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關(guān)系,只列出前 100 個(gè)千的成語
成語 | 解釋 | 出處 |
---|---|---|
zhōng hé shī zhōu,yī hú qiān jīn中河失舟,一壺千金 | 比喻東西雖然輕微,用得到的時(shí)候便十分珍貴。 | 《遏冠子·學(xué)問》:“中河失船,一壺千金,貴賤無常,時(shí)使物然?!?/td> |
qiān mó bǎi shé千磨百折 | 形容受磨難、遭曲折之多。 | 清·曾國藩《江忠烈公神道碑銘》:“人懷忠憤,如報(bào)私仇,千磨百折,有進(jìn)無休?!?/td> |
zuò zhī qiān lǐ坐知千里 | 坐在屋里而知曉千里之外的事情。形容具有遠(yuǎn)見卓識(shí)。 | 南朝·梁·任乧《奏彈曹景宗文》:“光武命將,坐知千里?!?/td> |
qiān lǐ bīng fēng千里冰封 | 形容冰天雪地,一眼望去,一片白茫茫的。 | 該成語出自毛澤東的《沁園春·雪》。原文為:“北國風(fēng)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這首詞是毛主席于1936年2月創(chuàng)作的,以描繪北方壯麗的雪景。 |
qiān lǐ jùn gǔ千里駿骨 | 比喻賢才。 | 明·李贄《復(fù)梅客生》:“若計(jì)此時(shí)有具眼人能破格欲求千里駿骨,難矣!” |
chéng qiān shàng wàn成千上萬 | 成:達(dá)到一定數(shù)量;上:達(dá)到一定程度或數(shù)量。累計(jì)成千;達(dá)到萬數(shù)。形容數(shù)量極多。也作“成千成萬”、“成千累萬”。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30回:“他看著那烏克齋、鄧和公這班人,一幫動(dòng)輒就是成千累萬,未免就把世路人情看得容易了。” |
yú zhě qiān lǜ,huò yǒu yī dé愚者千慮,或有一得 | 指愚鈍人的許多思慮中總會(huì)有一些可取之處。常以謙指己見。 | 唐 林蘊(yùn)《上宰相元衡宏靖論兵書》:“茍有妖孽,某安敢不隳裂肝膽,為相公之腹心乎。愚者千慮,或有一得。伏愿相公少賜采擇焉?!?/td> |
wàn xù qiān duān萬緒千端 | 緒:絲頭。比喻事情的開端,頭緒非常多。也形容事情復(fù)雜紛亂。 | 三國 魏 曹植《自誡令》:“機(jī)等吹毛求疵,千端萬緒,然終無可言者?!?/td> |
qiān zǎi yī huì千載一會(huì) | 一千年才有一次機(jī)會(huì)。形容機(jī)會(huì)難得。 | 漢 王褒《圣主得賢臣頌》:“千載一會(huì),論說無疑?!?/td> |
qiān jīn shì gǔ千金市骨 | 花費(fèi)千金,買千里馬的骨頭。比喻羅致人才的迫切。 | 宋 黃庭堅(jiān)《詠李伯時(shí)摹韓幹三馬次蘇子由韻》:“千金市骨今何有,士或不價(jià)五羖皮。” |
bǎi duàn qiān liàn百鍛千煉 | 鍛、煉:比喻文章的反復(fù)推敲。比喻文章字句再三推敲,力求精練。 | 唐·皮日休《劉棗強(qiáng)碑》:“牢奇籠怪,百鍛為字,千煉成句,雖不在鐲太白,也后來之佳作也?!?/td> |
qiān shèng zhī wáng千乘之王 | 千:極言其多。指天子。 | 西漢·司馬遷《史記·貨殖列傳》:“夫千乘之王。” |
qiān lǐ zhī rèn千里之任 | 指遠(yuǎn)行千里的重任。后亦比喻重任。 | 三國·魏·吳質(zhì)《答東阿王書》:“今處此而求大功,猶絆良驥之足,而責(zé)以千里之任?!?/td> |
qiān zī wàn tai千姿萬態(tài) | 見“千姿百態(tài)”。 | 賀敬之《桂林山水歌》:“望不盡,千姿萬態(tài)獨(dú)秀峰?!?/td> |
qiān dāo wàn guǎ千刀萬剮 | 原指舊時(shí)代的一種酷刑……凌遲;后來咒罵壞人當(dāng)受極刑 。 | 元 無名氏《玎玎珰珰盆兒鬼》第四折:“當(dāng)堂判個(gè)斬字,即日押趕市曹,將他萬剮千刀,凌遲處死?!?/td> |
qiān lǐ é máo千里鵝毛 | 比喻情深義重的微小禮品。 |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55回:“今日華誕,特備的幾件菲儀,聊表千里鵝毛之意?!?/td> |
bō wàn lùn qiān撥萬論千 | 形容財(cái)產(chǎn)眾多,花錢以萬千計(jì)。 | 元 鄭廷玉《忍字記》條二折:“謝兄弟肯留納,我將那撥萬論千這回罷,深山中將一個(gè)養(yǎng)家心來按捺?!?/td> |
yǎng jūn qiān rì,yòng zài yī shí養(yǎng)軍千日,用在一時(shí) | 平時(shí)供養(yǎng)、訓(xùn)練軍隊(duì),以便到關(guān)鍵時(shí)刻用兵打仗。指平時(shí)積畜力量,在必要時(shí)一下用出來。 | 清 孔尚任《桃花扇 誓師》:“嘗言‘養(yǎng)軍千日,用軍一時(shí)’。俺們不替朝廷出力,竟是一伙禽獸了。” |
yuǎn zài qiān lǐ,jìn zài mù qián遠(yuǎn)在千里,近在目前 | 認(rèn)為遠(yuǎn)的話就遠(yuǎn)在千里,認(rèn)為近的話就近在眼前。指對(duì)事物的看法,依人的主觀認(rèn)識(shí)而轉(zhuǎn)移。也指要尋找的事物就在眼前。 |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70回:“素臣喜道:‘廳上所貼的對(duì)聯(lián),有劉夏文臣四字,不知所謂,畢竟指著何人?!聍胄Φ溃骸h(yuǎn)在千里,近在目前?!?/td> |
yī zì zhí qiān jīn一字值千金 | 一個(gè)字價(jià)值千金。指字寫得非常好。形容文辭精妙,不可更改。 | 宋·戴復(fù)古《望江南》詞:“結(jié)屋三間藏萬卷,揮毫一字值千金?!?/td> |
chǐ cùn qiān lǐ尺寸千里 | 形容登高所見,千里遠(yuǎn)景,如在尺寸之間。 | 唐·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記》:“其高下之勢(shì),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攢蹙累積,莫得遁隱?!?/td> |
chā yǐ háo lí,miù yǐ qiān lǐ差以毫厘,謬以千里 | 差:相差;毫厘:很小的計(jì)量單位;謬:同“繆”。開始時(shí)相差很微小,結(jié)果會(huì)造成很大的錯(cuò)誤。 | 東漢 班固《漢書 司馬遷傳》:“故《易》曰:‘差以毫厘,謬以千里?!?/td> |
qiān huí bǎi zhuǎn千回百轉(zhuǎn) | 形容反復(fù)回旋或進(jìn)程曲折。 | 元 范居中《秋思》:“我這里千回右轉(zhuǎn)自彷徨,撇不下多情數(shù)樁?!?/td> |
jiā yǒu qiān kǒu,zhǔ shì yī rén家有千口,主事一人 | 家:家庭;主:主持,掌管。每家不論有多少人,只能有一個(gè)人掌管家事。泛指辦事都要有為首負(fù)責(zé)的人。 | 趙樹理《李家莊的變遷》:“家有千口,主事一人。有你男人在場(chǎng),叫你做什么?走吧走吧!” |
qiān jīn yī zhì千金一擲 | 形容生活奢侈,用錢沒有節(jié)制。 | 唐 李白《自漢陽病酒歸寄王明府》詩:“莫惜連船沽美酒,千金一擲買春芳?!?/td> |
bù yuǎn qiān lǐ不遠(yuǎn)千里 | 不遠(yuǎn):不以為遠(yuǎn)。不以千里為遠(yuǎn)。指不怕長(zhǎng)途跋涉的辛勞。 | 戰(zhàn)國 鄒 孟軻《孟子 梁惠王上》:“叟!不遠(yuǎn)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 |
wò yě qiān lǐ沃野千里 | 形容肥沃的土地極為寬廣。 | 《漢書·張良傳》:“夫關(guān)中左殽函,右隴蜀,沃野千里?!?/td> |
yī wén qiān wù一聞千悟 | 形容悟性極高。謂略一指點(diǎn),即完全了悟。 | 《景德傳燈錄·汾州大達(dá)無業(yè)國師》:“得大總持,一聞千悟。” |
qiān mén wàn hù千門萬戶 | 形容房屋廣大或住戶極多。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孝武本紀(jì)》:“于是作建章宮,度為千門萬戶?!?/td> |
yí xiào qiān qiū貽笑千秋 | 貽:遺留。給千秋萬代的人留下笑柄。 |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47回:“到底甘盡苦來,一身不保,落得貽笑千秋?!?/td> |
yī fū hè jǐ,qiān rén mò dāng一夫荷戟,千人莫當(dāng) | 荷:扛;戟:古兵器。一個(gè)人把著關(guān)口,一千個(gè)人也打不進(jìn)來。形容地勢(shì)十分險(xiǎn)要,易守難攻。 | 《晉書·羊祜傳》:“蜀之為國,非不險(xiǎn)也,高山尋云霓,深谷肆無景,數(shù)馬懸車,然后得濟(jì),皆言‘一夫荷戟,千人莫當(dāng)’?!?/td> |
qiān jīn zhī jiā千金之家 | 指富豪之家。 | 《莊子·列御寇》:“朱泙漫學(xué)屠龍于支離益,單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無所用其巧?!泵鳌し饺旰啤抖U真逸史》第二十五回:“顛倒是非,飛片紙能喪數(shù)人之命;變亂黑白,造一言可破千金之家?!?/td> |
dàn hè qiān lǐ憚赫千里 | 憚赫:威震。威震千里。形容聲威極盛。 | 《莊子·外物》:“白波若山,海水震蕩,聲侔鬼神,憚赫千里?!?/td> |
qiān gǔ zuì rén千古罪人 | 形容犯的罪永遠(yuǎn)被人記著 | 清·荑荻散人《玉嬌梨》第三回:“不獨(dú)老楊禽獸,作千古罪人,即弟輩以小人之心推測(cè)君子,亦應(yīng)抱愧?!?/td> |
wàn zài qiān qiū萬載千秋 | 指經(jīng)歷年代極久遠(yuǎn)。同“萬代千秋”。 | 明 無名氏《賀元宵》第三折:“當(dāng)今圣主存仁孝,萬載千秋亨太平。” |
qiān sī bǎi lǜ千思百慮 | 慮:思考。形容反復(fù)思考。 | 清·荑荻散人《玉嬌梨》第11回:“我正思量白小姐,千思百慮再無計(jì)策,不想今日有這等的好機(jī)會(huì)送將來,可謂天從人愿。” |
chā zhī háo lí,shī zhī qiān lǐ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 開始時(shí)雖然相差很微小,結(jié)果會(huì)造成很大的錯(cuò)誤。 | 《禮記 經(jīng)解》:“《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厘,繆以千里?!?《魏書 樂志》:“但氣有盈虛,黍有巨細(xì),差之毫厘,失之千里?!?/td> |
qiān huì wàn zhuàng千匯萬狀 | 種類紛繁,形態(tài)多樣。 | 宋·蔡夢(mèng)弼《草堂詩話》第一卷:“逮至子美之詩,周情孔思,千匯萬狀,茹古涵今,無有涯也?!?/td> |
qiān tuǒ wàn dàng千妥萬當(dāng) | 當(dāng):適合。十分妥當(dāng)。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一回:“兄弟這里,卻有一個(gè)千妥萬當(dāng)?shù)娜??!?/td> |
bǐ sǎo qiān jūn筆掃千軍 | 掃:清除,消滅。形容筆力雄健,雄奇奔放,無所匹敵。 | 唐 杜甫《醉歌行》詩:“詞源倒流三峽水,筆陣獨(dú)掃千人軍?!?/td> |
bǎ wàn mǎi zhái,qiān wàn mǎi lín百萬買宅,千萬買鄰 | 比喻好鄰居千金難買。 | 《南史 呂僧珍傳》:“宋季雅罷南康郡,市宅居僧珍宅側(cè)。僧珍問宅價(jià)。曰:‘一千一百萬?!制滟F。季雅曰:‘一百萬買宅,千萬買鄰?!?/td> |
yàn jùn qiān jīn燕駿千金 | 戰(zhàn)國時(shí),燕昭王即位后急于招攬人才。郭隗以馬為喻,說古代君王懸賞千金賣千里馬,三年后得一死馬,用五百金買下馬骨,于是不到一年,得到三匹千里馬,勸說燕昭王若能真心求賢,賢士將聞風(fēng)而至。見《戰(zhàn)國策·燕策一》。后以“燕駿千金”為招納賢士之典。 | 戰(zhàn)國時(shí),燕昭王即位后急于招攬人才。郭隗以馬為喻,說古代君王懸賞千金賣千里馬,三年后得一死馬,用五百金買下馬骨,于是不到一年,得到三匹千里馬,勸說燕昭王若能真心求賢,賢士將聞風(fēng)而至。見《戰(zhàn)國策·燕策一》。 |
qiān jīn bù huàn千金不換 | 指物品十分寶貴。 |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96回:“這八個(gè)字,就是治鬩墻病的千金不換的一劑妙藥?!?/td> |
wàn lǚ qiān sī萬縷千絲 | 千條絲,萬條線。原形容一根又一根,數(shù)也數(shù)不清?,F(xiàn)多形容相互之間種種密切而復(fù)雜的聯(lián)系。 | 宋·戴石屏《憐薄命》詞:“道旁楊柳依依,千絲萬縷,擰不住一分愁緒。” |
yī fà qiān jūn一發(fā)千鈞 | 鈞:古代重量單位;約等于現(xiàn)在三十斤。千萬斤的重量吊在一根頭發(fā)上;比喻情況萬分危急。 | 東漢 班固《漢書 枚乘傳》:“夫以一縷之任,系千鈞之重,上懸無極之高,下垂不測(cè)之淵,雖甚愚之人,猶知哀其將絕也?!?/td> |
qiān gǔ yī zhé千古一轍 | 謂自古相同。 | 清·周亮工《書影》卷六:“后村所謂‘諂諛以求悅,揣摩以幸中’,千古一轍也?!?/td> |
qiān nián yī lǜ千年一律 | 猶言千古一律。 | 明·李贄《題孔子像于芝佛院》:“萬口一詞,不可破也;千年一律,不自知也?!?/td> |
yī gù qiān jīn一顧千金 | 顧:看。古之善于相馬者伯樂看了馬一眼,良馬的身價(jià)便值千金。比喻得到賢者的推薦而使人或事物身價(jià)倍增。 | 三國·魏·曹植《失題(有美一人)》詩:“一顧千金重,何必珠玉錢?” |
wèi chuān qiān mǔ渭川千畝 | 用以言竹之繁茂。 | 《史記 貨殖列傳》:“齊魯千畝桑麻;渭川千畝竹……此其人皆與千戶侯等?!?/td> |
wú qiān dài wàn無千待萬 | 見“無千無萬”。 | 明·徐渭《女狀元》第三出:“黃科才聽老爺分付,就狠跑到法場(chǎng)里。去看的無千待萬,都說屈的多。” |
wàn bié qiān chā萬別千差 | 形容種類多,差別大。 | 《大唐善導(dǎo)和尚集 證集序》:“說一切諸法,千差萬別,如來觀音,歷歷了然。”宋 釋普濟(jì)《五燈會(huì)元》卷二十:“萬別千差無覓處,得來元在鼻尖頭。” |
chǐ fú qiān lǐ尺幅千里 | 一尺長(zhǎng)的畫幅,畫進(jìn)了千里長(zhǎng)的景象。比喻外形雖小,包含的內(nèi)容很多。 | 《南史 昭胄傳》:“幼好學(xué),有文才,能書善畫,于扇上圖山水,咫尺之內(nèi),便覺萬里為遙?!?/td> |
qiān chóu wàn xù千愁萬緒 | 許許多多憂愁和思緒。 | 宋·柳永《女冠子》:“好天良夜,無端惹起千愁萬緒。” |
qiān chóu wàn hèn千仇萬恨 | 指數(shù)不清的仇恨。形容仇恨深。 | 明·陶宗儀《南村輟耕錄》:“與君一把無名火,燒盡千愁萬恨?!?/td> |
wú wàn dà qiān無萬大千 | 不可以千萬計(jì),極言數(shù)量之多。 | 清·翟灝《通俗編·數(shù)目》:“今俗有無萬大千語。大千本佛經(jīng)三千大千?!?/td> |
qiān gǔ yī shí千古一時(shí) | 喻指難得的機(jī)會(huì)。 | 清·劉獻(xiàn)廷《廣陽雜記》卷四:“今天下之機(jī)杼在王,王若出兵以臨中原,天下響應(yīng),此千古一時(shí)也?!?/td> |
qiān tiáo wàn xù千條萬緒 | 猶千端萬緒。 | 《朱子語類》卷四一:“千條萬緒,貫通來只是一個(gè)道理。夫子所以說‘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忠恕而已矣’,是也?!?/td> |
qiān suí bǎi shùn千隨百順 | 隨:追隨;順:順從。形容完全順隨別人,別人要怎么樣就怎么樣。 | 元 楊景賢《劉行首》第一折:“欲要見五祖七真,先受些千隨百順。” |
qiān jīn bì zhǒu千金敝帚 | 比喻自己的東西雖然微賤,卻是十分珍貴的。 | 宋 蘇軾《次韻秦觀秀才將入京應(yīng)舉》詩:“千金敝帚那堪換,我亦淹留豈長(zhǎng)算?!?/td> |
bǒ biē qiān lǐ跛鱉千里 | 跛腳的鱉只要半步也不停留,也能走千里。比喻只要堅(jiān)持不懈,即使條件很差,也能成功。 | 先秦 荀況《荀子 修身》:“故跬步不休,跛鱉千里。” |
yú zhě qiān lǜ,bì yǒu yī dé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 平凡的人在許多次考慮中,也會(huì)有一次是正確的。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淮陰侯列傳》:“臣聞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
dà qiān shì jiè大千世界 | 佛教用語。世界的千倍為小千世界;小千世界的千倍為中千世界;中千世界的千倍為大千世界。后泛指廣大無邊紛紜復(fù)雜的世界。 |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希運(yùn)禪師》:“長(zhǎng)老身材勿量大,笠子太小生。師云:‘雖然如此大千世界總在里許。’” |
qiān biàn wàn biàn千遍萬遍 | 形容次數(shù)很多。 | 霍達(dá)《穆斯林的葬禮》第11章:“不管人們?cè)诖酥霸?jīng)怎樣千遍萬遍地談?wù)搼?zhàn)爭(zhēng),還是被戰(zhàn)爭(zhēng)惡魔的突然到來震驚了?!?/td> |
qiān yī wàn shùn千依萬順 | 形容非常順從。同“千依百順”。 | 明 董說《西游補(bǔ)》第六回:“忽有一對(duì)侍兒跪在面前,請(qǐng)大王娘娘赴宴,行者暗想道:‘我還不要千依萬順。’” |
qì xiàng wàn qiān氣象萬千 | 氣象:景象;萬千:泛指極多。形容景象或事物壯麗而多變化。 | 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浩浩蕩蕩,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
qiān lǐ sòng é máo,lǐ qīng qíng yì zhòng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 | 比喻禮物雖然微薄,卻情誼深重。 | 吳強(qiáng)《紅日》第15章:“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大家不要客氣,吃一點(diǎn)!” |
zhì zài qiān lǐ志在千里 | 形容志向遠(yuǎn)大。 | 三國魏·曹操《步出夏門行·神龜雖壽》:“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td> |
qiān rén suǒ zhǐ千人所指 | 指:指責(zé)。許多人在指責(zé)。 | 東漢 班固《漢書 王嘉傳》:“里諺曰:‘千人所指,無病而死?!汲橹??!?/td> |
qiān gǔ zhuó shí千古卓識(shí) | 卓:高超。自古以來所沒有的高遠(yuǎn)見識(shí)。形容見識(shí)極高。 | 明·胡應(yīng)麟《詩藪·內(nèi)編》第二卷:“何仲默云:‘陸詩體俳語不俳,謝則體語俱俳?!芍^千古卓識(shí)。” |
qiān jiāo bǎi tài千嬌百態(tài) | 嬌:嫵媚可愛。形容女性容貌極其美好。 | 南朝·陳·徐陵《徐孝穆集·雜曲》:“綠黛紅顏兩相發(fā),千嬌百態(tài)情無歇?!?/td> |
jù rén qiān lǐ距人千里 | 距:通“拒”,拒絕。形容傲氣十足,不愿與人接近或毫無商量的余地。 | 先秦 孟軻《孟子 告子下》:“聲音顏色距人于千里之外?!?/td> |
qiān lǐ zhī zú千里之足 | 原指千里馬。后也用以比喻英俊的人才。 | 漢·韓嬰《韓詩外傳》卷七:“使驥不得伯樂,安得千里之足。造父亦無千里之手矣?!?/td> |
jué cè qiān lǐ決策千里 | 決定千里外戰(zhàn)役的勝利,形容卓越的軍事運(yùn)籌才能。 | 唐·楊炯《瀘州都督王湛神道碑》:“蕭相立功于萬代,留侯決策千里?!?/td> |
qiān gǔ mà míng千古罵名 | 千古:永遠(yuǎn)。永世被人唾罵的名聲。 |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一回:“只是一場(chǎng)冷落敗壞根基,都藏在里邊,不做千古罵名,定是一番笑話。” |
yī zì qiān jūn一字千鈞 | 一個(gè)字有千鈞重(鈞:古代重量單位;合三十斤)。形容文字很有分量。 | 南朝 梁 鐘嶸《詩品 古詩》:“文溫以麗,意悲而遠(yuǎn),驚心動(dòng)魄,可謂幾乎一字千金?!?/td> |
bǎi jì qiān xīn百計(jì)千心 | 指想盡或用盡一切辦法。 | 明 陸采《明珠記 授計(jì)》:“你爹憐母惜,你爹憐母惜,當(dāng)時(shí)許下偕老鴛衾;到如今,用盡了百計(jì)千心,只落得淚珠兒羅衫濕浸。” |
qiān lǐ jiè chóu千里借籌 | 籌:策劃。和遠(yuǎn)方朋友進(jìn)行商量。 | 清·孔尚任《桃花扇》:“受君恩,爵封列侯;鎮(zhèn)江淮,千里借籌?!?/td> |
wàn zǐ qiān hóng萬紫千紅 | 形容百花齊放;色彩艷麗的景象?,F(xiàn)多比喻事物豐富多彩或景象繁榮興旺。 | 宋 朱熹《春日》詩:“等閑識(shí)得東風(fēng)面,萬紫千紅總是春?!?/td> |
yǒu yuán qiān lǐ lái xiāng huì,wú yuán duì miàn bù xiāng féng有緣千里來相會(huì),無緣對(duì)面不相逢 | 緣:緣分。有緣分的人即使相隔千里,也會(huì)相聚在一起。沒有緣分的人即使面對(duì)面走過,也聚不到一塊。 | 宋·無名氏《張協(xié)狀元》第14出:“有緣千里能相會(huì),無緣對(duì)面不相逢?!?/td> |
qiān qiū wàn suì千秋萬歲 | 千年萬年。形容歲月長(zhǎng)久。 | 先秦 韓非《韓非子 顯學(xué)》:“今巫祝之祝人曰:‘使若千秋萬歲?!锶f歲之聲聒耳,而一日之壽無征于人?!?/td> |
qiān yán jìng xiù千巖競(jìng)秀 | 巖:山崖;競(jìng):競(jìng)賽。重山疊嶺的風(fēng)景好象互相比美。形容山景秀麗。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千巖競(jìng)秀,萬壑爭(zhēng)流,草木蒙籠其上,若云興霞蔚。” |
bǎi huì qiān pā百卉千葩 | 常比喻事物豐富多彩,景象繁榮興盛。 | 明 無名氏《紫微宮》第二折:“仲冬佳節(jié)景堪褒,百卉千葩逞艷妖。” |
qiān tiáo wàn lǚ千條萬縷 | 形容條縷繁多。 | 宋·歐陽修《漁家傲》詞之十:“天與多情絲一把,誰廝惹,千條萬縷縈心下。” |
qiān líng bǎi lì千伶百俐 | 形容非常機(jī)靈。 | 清·荑荻散人《玉嬌梨》第八回:“自小服侍小姐,生得千伶百俐,才一十五歲。” |
qiān fū nuò nuò,bù rú yī shì è è千夫諾諾,不如一士諤諤 | 指眾多唯唯諾諾之人,不如一名諍諫之士可貴。同“千人諾諾,不如一士諤諤”。 | 宋 蘇軾《講田友直字序》:“韓城田益,字遷之。黃庭堅(jiān)以謂不足以配名,更之曰友直……何獨(dú)取諸此?某曰:夫直者,剛者之長(zhǎng)也。千夫諾諾,不如一士之諤諤?!?/td> |
wàn hóng qiān zǐ萬紅千紫 | 形容百花齊放,色彩艷麗。也比喻事物豐富多彩。 | 明·郭勛《英烈傳》第二回:“春初花放,萬紅千紫斗芳菲。” |
qiān zhāng wàn jù千章萬句 | 猶千言萬語。指書面文字。 | 《李衛(wèi)公問對(duì)》中卷:“千章萬句,不出乎致人而不致于人而已,臣當(dāng)以此教諸將。” |
gǎn kǎi wàn qiān感慨萬千 | 因外界事物變化很大而引起許多感想、感觸。 |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二卷第30章:“孫玉厚坐在這里,心里忍不住感慨萬千。” |
chì dì qiān lǐ赤地千里 | 赤:空無所有。寸草不生的地面有千里之廣。形容因天災(zāi)人禍而造成廣大農(nóng)田沒有收成的慘狀。 | 《新五代史 唐莊宗紀(jì)上》:“克用兵大掠晉絳,至于河中,赤地千里?!?/td> |
qiān jīn nán mǎi千金難買 | 形容某物的珍貴,不能用金錢買到。 |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59回:“腰肢未盈一掬,誠為軟玉溫香,千金難買,不勝歡娛?!?/td> |
yī cháo qiān lǐ一朝千里 | 猶一日千里。 | 唐·曹唐《病馬五首呈鄭校書章三吳十五先輩》詩之三:“一朝千里心猶在,爭(zhēng)肯潛忘秣飼恩?!?/td> |
qiān jiā wàn hù千家萬戶 | 眾多人家。 | 孫犁《畫的夢(mèng)》:“千家萬戶的年畫,給了我很多知識(shí)?!?/td> |
qiān lǐ mìng jià千里命駕 | 命駕:命人駕車。備上車子到千里之外去拜訪朋友。形容友情深厚。 | 《晉書·嵇康傳》:“東平呂安服康高致,每一相思,輒千里命駕,康友而善之?!?/td> |
qiān chā wàn bié千差萬別 | 形容事物各不相同;有許多差別。 |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文遂導(dǎo)師》:“僧問:‘如何是無異底事?’師曰:‘千差萬別?!?/td> |
qiān jīn mǎi gǔ千金買骨 | 花千金高價(jià)去購買千里馬的骨頭,比喻愛惜人才。 | 清·荑荻散人《玉嬌梨》第12回:“晚生下士,蒙老先生憐才心切,欲自愧怍,故得冒充名流,作千金買骨?!?/td> |
qiān sī wàn lǜ千思萬慮 | 形容反復(fù)思考或多方面思考。 | 唐·劉禹錫《將赴汝州途出浚下留辭李相公》:“千思萬慮盡如空,一笑一言真可貴。” |
qiān tuī wàn zǔ千推萬阻 | 推:推拖。阻:阻攔。多次推拖阻攔。形容百般推辭、拒絕。 | 明·朱權(quán)《荊釵記》第四十六出:“鄧尚書說親,直恁千推萬阻;見王太守樂意,卻不顧五典三綱?!?/td> |
qiān jīn bǐ wū千金比屋 | 有千金財(cái)產(chǎn)的人家一家連著一家。 | |
qiān liǎo bǎi dàng千了百當(dāng) | 了:完了,結(jié)束;當(dāng):恰當(dāng)。比喻妥帖、有著落。 | 宋 朱熹《朱子語類》第34卷:“圣人發(fā)憤便忘食,樂便忘憂,直是一刀兩斷,千了百當(dāng)。” |
kuǐ bù qiān lǐ跬步千里 | 走一千里路,是半步半步積累起來的。比喻學(xué)習(xí)應(yīng)該有恒,不要半途而廢。 | 《荀子·勸學(xué)》:“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