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硬兼施的成語故事
拼音ruǎn yìng jiān shī
基本解釋同時涉及或具有幾個方面。軟的和硬的手段都用上了。兼施:同時施展。
出處張揚《第二次握手》:“這位神甫滿臉堆笑,幫著蘇鳳麒一唱一和,軟硬兼施地勸告蘇冠蘭結婚。”
暫未找到成語軟硬兼施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軟硬兼施)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一字兼金 | 清·王士禛《香祖筆記》卷四:“蘇、黃遺墨流傳至今者,一字兼金。” |
東施效顰 | 先秦 莊周《莊子 天運》:“故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見而美之,歸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見之,堅閉門而不出;貧人見之,挈妻子而去之走?!?/td> |
樂善好施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樂書論》:“聞徵音,使人樂善而好施;聞羽音,使人整齊而好禮?!?/td> |
二者不可得兼 | 《孟子 告子上》:“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td> |
云布雨施 | 漢·司馬相如《上林賦》:“緣陵流澤,云布雨施?!北敝堋も仔拧度氯杖A林園馬射賦》:“上則云布雨施,下則山藏海納?!?/td> |
云行雨施 | 《周易 干》:“云行雨施,天下平也。” |
便宜施行 | 《史記 蕭相國世家》:“[蕭何]為法令約束,立宗廟社稷宮室縣邑,輒奏上,可,許以從事;即不及奏上,輒以便宜施行,上來以聞?!?/td> |
倍道兼行 | 《孫臏兵法 善者》:“善者能使敵卷甲趨遠,倍道兼行,倦病而不得息?!?/td> |
倍道兼進 | 清 錢采《說岳全傳》第22回:“迎二帝于沙漠,救生民于涂炭,爾其倍道兼進,以慰朕懷?!?/td> |
倒行逆施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伍子胥列傳》:“吾日莫途遠,吾故倒行而逆施之?!?/td> |
偶燭施明 | 漢 王符《潛夫論》:“堯舜之德,譬猶偶燭施明于幽室也,前燭照之,后燭益明,非前燭昧,后燭彰也,乃二燭相因而成大光。” |
傅粉施朱 | 戰國 楚 宋玉《登徒子好色賦》:“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td> |
公私兼顧 | 毛澤東《抗日時期的經濟問題和財政問題》:“在公私關系上,就是‘公私兼顧’,或叫‘軍民兼顧’?!?/td> |
兼人之勇 | 《漢書 韓信傳》:“受辱于胯下,無兼人之勇,不足畏也。” |
兼人之材 |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48回:“一天到晚,忙了東又忙西,就是有兼人之材,恐怕亦辦不了?!?/td> |
兼人好勝 | 春秋·魯·孔丘《論語·先進》:“由也兼人,故退之?!?/td> |
兼功自厲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王丹傳》:“每歲農時,輒載酒肴于田間,候勤者而勞之,其墮懶者恥不致丹,皆兼功自厲?!?/td> |
兼包并容 | 章炳麟《討滿洲檄文》:“茍無大害于我軍事者,一切均當兼包并容,有違節制,悉以軍律治罪?!?/td> |
兼包并畜 | 郭沫若《十批判書·稷下黃老學派的批判》:“這樣便能夠兼包并畜以成其大?!?/td> |
兼聽則明,偏信則暗 | 漢 王符《潛夫論 明暗》:“君之所以明者,兼聽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
兼善天下 | 《孟子 盡心上》:“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td> |
兼官重紱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翟俌傳》:“昔竇鄧之寵,傾動四方,兼官重紱,盈金積貨,至使議弄神器,更改社稷?!?/td> |
兼容并包 | 西漢 司馬相如《難蜀父老》:“必將崇論閎議,創業垂統,為萬世規。故馳騖乎兼容并包,而勤思乎參天貳地?!?/td> |
兼容并蓄 | 明·方孝孺《復鄭好義書》:“所貴乎君子者以能兼容并蓄,使才智者有以自見,而愚不肖者有以自全。” |
兼年之儲 | 晉·陳壽《三國志·魏志·胡質傳》:“廣農積谷,有兼年之儲?!?/td> |
兼弱攻昧 | 《尚書 仲虺之誥》:“兼弱攻昧,取亂侮亡,推亡固存,邦乃其昌?!?/td> |
兼收博采 | 宋·陸游《論選用西北士大夫札子》:“仁宗皇帝照知其弊,公聽并觀,兼收博采,無南北之異?!?/td> |
兼收并容 | 章炳麟《華國月刊發刊詞》:“凡七略所錄,分科所肄,以及藝術之微,稗官之說,靡不兼收并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