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鮮水陸的成語故事
拼音gān xiān shuǐ lù
基本解釋干:干菜果品;鮮:新鮮水果蔬菜等;水:水產;陸:陸產。各種山珍海味干鮮瓜果都有。形容宴席豐饒。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63回:“那四十個碟子……里面自是山南海北干鮮水陸的酒饌果菜。”
暫未找到成語干鮮水陸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干鮮水陸)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顯山露水 | 周克芹《許茂和他的女兒們》第六章:“那個從不顯山露水的青年實干家的影子,他那高高的身材,寬寬的肩膀?!?/td> |
干城之將 | 《詩經·周南·兔罝》:“糾糾武夫,公侯干城?!薄犊讌沧印ぞ有l》:“今君處戰國之世,選爪牙之士,而以二卵焉棄干城之將,此不可使聞于鄰國者也?!?/td> |
月明如水 |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折:“彩云何在,月明如水浸樓臺。” |
干凈利落 | 趙樹理《李家莊的變遷》:“不是老人家,誰能做這樣干凈利落?” |
木本水源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昭公九年》:“我在伯父,猶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民人之有謀主也?!?/td> |
水至清則無魚 | 西漢 戴圣《大戴禮記 子張問入官》:“故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td> |
干干脆脆 | 曹禺《雷雨》序:“魯大海自然要個硬性的人來演,口齒舉動不要拖泥帶水,干干脆脆地做下去?!?/td> |
青山綠水 | 宋 張端義《貴耳集》下卷:“在夷陵,青山綠水,日在目前,無復俗累?!?/td> |
秋水伊人 | 《詩經 秦風 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
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 | 元 無名氏《爭報恩》第三折:“那妮子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怎當他只留支剌信口開合?!?/td> |
一干二凈 | 清 李汝珍《鏡花緣》:“他是‘一毛不拔’,我們是‘無毛不拔’,把他拔的一干二凈,看他如何?” |
飲水思源 | 北周 庾信《征調曲》:“落其實者思其樹,飲其流者懷其源?!?/td> |
乳臭未干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20卷:“雖有兩個外甥,不是姐姐親生,并且乳臭未干,誰人來稽查得他?” |
水中撈月 | 元 楊景賢《劉行道》三:“恰便似沙里淘金,石中取火,水中撈月。” |
海水不可斗量 | 《淮南子·泰族訓》:“太山不可丈尺也,江海不可斗斛也。” |
斗水活鱗 | 語出《莊子·外物》:“周昨來,有中道而呼者。周顧視車轍中,有鮒魚焉。周問之曰:‘鮒魚來!子何為者邪?’對曰:‘我,東海之波臣也。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
鮮血淋漓 | 元 金仁杰《追韓信》第四折:“猿背彎躬,醉眼朦朧,腰項斜稱,呀!他可早鮮血淋漓了戰袍領!”清 錢彩《說岳全傳》第七十一回:“也有打破頭的,鮮血淋漓,好不慘傷。” |
一尺水翻騰做百丈波 | 元 王曄《桃花女》第二折:“你將那半句話搬調做十分事,一尺水翻騰做百丈波?!?/td> |
細水長流 | 清 翟灝《通俗編 地理》引《遺教經》:“汝等常勤精進,譬如小水常流,則能穿石?!?/td> |
精明強干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13回:“況且隨帶的那些司員,又都是些精明強干、久經審案的能員,那消幾日,早問出許多賊款來?!?/td> |
竹籃打水一場空 | 清·惜陰堂主人《二度梅》第15回:“這個孩子今日被小姐看出他的面目來了,只怕老爺要將小姐許配與他,你我不是竹藍打水一場空嗎?” |
光怪陸離 | 西漢 劉安《淮南子 本經訓》:“五彩爭勝,流漫陸離。” |
材優干濟 | 《清史稿 高宗紀五》:“劉宗周、黃道周立朝守正,熊廷弼材優干濟。” |
倒載干戈 | 《禮記·樂記》:“倒載干戈,包之以虎皮……然后天下知武王之不得用兵也。” |
鮮為人知 | 王朔《玩兒的就是心跳》:“后來伴著主人度過了那段漫長的鮮為人知的冷宮生活不知灑上了多少珍妃淚?!?/td> |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袁州蒙山道明禪師》:“某甲雖在黃梅隨眾,實未省自己面目。今蒙指授入處,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今行者,即是某甲師也?!?/td> |
墨汁未干 | 毛澤東《評國民黨十一中全會和三屆二次國民參政會》:“可是墨汁未干,將軍們即奉命作成消滅邊區的軍事計劃?!?/td> |
馬龍車水 | 清 捧花生《畫舫余譚》:“馬龍車水,過者如云?!?/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