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在國外長大,讀的華夏古籍不多,但我也記得孔老夫子在2500年前就已經(jīng)告訴大家,在這種情況下應(yīng)該怎么做,‘多聞闕疑,慎言其余,則寡尤。
2.‘多聞闕疑,慎言其余;多見闕殆,慎行其余。
3.多聞闕疑,慎言其余,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余,則寡悔。
4.“多聞闕疑,慎言其余,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余,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孔子?
5.后世經(jīng)傳既已乖離,博學(xué)者又不思多聞闕疑之義,而務(wù)碎義逃難,便辭巧說,破壞形體;說五字之文,至于二三萬言。
6.這種遺聞,畢竟是真是假,小子無從證實(shí),姑遵了先圣先師的遺訓(xùn),多聞闕疑便了。
※ "多聞闕疑"成語造句CNDU成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