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民育德的成語故事
拼音zhèn mín yù dé
基本解釋振:通“賑”,救濟。指接濟、幫助人民,涵養自己的德性。
出處《周易·蠱》:“象曰:山下有風,蠱,君子以振民育德。”
暫未找到成語振民育德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振民育德)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離心離德 | 《尚書 泰誓中》:“受有億兆夷人,離心離德;予有亂臣十人,同心同德。” |
祖功宗德 | 《孔子家語 廟制》:“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謂之祖宗者,其廟皆不毀。” |
妖不勝德 | 《史記·殷本紀》:“臣聞妖不勝德。” |
歌功頌德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周本紀》:“民皆歌樂之,頌其德。” |
物阜民安 | 《后漢書·劉陶傳》:“夫欲民殷財阜,要在止役禁奪。” |
德重恩弘 | 唐·韓愈《袁州刺史謝上表》:“顯榮頻煩,稱效寂蔑,又蒙赦其罪累,授以方州,德重恩弘。” |
為民請命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淮陰侯列傳》:“因民之欲,西向為百姓請命,則天下風走而響應矣,孰敢不聽!” |
節用裕民 | 荀況《荀子 富國》:“足國之道,節用裕民,而善臧其余。” |
謳功頌德 | 西漢·司馬遷《史記·周本紀》:“民皆歌樂之,頌其德。” |
德容言功 | 語出《禮記·昏義》。見“德言容功”。 |
勞民傷財 | 《元史 李元禮傳》:“而又勞民傷財,以奉土木。” |
材輕德薄 | 宋 朱熹《論臧否所部守臣狀》:“熹委是材輕德薄,不足取信,豈復更敢臧否人物。” |
仁義道德 | 唐·韓愈《原道》:“后之人,其欲聞仁義道德之說,孰從而聽之。” |
民不畏死 | 《老子》第七十四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
儉以養德 | 三國·蜀·諸葛亮《誡子書》:“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
禍國誤民 | 鄧小平《黨在組織戰線和思想戰線上的迫切任務》:“精神污染的危害很大,足以禍國誤民。” |
國泰民安 | 宋 吳自牧《夢梁錄 山川神》:“每歲海潮太溢,沖激州城,春秋醮祭,詔命學士院撰青詞以祈國泰民安。” |
穢德垢行 | 宋 葉適《辯兵部郎官朱元晦狀》:“中材解體,銷聲滅影,穢德垢行,以避此名。” |
度德量力 | 左丘明《左傳 隱公十一年》:“度德而處之,量力而行之。” |
材雄德茂 | 唐 韓愈《送汴州監軍俱文珍序》:“其監統中貴,必材雄德茂,榮耀寵光,能俯達人情,仰喻天意者,然后為之。” |
地丑德齊 | 先秦 孟軻《孟子 公孫丑下》:“今天下地丑德齊,莫能相尚。” |
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 春秋·魯·孔丘《論語·憲問》:“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
敗德辱行 | |
河山之德 | 《詩·墉風·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陸德明釋文:“《韓詩》云:德之美貌。”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如山凝然而重,如河淵然而深,皆以狀德容之美。” |
振聾發聵 | 清 袁枚《隨園詩話補遺》第一卷:“此數言,振聾發聵,想當時必有迂儒曲士以經學談詩者。” |
化外之民 | 《唐律疏義·名例》:“諸化外之人同類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 |
論德使能 | 戰國·趙·荀況《荀子·王霸》:“論德使能而官施之者,圣王之道也,儒之所謹守也。” |
稱德度功 | 《管子·君臣下》:“稱德度功,勸其所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