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新俊逸的成語故事
拼音qīng xīn jùn yì
基本解釋清美新穎,不落俗套。
出處唐 杜甫《春日憶李白》詩:“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
暫未找到成語清新俊逸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清新俊逸)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驕奢淫逸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隱公三年》:“驕、奢、淫、佚,所自邪也。” |
水至清則無魚 | 西漢 戴圣《大戴禮記 子張問入官》:“故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
新仇舊恨 | 唐 韓偓《三月》:“新愁舊恨真無奈,須就鄰家甕底眠。” |
清清楚楚 |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36回:“又見世南生得清清楚楚,弱不勝衣,故憨憨的只管貪看。” |
逸游自恣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梁冀傳》:“少為貴戚,逸游自恣。” |
喜新厭舊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不怕你有喜新厭舊的心腸,我自有移星換斗的手段。” |
新官上任三把火 |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六章:“福軍。你新官上任三把火,亂燒一通,遲早要犯大錯誤呀!” |
閑情逸致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老爺這趟出來,更是閑情逸致,正要問問沿途的景物。” |
閑情逸趣 | 茅盾《幻滅》:“他們都是兒女成行,并且職務何等繁劇,尚復有此閑情逸趣,更無怪那班青年了。” |
清風勁節 | 清·戴名世《〈左尚子制義〉序》:“忠毅(左忠毅)以清風勁節,罹于黨禍,海內至今仰之。”又《贈葉蒼巖序》:“兩人官位相埒,而俱以清風勁節,顯名天下。” |
半新不舊 | 清 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三回:“只見一個七八十歲的白須老兒,戴一頂牙色絨巾,穿一件半新不舊的褐子道袍。” |
避俗趨新 | 葉圣陶《未厭集 苦辛》:“‘拜年’有什么意義呢?無非是崇尚虛文的陋俗罷了。于是相率不‘拜年’,表示避俗趨新。” |
識時務者為俊杰 | 晉 習鑿齒《襄陽記》:“識時務者在乎俊杰。此間自有伏龍、鳳雛。” |
一清二楚 | 老舍《四世同堂》:“小順兒樣樣事情都要鬧個一清二楚,不然怎幺能當好媽媽的保鏢呢。” |
記憶猶新 | 宋 劉克莊《后村全集跋章南舉千藁》:“多識其士,友去之數十年,猶記憶如新相知;今屈指故友存者十無一二。” |
一清二白 | 清 李綠園《歧路燈》:“賈李魁道:‘王紫泥,張繩祖他倆個,現在二門外看審官司哩。老爺只叫這二個到案,便一清二白。” |
清官能斷家務事 | |
去故納新 | 南朝·梁·宗懔《荊楚歲時記》:“以迎新年,相聚酣飲,留宿歲飯,至新年十二日,則棄之街衢,以為去故納新也。” |
海岱清士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人所應有,其不必有;人所應無,己不必無,真海岱清士。” |
龍蟠鳳逸 | 唐 李白《與韓刑州書》:“一登龍門,即聲譽十倍,所以龍蟠鳳逸之士,皆欲收名定價于君侯。” |
白首如新 | 宋 蘇軾《擬孫權答曹操書》:“古人有言曰:‘白首如新,傾蓋如故。’言以身托人,必擇所安。孟德視仆,豈惜此尺寸之士哉,特以公非所托故也。” |
新沐彈冠 | 戰國·楚·屈原《楚辭·漁父》:“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 |
一勞永逸 | 東漢 班固《封燕然山銘》:“茲可謂一勞而久逸。暫費而永無寧者也。” |
眉清目秀 | 元 李直夫《合同文學》第一折:“有個孩兒喚做安住,今年三歲,生得眉清目秀,是好一個孩兒也。” |
笑比河清 | 《宋史 包拯傳》:“立朝剛毅,貴戚宦官為之斂手,聞者皆憚之。人以包拯笑比黃河清。” |
沉湎淫逸 | 宋·楊萬里《宋故龍圖閣學士張公神道碑》:“太康敗于甘酒,桀敗于酒池,厲王敗于荒酒,幽王敗于沉湎淫逸。” |
除舊布新 | 左丘明《左傳 昭公十七年》:“冬,有星孛于大辰,西及漢。申須曰:‘彗,所以除舊布新也。’” |
新益求新 | 清·王韜《練水師》:“西國船制,日有變更,精益求精,新益求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