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關(guān)系,只列出前 23 個(gè)抓的成語
成語 | 解釋 | 出處 |
---|---|---|
zhuā jiān yào qiáng抓尖要強(qiáng) | 指爭強(qiáng)好勝,愛出風(fēng)頭。 | 清·曹雪芹《紅樓夢(mèng)》第74回:“天天打扮的像西施樣子,在人跟前能說慣道,抓尖要強(qiáng)。” |
zhuā niú bí zǐ抓牛鼻子 | 比喻抓工作能夠抓根本、抓重點(diǎn)。 | |
zhuā xīn náo gān抓心撓肝 | 比喻十分難受。 | 關(guān)庚寅《“不稱心”的姐夫》:“媽媽急得抓心撓肝,想去看看吧,工作脫不開。” |
guǐ zhuā láng háo鬼抓狼嚎 | 同“鬼哭神號(hào)”。 | 歐陽山《高干大》第十九章:“任桂花聽見他這么鬼抓狼嚎,心亂得不知怎樣才好。” |
zhuā guāi mài qiào抓乖賣俏 | 見“抓乖弄俏”。 | 清·曹雪芹《紅樓夢(mèng)》第六十九回:“秋桐正是抓乖賣俏之時(shí),他便悄悄的告訴賈母、王夫人等。” |
sāo tóu zhuā ěr搔頭抓耳 | 抓抓頭皮;摸摸耳朵。形容焦急的神態(tài)。 | 清 彭養(yǎng)鷗《黑籍冤魂》第12回:“兩個(gè)搔頭摸耳,沒有法想。” |
méi máo hú zi yī bǎ zhuā眉毛胡子一把抓 | 俗語。比喻做事不分輕重緩急。 | 李英儒《野火春風(fēng)斗古城》第七章:“你們真?zhèn)€胡子眉毛一把抓,人人眼里插棒槌。” |
gé xuē zhuā yǎng隔靴抓癢 | 同“隔靴搔癢”。 | 《續(xù)景德傳燈錄·安德子勝禪師》:“若也揚(yáng)眉瞬目,又是鬼弄精魂,更或拈拂敲床,大似隔靴抓癢。” |
zhuā guāi nòng qiào抓乖弄俏 | 耍聰明,賣弄乖巧。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五十六回:“沙僧道:‘莫爭講,這里不是那抓乖弄俏之處,且進(jìn)去!且進(jìn)去!’” |
zhuā xiǎo biàn zǐ抓小辮子 | 比喻抓住缺點(diǎn)作為把柄。 | 季羨林《牛棚雜憶》:“訓(xùn)話者每天主要做法是抓小辮子,而小辮子我們滿頭都是,如果真正沒有,他們還可以栽在你頭上嘛。” |
zhuā tóu wā ěr抓頭挖耳 | 形容竭力思索。 |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17回:“謖如見大家都不依,只得抓頭挖耳的思索。” |
zhuā pò liǎn pí抓破臉皮 | 比喻感情破裂,公開爭吵。 | 魯迅《集外集拾遺補(bǔ)編·娘兒們也不行》:“雖說娘兒們打起仗來不用機(jī)關(guān)槍,然而動(dòng)不動(dòng)就抓破臉皮也就不得了。” |
zhuā pò miàn pí抓破面皮 | 見“抓破臉皮”。 | 老舍《二馬》第五段二:“我忍了這么些日子了,他一點(diǎn)看不出來。我知道不抓破面皮的跟他說,他要命也不明白我們的事情,非說不可了!” |
zhuō jiān jiàn shuāng,zhuā zéi jiàn zāng捉奸見雙,抓賊見贓 | 奸:通奸;贓:贓物。捉拿奸情必須同時(shí)抓住奸夫淫婦,捉拿盜賊必須同時(shí)抓住贓物。指做事必須要有證據(jù)。 | 明·馮夢(mèng)龍《喻世明言》第38卷:“你且忍耐,此事須要三思而行。自古道:‘捉奸見雙,抓賊見贓。’倘或不了事,枉受了苦夢(mèng)。” |
zhuō jiān yào shuāng,zhuā zéi yào zāng捉奸要雙,抓賊要贓 | 奸:通奸;贓:贓物。指問罪要有真憑實(shí)據(jù)。 | 劉流《烈火金鋼》第26回:“你別著急啊,捉奸要雙,抓賊要贓,慢慢地來,等抓住他的證據(jù)再說。” |
xīn yǎng nán zhuā心癢難抓 | 指心中有某種意念或情緒起伏不定,無法克制。同“心癢難撓”。 | 明 許仲琳《封神演義》第八十三回:“且說潼關(guān)眾將聽得破萬仙陣,俱在關(guān)內(nèi),一個(gè)個(gè)心癢難抓,恨不得也來看看。”清 李寶嘉《官場(chǎng)現(xiàn)形記》第三十五回:“一席話說得唐二亂子心癢難抓,躍躍欲試。” |
zhuā pò liǎn zǐ抓破臉子 | 見“抓破臉皮”。 | 張?zhí)煲怼肚迕鲿r(shí)節(jié)》二:“我一直忍住了沒跟人抓破臉子,你莫逼得太狠。” |
zhuā ná piàn chī抓拿騙吃 | 招搖撞騙。 | |
tóu fà hú zǐ yī bǎ zhuā頭發(fā)胡子一把抓 | 比喻做事不細(xì)致,對(duì)于不同的問題不能區(qū)別對(duì)待而是籠統(tǒng)處理。 | 艾蕪《南行記》:“頭發(fā)胡子一把抓,全不分青紅皂白。” |
zhuā ěr sāo sāi抓耳搔腮 | 見“抓耳撓腮”。 |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三十五回:“多九公道:‘那送禮人說:國舅因今日王妃進(jìn)宮,送這禮物,預(yù)備王妃賞賜宮人。豈非送給林兄么?’唐敖聽了,只急的抓耳搔腮。” |
zhuā sāi wā ěr抓腮挖耳 | 形容心里焦急而無法可想的樣子,也形容高興得不知怎么辦為好。 | 茅盾《林家鋪?zhàn)印罚骸按蠹液攘艘粫?huì)悶酒,抓腮挖耳地想不出好主意。” |
zhuā gāng dài mù抓綱帶目 | 綱:網(wǎng)的總繩,引申為事物的關(guān)健環(huán)節(jié);目:網(wǎng)眼,引申為次要部分。比喻辦事情、做工作的時(shí)候要抓住關(guān)健環(huán)節(jié)帶動(dòng)一般。 | |
zhuā ěr náo sāi抓耳撓腮 | 又抓耳朵又搔腮幫子。形容高興焦急等的樣子。(撓、抓:搔)。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11卷:“大郎聽罷,氣得抓耳撓腮沒有是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