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躬必親
成語分析
基本解釋指凡事都要自己經手。
出處《詩 小雅 節南山》:“弗躬弗親,庶民弗信。”后轉為“必躬必親”。
例子那位伍大令初到任時,便發誓每事必躬必親,絕不假手書吏、家丁,大門以內的事,無論公私,都有要自己經手。《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六回
基礎信息
拼音bì gōng bì qīn
注音ㄅ一ˋ ㄍㄨㄥ ㄅ一ˋ ㄑ一ㄣ
繁體必躳必親
感情必躬必親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指親自。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愛不釋手(意思解釋)
- 以柔克剛(意思解釋)
- 步調一致(意思解釋)
- 牽強附會(意思解釋)
- 因小失大(意思解釋)
- 拉拉扯扯(意思解釋)
- 飲鴆止渴(意思解釋)
- 破鏡重圓(意思解釋)
- 矢志不渝(意思解釋)
- 無所不為(意思解釋)
- 只爭朝夕(意思解釋)
- 克敵制勝(意思解釋)
- 賓至如歸(意思解釋)
- 歡聲雷動(意思解釋)
- 與世長辭(意思解釋)
- 安家落戶(意思解釋)
- 因循守舊(意思解釋)
- 投機倒把(意思解釋)
- 仗勢欺人(意思解釋)
- 大義滅親(意思解釋)
- 驕奢淫逸(意思解釋)
- 面黃肌瘦(意思解釋)
- 光宗耀祖(意思解釋)
- 謙謙君子(意思解釋)
- 天府之國(意思解釋)
- 人小鬼大(意思解釋)
- 暴殄天物(意思解釋)
- 品頭論足(意思解釋)
- 妻離子散(意思解釋)
- 顯山露水(意思解釋)
※ 必躬必親的意思解釋、必躬必親是什么意思由CNDU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大義滅親 | 為了維護正義;對犯了罪的親屬不包庇;使之受到應得的懲處。 |
親上作親 | 親戚間再結姻親。 |
任人唯親 | 任:任用。唯:只。任用人不管德才怎樣;只用和自己關系親近的。 |
男女授受不親 | 授:給予;受:接受;親:親自接觸。封建禮教規定男女之間不能直接接觸、言談或授受物件,限制男女交往 |
三人行,必有我師 | 三個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為我的老師。指應該不恥下問,虛心向別人學習。 |
必由之路 | 必:一定;由:經過。一定要經過的道路。 |
親上成親 | 謂原是親戚,又再結姻親。 |
骨肉之親 | 骨肉:骨和肉,比喻至親;親:親愛。比喻父母、兄弟、子女之間相親相愛的關系。 |
有求必應 | 只要有人請求;就一定答應。形容容易答應人的請求;好說話。 |
顯親揚名 | 顯:使顯赫;揚:傳揚。使父母宗族顯耀;張揚自己的聲譽。指中舉、立功、做官的榮耀。 |
舉目無親 | 舉目:抬頭看。抬頭張望;沒有一個親人。形容人生地疏、孤獨無依。 |
哀兵必勝 | 哀兵:由受迫而悲憤地奮起反抗的軍隊。一說“哀;憫也”。憐惜和慈愛士卒。①指因受欺侮而懷著激憤情緒為正義而戰的軍隊一定能打勝仗。反引申為由橫遭侵凌殘害而悲憤滿腔的國家和民族;能奮起抗戰;必獲勝利。②慈愛士卒而得人心者勝。 |
勢在必行 | 行:做。從事情發展的趨勢看,必須采取行動。 |
末大必折 | 謂樹木枝端粗大,必折其干。喻下屬權重,危及上級。 |
親上加親 | 指親戚內部再有兒女親事。形容關系十分緊密。 |
親上做親 | 指原是親戚,又再結姻親。 |
車到山前必有路 | 比喻到時候總有辦法可想。 |
內舉不避親,外舉不避怨 | 舉:推薦。舉薦身邊的人,即使是親屬也不回避;舉薦外面的人,即使是仇敵也不躲開。形容辦事公正無私 |
必不可少 | 絕對需要,指不達到某種目的就不能做成某種事情。 |
見善必遷 | 遷:去惡從善。遇到好事,一定去做。 |
親痛仇快 | 仇:敵人;親:自己人。使親人悲痛;卻使敵人高興。 |
和藹可親 | 指一個人的修養好;對人謙和可親。和藹:和氣;謙遜。 |
親戚朋友 | 親人、朋友及姻親關系等人。 |
分秒必爭 | 一分一秒的時間都要爭奪過來。形容做事的時間抓得很緊。 |
鞠躬盡力,死而后已 | 恭敬勤謹,盡心竭力工作,一直到死為止。 |
有問必答 | 有什么問題都給以解答。 |
物極必反 | 極:盡頭;反:轉向反面。指事物發展到極端;必定會向相反方向轉化。 |
非親非故 | 故:老友。不是親屬,也不是熟人。表示彼此沒有什么關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