人之壽?!?/td> |
yǒu zhì bù zài nián gāo有志不在年高 | 年高:歲數大。有志不在乎年紀大。指人貴在有志;不能憑年齡來衡量。 | 明 許仲琳《封神演義》第23回:“樵子撫掌大笑不止,對子牙點頭嘆曰:\'有志不在年高,無謀空言百歲!\'” |
suì fēng nián rěn歲豐年稔 | 稔:莊稼成熟。指農業豐收。亦作“歲稔年豐”。 | 唐·陸長源《上宰相書》:“今歲豐年稔,谷賤傷農。誠宜出價以斂糴,實太倉之儲?!?/td> |
shào nián lǎo chéng少年老成 | 老成:經歷多。閱歷廣。懂得人情事故。人雖年輕;卻很老練穩重。 | 漢 趙岐《三輔決錄 韋康》:“韋元將年十五,身長八尺五寸,為郡主簿。楊彪稱曰:‘韋主簿年雖少,有老成之風,昂昂千里之駒。’” |
xiāng jiāo yǒu nián相交有年 | 做朋友相交已有多年。形容交誼很深。 | |
rì jiǔ nián shēn日久年深 | 指日子久;時間長。 | 明 無名氏《打韓通》:“我這病,年深日久,數個良醫,不曾醫的好。” |
sān nián bù kuī yuán三年不窺園 | 窺:偷看。眼睛看不見園中的景色。形容學習、研究專心致志。 | 東漢·班固《漢書·董仲書傳》:“下帷講誦,弟子傳以久次相授業,或莫見其面。蓋三年不窺園,其精如此?!?/td> |
nián gāo dé sháo年高德韶 | 年紀大,品德好。 | 魯迅《彷徨·長明燈》:“坐在首席上的是年高德韶的郭老娃,臉上已經皺得如風干的香橙?!?/td> |
shí nián chuāng xià十年窗下 | 科舉時代,讀書人要取得功名,終年埋頭在書本里。形容十年時間閉門苦讀。 | 元·劉祁《歸潛志》第七卷:“古人謂十年窗下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 |
yáo nián shùn yuè堯年舜日 | 比喻天下太平的時候。 | 前蜀 毛文錫《甘州遍》詞:“堯年舜日,樂圣永無憂?!?/td> |
nián qīng lì zhuàng年輕力壯 | 壯:健壯。年紀輕;身體好;力氣大。 | 駱賓基《千人塔下的聲音》:“我立即走過去,因為我年輕力壯。” |
yì wàn sī nián億萬斯年 | 形容長遠的年代。 | 《詩經 大雅 下武》:“于萬斯年,受天之祜?!?/td> |
jǐn sè huá nián錦瑟華年 | 比喻青春時代。 | 唐 李商隱《錦瑟》詩:“錦瑟無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華年。” |
qū bìng yán nián祛病延年 | 祛:除去。除去疾病,延長壽命。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七十九回:“陛下,從此色欲少貪,陰功多積,凡百事將長補短,自足以祛病延年?!?/td> |
fēng huǒ lián nián烽火連年 | 烽火:古時邊防報警的煙火。比喻戰火或戰爭。指戰火連年不斷。 | 元·戴良《九靈山房集·二四·登大牢山》:“那堪回首東南地,烽火連年警報聞?!?/td> |
nián lǎo lóng zhōng年老龍鐘 | 龍鐘:行動不靈便。形容年老體衰,行動不靈便。 |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鬼作筵》:“爾母年老龍鐘,不能料理中饋?!?/td> |
yī nián bèi shé yǎo,shí nián pà jǐng shéng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 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過苦頭,以后一碰到類似的事情就害怕。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一卷:“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說到貨物,我就沒有膽氣了?!?/td> |
yí chòu qiān nián遺臭千年 | 同“遺臭萬載”。 | 明·邵璨《香囊記·強婚》:“豈不聞李氏斷臂,清風滿耳如生;文君(卓文君)夜奔,遺臭千年未泯。” |
kāng cài bàn nián liáng糠菜半年糧 | 一年之中有半年用糠和菜代替糧食。形容舊社會勞動人民的生活極其貧困。 | 劉江《太行風云》:“總是個糠菜半年糧哇,今年可要早動手,多按上兩甕豆葉菜?!?/td> |
xuán jū zhī nián懸車之年 | 指七十歲。 | 《晉書·劉毅傳》:“昔鄭武公年過八十,入為周司徒,雖過懸車之年,必有可用。”唐·許渾《賀少師相公致政》詩序:“少師相公未及懸車之年,二表乞罷將相?!?/td> |
nián zhuàng qì ruì年壯氣銳 | 指年紀輕,氣勢旺盛。亦作“年少氣盛”、“年盛氣強”。 | |
jī nián lěi suì積年累歲 | 指經過的時間長。同“積年累月”。 | 《二刻拍案驚奇》卷五:“[賊人]只得招出實話來:乃是積年累歲遇著節令盛時,即便四出剽竊,以及平時略販子女,傷害性命?!?/td> |
pò guā zhī nián破瓜之年 | 瓜字可以分割成兩個八字,所以舊詩文稱女子十六歲時為“破瓜之年”。 | 宋·陸游《無題》詩:“碧玉當年未破瓜,學成歌舞入侯家?!?/td> |
huā jiǎ zhī nián花甲之年 | 花甲:用天干和地支互相配合作為紀年;六十年為一花甲;也叫做一個甲子;花甲;指干支名號錯綜參差。指六十歲。 | 宋 計有功《唐詩紀事》:“對酒曰:‘手挼六十花甲子,循環落落如弄珠。’” |
liè shì mù nián,zhuàng xīn bù yǐ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 烈士:志向遠大的英雄。已:停止,衰減。英雄到了晚年,壯志雄心并不衰減。 | 三國·魏·曹操《步出夏門行·龜雖壽》:“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
shí nián mó jiàn十年磨劍 | 比喻多年刻苦磨練。 | 唐 賈島《劍客》詩:“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今日把似君,誰為不平事?” |
mín hé nián rěn民和年稔 | 猶言民樂年豐。 | 《后漢書·孝桓帝紀》:“幸賴股肱御侮之助,殘丑消蕩,民和年稔,普天率土,遐邇洽同?!?/td> |
wàn nián cháng cún萬年長存 | 萬年:久遠。指精神或品德永世長存。 | 周定舫《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刻著以紅星、松柏和旗幟組成的裝飾花紋,象征著先烈們的革命精神萬年長存,永遠照耀著后代?!?/td> |
nián yān rì jiǔ年淹日久 | 淹:滯留。形容時間久遠。 | 聞一多《屈原問題》:“遭受讒言,使氣出走,而年淹日久,又不見召回?!?/td> |
nián jìn gǔ xī年近古稀 | 古稀:指七十歲。年紀將近七十歲。 | |
bǎi nián xié lǎo百年偕老 | 偕:共同。指夫妻共同白頭到老。 | 金 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第七卷:“上梢里只喚做百年偕老,誰指望是他沒下梢。” |
qún jī shào nián裙屐少年 | 裙:下裳;屐:木鞋。裙屐是六朝貴族子弟的衣著。形容只知道講究穿戴的年輕人。 | 《北史 刑巒傳》:“簫深藻是裙屐少年,未洽政務?!?/td> |
cǎn lǜ nián huá慘綠年華 | 指風華正茂的青年時期。 | 清 龔自珍《己卯自春徂夏在京師作》詩之七:“十年提倡受思身,慘綠年華記憶真?!?/td> |
wǔ líng nián shào五陵年少 | 指京都富豪子弟。 | 唐·白居易《瑟琶行》:“曲罷曾教善才服,妝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td> |
guī nián hè shòu龜年鶴壽 | 相傳龜、鶴壽有千百之數,因以“龜年鶴壽”比喻人之長壽?;蛴米髯壑~。 | 唐·李商隱《祭張書記文》:“神道甚微,天理難究,桂蠹蘭敗,龜年鶴壽?!?/td> |
shǎo nián lǎo chéng少年老誠 | 見“少年老成”。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29回:“現在的玉郎早已不是你我在能仁寺初見的那個少年老誠的玉郎了?!?/td> |
nián fù lì qiáng年富力強 | 年:年歲;富:多;年富:未來的年歲多;指年輕;力:精力。年紀輕;精力旺盛。 | 先秦 孔子《論語 子罕》:“后生可畏” 宋 朱熹注:“孔子言后生年富力強,足以積學而有待,其勢可畏?!?/td> |
bǎi nián dà yè百年大業 | 指關系到長遠利益的重要計劃或措施。同“百年大計”。 | |
cháng nián lěi yuè長年累月 | 長年:整年;年復一年;累月:一月又一月。形容經歷的時間很長很久。 | 高纓《云崖初暖》:“她連一眼也不看那長年累月死尸般坐在火塘邊的阿侯蛤嫫?!?/td> |
yī nián bèi shé yǎo,sān nián pà cǎo suǒ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 | 比喻遭過一次挫折以后就變得膽小怕事。同“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一:“文若虛道:‘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說到貨物,我就沒膽氣了。只是守了這些銀錢回去罷。’” |
yì shòu yán nián益壽延年 | 指延長壽命,增加歲數。同“延年益壽”。 | 明無名氏《東籬賞菊》第三折:“南陽有菊潭,又有甘谷泉,人飲其水,皆得益壽延年。” |
shí nián shēng jù十年生聚 | 比喻培養實力,為報仇雪恥作長期的準備。 |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哀公元年》:“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訓,二十年之外,吳其為沼乎!” |
rén shòu nián fēng人壽年豐 | 人長壽;年成也好。形容太平興旺的景象。 | 南朝 梁 蕭統《文選 潘岳<藉田賦>》:“宜其民和年登?!崩钌谱⒁鳌叭撕湍曦S。” |
xiōng nián jī suì兇年饑歲 | 兇年:年成很壞。指荒年。 | 《孟子·梁惠王下》:“兇年饑歲,君之民,老弱轉乎溝壑,壯者散而之四方者,幾千人矣?!?/td> |
gāo liáng nián shǎo膏粱年少 | 指富貴人家的子弟。 | 《南齊書·王僧虔傳》:“汝膏粱年少,何患不達,不鎮之以靜,將恐貽譏。” |
dòu kòu nián huá豆蔻年華 | 豆蔻:一種花色淡黃、果實含香可入藥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比喻少女。指少女十三四歲的妙齡年代。 | 唐 杜牧《贈別》詩:“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 |
yí chòu wàn nián遺臭萬年 | 臭:比喻惡名聲;萬年:指時間很長久。人死了;可是臭名卻永遠流傳下去;遭人唾罵。 | 《宋史 林勛等傳贊》:“若乃程珌之竊取富貴,梁本大李知孝甘為史歐遠鷹犬,遺臭萬年者也?!?/td> |
jí yǐng diāo nián急景凋年 | 景:通“影”,光陰;凋:凋零。形容光陰迅速,一年將盡。也指年終的時候。 | 南朝 宋 鮑照《舞鶴賦》:“于是窮陰殺節,急景凋年,涼沙振野,箕風動天?!?/td> |
yī zhāo bèi shé yǎo,sān nián pà jǐng shéng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繩 | 一次被蛇咬了,看見井邊斷了的繩子也害怕。比喻在某事上吃了苦頭,以后碰到類似的情況也會害怕。 | 老舍《小坡的生日》:“南星摸著頭上的大包,頗有點‘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繩’的神氣?!?/td> |
shèng dú shí nián shū勝讀十年書 | 勝:超過。超過苦讀十年書的收獲。形容思想上收益極大。 | 《二程全書 遺書二十二上 伊川語錄》:“古人有言曰:‘共君一夜話,勝讀十年書?!粢蝗沼兴?,何止勝讀十年書也。” |
yī nián yī huí一年一回 | 指一年一次。 | 柳青《創業史》第一部第九章:“咱也不一年一回土改,咱也不宣布結束?!?/td> |
yī nián bèi shé yǎo,sān nián pà jǐng shéng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繩 | 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過苦頭,以后一碰到類似的事情就害怕。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一卷:“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說到貨物,我就沒有膽氣了?!?/td> |
xū dù nián huá虛度年華 | 白白地度過年歲。虛:指沒有收獲、成就。 | 《憶鄧拓 鄧拓與人民日報》:“他認為:古今一切有成就的人,都很嚴肅地對待自己的生命,不虛度年華?!?/td> |
tiān nián bù cè天年不測 | 謂意外的死亡。 |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五回:“此后成人婚娶,俱系鮑文卿撫養,立嗣承襠,兩無異說。如有天年不測,各聽天命?!?/td> |
yī nián yī dù一年一度 | 謂每年一次。 | 宋·王安石《送吳顯道》詩之五:“惟有春風應最惜,一年一度一歸來?!?/td> |
nián tóu yuè wěi年頭月尾 | ①謂從歲首到臘月底,泛指一年之中。②指《春秋》三傳每年首尾的文字。唐時試官常擷取以試應試明經科士子是否熟諳經傳本文。 | 宋·林光朝《癡頑不識字》詩:“年頭月尾無一是,咄咄癡頑不識字。” |
fāng nián huá yuè芳年華月 | 芳年:妙齡。指美好的年華。 | 南朝·宋·劉鑠《擬行行重行行》:“芳年有華月,佳人無還期。” |
yī nián bàn zǎi一年半載 | 約計一年或半年。表示時間不長。 | 元 楊梓《敬德不伏老》第二折:“老將軍,你且耐心者。不過一年半載,眾公卿保奏你回朝也。” |
tiáo nián zhì chǐ齠年稚齒 | 齠年:童年;稚齒:年少。指童年。 | 《南齊書·武十七王傳論》:“齠年稚齒,養器深宮,習趨拜之儀,受文句之學。” |
chuí mù zhī nián垂暮之年 | 垂:將,快要;暮:晚,老年。快要到老年。 | 宋 張元干《廬川詞 醉落魄》:“年華垂暮猶離索。 |
fú shòu nián gāo福壽年高 | 年高:年齡大。有福有壽,長命百歲。 | 元 鄭廷玉《忍字記》第一折:“他道我福壽年高,著我似松柏齊肩老。” |
bǎi nián zhī yè百年之業 | 百年的事業。指長遠的事業。 | 東漢·班固《西都賦》:“國藉十世之基,家承百年之業。” |
nián jìn suì bī年近歲逼 | 逼:迫近。指已迫近年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70回:“又因年近歲逼,諸事煩雜不算外,又有林之孝開了一個人單子回來?!?/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