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蟲末伎
成語分析
基本解釋見“雕蟲末技”。
出處明·唐順之《答翁東厓總制書》:“俟公破虜功成,當以向時雕蟲末伎,作為鐃歌鼓吹曲,以繼《采芑》《江漢》之余響。”
基礎信息
拼音diāo chóng mò jì
注音ㄉ一ㄠ ㄔㄨㄥˊ ㄇㄛˋ ㄐ一ˋ
繁體鵰蟲末伎
感情雕蟲末伎是貶義詞。
用法作主語、賓語、定語;指文字技巧。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愛不釋手(意思解釋)
- 以柔克剛(意思解釋)
- 步調一致(意思解釋)
- 牽強附會(意思解釋)
- 因小失大(意思解釋)
- 拉拉扯扯(意思解釋)
- 飲鴆止渴(意思解釋)
- 破鏡重圓(意思解釋)
- 矢志不渝(意思解釋)
- 無所不為(意思解釋)
- 只爭朝夕(意思解釋)
- 克敵制勝(意思解釋)
- 賓至如歸(意思解釋)
- 歡聲雷動(意思解釋)
- 與世長辭(意思解釋)
- 安家落戶(意思解釋)
- 因循守舊(意思解釋)
- 投機倒把(意思解釋)
- 仗勢欺人(意思解釋)
- 大義滅親(意思解釋)
- 驕奢淫逸(意思解釋)
- 面黃肌瘦(意思解釋)
- 光宗耀祖(意思解釋)
- 謙謙君子(意思解釋)
- 天府之國(意思解釋)
- 人小鬼大(意思解釋)
- 暴殄天物(意思解釋)
- 品頭論足(意思解釋)
- 妻離子散(意思解釋)
- 顯山露水(意思解釋)
※ 雕蟲末伎的意思解釋、雕蟲末伎是什么意思由CNDU提供。
成語接龍(順接)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精雕細刻 | 精心細致地雕刻。也比喻對文藝創作的苦心琢磨和做事精細。 |
物腐蟲生 | 東西腐爛了才會生蟲。比喻禍患的發生,總有內部的原因。也比喻本身有了弱點,別人才能乘機打擊。 |
進本退末 | 本:根本;末:枝節。指重視根本、主要的東西,抑制直接、次要的。 |
本末倒置 | 本:樹根;比喻事物的根本;末:樹梢;比喻事物的枝節;置:放置。形容把主要的和次要的;重要的和不重要的;本質的和非本質的弄顛倒了。 |
離本趣末 | 趣:通“趨”,趨向。丟掉根本,追逐末節 |
頭上末下 | 第一次,初次。 |
末大必折 | 謂樹木枝端粗大,必折其干。喻下屬權重,危及上級。 |
泥塑木雕 | 用泥土塑造、木頭雕刻的偶像。比喻人的動作及神情呆板。 |
雕梁畫棟 | 梁:房梁;古代考究的房梁常雕刻有花紋圖案;棟:支柱。指房屋有十分華麗的彩繪裝飾。形容房屋富麗堂皇。 |
強弩之末 | 弩:古代用機械發箭的弓;末:指箭射出后的最末一段射程時;失去了攻擊力。用強勁的弓射出的箭;射程已到盡頭。比喻原本強大;可現在已衰竭無力了。 |
一箭雙雕 | 一支箭射中兩只雕。比喻做一件事而達到兩個目的。 |
末路窮途 | 窮途:處境困窘。無路可走。比喻處境極端困難。 |
寄生蟲 | 寄生在別的生物體上的動物。比喻有勞動能力而不勞動,靠別人為生的人。 |
天末涼風 | 天末:天的盡頭;涼風:特指初秋的西南風。原指杜甫因秋風起而想到流放在天末的摯友李白。后常比喻觸景生情,思念故人。 |
夏蟲語冰 | 比喻人的見識短淺。 |
根孤伎薄 | 勢力孤單,才智淺薄。 |
夏蟲不可語冰 | 語:談論。不能和生長在夏天的蟲談論冰。比喻時間局限人的見識。也比喻人的見識短淺。 |
舍本逐末 | 拋棄根本的;而在小事上下功夫。 |
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 | 眼力能看到一根毫毛的末梢,而看不到一車柴草。比喻只看到小處,看不到大處。 |
舍本問末 | 舍:舍棄。指舍棄農耕去從經商。泛指做事不從根本上著手,而在枝節上用功夫。 |
舍本求末 | 舍:舍棄;求:追求。拋棄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節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環節,而只在枝節問題上下功夫。 |
末大不掉 | 猶尾大不掉。比喻部屬勢力強大,難以駕馭。 |
去末歸本 | 去:棄;末:非根本的,古時稱工商等業為末業;本:根本的,古稱農業為本業。使人民離棄工商業,從事農業,以發展農業生產。 |
末學膚受 | 指學問沒有從根本上下功夫,只學到一點皮毛。 |
末路之難 | 末路:最后的一段路程。走最后一段路程是艱難的。比喻越到最后,工作越艱巨。也比喻保持晚節不易。 |
膚末支離 | 膚淺瑣碎。 |
窮途末路 | 窮途:絕路。末路:路盡頭。形容到了無路可走的地步。 |
末如之何 | 猶言無法對付,莫可奈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