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槃捫燭
成語分析
基本解釋扣:敲;捫:摸。比喻認識片面,未得要領。
出處宋 蘇軾《日喻》:“生而眇者不識日,問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狀如銅槃。’扣槃而得其聲。他日聞鐘,以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燭。’捫燭而得其形。他日揣籥,以為日也。”
基礎信息
拼音kòu pán mén zhú
注音ㄎㄡˋ ㄆㄢˊ ㄇㄣˊ ㄓㄨˊ
繁體扣槃捫燭
感情扣槃捫燭是中性詞。
用法聯合式;作謂語;比喻認識片面,未得要領。
英語know superficially(take a narrow view of things)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愛不釋手(意思解釋)
- 以柔克剛(意思解釋)
- 步調一致(意思解釋)
- 牽強附會(意思解釋)
- 因小失大(意思解釋)
- 拉拉扯扯(意思解釋)
- 飲鴆止渴(意思解釋)
- 破鏡重圓(意思解釋)
- 矢志不渝(意思解釋)
- 無所不為(意思解釋)
- 只爭朝夕(意思解釋)
- 克敵制勝(意思解釋)
- 賓至如歸(意思解釋)
- 歡聲雷動(意思解釋)
- 與世長辭(意思解釋)
- 安家落戶(意思解釋)
- 因循守舊(意思解釋)
- 投機倒把(意思解釋)
- 仗勢欺人(意思解釋)
- 大義滅親(意思解釋)
- 驕奢淫逸(意思解釋)
- 面黃肌瘦(意思解釋)
- 光宗耀祖(意思解釋)
- 謙謙君子(意思解釋)
- 天府之國(意思解釋)
- 人小鬼大(意思解釋)
- 暴殄天物(意思解釋)
- 品頭論足(意思解釋)
- 妻離子散(意思解釋)
- 顯山露水(意思解釋)
※ 扣槃捫燭的意思解釋、扣槃捫燭是什么意思由CNDU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不折不扣 | 折、扣:原為商業用語;商品按原價扣除百分之幾出售;叫做打折扣。表示完全的、十足的;一點不差。 |
火燭銀花 | 猶火樹銀花。形容張燈結彩或大放焰火的燦爛夜景。 |
捫心自問 | 捫:按;摸;心:胸口。摸著胸口;自己問自己。指自我反思;醒悟。 |
扣人心弦 | 扣:敲打。心弦:指因感動而引起共鳴的心。也作“動人心弦”。形容言論或表演深深地打動人心。 |
風燭殘年 | 風燭:風中的燭火。風中的燭火隨時都可能熄滅;人生垂暮之年的殘余時日;隨時都可能完結。比喻人到垂暮之年;活不長久了。 |
偶燭施明 | 偶:雙;施:施行。兩支蠟燭大放光明。比喻兩種事物相得益彰。 |
火燭小心 | 火燭:泛指能起火的東西。原指謹防失火。亦泛指處事小心謹慎。 |
飛蛾赴燭 | 見“飛蛾赴火”。 |
扣楫中流 | 猶中流擊楫。 |
風燭草露 | 風中之燭易滅,草上之露易干。比喻人已衰老,臨近死亡。明·楊慎《洞天玄記》四折:“人生一世,猶如石火電光,壽算百年,恍若風燭草露。” |
盲人把燭 | 瞎子手擎燭火照亮。比喻不起任何作用。 |
攀轅扣馬 | 攀:牽挽;扣:套住。拉住車轅牽住馬匹。形容熱情挽留,不肯放行。 |
西窗剪燭 | 原指思念遠方妻子,盼望相聚夜語。后泛指親友聚談。 |
捫心無愧 | 捫:摸;愧:慚愧。摸著胸口自問,毫無慚愧之處。 |
扣壺長吟 | 借指抒發壯懷或不平之氣。 |
捫虱而言 | 捫:摸。一面用手捉虱子,一面談話。形容不拘細節,隨便談話。亦作“捫虱而談”、“捫虱傾談”。 |
風中之燭 | 在風里晃動的燭光。比喻隨時可能死亡的老年人。也比喻隨時可能消滅的事物。 |
燭照數計 | 用燭照著,按數計算。比喻料事準確。 |
歷井捫天 | 井:星宿名。手能觸天,形容極高。 |
風燭之年 | 比喻人到了接近死亡的晚年。 |
犀角燭怪 | 借以贊美詩文的深刻。 |
風前殘燭 | 比喻隨時可能死亡的老年人。也比喻隨時可能消滅的事物。 |
秉燭夜游 | 秉:持。拿著蠟燭;夜里游玩。舊指及時行樂。也比喻珍惜光陰。 |
七折八扣 | 比喻折扣很大,減掉了很多。 |
扣帽子 | 把不好的名目硬加在人頭上。 |
扣槃捫籥 | 比喻認識片面,未得要領。同“扣槃捫燭”。 |
大才槃槃 | 槃槃:形容大的樣子。指有大才干的人。 |
剪燭西窗 | 原指思念遠方妻子,盼望相聚夜語。后泛指親友聚談。 |