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關系,只列出前 100 個鳳的成語
成語 | 解釋 | 出處 |
---|---|---|
rèn jī zuò fèng認雞作鳳 | 佛教語。謂認凡庸為珍貴。 | 《萬善同歸集》卷一:“如楚國愚人認雞作鳳,猶春池小果執石為珠。但任淺近之情,不探深密之旨。” |
fèng zhù péng xiáng鳳翥鵬翔 | 形容奮發有為。 | 清·陸隴其《與李枚吉婿書》:“吾婿英年有志,前程遠大,茍發憤力學,將來鳳翥鵬翔,何可限量。” |
fèng huáng yú fēi鳳凰于飛 | 本指鳳和凰相偕而飛。比喻夫妻和好恩愛。常用以祝人婚姻美滿。 | 《詩經 大雅 卷阿》:“鳳皇于飛,劌劌其羽。” |
fèng xiāo lóng guǎn鳳簫龍管 | 指笙簫一類管樂的吹奏聲。 | 清·黃永《龍衣舟行》詩:“鳳簫龍管穿云去,錦纜牙檣映日月。” |
lóng téng fèng jí龍騰鳳集 | 喻王業興盛,英雄會合。 | 前蜀·貫休《相合歌詞·蒿里》:“氣凌云天,龍騰鳳集,盡為風消土吃。” |
fèng fù lóng pān鳳附龍攀 | 漢揚雄《法言·淵騫》:“攀龍鱗,附鳳翼。”后以“鳳附龍攀”謂依附帝王權貴建功立業。 | 漢·揚雄《法言·淵騫》:“攀龍鱗,附鳳翼。” |
luán huí fèng wǔ鸞回鳳舞 | 鸞:傳說中像鳳凰的鳥;回:旋轉。比喻書法筆勢優美飛動。 | 明·于慎行《轂山筆塵·紀述》:“字畫遒勁,鸞回鳳舞,濡毫揮灑,頃刻而成。” |
lǎo guā wō lǐ chū fèng huáng老鴰窩里出鳳凰 | 老鴰:烏鴉;鳳凰:古代鳥王。比喻在卑微的環境中出了高貴的人物。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65回:“三姑娘的混名兒叫‘玫瑰花兒’:又紅又香,無人不愛,只是有刺扎手,——可惜不是太太養的,‘老鴰窩里出鳳凰!’” |
lín zǐ fèng chú麟子鳳雛 | 麒麟之子,鳳凰之雛。比喻年輕的穎異俊秀之人。 | 漢·焦贛《易林》第二卷:“麟子鳳雛,生長家國。” |
fèng kuáng lóng zào鳳狂龍躁 | 形容心情煩躁,精神失常。 | 唐·韓偓《喜涼》詩:“爐炭燒人百疾生,鳳狂龍躁減心情。” |
jí guāng fèng yǔ吉光鳳羽 | 吉光與鳳凰的毛羽。比喻藝術珍品。 | 明·王世貞《題三吳楷法十冊》:“吾所綴集,皆待詔中年以后書,真吉光鳳羽,緝而成裘,后人其寶守之。” |
luán diān fèng dǎo鸞顛鳳倒 | 指男女歡合。 | 明 謝讜《四喜記 仁主賜婚》:“喜孜孜鸞顛鳳倒,美津津露澀花嬌。” |
lín jiǎo fèng jù麟角鳳距 | 距:鳥的腳爪。麒麟的角,鳳凰的爪。比喻備而不必用的珍貴東西。 | 晉 葛洪《<抱樸子>自敘》:“晚又學七尺杖術,可以入白刃,取大戟,然亦是不急之末學;知之譬如麟角鳳距,何必用之。” |
chú fèng qīng shēng雛鳳清聲 | 雛鳳:比喻優秀子弟;清聲:清越的鳴聲。比喻后代子孫更有才華。 | 唐 李商隱《寄韓冬郎兼長之員外》:“桐花萬里丹山路,雛鳳清于老鳳聲。 |
dān fèng cháo yáng丹鳳朝陽 | 比喻賢才逢明時。 | 《詩經 大雅 卷阿》:“鳳凰鳴矣,于彼高岡。梧桐生矣,于彼朝陽。” |
lín jiǎo fèng zuǐ麟角鳳觜 | 觜:鳥嘴。麒麟的角,鳳凰的嘴。比喻稀罕名貴的東西。 | 唐 杜甫《病后遇王倚飲贈歌》詩:“麟角鳳觜世莫識,煎膠續弦奇自見。” |
jiū jí fèng chí鳩集鳳池 | 比喻庸才居要位。 | 《資治通鑒·唐紀則天后圣歷二年》:“內史王及善雖無學術,然清正難奪,有大臣之節。”胡三省注:“《朝野僉載》曰:‘王及善才行庸猥,風神鈍濁,為內史時,人號為“鳩集鳳池”。’” |
lóng fēi fèng wǔ龍飛鳳舞 | 像龍在飛騰;像鳳在歡舞。原形容山勢蜿蜒曲折;奔放雄偉。舊時迷信;認為是帝王氣象。現形容書法筆勢飄逸多姿。多指草書。 | 宋 蘇軾《表忠觀碑》:“天目之山,苕水出焉,龍飛鳳舞,萃于臨安。” |
fèng yí shòu wǔ鳳儀獸舞 | 《書·益稷》:“《簫韶》九成,鳳皇來儀……擊石拊石,百獸率舞。”后用“鳳儀獸舞”表示圣賢教化的功效極大,能使神異的鳥獸奮然起舞。 | 《書·益稷》:“《簫韶》九成,鳳皇來儀……擊石拊石,百獸率舞。” |
fèng xié luán hé鳳協鸞和 | 形容夫妻和睦,感情融洽。 | |
lóng xiáng fèng yuè龍翔鳳躍 | 見“龍翔鳳舞”。 | 宋·蘇軾《告文宣王文》:“詭然如龍翔鳳躍。純乎玉振而金聲。” |
xiáng lín ruì fèng祥麟瑞鳳 | 麒麟和鳳凰,吉祥的禽獸,只有在太平盛世才能見到。后比喻非常難得的人才。 | 明·沈受先《三元記·祝壽》:“未須期東海南山,愿早賜祥麟瑞鳳。” |
chéng lóng pèi fèng乘龍配鳳 | 比喻得佳偶,結良緣。 | 柳琴戲《狀元打更》:“沈文素呀!沈文素!你蟾宮折桂,莫大還有乘龍配鳳的好運么?” |
fèng yǒu luán xié鳳友鸞諧 | 見“鳳友鸞交”。 | 清·黃六鴻《福惠全書·刑名·強奸》:“曲榭幽廊,皆鳳友鸞諧之所也。” |
fèng mǐ luán é鳳靡鸞吪 | 靡:指鳳死;吪:指鸞死。比喻人死。舊時多作挽辭。 | 《禽經》:“鳳靡鸞吪,百鳥瘞之。” |
luán gē fèng wǔ鸞歌鳳舞 | 比喻美妙的歌舞。 | 《山海經 大荒南經》:“爰有歌舞之鳥,鸞鳥自歌,鳳鳥自舞。” |
zhāo yáng míng fèng朝陽鳴鳳 | 比喻品德出眾、正直敢諫之人。 | 語出《詩 大雅 卷阿》:“鳳凰鳴矣,于彼高岡,梧桐生矣,于彼朝陽。” |
lóng xiáng fèng wǔ龍翔鳳舞 | 猶言龍飛鳳舞。 | 宋·趙彥衛《云麓漫鈔》第三卷:“山勢自西北來,如龍翔鳳舞,掀騰而下,至鳳凰山止。” |
luán gē fèng chuī鸞歌鳳吹 | 指笙簫等樂曲聲。 | |
wēi fèng xiáng lín威鳳祥麟 | 麒麟和鳳凰,古代傳說是吉祥的象征,只有在太平盛世才能見到。后比喻非常難得的人才。 | 《宋書 符瑞志中》:“元康四年,南郡獲威風。”《宋史 樂志一》:“九年,嵐州獻祥麟。” |
miáo lóng cì fèng描龍刺鳳 | 描:摹寫或繪畫;刺:刺繡。指精于刺繡。 | 明·洪楩《清平山堂話本·風月瑞仙亭》:“詩詞歌賦,琴棋書畫,描龍刺鳳,女工針指。” |
wú fèng zhī míng梧鳳之鳴 | 《詩·大雅·卷阿》:“鳳皇鳴矣,于彼高岡。梧桐生矣,于彼朝陽。”毛傳:“梧桐盛也,鳳凰鳴也,臣竭其力,則地極其化;天下和洽,則鳳凰樂德。”后因以“梧鳳之鳴”比喻政教和協、天下太平。 | 《詩·大雅·卷阿》:“鳳皇鳴矣,于彼高岡。梧桐生矣,于彼朝陽。”毛傳:“梧桐盛也,鳳凰鳴也,臣竭其力,則地極其化;天下和洽,則鳳凰樂德。” |
fèng bó luán piāo鳳泊鸞飄 | 比喻有才之人不得志,飄泊無定。 | 清 全祖望《<鶯脰山房詩集>序》:“然而鳳泊鸞飄,漫漶懷中之刺。” |
lí luán bié fèng離鸞別鳳 | 比喻夫妻離散。 | 唐 李賀《湘妃》詩:“離鸞別鳳煙梧中,巫云蜀雨遙相通。” |
luán piāo fèng bó鸞飄鳳泊 | 原形容書法筆勢瀟灑飄逸,后比喻夫妻離散或文人失意。 | 唐 韓愈《峋嶁山》詩:“科斗拳身薤倒披,鸞飄鳳泊拿虎螭。” |
pāo luán chāi fèng拋鸞拆鳳 | 指夫妻或情侶分離或拆散。 | 元·邦哲《壽陽曲·思舊》:“誰知道,天不容,兩三年間拋鸞拆鳳。” |
lǚ ān tí fèng呂安題鳳 | 比喻造訪不遇。 |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簡傲》:“嵇康與呂安善,每一相思,千里命駕。安后來,值康不在,喜出戶延之,不入。題門上作‘鳳’字而去。” |
dǎ fèng láo lóng打鳳牢龍 | 亦作“打鳳撈龍”。①喻安排圈套使強有力的對手中計。②喻設法尋找合適的人選。 | 元·關漢卿《單刀會》第三折:“安排下打鳳牢龍,準備著天羅地網,也不是待客筵席,則是個殺人、殺人的戰場。” |
lóng zhāng fèng hán龍章鳳函 | 喻文采炳煥。 | 明·李東陽《贈太子太保縝遠侯顧公合葬墓志銘》:“龍章鳳函,天子有誥。” |
fèng lóu lóng què鳳樓龍闕 | 形容華美的宮闕樓臺。 | 唐·韋莊《和集賢侯學士分司丁侍御秋日雨霽之作》詩:“洛岸秋晴夕照長,鳳樓龍闕倚清光。” |
lóng zhāng fèng cǎi龍章鳳彩 | 不凡的儀表風采。 | 唐·邵混之《元氏縣令龐君清德碑》:“君純德天資,大材靈降,龍章鳳彩,凝脂點漆。” |
fèng wǔ lóng fēi鳳舞龍飛 | 形容書法筆勢有力,靈活舒展。 | 《兒女英雄傳》第十回:“只這書法也寫得這等鳳舞龍飛,真令人拜服。” |
é méi dào cù,fèng yǎn yuán zhēng蛾眉倒蹙,鳳眼圓睜 | 蛾眉:細長的眉毛;蹙:皺;鳳眼:長而大的雙眼皮眼睛。形容美女發怒的面容。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52回:“晴雯聽了,果然氣的蛾眉倒蹙,鳳眼圓睜,即時就叫墜兒。” |
fèng gé lóng lóu鳳閣龍樓 | 帝王居住的樓閣 | 南唐·李煜《破陣子》:“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 |
fèng míng zhāo yáng鳳鳴朝陽 | 朝陽:早晨的太陽。鳳凰在早晨的陽光中鳴叫。比喻有高才的人得到發揮的機會。 | 《詩經 大雅 卷阿》:“鳳皇鳴矣,于彼高岡;梧桐生矣,于彼朝陽。” |
lín fèng guī lóng麟鳳龜龍 | 此四種神靈動物,象征吉兆。比喻稀有珍貴的東西。也比喻品格高尚、受人敬仰的人。 | 西漢 戴圣《禮記 禮運》:“何謂四靈?麟鳳龜龍,謂之四靈。” |
lóng chú fèng zhǒng龍雛鳳種 | 指帝王后裔。 | 明·徐渭《漁陽三弄》:“更有那兩個兒,又不是別樹上花,都總是姓劉的親骨血在宮中長大,卻怎生把龍雛鳳種做一甕鲊魚蝦。” |
jǐng xīng lín fèng景星麟鳳 | 猶言景星鳳凰。比喻杰出的人才。 | 《元史 同恕傳》:“自京還,家居三年,縉紳望之若景星麟鳳,鄉里稱為先生而不姓。” |
lóng yuè fèng míng龍躍鳳鳴 | 象龍在騰躍,鳳凰在高鳴。比喻才華出眾。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君兄弟龍躍云津,顧彥先鳳鳴朝陽,謂東南之寶已盡,不意復見褚生。” |
luán fēn fèng lí鸞分鳳離 | 同“鸞鳳分飛”。 | 明·李開先《林沖寶劍記》第48出:“自從他鸞分鳳離,到如今雁斷魚稀。” |
qián jiāo kùn fèng潛蛟困鳳 | 喻被埋沒的賢才。 | 明·無名氏《鳴鳳記·鄒慰夏孤》:“有日皇風動,黎民歡頌。那時呵,看潛蛟困鳳,終須騰踴。” |
fèng yǒu luán jiāo鳳友鸞交 | ①比喻有情男女結成的夫婦。②比喻男女間情投意合。 | 元·湯式《集賢賓·友人愛姬為權豪所奪》套曲:“烘散燕子鶯兒,拆散鳳友鸞交。” |
pào lóng pēng fèng炮龍烹鳳 | 見“炮鳳烹龍”。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八十二回:“堂上堂下,皆列位次,大設筵宴,輪番把盞。廳前大吹大擂。雖無炮龍烹鳳,端的是肉山酒海。” |
pēng lóng pào fèng烹龍砲鳳 | ①比喻烹調珍奇肴饌。亦形容菜肴豪奢珍貴。②比喻高超的藝術技藝。亦作“烹龍庖鳳”。亦作“烹龍煮鳳”。 | |
fèng zhī luán gū鳳只鸞孤 | 只:單獨。鸞:傳說是鳳凰一類的鳥。鳳和鸞比喻夫妻。單只的鳳,孤獨的鸞。比喻夫妻離散。 |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四折:“便枕冷衾寒,鳳只鸞孤,月圓云遮,尋思來有甚傷嗟?” |
fù fèng pān lóng附鳳攀龍 | 指巴結投靠有權勢的人以獲取富貴。 | 漢 揚雄《法言 淵騫》:“攀龍鱗,附鳳翼。” |
jī bù jí fèng雞不及鳳 | 雞趕不上鳳凰。比喻兒子不如父親。 | 《南齊書·王慈傳》:“謝超宗嘗謂慈曰:‘卿書何當及虔公?’慈曰:‘我之不得仰及,猶雞之不及鳳也。’” |
fèng chú lín zǐ鳳雛麟子 | 比喻貴族子孫或稱譽佳子弟。 | 唐·李咸用《輕薄怨》詩:“鳳雛麟子皆至交,春風相逐垂楊橋。” |
lóng zī fèng cǎi龍姿鳳采 | 形容姿態風采非凡。 | 明·郭勛《英烈傳》第15回:“陶安見太祖龍姿鳳采,也自羨得所主。” |
lóng pán fèng zhù龍盤鳳翥 | ①喻山勢雄壯蜿蜒。指王者的氣象。②喻書法筆勢飛動貌。 | 后晉·沈昫《舊唐書·玄宗紀》:“初,上皇親拜五陵,至橋陵,見金粟山有龍盤鳳翥之勢。” |
xiáng luán zhù fèng翔鸞翥鳳 | 鸞:傳說中鳳凰一類的鳥;翥:飛舉。鳳凰展翅高飛。比喻富麗的文辭。 | 明·孫柚《琴心記·相偕抵舍》:“有志客,必取文章價,翔鸞翥鳳人終愛,黃金白璧時終在。” |
fèng yǐn jiǔ chú鳳引九雛 | 《晉書·穆帝紀》:“(升平四年)二月,鳳凰將九雛見于豐城。”后以“鳳引九雛”為天下太平、社會繁榮的吉兆。 | 《晉書·穆帝紀》:“(升平四年)二月,鳳凰將九雛見于豐城。” |
pēng lóng zhǔ fèng烹龍煮鳳 | 見“烹龍炮鳳”。 |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十一卷:“有《鷓鴣天》詞為證:城中酒樓高入天,烹龍煮鳳味肥鮮。公孫下馬聞香醉,一飲不惜費萬錢。” |
pān lóng fù fèng攀龍附鳳 | 附:接觸、依附。比喻巴結或投靠有權勢聲望的人。 | 東漢 班固《漢書 敘傳下》:“潁陰商販,曲周庸夫,攀龍附鳳,并乘天衢。” |
tuō fèng pān lóng托鳳攀龍 | 猶言攀龍附鳳。比喻依附帝王、權貴。 | 晉·陳壽《三國志·蜀志·揚戲傳》:“宗計于朝,或異或同,敵以乘釁,家破人亡。乖道反德,托鳳攀龍。” |
cǎi fèng suí yā采鳳隨鴉 | 比喻才貌出眾的女子嫁給遠不如自己的男人。 | |
lóng méi fèng mù龍眉鳳目 | 形容貴人相貌不同尋常。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九回:“馬上那人,生得龍眉鳳目,皓齒朱唇。” |
jī qī fèng cháo雞棲鳳巢 | 棲:居住。雞住在鳳凰的窩里。比喻才德卑下的人占據高位。 |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十六:“雞棲鳳巢,非其同類出去。” |
páo fèng pēng lóng庖鳳烹龍 | 烹:煮。形容菜肴極為豐盛、珍奇。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67回:“連日殺牛宰馬,大排筵宴,慶賞盧員外。雖無庖鳳烹龍,端的肉山酒海。” |
lín gān fèng suǐ麟肝鳳髓 | 麟之肝,鳳之髓。極言美味佳肴。 |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載應不捷聲價益振》:“麟肝鳳髓,不登于俎者,其唯蔣君乎!” |
páo fèng pēng lóng炰鳳烹龍 | 烹:煮。形容菜肴極為豐盛、珍奇。比喻作家的藝術技巧高明。 | 明·無名氏《漁樵閑話》第一折:“我聽得朱門里奏笙歌,相府內夜排筵宴,炰鳳烹龍。” |
páo fèng pēng lóng炮鳳烹龍 | 烹:煮;炮:燒。形容菜肴極為豐盛、珍奇。 | 唐 李賀《將進酒》詩:“琉璃鐘,琥珀濃,小槽酒滴真珠紅。烹龍炮鳳玉脂泣,羅帷繡幕圍香風。” |
miáo lóng xiù fèng描龍繡鳳 | 指精美的手工刺繡。泛指古代女紅。亦作“描鸞刺鳳”、“描龍刺鳳”。 | 清·張南莊《何典》第七回:“不拘描龍繡鳳,樣樣皆精;琴棋書畫,般般都會。” |
xiáng lín wēi fèng祥麟威鳳 | 麒麟和鳳凰,古代傳說是吉祥的禽獸,只有在太平盛世才能見到。后比喻非常難得的人才。 | 《宋史·符瑞志中》:“元康四年,南郡獲威鳳。” |
lóng lóu fèng shi龍樓鳳池 | 指禁省,皇宮。 | 明·梁辰魚《浣紗記·送錢》:“念生長在香閏繡幃,念出入在龍樓鳳池。” |
diān luán dǎo fèng顛鸞倒鳳 | 比喻順序失常。舊小說用來形容男女交歡。 | 金 元好問《促拍丑奴兒 學閑閑公體》詞:“無情六合乾坤里,顛鸞倒鳳,撐霆裂月,直被消磨。” |
fèng bó luán piāo鳳泊鸞漂 | 飄、泊:隨流飄蕩。原形容書法筆勢瀟灑飄逸,后比喻夫妻離散或文人失意。 | 唐 韓愈《峋嶁山》詩:“科斗拳身薤倒披,鸞飄鳳泊拏虎螭。” |
lóng qián fèng cǎi龍潛鳳采 | 喻英俊之士才能未展現。 | |
fèng guān xiá pèi鳳冠霞帔 | 鳳冠:古代后妃所戴的裝飾著彩制鳳凰的帽子;帔:古代婦女披在肩上的裝飾;類似披肩。飾有彩制鳳凰的帽子和美如云霞的披肩。 | 元 楊顯之《瀟湘雨》第四折:“我戴鳳冠霞帔的夫人,是好鎖的?待我來。” |
zhī fèng gū huáng只鳳孤凰 | 只:獨,單。沒有配偶,孤零的一人。 | 元·鄭光祖《梅香》第三析:“如此般好天良夜,淑女才郎,相將,意廝投門廝對戶廝當,成就了只鳳孤凰。” |
chéng luán kuà fèng乘鸞跨鳳 | 乘鸞:求得佳偶。比喻結成美好的佳偶。 | 清·李漁《慎鸞交·債餌》:“只留下伊行筆蹤就不怕事成空,準備著乘鸞跨鳳。” |
fèng zhù luán huí鳳翥鸞回 | 翥:高飛。比喻書法筆勢飛動舒展。 | 晉 陸機《浮云賦》:“鸞翔鳳翥,鴻驚鶴飛,鯨鯢溯波,鮫鱷沖道。” |
lóng jū fèng chú龍駒鳳雛 | 比喻英俊秀穎的少年。常作恭維語。 | 《晉書 陸云傳》:“云字士龍,六歲能屬文,性清正,有才理。少與兄機齊名,雖文章不及機,而持論過之,號曰‘二陸’。幼時吳尚書廣陵閔鴻見而奇之,曰:‘此兒若非龍駒,當是鳳雛。’” |
lín jiǎo fèng máo麟角鳳毛 | 麟的角,鳳的毛。比喻稀有而又難得之人才或事物。 | 元·王逢《奉寄兀顏子忠廉使》詩:“君侯素是骨鯁臣,麟角鳳毛為世珍。” |
zhī luán dān fèng只鸞單鳳 | 只:獨,單;鸞:傳說中風凰一類的鳥。沒有配偶,孤零的一個。 | 元·王子一《誤人桃源》第二折:“他年不騎鶴,何日可登鰲,今夜恰乘龍,說甚的只鸞單鳳,天與配雌雄。” |
gāo fèng zì huì高鳳自穢 | 東漢高鳳,字文通,執志不仕,太守連召請,恐不得免,自言本巫家,不應為吏,又詐與寡嫂訟田,遂不仕。后用為自誣之典。 | |
fèng cǎi luán zhāng鳳采鸞章 | 形容詩文的文采華麗。 | 南朝·梁·沈約《謝齊竟陵王示永明樂歌啟》:“鳳采鸞章,霞鮮錦縟。” |
pēng lóng páo fèng烹龍炰鳳 | 烹:煮。形容菜肴極為豐盛、珍奇。比喻作家的藝術技巧高明。 | 唐·李賀《將進酒》詩:“琉璃鐘,琥珀濃,小槽酒滴真珠紅。烹龍炮鳳玉脂泣,羅帷繡幕圍香風。” |
fèng zhù luán xiáng鳳翥鸞翔 | 像鳳凰高飛。比喻女子婚姻美滿得意。 | 明·李東陽《祭孔氏女文》:“我女之嫁,鳳翥鸞翔。我女之行,山遙水長。” |
fèng máo lín jiǎo鳳毛麟角 | 鳳;麟:鳳凰、麒麟;是傳說中珍禽異獸。鳳凰身上的羽毛;麒麟頭上的犄角。比喻珍貴、稀少的人或事物。 | 明 何良俊《四友齋叢說 文》:“康對山之文,天下慕向之,如鳳毛麟角。” |
fèng yín luán chuī鳳吟鸞吹 | 比喻極為美妙的歌聲。 | 《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寶箱》:“忽聽得歌聲嘹亮,鳳吟鸞吹,不足喻其美。” |
hóng yǐn fèng fú鴻隱鳳伏 | 比喻賢才不遇。 | 清·蒲松齡《賀章丘縣周素心入泮序》:“盡當鴻隱鳳伏,斥鷃得而笑之,而不知一朝奮跡,閶闔可叫而開不難也。” |
xiáng luán wǔ fèng翔鸞舞鳳 | 鸞:傳說中鳳凰一類的鳥。鳳凰翩翩起舞。比喻書畫用筆生動矯健。 | 宋·周紫芝《竹坡詩話》第三卷:“字畫飛動如翔鸞舞鳳,非世間筆也。” |
diāo lóng huà fèng雕龍畫鳳 | 刻繪龍鳳。 | 胡世香《巧取陳家寨》:“門上雕龍畫鳳,粉壁襯著紅漆家具,分外耀眼。” |
cháo yáng dān fèng朝陽丹鳳 | 比喻賢才逢明時。 | 《詩經·大雅·卷阿》:“鳳凰鳴矣,于彼高岡。梧桐生矣,于彼朝陽。” |
lóng pán fèng yì龍盤鳳逸 | 喻懷才不遇。 | 唐·李白《與韓荊州書》:“一登龍門,即聲譽十倍,所以龍蟠鳳逸之士,皆欲收名定價于君侯。” |
luán fèng hé míng鸞鳳和鳴 | 比喻夫妻相親相愛。舊時常用于祝人新婚。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莊公二十二年》:“吉。是謂鳳凰于飛,和鳴鏘鏘。” |
qì lín bēi fèng泣麟悲鳳 | ①古代以為麟是仁獸,天下太平時乃出現;又以為鳳鳥至乃圣人受命而王之兆。孔子因亂世獲麟而涕泣,又因鳳鳥不至而傷嘆。見《公羊傳·哀公十四年》、《論語·子罕》。后因以“泣麟悲鳳”為哀傷國家衰敗之典。②古琴操名。 | 孔子因亂世獲麟而涕泣,又因鳳鳥不至而傷。見《公羊傳·哀公十四年》、《論語·子罕》。 |
fú lóng fèng chú伏龍鳳雛 | 伏龍:(臥龍)諸葛孔明。鳳雛:龐士元。兩人都是漢末三國時期著名的謀略家,軍事家。后指隱而未現的有較高學問和能耐的人。 | 《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裴松之注引《襄陽記》:“劉備訪世事于司馬德操。德操曰:‘儒生俗士,豈識時務?識時務者在乎俊杰。此間自有伏龍、鳳雛。’備問為誰,曰:‘諸葛孔明、龐士元也。’ |
jǐng xīng fèng huáng景星鳳凰 | 見“景星鳳皇”。 | 《宣和書譜·隸書敘論》:“學者仰之,如景星鳳凰,爭先見之為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